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并吖嗪类.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31852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91186.1

申请日:

1994.02.02

公开号:

CN1117732A

公开日:

1996.02.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71/04; A01N43/90

主分类号:

C07D471/04; A01N43/90

申请人:

拜尔公司;

发明人:

R·安德里; H·-J·桑特尔; M·多林格

地址:

联邦德国莱沃库森

优先权:

1993.02.15 DE P4304454.9; 1993.08.12 DE P4327027.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谭明胜;王景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式(I)所示的新咪唑并吖嗪类,式中R1、R2、R3、R4、R5、R6、A、D、E和G具有说明书中所述的含义,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作除草剂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通式(I)所示的咪唑并吖嗪类及其式(I)所示化合物的 酸加合物: 式中: R 1 :为氢、卤素、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烷基、卤代烷     基、烷氧基或卤代烷氧基, R 2 :为氢、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巯基、氨基、氨基甲     酰基、磺基、氨磺酰基、氯磺酰基或者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     链烯基、链炔基、烷氧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烷硫基、链     烯硫基、链炔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磺 酰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链烯基氨 基、链炔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烷基磺酰基氨 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氨基磺酰基、N-烷基-烷氧基氨基 磺酰基、芳基磺酰基氨基、芳基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 芳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芳基烷基磺酰基氨基、芳基氨基 磺酰基、芳基烷基氨基磺酰基、N-烷基-芳基氨基磺酰基或 N-烷基-芳基烷基氨基磺酰基, R 3 :为氢、卤素、氰基、羧基、氨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硝基, 或者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链炔基、烷氧基、链烯 氧基、链炔氧基、烷硫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烷基亚磺酰 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链烯基氨基、链炔基氨基、烷基 磺酰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 R 4 :为氢、卤素、氰基、烷基或卤代烷基, R 5 :为氢、卤素、氰基、烷基或卤代烷基, R 8 :为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 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 A:为氮或C-R 7 基团, D:为氮或C-R 8 基团, E:为氮或C-R 9 基团,以及 G:为氮或C-R 10 基团, 其中R 7 、R 8 、R 9 和R 10 相同或不相同,并单独为氢、卤素、氰 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苯基、烷 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 或烷氧基羰基, 附有的条件为:R 1 至R 5 基团中至少有-个基团不是氢,并且下列 放弃的化合物除外: 3-溴-2-(4-甲基磺酰基-苯基)-咪唑并-[1,2- a]-吡啶、3-溴-2-(4-甲酰基-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3-溴-2-(4-硝基-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3-氯-2-(4-溴-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3-氯-2-(4-氯-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3-氯-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 [1,2-a]-吡啶、3-溴-2-(4-溴-苯基)-咪唑并- [1,2-a]-吡啶、和3-溴-2-(4-甲氧基-苯基)-咪 唑并-[1,2-a]-吡啶。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其特征 在于: R 1 :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者必 要时各为由氟或氯取代且各具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R 2 :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羟基、 巯基、氨基、磺基、氨磺酰基、氯磺酰基、必要时各为被氟、 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 1 -C 4 -烷氧基-羰基取 代的各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或烷基氨 基, R 2 :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 1 -C 4 -烷氧基-羰基取代的各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 链炔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链烯基 氨基或链炔基氨基, R 2 :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或氯取代且烷基中各具有至多6个碳原子的 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烷 基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氧基 氨基磺酰基、N-烷基-烷氧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或烷 氧基羧基, R 2 :必要时还各为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C 1 -C 4 -烷 基磺酰基氨基、N-C 1 -C 4 -烷基-苯基磺酰基氨基、N -C 1 -C 4 -烷基-苯基-C 1 -C 4 -烷基-磺酰基氨基、 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C 1 -C 4 -烷基-氨基磺酰基、N -C 1 -C 4 -烷基-苯基氨基磺酰基或N-C 1 -C 4 -烷 基-苯基-C 1 -C 4 -烷基-氨基磺酰基,其中苯基在必要 时可含有下列取代基: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羟基、 氨基、羧基、氨基甲酰基、必要时各为被氟和/或氯取代的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硫基、C 1 -C 4 烷基亚磺酰基、C 1 -C 4 -烷基磺酰基、C 1 -C 4 -烷氧基羰基或苯基, R 3 :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羟基、氨基甲酰基、 硝基,必要时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 1 -C 4 -烷氧基-羰基取代的各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烷氧基、烷硫基、或烷基氨基, R 3 :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 1 -C 4 -烷氧基-羰基取代的各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 链炔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链烯基 氨基或链炔基氨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各具有至多 6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或 烷氧基羰基, R 4 :为氢、氟、氯、溴、氰基或必要时为被氟或氯取代的具有1至 6个碳原子的烷基, R 5 :为氢、氟、氯、溴、氰基或必要时被氟或氯取代的具有1至4 个碳原子的烷基, R 6 :为氯、溴、碘、氰基、硝基、氨基或为烷基中各具有1至6个    碳原子的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    氨基或二烷基氨基, A:为氮或C-R 7 基团, D:为氮或C-R 8 基团, E:为氮或C-R 9 基团,和 G:为氮或C-R 10 基团, 其中R 7 、R 8 、R 9 和R 10 相同或不同,并各为氢、氟、氯、溴、 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烷基、 苯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 烷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其中烷基各含有1至6个碳原子,附带的条 件是,R 1 至R 5 基团中至少有一者不是氢,并权利要求1中通过放 弃而排除的化合物除外,及 式(I)化合物的酸加合物,优选为质子酸如氢氯酸、氢溴酸、氢碘 酸、硫酸、甲磺酸、苯磺酸、p-甲苯磺酸、p-十二烷基苯酸和萘 -1,5-二磺酸的加合物。