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炉用炉辊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炉辊。背景技术 在工业炉中, 为了使原料顺利通过炉区, 需要在炉中设置炉辊以拖着原料。 目前工 业炉炉辊主要有两种形式 : 一种为无水冷的炉辊, 另一种为中间通冷却水的炉辊。 两种形式 的炉辊各有优缺点, 无水冷的炉辊虽然不会带走炉中的热量, 但是由于炉温比较高, 炉辊的 热量会传到轴承处, 致使轴承发热, 降低了轴承使用寿命, 增加了检修频率 ; 而中间通冷却 水的炉辊, 虽然克服了轴承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但是由于冷却水要穿过炉体, 必然要带走炉 中大量的热量, 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辊, 在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同时, 降低能源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辊, 包括, 中空的辊体和设置于所述辊体两端 的辊轴, 其中, 在所述辊轴中设置有冷却通道, 所述冷却通道从所述辊轴的外端沿轴向延伸 至轴承位, 所述冷却通道中通冷却介质后, 对安装在所述轴承位的轴承进行冷却。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在所述辊体的中空部分设置有挡板 ;
在所述档板和所述辊轴之间容置有绝热材料, 通过所述绝热材料阻挡所述辊体的 热量向所述辊轴传递。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所述挡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辊轴固定。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所述固定件为铆钉。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在所述辊轴的外端设置有冷却介质接口。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所述冷却介质接口为旋转接头接口。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在所述辊体一端的辊轴上设置有滑键槽, 使得所述辊 体能够向这一端自由延伸 ;
在所述辊体另一端的辊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辊轴的定位孔、 用于安装传动轮的键 槽和用于固定所述传动轮的卡簧槽。
优选地, 上述的炉辊, 其中 : 所述辊体为耐热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 在辊轴中设置有冷却通道, 其深度刚过轴承位, 这样, 在冷 却通道中通冷却介质后, 就能够对轴承进行冷却, 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 由于冷却介质 没有穿过炉体, 基本不会带走炉中的热量, 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中, 炉辊中还设置有绝热材料, 通过所述绝热材料阻挡辊体的热量向辊轴传递, 这进一步降 低了能源消耗。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 1, 所述炉辊包括 :
辊体 1, 所述辊体 1 呈中空的圆柱形 ;
设置于所述辊体 1 一端的第一辊轴 2, 在所述第一辊轴 2 中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 21, 所述第一冷却通道 21 从所述第一辊轴 2 的外端沿轴向延伸至轴承位, 所述第一冷却通 道 21 中通冷却介质后, 对安装在轴承位的轴承进行冷却 ;
设置于所述辊体 1 另一端的第二辊轴 3, 在所述第二辊轴 3 中设置有第二冷却通道 31, 所述第二冷却通道 31 从所述第二辊轴 3 的外端沿轴向延伸至轴承位, 所述第二冷却通 道 31 中通冷却介质后, 对安装在轴承位的轴承进行冷却。 优选地, 所述炉辊还包括 :
第一挡板 11, 设置于所述辊体 1 的中空部分, 所述第一挡板 11 通过第一固定件 12 与所述第一辊轴 2 固定 ;
容置于所述第一档板 11 和所述第一辊轴 2 之间的第一绝热材料 13, 通过所述第一 绝热材料 13 阻挡所述辊体 1 的热量向所述第一辊轴 2 传递 ;
第二挡板 14, 设置于所述辊体 1 的中空部分, 所述第二挡板 14 通过第二固定件 15 与所述第二辊轴 3 固定 ;
容置于所述第二档板 14 和所述第二辊轴 3 之间的第二绝热材料 16, 通过所述第二 绝热材料 16 阻挡所述辊体 1 的热量向所述第二辊 3 轴传递。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 12 和所述第二固定件 15 为铆钉。
在本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一辊轴 2 的外端设置有冷却介质接口 23, 所述冷却介质 接口 23 为旋转接头接口, 用于固定旋转接头 ;
在所述第一辊轴 2 上设置有滑键槽 22, 使得所述辊体 1 受热后能够向这一端自由 延伸, 以防卡死。
在本实施例中, 在所述第二辊轴 3 的外端设置有冷却介质接口 35, 所述冷却介质 接口 35 为旋转接头接口, 用于固定旋转接头 ;
在所述第二辊轴 3 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辊轴 3 的定位孔 32、 用于安装传动轮的 键槽 33 和用于固定所述传动轮 33 的卡簧槽 3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辊体 1 为耐热钢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的冷却介质可以是气体冷却介质, 也可以是液体冷却介质。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的装配示意图, 以下参照此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炉 辊的使用原理及性能。
参照图 2, 冷却水通过旋转接头 4 的入水口到达内管 41, 通过内管 41 进入炉辊冷 却通道, 然后又从内管 41 和炉辊冷却通道之间的空隙经过旋转接头 4 的出水口而排出, 并
进入散热装置 ( 散热池 ), 然后继续进入旋转接头 4 入水口到达内管 41, 形成循环冷却系 统。由于炉辊两端的冷却通道的深度刚刚越过轴承部位, 冷却水只是把轴承处的有害热量带 走, 而没有带走炉区的有益热量, 从而在延长轴承 5 使用寿命的同时, 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根据实测数据显示, 使用现有的炉辊时, 工业炉天然气消耗量为 35-36 立方米 / 吨, 换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炉辊后, 天然气消耗量为 28-29 立方米 / 吨, 节能 20%, 由此可知本 发明实施例的炉辊节能降耗显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 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