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明是有关一种吸入器的。这种吸入器由中心带喷嘴的雾化头,连到压气管路去的接头以及通向病人用气嘴去的雾剂出口接头组成,它可利用压气使液态和粉状物品在其中雾化、弥散并互相掺和而形成雾剂。 这样的雾化装置在DE-PS927,920中已叙述过。在此装置中的压气出口处装有一个气流调节器,它的底边跟压气出口套管连结成使大部分气流恰好在这里扩展为风扇形状,需要雾化的物品就放在正下方并被送进扇状气流中,因此,可保证这些需要雾化的物品同压气完全混合。实际上在雾剂疗法中压气都是用空气制作的,由此人们就可在空气中获得那些液体或粉状速效物的细小弥散的悬浮体。
如果想把现有的喷雾器用到一位新病人身上或用到一种不同的雾剂疗疗法中去,则必须先把它拆开来并彻底清洗好后,才能把新的速效物装进盛速效物的容器里。这样的清洗要耗费不少时间。在许多情况下也需要对同一病人重复治疗,为此每次都必须把同样的速效物重新装到喷雾器里。
另外的一种雾化装置也已在DE-PS1147355中叙述过。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一种如同上述类型的吸入器,这种吸入器由于把操作用部件和喷雾用部件分开,而使这些部件,即雾化头和手柄的更换工作变得简单。雾化头因结构简单、坚固且便于拆卸清洗,而可作“专人的”雾化头来用,即可简便地使它与手柄脱离并备上供特定病人专用的各种有效药物而存放起来。当再次使用时,只需简单地把它连到手柄上就可同压气源接通。
当采用这种手柄和雾化头分离地结构后,手柄也可做成比已知雾化器从人类工程学上看更为有利的式样,因后者只不过简单地把壳壁当作手柄来用而已。这种雾化头由于容易替换,因而同一个手柄可以配用许多个雾化头,只要数量备足,清洗工作就不会耽误喷雾时间。
引言中提到过的那种吸入器就可达到这些目的。它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手柄,该柄由两个在下端用膜片连接起来的空心另件组成,还有一个雾化头,该雾化头具有一个受空心另件包围且同其中空部分相适应的近似球体的形状。
此发明所说的吸入器中其它各种有用的具体装置列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
为了说明这种新的吸入器,附图可供参考,其中:
图1表示新吸入器的中心纵向剖面图;
图2表示图1所示吸入器各部件的透视图,手柄画成了张开着的形状,雾化头的主要另件则以拆卸开来的状况画在手柄左侧。
从图1可见,吸入器主要是由位于手柄2上部的雾化头1组成的。
从图2右边的图中可以看出,手柄2是由一个空心的左半手柄3和一个空心的右半手柄4组成的,而两个半手柄则在它们的下端用膜片绞链43绞接起来。空心的两个半手柄3和4具有略带长方形的横断面,在它们的上部则作成空心半球5和6。上下两个部份之间夹有一个从人类工程学上看为有利的微小角度,这样一来,当使用者以手握住吸入器使用时,就可保持一个不易感觉疲劳的手势。为此目的,手握部份是在半孔10a,10b附近略微偏转一个角度的,孔10是为了让有压气体30的接头21露到外面来用的,如图1所示。
两个空心半球顶部的两个半孔7a,7b,是供安放同轴供气管道28上部的外伸圆筒41用的,两个半孔8a,8b则是用于支承雾化头盖19上雾剂出口管29的,在图2后方对着半孔8a,8b的两个半孔9a,9b则可让雾化头1上对着雾剂出口管29的后部球体截面通过。两个半孔10a,10b围抱着连接管21,此管通过一个截止阀同压气源连接,该阀可简单地用手操作,在图上没有表示出来。
在每个空心半手柄上都装有两个锁片,左半手柄上装的是带有对应孔13的锁耳11,这些孔是用于接纳右半手柄上锁钩12所带凸块14的。这两个半手柄的互相定位,还由于半手柄3边缘的周围脊条16同相对半手柄4边缘处的互补表面17的配合而得到帮助。