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通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其特征在于, R 1 :为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 R 2 :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羟基、 巯基、氨基、磺基、氨磺酰基、氯磺酰基,必要时各为被氟、 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 代的甲基、乙基、丙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甲硫基、 乙硫基、丙硫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丙基氨基, R 2 :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甲氧基羧基或乙氧基羰 基取代的烯丙基、炔丙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硫基、 炔丙硫基、二甲基氨基、烯丙氨基或炔丙氨基,或必要时各为 被氟或氯取代的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 乙基磺酰基、甲基磺酰基氨基、乙基磺酰基氨基、n-或i- 丙基磺酰基氨基、甲基氨基磺酰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或 i-丙基氨基磺酰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二乙基氨基磺酰基、 二丙基氨基磺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甲苯基磺酰基氨基、苯 基氨基磺酰基、甲苯基氨基磺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R 3 :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羟基、氨基甲酰基、 硝基,必要时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甲氧 基羧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n或i-丙基、n-、 i-、s-或t-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甲硫基、 乙硫基、丙硫基、甲氨基、乙氨基或丙氨基, R 3 :必要时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取代的烯丙基、炔丙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硫基、炔 丙硫基、烯丙氨基或炔丙氨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 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甲 基磺酰基氨基、乙基磺酰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 R 4 :为氢、氟、氯、溴、氰基、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 R 5 :为氢、氟、氯、溴、氰基、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 R 6 :为氯、溴、氰基、硝基、氨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 硫基、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 基、甲氨基或二甲基氨基, A:为氮或C-R 7 基团, D:为氮或C-R 8 基团, E:为氮或C-R 9 基团,以及 G:为氮或C-R 10 基团, 其中R 7 、R 8 、R 9 和R 10 相同或不相同,并各为氢、氟、氯、溴、 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甲基、 乙基、n-或i-丙基、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 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甲基氨基、 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附 带的条件是,R 1 至R 5 基团中至少一者不是氢,而且权利要求1中 经放弃而排除的化合物除外,及式(I)所示化合物的酸加合物,特 别是氢卤酸如氢氯酸和氢溴酸的加合物。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通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其特征在于, A:为C-R 7 基团, D:为C-R 8 基团, E:为C-R 9 基团,和 G:为C-R 10 基团, 其中R 1 、R 2 、R 3 、R 4 ;R 5 、R 6 、R 7 、R 8 、R 9 和R 10 具有在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含义, 附带的条件为:R 1 至R 5 基团中至少有-个基团不是氢,而且权利 要求1中经放弃而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5: 按照权利要求1的通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其特征在于, A:为C-R 7 基团, D:为C-R 8 基团, E:为C-R 9 基团,和 G:为C-R 10 基团, 其中R 1 、R 2 、R 3 、R 4 ;R 5 、R 6 、R 7 、R 8 、R 9 和R 10 具有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含义, 附带的条件为:R 1 至R 5 基团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不是氢,而且权利 要求1中经放弃而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6: 通式(I)所示新咪唑并吖嗪类以及式(I)所示化合物 的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 式中 R 1 、R 2 、R 3 、R 4 、R 5 、R 6 、A、D、E和G具有权利要 求1中所述的含义, 其中R 7 、R 8 、R 9 和R 10 相同或不相同,并各为氢、卤素、氰 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苯基、烷 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 或烷氧基羰基, 附带条件为:R 1 至R 5 基团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不是氢,并通过弃权 排除下述化合物: 3-溴-2-(4-甲基磺酰基-苯基)-咪唑并-[1,2-a] -吡啶、3-溴-2-(4-甲酰基-苯基)-咪唑并-[1,2- a]-吡啶、3-溴-2-(4-硝基-苯基)-咪唑并-[1,2 -a]-吡啶、3-氯-2-(4-溴-苯基)-咪唑并-[1,2 -a]-吡啶、3-氯-2-(4-氯-苯基)-咪唑并-[1,2 -a]-吡啶、3-氯-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3-溴-2-(4-溴-苯基)-咪唑并-[1, 2-a]-吡啶、和3-溴-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 [1,2-a]-吡啶, 其特征在于, (a)对于式(I)中R 6 为卤素或硝基,并且R 1 、R 2 、R 3 、    R 4 和R 5 及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的情况, 使通式(I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 与卤化剂或硝化剂,必要时在惰性稀释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式中, R 1 、R 2 、R 3 、R 4 、R 5 、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或 (b)对于式(I)中R 6 为氨基、氰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 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并且R 1 、R 2 、 R 3 、R 4 、R 5 、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的情况, 使通式(Ia)的卤化的咪唑并吖嗪类 式中 X为卤素,和 R 1 、R 2 、R 3 、R 4 、R 5 、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 与氨或碱金属氰化物,或与醇类、烷基硫醇类、烷基胺类或二烷 基胺类,或与其碱金属盐类,必要时在稀释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并且 必要时—为制备相应的烷基亚磺酰基化合物或烷基磺酰基化合物—接 着按常规方法进行氧化,以及必要时—为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的 酸加合物—将按方法(a)或(b)得到的化合物与酸按常规方法反 应。
7: 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所述 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
8: 杀灭不需要的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至6 所述通式(I)的咪唑并吖嗪类在植物上和/或在其生长空间中起作用。
9: 权利要求1至6所述通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杀灭不需要 植物的应用。
10: 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至6所述 通式(I)所示的咪唑并吖嗪类与补充剂和/或表面活性物质混合。

