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2112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4890.5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号:

CN104042965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406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16; A61P31/12; A61P31/20; A61P31/14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曹健

发明人:

曹健

地址: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青少年宫东路东苑小区4栋2单元1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本发明中药制剂可迅速缓解病毒性肝炎症状,专药专治,且疗效显著,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率为92%。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

说明书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中医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
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
板蓝根:苦、寒、无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五味子:味酸、性温肺,归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
山楂:味酸、冷,归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
茯苓皮: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消肿。
蒲公英:味甘、平、无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甘草:味甘、平,归脾、胃、肺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气固表、止汗脱毒、退肿。
贯众:苦、凉,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
竹茹:甘、微寒,归肺、胃、胆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
太子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脾、肺经,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糖尿病有效率为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
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
用法及用量::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20ml,三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后多在10 天见效,2-3 疗程治愈。本中药口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验例:
(1)临床观察: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男28 例,女22 例,年龄最大66 岁,最小19 岁,平均45 岁。病程最短0.5 年,最长3 年,平均2.5 年;
(2)治疗标准:
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无压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异常者。
好转: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明显回缩,且无压痛,肝功能接近正常。
无效:达不到上述疗效标准者。
(3)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 制备的中药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20ml,三个月为一疗程,一般2-3 疗程。
(4)治疗结果:患者50例,治愈38 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2965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2965A21申请号201410304890522申请日20140630A61K36/899200601A61P1/16200601A61P31/12200601A61P31/20200601A61P31/1420060171申请人曹健地址246000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青少年宫东路东苑小区4栋2单元104室72发明人曹健54发明名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

2、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本发明中药制剂可迅速缓解病毒性肝炎症状,专药专治,且疗效显著,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率为92。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2965ACN104042965A1/1页21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

3、、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权利要求书CN104042965A1/2页3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背景技术0003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

4、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中医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0006所。

5、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0007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板蓝根苦、寒、无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0008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0009五味子味酸、性温肺,归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0010山楂味酸、冷,归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0011茯苓皮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消肿。0012蒲公英味甘、平、无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0013甘草味甘、平,归脾、胃、肺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6、,调和诸药。0014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气固表、止汗脱毒、退肿。0015贯众苦、凉,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0016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0017竹茹甘、微寒,归肺、胃、胆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说明书CN104042965A2/2页40018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0019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0020太子参甘、微苦、微温,归心、脾、肺经,补益脾肺、益气生津。0021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止血、散瘀、消肿、定痛。0022枳实苦、辛。

7、、寒,归脾、胃、肝、心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00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糖尿病有效率为92。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0025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板蓝根25克、柴胡20份、五味子15份、山楂15份、茯苓皮15份、蒲公英15份、甘草10份、黄芪10份、贯众10份、夏枯草10份、竹茹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太子。

8、参8克、三七3份、枳实5份。0026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0027用法及用量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20ML,三个月为一疗程,服药后多在10天见效,23疗程治愈。本中药口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见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0028实验例(1)临床观察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9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3年,平均25年(2)治疗标准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恢复,无压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异常者。0029好转主要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明显回缩,且无压痛,肝功能接近正常。0030无效达不到上述疗效标准者。0031(3)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口服液,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次服用量为20ML,三个月为一疗程,一般23疗程。0032(4)治疗结果患者50例,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说明书CN10404296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