雾化头1总共由六个部件组成。图2左侧的部件分解图中只表示出了三个部件,即带四个定位肋片40的容器18,衬套20以及带雾剂出口管29的顶盖19。定位肋片40在容器18从半手柄3,4中取出后,还可作它的支座来用。同轴管28和雾剂出口管29与顶盖19作成了一体。同轴管28作成圆筒形。从图2的透视图可见,出口管的横断面近似椭圆形。如图2所示,偏转板31是紧连着圆筒管28的。供气管28也可同偏转板31作成一体,但分开的构造可以简化使用后的清洗工作。
容器由三个部份组成:容器18本身,喷嘴23以及气流控制器27。喷嘴装在容器内部,并以其圆筒形的底座安放在容器18的下端。气流控制器27装在喷嘴23上。这三个部份全都表示在图2左侧的部件分解图上。把它们沿轴向滑移到一起,就可表示出装配后的状况。这样,衬套20便可用它的圆筒凸缘34与容器18连接在一起。把它的凸缘36放到容器18上端边缘的环状凸肩37上。最后,顶盖19便带着衬套20一起安装在容器18上,结果就成了如图1所示的一个略呈蛋形的球体。这样的雾化头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可以从吸入器中取出并以肋板40为底座而安放起来(不带手柄2)。
雾化头1的构造之所以能短小紧凑,是由于在雾剂形成的地方和它的出口管之间,装上了一些挡板,而使同轴供气管28长度缩短了的缘故。在这些挡板中,首先是位于圆管28底端的偏转板31。它是利用外伸圆筒部份31a,从下边套上而装在供气管28端部的。它也可随意地同供气管作成一体。在气流控制器27偏转表面处形成的雾剂区38和39,可同钟形偏转板31的内壁互相作用,而使较大的雾剂颗粒在此壁上更进一步地减少并变为所需要的大小,其尺寸范围大致在0.5-5微米之间。较大的雾滴从偏转板31的边缘32处被引走而落回容器18中的雾化物料26中。雾剂流在这以后,必须环绕边缘32从供气管28和衬套20之间流过,因此还要沿第二条边缘,即衬套20的边缘33处流过,更多太大的雾滴就在这里被清除并沿壁35的内壁流回容器18里的雾化物料26中。在此情况下,喷雾器1虽然结构较小,但却能产生一种适用于肺的雾剂。从出口管29喷出以供应病人的这种雾剂,其所含颗粒的大小大部分都符合要求。
产生雾剂的作用方式是很清楚的。图1里按箭头30所指方向进入连接管21的压气,可用图上没有表示出的一个外部阀门,与病人呼吸相同步地进行控制,接着有压气体就可抵达中心吸入通道22。通道上部逐渐变细而形成一个狭小的喷嘴。这里的气体由于高速流动,而使雾化物料26被侧面的吸入通道24、25吸啜,并被对着气流控制器27的偏转表面加速,气流控制器位于喷嘴23上排气孔的对面。两股侧向雾剂流就这样在气流控制器27倾斜的偏转表面上形成,并对邻近偏转板31的内壁进行强烈冲击,因而改善了其颗粒的尺寸范围,变为一种更有利于肺吸收的雾剂。
偏转板31的边缘32和衬套20的边缘33也以上述的方式互相配合,成了附加的过滤器并使颗粒大小的范围得到改善。那些太大的颗粒被从雾剂流里清除出,并回到容器18里的雾化物料26中。以同样的方式,滴口边缘44也改善了边缘32和33的过滤效果,当雾剂流经出口管26离开吸入器以前,较大的颗粒就被从中除去。为保证从滴口边缘44引导出的液体也可流回雾化源26,故在顶盖20的球壁下部开有小孔45。
按DE-PS1 147 355用压缩机驱动的吸入器,在过去同其它厂生产的构造相似的试验用吸入器相比,虽也较好(参看商品试验学会杂誌,1983年6月第32-37页,特别是第36页),而使用本发明的吸入器,尽管它的结构高度比通常的医疗装置要小,能使对雾剂疗法特别重要的胸内雾剂比例有超过50%的可观增长,与此有关的药品检验是按与上述杂誌所说的相同方法来进行的。
由适当的合成材料制造吸入器的注塑成形方法,同样也可用来生产很便宜的雾化头。这样的雾化头也可用作单路头或专用头,当对各类病人或用不同药物连续使用喷雾时,就可避免在清洗上耗费时间。
当然,雾化头也能清洗和存放,以便重复使用。
对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需要每天重复的雾剂疗法进行治疗时,最好采用这种吸入器。这样,只要在治疗后简单地把雾化头从手柄里取出,挂上一块姓名牌并放到一个适当的地方,以便下次治疗时使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