说明书


咪唑并吖嗪类

    本发明涉及新的咪唑并吖嗪类,其制备方法和其作除草剂的应用。

    已知,一定的2-芳基-5,6,7,8-四氢-咪唑并-[1,2-a]-吡啶具有除草的性能(参见DE-OS 41 20 108)。

    在文献中记载了一些咪唑并吖嗪,对其除草性能一点没公开过(参见J.Med.Chem.8(1965),305-312—摘录于Chem.Abstracts 62:16228a;Khim.Geterotsikl.Soedin 1978,258-262—摘录于Chem.Abstracts 88:190733d;J.Heterocycl.Chem.25(1988),129-137—摘录于Chem.Abstracts 110:23789t;Khim.Geterotsikl.Soedin 1991,810-816—摘录于Chem.Abstracts 116:128842g)。

    现发现一些新的通式(I)所示咪唑并吖嗪及式(I)所示化合物的酸加合物,其中:R1为氢、卤素、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或卤代烷氧基,R2为氢、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巯基、氨基、氨基甲酰基、磺基、氨磺酰基、氯磺酰基,或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链炔基、烷氧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烷硫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链烯基氨基、链炔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烷基磺酰基氨基、烷氧基羧基、烷氧基氨基磺酰基、N-烷基-烷氧基-氨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氨基、芳基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芳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芳基烷基磺酰基氨基、芳基氨基磺酰基、芳烷基氨基磺酰基、N-烷基-芳基氨基磺酰基或N-烷基-芳基烷基氨基磺酰基,R3为氢、卤素、氰基、羧基、氨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者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链炔基、烷氧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烷硫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链烯基氨基、链炔基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R4为氢、卤素、氰基、烷基或卤代烷基,R5为氢、卤素、氰基、烷基或卤代烷基,R6为卤素、氰基、硝基、氨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A为氮或C-R7基团,D为氮或C-R8基团,E为氮或C-R9基团,G为氮或C-R10基团,其中R7、R8、R9和R10相同或不相同,并各为氢、卤素、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取代的烷基、苯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附带的条件是,R1至R5基团中至少有-个基团不是氢,并且通过放弃将下列化合物排除:3-溴-2-(4-甲基磺酰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由Chem.Abstracts 62:16228a已知)、3-溴-2-(4-甲酰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由Chem.Abstracts 110:23789t知)、3-溴-2-(4-硝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由Chem.Abstracts 88:190733d知)、3-氯-2-(4-溴-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氯-2-(4-氯-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氯-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溴-2-(4-溴-苯基)-咪唑并-[1,2-a]-吡啶、和3-溴-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以上全由Chem.Abstracts 116:128842g已知)。

    为制备通式(I)所示的新咪唑并吖嗪类,

    (a)对于式(I)中R6为卤素或硝基,并且R1、R2、R3、R4和R5及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的情况,

    使通式(II)所示的咪唑并吖嗪类,与卤化剂或硝化剂,必要时在惰性稀释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式(Ⅱ)中,R1、R2、R3、R4、R5、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或者

    (b)对于式(I)中R6为氨基、氰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而且R1、R2、R3、R4、R5、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的情况,

    使通式(Ia)所示的卤代咪唑并吖嗪类与氨或碱金属氰化物,或与醇类、烷基硫醇类、烷基胺类或二烷基胺类,或与其碱金属盐类,必要时在稀释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并且必要时—为制备相应的烷基亚磺酰基化合物或烷基磺酰基化合物—接着按通常的方法进行氧化,并若必要时—为制备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酸加合物—使按方法(a)或(b)得到的化合物按通常的方法与酸进行反应,式(Ia)中,X为卤素,并且R1、R2、R3、R4、R5、A、D、E和G具有上述含义。

    式(I)所示化合物也可按其他常用方法转变成符合上述定义地式(I)所示其它化合物,例如,通过亲电子取代(如R3:H→NO2,SO3H,SO2Cl)、亲核取代(如R3:F→OCH3)或其他官能团的转化(如R3:NO2→NH2和必要时接着→NHSO2R)-参见制备实施例。

    通式(I)所示的新咪唑并吖嗪类的特色是,有很强的除草剂作用。既使上面因放弃而排除在外的式(I)所示化合物,也表现出良好的除草剂作用。

    在定义中,饱和或不饱和烃链如烷基或链烯基,即使结合有杂原子,例如结合成烷氧基或链烯氧基,都可为直链或支链。卤素一般为氟、氯、溴或碘,优选为氟、氯或溴,特别是氟或氯。

