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2079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33438.3

申请日:

2009.10.29

公开号:

CN102051744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公布日:20110511|||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3D13/00; D06B7/00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海安县联发张氏色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宏德

地址:

226600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开发区宁海南路16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卢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为1/1平纹组织,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包括玫红色的50S生态棉、棕色的50S生态棉、白色的50S生态棉和海蓝的50S生态棉,纬纱原料也有四种,包括桃红色的70D/40D锦/氨、绿色的70D/40D锦/氨、白色的70D/40D锦/氨和暗绿色的70D/40D锦/氨,面料的经密为175根/英尺,纬密为90根/英尺。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面料手感柔软,图案清晰悦目,光泽柔和,色泽亮丽;(2)织造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 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其特征在于, 该面料的组织为 1/1 平纹组织, 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 包括玫红色的 50S 生态棉、 棕色的 50S 生态棉、 白色的 50S 生态棉和海兰的 50S 生态棉, 纬纱原料也有四种, 包括桃红色的 70D/40D 锦 / 氨、 力色的 70D/40D 锦 / 氨、 白色的 70D/40D 锦 / 氨和暗绿色的 70D/40D 锦 / 氨, 面料的经密为 175 根 / 英尺, 纬密为 90 根 / 英尺。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说的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 量比为 (115 ~ 125) ∶ (115 ~ 125) ∶ (65 ~ 70) ∶ (105 ~ 110), 所述的各纬纱原料的重 量比为 1 ∶ 1 ∶ 1 ∶ 1。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说的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 量比为 120 ∶ 120 ∶ 67 ∶ 107。
4: 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 ; (2) 络筒工序 ; (3) 整经工序 ; (4) 浆纱工序 ; (5) 穿综工序 ; 采用 92 号钢筘, 总经根数 8564 根, 边纱 60 根, 筘幅为 157.6cm ; (6) 织造工序 : 采用 K88 大剑杆织机织造 ; (7) 后整理 : 进行丝光处理。

说明书


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属于纺织工程领域。背景技术 化纤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 品。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 质地柔软、 悬 垂挺括、 滑爽舒适。 它们的缺点则是耐磨性、 耐热性、 吸湿性、 透气性较差, 遇热容易变形, 容 易产生静电。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 但总体档次不高, 难登大雅之堂。棉布是各类棉纺 织品的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 休闲装、 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 柔和贴身、 吸 湿性、 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 易皱, 外观上不太美观, 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化 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可以扬长避短, 而且成本较低, 目前混纺色织面料和织造工艺主要存 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 (1) 织造工艺复杂、 效率, 不能满足了面料的色织要求, 生产成本较高, 不能保证面料原有的特色 ; (2) 面料舒适性不佳, 图案单一, 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 织造工艺。
     本发明的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 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该面料的组织为 1/1 平 纹组织, 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 包括玫红色的 50S 生态棉、 棕色的 50S 生态棉、 白色的 50S 生态棉和海兰的 50S 生态棉, 纬纱原料也有四种, 包括桃红色的 70D/40D 锦 / 氨、 力色的 70D/40D 锦 / 氨、 白色的 70D/40D 锦 / 氨和暗绿色的 70D/40D 锦 / 氨, 面料的经密为 175 根 / 英尺, 纬密为 90 根 / 英尺 ;
     优选地,
     所 述 的 各 经 纱 原 料 的 重 量 比 为 (115 ~ 125) ∶ (115 ~ 125) ∶ (65 ~ 70) ∶ (105 ~ 110), 所述的各纬纱原料的重量比为 1 ∶ 1 ∶ 1 ∶ 1 ;
     更加优选地,
     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 120 ∶ 120 ∶ 67 ∶ 107 ;
     本发明的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 ;
     (2) 络筒工序 ;
     (3) 整经工序 ;
     (4) 浆纱工序 ;
     (5) 穿综工序 ; 采用 92 号钢筘, 总经根数 8564 根, 边纱 60 根, 筘幅为 157.6cm ;
     (6) 织造工序 : 采用 K88 大剑杆织机织造 ;
     (7) 后整理 : 进行丝光处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 (1) 面料手感柔软, 图案清晰悦目, 光泽柔和, 色泽亮
     丽; (2) 织造工艺简单易行, 生产效率高, 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中的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 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该面料的组织为 1/1 平纹组织, 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 包括玫红色的 50S 生态棉、 棕色的 50S 生态棉、 白色 的 50S 生态棉和海兰的 50S 生态棉, 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 115 ∶ 115 ∶ 65 ∶ 105, 纬纱原 料也有四种, 包括桃红色的 70D/40D 锦 / 氨、 力色的 70D/40D 锦 / 氨、 白色的 70D/40D 锦 / 氨和暗绿色的 70D/40D 锦 / 氨, 各纬纱原料的比例为 1 ∶ 1 ∶ 1 ∶ 1, 面料的经密为 175 根 / 英尺, 纬密为 90 根 / 英尺。
     本发明的化纤 / 棉混纺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
     (1) 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 ;
     (2) 络筒工序 ;
     (3) 整经工序 ; (4) 浆纱工序 ;
     (5) 穿综工序 ; 采用 92 号钢筘, 总经根数 8564 根, 边纱 60 根, 筘幅为 157.6cm ;
     (6) 织造工序 : 采用 K88 大剑杆织机织造 ;
     (7) 后整理 : 进行丝光处理。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区别在于, 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 125 ∶ 125 ∶ 70 ∶ 110。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区别在于, 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 120 ∶ 120 ∶ 67 ∶ 107。
     4

