芍药切花设施栽培用营养液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涉及花卉栽培基质及培养液技术。
背景技术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因其花姿典雅、花色艳丽、水养时间长而逐渐成为深受国内外欢迎鲜切花,在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已有芍药鲜切花出售,极具产业化开发价值。
中国芍药栽培面积大、区域集中,品种繁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产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推进速度较慢,只有寻求实现栽培模式的转变,实现设施化、现代化栽培,能较长时间甚至周年供花才能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芍药商品附加值,推动芍药产业化进程。而实现芍药设施栽培,首先必须解决芍药栽培基质的转变和施肥技术的精细化。因此无土栽培基质及配套营养液技术是实现芍药鲜切花设施栽培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本发明人在长期研究、生产过程中发现芍药进行设施栽培时不同品种间的根系发育特点及营养特性差异较大,因此设施栽培中基质筛选与配套营养液必须针对具体的品种。因此本发明人经过对品种资源调查、评价,筛选出成花率高、花枝产量高、花色花型观赏价值高、瓶插寿命长的‘紫凤羽’,这一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优良芍药切花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芍药切花设施栽培用营养液及基质,以及用其栽培芍药的方法。
本发明人长期致力于芍药品种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对‘紫凤羽’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基质筛选试验、配套营养液系统试验获得了‘紫凤羽’的专用基质及配套营养液。该发明为‘紫凤羽’实现设施规模化生产,具有非常重要地意义。其特别适用于芍药品种‘紫凤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芍药切花设施栽培用营养液,其每升营养液中含有269.28~308.56mg(NH2)2CO,148.41~296.83mg Ca(NO3)2·4H2O,36.13mg NH4H2PO4,111.69~223.38mg K2SO4,246.48mg MgSO4·7H2O,13.1mg EDTA-Fe,2.86mg H3BO3,2.13mg MnSO4·7H2O,0.22mg ZnSO4·7H2O,0.08mgCuSO4·5H2O,0.125mg Na2MoO4·2H2O,其余为水;pH 7~7.5。
本发明的营养液,使用时最好与配套的芍药切花设施栽培用无土基质配套使用。无土基质优选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3∶1∶1混合。
上述的营养液尤其适用于芍药品种‘紫凤羽’切花设施栽培中。
利用上述营养液进行芍药切花设施栽培的最优方法为,采用无土基质栽培芍药,萌芽后施营养液1次,萌芽期至育蕾期前每隔15d施营养液1次,共施2次;育蕾期每隔7d浇营养液1次,花蕾显色后暂时停止施营养液;花后继续施营养液,每隔15-20d施营养液1次;施量每次1L/株;进入茎叶生长期加施叶面肥,每7~10d/次。所述无土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1混合。所述叶面肥为:每1L水溶液中含KH2PO40.2~0.3g,并添加0.02~0.03g尿素以促进叶面肥吸收。
本发明是建立在对‘紫凤羽’设施栽培技术和配套营养液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并经过了生产检验,具有增加花枝长度和延长瓶插寿命的作用,采用该技术可生产出符合《芍药鲜切花质量标准》的鲜切花:
1)本发明提出了适合‘紫凤羽’的设施栽培的专用基质,该基质具有较好的沥水性和透气性,同时有一定的保温性;
2)本发明提出了针对‘紫凤羽’的配套营养液及其施用频度,实现了芍药切花设施栽培的精准施肥,减少了肥水的损失,同时鲜切花质量达到《芍药鲜切花质量标准》要求。
3)本发明通过叶面肥调节矿质元素之间的比例,实现不同生长阶段更为科学的供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2008年9月25日栽植‘紫凤羽’,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1混合的基质作为无土培养基质。
2008年11月-2009年1月20日进行低温处理(0℃~5℃),因为芍药开花需要低温积累,如果没有低温积累或低温积累量不够会影响开花质量。
2009年1月20日放入温室,按照下列要求进行管理:
1)温度和光照的组配:
温度:生长最适温度20℃~25℃,空气湿度保持在60%~80%。栽培初期(约7d),温度白天10~15℃,夜间5~10℃;前期(约10天),白天17℃~20℃,夜间10℃~15℃;中期,白天18℃~20℃,夜间10℃~12℃;后期(花后),白天20℃~25℃,夜间14℃~18℃。光照时间10~12H,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50000lux。
光照:光照时间10~12H,光照强度低于3000lux开始补光,高于50000lux覆盖遮阴网。
2)芍药切花设施栽培配套营养液
‘紫凤羽’配套营养液:每升营养液中含有308.56mg(NH2)2CO,148.41mg Ca(NO3)2·4H2O,36.13mg NH4H2PO4,223.38mg K2SO4,246.48mg MgSO4·7H2O,13.1mg EDTA-Fe,2.86mg H3BO3,2.13mgMnSO4·7H2O,0.22mg ZnSO4·7H2O,0.08mg CuSO4·5H2O,0.125mgNa2MoO4·2H2O,其余为水;pH 7~7.5。
叶面肥配方:每L水溶液中含KH2PO4 0.3g,添加0.02g尿素以促进叶面肥吸收。
施肥(营养液)频度及浓度:萌芽后施肥1次,萌芽期至育蕾期前每隔15d1次,共2次;育蕾期每隔7d浇营养液1次,花蕾显色后暂时停止施肥;花后继续施肥,每隔15-20d施肥1次;施肥量每次1L/株。进入茎叶生长期(叶片平展后)加施叶面肥,每7~10d/次。
通过上述栽培方式,可在设施中生产出符合《芍药鲜切花质量标准》要求的鲜切花,且能提高切花花枝长度,1级花枝率达到80%以上,同时可提高花枝瓶插寿命,采用该营养液及配套的基质和栽培方法培养出的芍药切花的瓶插寿命可达到10天以上,而一般芍药切花的瓶插寿命只有一周左右。
实施例2:
采用同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和处理。
其中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1∶1混合的基质作为无土培养基质。
配套营养液为:每升营养液中含有269.28mg(NH2)2CO,296.83mgCa(NO3)2·4H2O,36.13mg NH4H2PO4,111.69mg K2SO4,246.48mgMgSO4·7H2O,13.1mg EDTA-Fe,2.86mg H3BO3,2.13mg MnSO4·7H2O,0.22mg ZnSO4·7H2O,0.08mg CuSO4·5H2O,0.125mg Na2MoO4·2H2O,其余为水;pH 7~7.5。
叶面肥配方:每L水溶液中含KH2PO4 0.2g,添加0.03g尿素以促进叶面肥吸收。
通过上述栽培方式,可在设施中生产出符合《芍药鲜切花质量标准》要求的鲜切花,花枝长度、1级花枝率、瓶插寿命基本同实施例1,但以实施例1的方案为最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