    本发明的主题优选是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为被氟或氯取代且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R2: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羟基、巯基、氨基、磺基、氨基磺酰基、氯磺酰基、必要时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取代且各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或烷基氨基,R2: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取代且各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链炔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链烯基氨基或链炔基氨基,R2: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或氯取代且在烷基团中各具有至多6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N-烷基-烷基磺酰基氨基、烷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磺酰基、烷氧基氨基磺酰基、N-烷基-烷氧基-氨基磺酰基、二烷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R2:必要时还各为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C1-C4-烷基磺酰基氨基、N-C1-C4-烷基-苯基磺酰基氨基、N-C1-C4-烷基-苯基-C1-C4-烷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磺酰基、苯基-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苯基氨基磺酰基或N-C1-C4-烷基-苯基-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其中苯基各在必要时可含有下列取代基:氟、氯、溴、碘、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羧基、氨基甲酰基、必要时各被氟和/或氯取代的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羧基或苯基,R3: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羟基、氨基甲酰基、硝基,必要时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取代且各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烷硫基、或烷基氨基,R3: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或C1-C4-烷氧基-羰基取代且各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链烯基、链炔基、链烯氧基、链炔氧基、链烯硫基、链炔硫基、链烯基氨基或链炔基氨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且各具有至多6个碳原子的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R4:为氢、氟、氯、溴、氰基,或必要时为被氟或氯取代且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R5:为氢、氟、氯、溴、氰基,或必要时为被氟或氯取代且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R6:为氯、溴、碘、氰基、硝基、氨基,或为烷基中各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A:为氮或C-R7基团,D:为氮或C-R8基团,    E:为氮或C-R9基团,G:为氮或C-R10基团,其中R7、R8、R9和R10相同或不相同,并各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烷基、苯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亚磺酰基、烷基磺酰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或烷氧基羰基,其中烷基各含有1至6个碳原子,附带条件是,R1至R5基团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不是氢,而且上述通过弃权而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本发明的主题还为式(I)所示化合物的酸加合物,优选与质子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甲磺酸、苯磺酸、p-甲苯磺酸、p-十二烷基苯酸和萘-1,5-二磺酸的加合物,特别是与氢卤酸如氢氯酸和氢溴酸的加合物。

    本发明特别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为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R2: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羟基、

    巯基、氨基、磺基、氨磺酰基、氯磺酰基,必要时各为被氟、

    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

    的甲基、乙基、丙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甲硫基、乙

    硫基、丙硫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丙基氨基,R2: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

    基取代的烯丙基、炔丙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硫基、

    炔丙硫基、二甲基氨基、烯丙基氨基或炔丙基氨基,或必要时

    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

    基、乙基磺酰基、甲基磺酰基氨基、乙基磺酰基氨基、n-或

    i-丙基磺酰基氨基、甲基氨基磺酰基、乙基氨基磺酰基、n

    -或i-丙基氨基磺酰基、二甲基氨基磺酰基、二乙基氨基磺

    酰基、二丙基氨基磺酰基、苯基磺酰基氨基、甲苯基磺酰基氨

    基、苯基氨基磺酰基、甲苯基氨基磺酰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

    基羰基,R3: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羟基、氨基甲酰基、

    硝基,必要时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甲氧

    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取代的甲基、乙基、n-或i-丙基、n

    -、i-、s-或t-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甲硫

    基、乙硫基、丙硫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或丙基氨基,R3:必要时还各为被氟、氯、氰基、羧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

    基取代的烯丙基、炔丙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烯丙硫基、

    炔丙硫基、烯丙基氨基或炔丙基氨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

    取代的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

    基、甲基磺酰基氨基、乙基磺酰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

    羰基,R4:为氢、氟、氯、溴、氰基、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R5:为氢、氟、氯、溴、氰基、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R6:为氯、溴、氰基、硝基、氨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

    硫基、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

    基、甲基氨基或二甲基氨基,A:为氮或C-R7基团,D:为氮或C-R8基团,E:为氮或C-R9基团,G:为氮或C-R10基团,其中R7、R8、R9和R10相同或不相同,并各为氢、氟、氯、溴、氰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或必要时各为被氟或氯取代的甲基、乙基、n-或i-丙基、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甲基亚磺酰基、乙基亚磺酰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甲基氨基、乙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甲氧基羰基或乙氧基羰基,附带条件是,R1至R5基团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不是氢,而且前面经弃权而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特别优选的一类本发明化合物是式(I)所示那些化合物,式中A为C-R7基团,D为C-R8基团,E为C-R9基团,和G为C-R10基团,其中R1、R2、R3、R4、R5、R6、R7、R8、R9和R10具有上面作为特殊优选的已指明的含义,带条件是,R1至R5基团中至少有一个基团不是氢,而且前面经弃权而被排除的化合物除外。

    更加特别优选的一类本发明化合物是式(I)所示的那些化合物,式中A为氮,D为C-R8基团,E为C-R9基团,和G为C-R10基团,    其中R1、R2、R3、R4、R5、R6、R8、R9和R10具有上面作为特别优选已指明的含义,附带条件是,R1至R5基团中至少一个基团不是氢。