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1744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1744ACN102051744A21申请号200910233438322申请日20091029D03D15/00200601D03D13/00200601D06B7/0020060171申请人海安县联发张氏色织有限公司地址226600江苏省海安县海安开发区宁海南路162号72发明人张宏德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代理人卢霞54发明名称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57摘要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为1/1平纹组织,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包括玫红色的。

2、50S生态棉、棕色的50S生态棉、白色的50S生态棉和海蓝的50S生态棉,纬纱原料也有四种,包括桃红色的70D/40D锦/氨、绿色的70D/40D锦/氨、白色的70D/40D锦/氨和暗绿色的70D/40D锦/氨,面料的经密为175根/英尺,纬密为90根/英尺。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面料手感柔软,图案清晰悦目,光泽柔和,色泽亮丽;2织造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效率高,成本低。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051750A1/1页21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的组织为1/1平纹组织。

3、,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包括玫红色的50S生态棉、棕色的50S生态棉、白色的50S生态棉和海兰的50S生态棉,纬纱原料也有四种,包括桃红色的70D/40D锦/氨、力色的70D/40D锦/氨、白色的70D/40D锦/氨和暗绿色的70D/40D锦/氨,面料的经密为175根/英尺,纬密为90根/英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151251151256570105110,所述的各纬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2012067107。4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

4、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2络筒工序;3整经工序;4浆纱工序;5穿综工序;采用92号钢筘,总经根数8564根,边纱60根,筘幅为1576CM;6织造工序采用K88大剑杆织机织造;7后整理进行丝光处理。权利要求书CN102051744ACN102051750A1/2页3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属于纺织工程领域。背景技术0002化纤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它们的缺点则是。

5、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太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可以扬长避短,而且成本较低,目前混纺色织面料和织造工艺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1织造工艺复杂、效率,不能满足了面料的色织要求,生产成本较高,不能保证面料原有的特色;2面料舒适性不佳,图案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化纤/棉混纺色。

6、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0004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为1/1平纹组织,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包括玫红色的50S生态棉、棕色的50S生态棉、白色的50S生态棉和海兰的50S生态棉,纬纱原料也有四种,包括桃红色的70D/40D锦/氨、力色的70D/40D锦/氨、白色的70D/40D锦/氨和暗绿色的70D/40D锦/氨,面料的经密为175根/英尺,纬密为90根/英尺;0005优选地,0006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151251151256570105110,所述的各纬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111;0007更加优选地,0008所述的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2012。

7、067107;0009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00101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00112络筒工序;00123整经工序;00134浆纱工序;00145穿综工序;采用92号钢筘,总经根数8564根,边纱60根,筘幅为1576CM;00156织造工序采用K88大剑杆织机织造;00167后整理进行丝光处理。0017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面料手感柔软,图案清晰悦目,光泽柔和,色泽亮说明书CN102051744ACN102051750A2/2页4丽;2织造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0019。

8、实施例10020本实施例中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为1/1平纹组织,面料的经纱原料有四种,包括玫红色的50S生态棉、棕色的50S生态棉、白色的50S生态棉和海兰的50S生态棉,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1511565105,纬纱原料也有四种,包括桃红色的70D/40D锦/氨、力色的70D/40D锦/氨、白色的70D/40D锦/氨和暗绿色的70D/40D锦/氨,各纬纱原料的比例为1111,面料的经密为175根/英尺,纬密为90根/英尺。0021本发明的化纤/棉混纺色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221经纱和纬纱的染整工序;00232络筒工序;00243整经工序;00254浆纱工序;00265穿综工序;采用92号钢筘,总经根数8564根,边纱60根,筘幅为1576CM;00276织造工序采用K88大剑杆织机织造;00287后整理进行丝光处理。0029实施例20030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2512570110。0031实施例30032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各经纱原料的重量比为12012067107。说明书CN10205174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