    上面提及的总体范围上或优选范围内说明的基团定义不仅适用于式(I)所示的最终产物,而且也相应地适用于为其制备所需的原料。这种基团定义可以相互组合,也可在优选范围内任意组合。

    若举例来说,使用2-(4-氰基-2-氟-5-三氟甲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和氯作为原料,则本发明方法(a)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反应路线概括

    若举例来说,使用3-溴-2-(3-乙氧基-4-甲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和甲醇钠作原料,则本发明方法(b)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反应路线概括

    在本发明的方法(a)中作原料使用的式(II)所示咪唑并吖嗪类是已知的和/或可按已知方法制备(参见J.Heterocycl.Chem.25(1988),129-137;Khim.Geterotsikl.Soedin 1979,258-262—摘录于Chem.Abstracts 88:190733d;J.Med.Chem.8(1965),305-312—摘录于Chem.Abstracts 62:16228a;Liebigs Ann.Chem.699(1966),112-126;制备实施例)。

    本发明方法(a)是在使用卤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为这类卤化剂可考虑纯卤素,特别是氯、溴或碘,或适宜的含卤素化合物,例如N-氯-或N-溴-琥珀酰亚胺,溴化氢或碘化氢(后者在一种氧化剂如二甲亚砜存在下使用)。

    本发明方法(a)在必要时可在使用硝化剂的条件下进行。优选的硝化剂是浓硝酸,必要时需有硫酸存在。

    制备式(I)所示新咪唑并吖嗪的本发明方法(a)和(b),优选在使用稀释剂的条件下进行,实际上所有惰性有机溶剂都可在此用作稀释剂。属于此列的优选为脂肪烃和芳香烃,必要时为卤代烃,例如戊烷、己烷、庚烷、环己烷、石油醚、汽油、粗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化乙烯、氯仿、四氯化碳、氯苯和o-二氯苯,醚如乙醚和二丁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和二乙二醇二甲基醚、四氢呋喃和二噁烷,醇如甲醇和乙醇,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羧酸如乙酸和丙酸,酯如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腈如乙腈和丙腈,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四氢噻吩砜和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在本发明方法(a)和(b)中,反应温度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通常在0℃和150℃之间,优选在10℃和100℃之间。

    本发明方法(a)和(b)通常在常压下进行,但也可能在加压或减压下进行。

    为进行本发明方法(a)和(b),通常以接近等摩尔的量使用所需的原料。但也可能使二种原料组分中的一种有较大的过量。通常反应在一种适宜的稀释剂中进行。并使反应混合物在所要求的各温度下搅拌数小时。在本发明的方法(a)和(b)中加工按常用方法进行(参见制备实施例)。

    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可用作脱叶剂、干燥剂、杀阔叶植物剂,特别用作除草剂。从广义上讲,杂草是所有生长在不希望它们生长的地方的植物。本发明的活性物质用作杀灭所有杂草或是有选择性的杀灭杂草,主要取决于使用量。

    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可用于杀灭下列植物:

    双子叶属杂草:

    欧白芥属、独行菜属、拉拉藤属、繁缕属、母菊属、春黄菊属、牛膝菊属、黎属、荨麻属、千里光属、苋属、马齿苋属、苍耳属、旋花属、番薯属、蓼属、田菁属、脉草属、蓟属、飞廉属、苦苣菜属、茄属、蔊菜属、节节菜属、母草属、野芝麻属、婆婆纳属、苘麻属、刺酸模属、曼陀罗属、堇菜属、鼬瓣花属、罂粟属、矢车菊属、车轴草属、毛莨属和蒲公英属。

    双子叶属栽培作物:

    棉属、大豆属、甜菜属、胡萝卜属、菜豆属、豌豆属、茄属、亚麻属、番薯属、巢菜属、菸草属、番茄属、落花生属、芸苔属、莴苣属、甜瓜属和南瓜属。

    单子叶属杂草:

    稗属、狗尾草属、黍属、马唐属、梯牧草属、早熟禾属、羊茅属、参属、臂形草属、黑麦草属、雀麦属、燕麦属、莎草属、蜀黍属、冰草属、狗牙根属、雨久花属、飘拂草属、慈姑属、荸荠属、莞草属、雀稗属、鸭嘴草属、密穗桔梗属、龙爪茅属、翦股颖属、看麦娘属、和豚鼠草属。

    单子叶属栽培作物:

    稻属、玉蜀黍属、小麦属、大麦属、燕麦属、黑麦属、蜀黍属、黍属、甘蔗属、风梨属、天门冬属和葱属。

    但本发明活性物质的应用决不限于上述各属植物,而可同样用于其它植物。

    这些化合物视浓度而定,适用于灭除例如在工业和铁路设施上以及有、无树木植被的道路和场地上的所有杂草,同样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清除多年栽培作物,例如人工林、装饰林、果园、葡萄园、柑桔园、坚果林、香蕉林、咖啡园、茶场、橡胶林、油棕榈林、可可林、浆果园及啤酒花田中的杂草,以及装饰性草坪、运动场草坪和牧场上的杂草,和选择性清除一年生栽培作物中的杂草。

    本发明的式(I)所示化合物尤其适于选择性灭除单子叶栽培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尤其在芽后期。

    这些活性物质可配制成常用剂型,如溶液剂、乳液剂、喷洒西用粉剂、悬浮剂、粉剂、粉尘剂、膏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剂、悬浮液-乳化液浓剂,浸渍活性物质的天然和人造材料以及用聚合物制成的微型胶囊剂。

    这些剂型均以已知方式制成,例如将活性物质与稀释剂(即液态溶剂和/或固态载体物质)混合,必要时使用表面活性剂,也即乳化剂和/或分散剂和/或发泡剂。

    在用水作稀释剂时也可用例如有机溶剂作助溶剂。液体溶剂主要采用芳烃如二甲苯、甲苯,或者烷基萘、氯化芳烃和氯化脂肪烃如氯苯、氯化乙烯或二氯甲烷,脂肪烃如环己烷,或者链烷烃如石油馏分、矿物油和植物油,醇类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酮类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强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及水。

    作为固态载体物质可采用:

    例如铵盐和研磨的天然矿粉,如高岭土、粘土、滑石、白垩、石英、绿坡缕石、蒙脱土或硅藻土和合成的矿石磨粉如高分散性硅酸、氧化铝和硅酸盐;用于颗粒剂的载体可用:例如粉碎并分级的天然矿物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以及用无机和有机粉末合成的颗粒,以及有机物料颗粒如锯末、椰壳、玉米芯和菸草杆;适用的乳化剂和/或发泡剂有: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乳化剂,例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如烷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芳基磺酸盐以及蛋白水解产物;适用的分散剂有:例如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和天然的及合成的粉状、粒状或乳胶状聚合物,例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的磷酯、如脑磷酯和卵磷酯和合成的磷酯等均可用于本发明的各制剂中。其它的添加剂可以是矿物油和植物油。

    可以使用着色剂如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氧化钛、普鲁士兰和有机染料,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和金属酞菁染料和微量营养物质如铁盐、锰盐、硼盐、铜盐、钴盐、钼盐和锌盐。

    制剂通常含有0.1-95%(重量)之间的活性物质,优选在0.5-90%之间。

    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可以单独用于杀灭杂草,也可在其制剂中混入已知的除草剂,在这当中可以是成品制剂或容器内现配混合物。

    已知的除草剂适于混合有:例如N-酰苯胺类如Diflufenican和敌稗;芳基羧酸类如二氯吡啶甲酸;麦草畏和毒莠定;芳氧基链烷酸类例如2,4-滴、2,4-滴丁酸、2,4-滴丙酸、Fluroxypyr、2甲4氯、2甲4氯丙酸和乙氯草定;芳氧基-苯氧基链烷酸酯例如Diclofop-methyl,Fenoxaprop-ethyl,Fluazifop-butyl,Haloxyfop-methyl,和Quizalofop-ethyl,连氮酮类例如Chloridazon和氟哒酮;氨基甲酸酯类例如氯苯胺灵、甜草灵、甲二威灵和苯胺灵;乙酰氯苯胺类例如杂草锁,乙基乙草安,丁草锁,Metazachlor,甲氧毒草安,氯苯胺和毒草安;二硝基苯胺类例如磺胺乐灵,芽草平和氟乐灵;二苯醚类例如氟锁草醚、甲酯除草醚、Fluoroglycofen,虎威,Halosafen,氟草灭和乙氧氟甲草醚;脲类例如绿麦隆,敌草隆,伏草隆,异丙隆,利谷隆和噻唑隆;羟胺类例如枯杀达,Clethodim,Cycloxydim,禾莠净和Tralkoxydim;咪唑啉酮类例如Imazethapyr,Imazamethabenz,Imazapyr和Imazaquin;腈类例如溴草腈,敌草腈和碘草腈;氧乙酰胺类例如Mefenacet;磺酰脲类例如A mido-sulfuron,Bensulfuron-methyl,Chlorimuron-ethyl,阔草脲,Cinosulfuron,Metsulfuron-methyl,Nicosulfuron,Primisulfuron,Pyrazosulfuron-ethyl,Thifensulfuron-methyl,Triasulfuron和Tribenuron-methyl;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例如异丁草丹,环己丹,二氯烯丹,丙草丹,Esprocarb,环草丹,Prosulfocarb,杀草丹和三氯烯丹;三嗪类例如阿特拉津,丙腈津,西玛津,西玛净,特丁草净和特丁津;三嗪农类例如六嗪农,甲苯嗪和赛克嗪;其它类例如氨三唑,Benfuresate,苯达松,Cinmethylin,Clomazone,Clopyralid,草吡唑,Dithiopyr,甜菜呋,Fluorochloridone,Glufosinate,草甘膦,Isoxaben,Pyridate,Quinchlorac,Quinmerac,Sulphosate和Tridiphane。

    也可以和其它已知的活性化合物如杀真菌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驱鸟剂、植物营养剂和土壤结构改良剂混配。

    活性化合物可直接使用,也可以制剂形式使用或进一步稀释成即用形式使用,如即用型溶液,混悬液,乳化液,粉剂,膏剂和颗粒剂。这些制剂按惯用方法使用,如掺水灌溉、喷雾、喷烟雾或撒播。

    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可在植物出芽前或出芽后使用,也可在播种前施到土壤中。

    所用的活性化合物量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主要取决于所要求的效果,一般用量为每公顷10g-10kg活性化合物,优选用量在每公顷50g-5kg。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由下述实施例来说明。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方法(a))

    将1.6g(10mmol)溴加到2.6g(10mmol)2-(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盐酸盐溶于100ml氯仿所成的溶液中,并在20℃搅拌该混合物18小时。然后用5%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并接着用水洗涤,用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在喷射水流真空下小心地从滤液中蒸馏出溶剂。

    得到2.0g(理论值的65%)3-溴-2-(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它为结晶状产物,熔点为144℃。

    实施例2

    (方法(a))

    将一种由2.3g(10mmol)2-(4-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盐酸盐、1.6g(12mmol)N-氯-琥珀酰亚胺和100ml氯仿组成的混合物,在煮沸回流条件下加热10小时。冷却后,用5%碳酸钠水溶液洗涤该溶液,然后经硅胶过滤。在喷射水流真空下浓缩滤液,将残留物同二异丙醚一起搅拌,并将此时产生的固体产物通过吸出而分离。

    得到0.4g(理论值的16%)3-氯-2-(4-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

    1H-NMR(DMSO-D6,δ):8.56ppm。

    实施例3

    (方法(b))

    将一种由2.5g(8.1 mmol)3-溴-2-(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1.9g(27mmol)甲基硫醇钠和50ml二甲基甲酰胺组成的混合物,在煮沸回流条件下加热18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到约三倍体积,并用醋酸乙酯摇动。然后,在喷射水流真空下将溶剂小心地从有机相中蒸馏出来。

    得1.0g(理论值的40%)3-甲硫基-2-(2-氟-4-甲硫基-苯基)-咪唑并-[1,2-a]-嘧啶,为油状残留物。

    1H-NMR(CDCl3,d):8.43ppm。

    与实施例1至3以及相应于本发明制备方法的-般说明相似,也可以以举例方式制备出下面表1中所列的式(I)所示化合物。

                        表1:式(I)所示化合物的实施例   实施   例编    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    4CHC-CF3CHCHHHFHHBr138    5CHC-CH3CHCHClHClHHBr108    6CHCHCHCHHHFHHBr82    7CHCHCHCHFHFFHBr172    8CHCHCHCHHHClHHBr136    9CHCHCHCHCH3HClCH3HBr123   10CHCHCHCHHClClHHBr156   11CHCHCHCHHCH3ClHHBr78   12CHC-CF3CHCHHHCNHHBr206实施例编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13CHC-CH3CHCHHHClHHBr10414CHC-CF3CHCHHHCHHHBr13815CHC-ClCHCHHHBrHHBr17916CHC-CF3CHCHHHCHHClBr11817CHC-CF3CHCHHHCH3HHBr23518CHC-CF3CHCHHHOCH3HHBr(无定形)19NC-ClCHCHFHFFHBr18520CHCHCHCHHHHClHBr11521CHCHCHCHClHHHHBr10322CHCHCHCHHHCNHHBr22623CHCHCHCHFHFNO2HBr199实施例编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24CHCHCHCHFHNO2FHBr25CHCHCHCHHOC2H5CNHFBr26CHCHCHCHH-OCH2C≡CHClHFCl27CHCHCHCHHN(CH3)2CNHFBr28CHCHNNHHFHFBr19029CHCHNNHNO2FHFCl30CHCHNNHOC2H5CNHFBr31CHCHCHCHFHHFHBr25832CHC-CF3CHCHHHCNHHSCH310533CHCHCHCHHNO2ClHHBr192实施例编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34CHCHCHCHHNO2ClHClBr1H-NMR:δ=8,52ppm35CHC-CF3CHCHHNO2CHHFBr36CHC-ClCHCHHNO2CHHFCl37CHCHCHCHHNO2CF3HFBr38CHCHCHCHHNH2FHFBr13739CHC-CF3CHCHHNH2FHFBr40CHCHCHCHHNH2ClHHBr1H-NMR:δ=8,14ppm实施例编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41CHCHCHCHBrNH2ClHBrBr1H-NMR:δ=7.58ppm42CHCHCHCHHNH2ClHClBr1H-NMR:δ=6.94ppm43CHCHCHCHHNH2ClHFBr44CHCHCHCHHNHSO2CH3FHFBr20245CHCHCHCHHNHSO2C2H5FHFBr46CHCHCHCHHNHSO2CH3ClHHBr47CHCHCHCHHNHSO2CH3ClHClBr24248CHCHCHCHHNHSO2CH3ClHFCl实施例编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58CHCHCHCHHSO2NH2FHFBr17459CHCHCHCHHSO2NH2FHFCl23660CHCHCHCHHSO2NH2ClHHBr61CHC-CF3CHCHHSO2NH2ClHHBr62CHCHCHCHHSO2NH2ClHClBr63CHCHCHCHHSO2NH2CF3HFBr64CHCHCHCHHSO2NH2ClHFCl65CHCHCHCHHSO2NHCH3FHFCl66CHCHCHCHHSO2NHC3H7-iFHFBr18167CHCHCHCHHSO2NHC2H5ClHHCl实施例编号ADEGR1R2R3R4R5R6熔点(℃)77CHCHCHCHHSO2N(C2H5)2ClHClBr78CHCHCHCHHSO2N(C2H5)2OCH3HFBr79CHCHCHCHFHFHHNO217280CHCHCHCHHNO2FHFNO222881CHCHCHCHClHClHHBr13582CHCHCHCHHSO2ClClHHCl83CHCHCHCHHSO2OHClHFBr84CHCHCHCHHNO2BrHHBr20585CHCHCHCHHNH2BrHHBr1H-NMR:δ=8.39ppm86CHCHCHCHHNHSO2CH3BrHHBr87CHCHCHCHHCOOC2H5ClHFBr表1中作为实施例38所举的化合物,例如可制备如下

    在0℃下,将2g(6.5mmol)3-溴-2-(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加到6ml浓硫酸中,并加入4g(40.5mmol)浓硝酸。在继续搅拌10分钟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并用20%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到2。吸出固体物质并用水彻底洗涤。

    得2.2g(理论值的95%)黄色固体物质,不经提纯将其用于下一反应步骤。

    5.3g(17mmol)3-溴-2-(2,4-二氟-5-硝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溶入50ml浓盐酸中,再与15g(79mmol)锡(II)-氯化物一起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加到水中,并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整到9-10。经硅藻土吸出反应混合物,接着再用醋酸乙酯洗涤,萃取水相。将合并后的有机相经硅胶用醋酸乙酯进行色谱分离。由此得到1.2g(理论值的22%)3-溴-2-(5-氨基-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熔点为137℃。

    表1中作为实施例44所举的化合物,举例来说可制备如下:

    0.5g(1.5mmol)3-溴-2-(5-氨基-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溶于5ml吡啶和30ml二氯甲烷中,掺入0.2g(1.7mmol)甲磺酰氯,并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24小时。用盐酸将其调至酸性,并用氯仿萃取,将水相调为弱碱性,并再次萃取。在真空中浓缩碱性萃出物,并搅入二异丙醚。

    得0.5g(理论值的79%)3-溴-2-(5-甲基磺酰氨基-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熔点为202℃。

    表1中作为实施例66所举的化合物,譬如可如下进行制备:

    向1.5g(5mmol)3-溴-2-(2,4-二氟苯基)-咪唑并-[1,2-a]-吡啶中加入5ml氯磺酸,并加热至80℃,保持二小时,接着,在冰水里水解,用二氯甲烷萃取,并以硫酸镁干燥有机相。滤除干燥剂后,加入2ml(23mmol)异丙胺,并在,室温搅拌18小时。用1N盐酸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并过滤。由滤液小心地馏除溶剂。

    得0.5g(理论值的23%)3-溴-2-(2,4-二氟-5-异丙基-氨基-磺酰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熔点为181℃。

    式(II)所示的原料

    实施例(II-1)

    将由7.5g(50mmol)2-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11.2g(50mmol)4-氰基-苯甲酰甲基溴和200ml乙腈组成的混合物回流加热36小时。冷却后,产生的结晶产物经吸滤而分离出来。

    得11.2g(理论值的78%)2-(4-氰基苯基)-5-三氟甲基-咪唑并-[1,2-a]-吡啶-氢溴酸盐,熔点>300℃。

    相应的游离化合物可经搅入碳酸氢盐水溶液并吸滤而制得。

    相似于实施例(II-1)比如说,也可制得下面表2中所列的式(II)所示各化合物。

                        表2:式(II)所示化合物的实施例实施例编号 A D E G R1 R2 R3 R4 R5     熔点     (℃)II-2 CH CH CH CH F  H H F H     >210*)II-3 CH CH CH CH CH3  H Cl CH3 H     104II-4 CH CH CH CH H  H Cl H H     186*)II-5 CH CH CH CH H  Cl Cl H H     166II-6 CH CH CH CH H  CH3 Cl H H     115II-7 CH CH CH CH H  H  H Cl H     240*)*)以溴化氢加合物的形式制得

    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A

    芽后试验(Post-emergence-Test)

    溶剂:5重量份丙酮

    乳化剂:1重量份烷芳基聚乙二醇醚

    为制备一种实用的活性化合物制剂,将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与上述量的溶剂混合,加入上述量的乳化剂,并用水稀释浓缩物至所需浓度。

    用活性化合物制剂喷洒待试植物,该植物高度为5-15cm,使每单位面积洒布有各所需的活性化合物数量,喷洒液的浓度可选为:每公顷各所需活性化合物量以20001水喷洒,三星期后与未经处理的对比植物的生长相比以受损的百分率(%)评价植物受损程度。其含意为:

    0%=无效(同未处理的对比植物)

    100%=全部杀灭

    实验中例如按制备实施例1、6、7和8的化合物在消耗量为500g/公顷和对于栽培植物相容性极好时如小麦(总为0%),表明对杂草如苘麻属(70-95%)、曼陀罗属(95-100%)、马齿苋属(70-100%)和茄属(80-100%)有很强的作用。

咪唑并吖嗪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咪唑并吖嗪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咪唑并吖嗪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咪唑并吖嗪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咪唑并吖嗪类.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通式(I)所示的新咪唑并吖嗪类,式中R1、R2、R3、R4、R5、R6、A、D、E和G具有说明书中所述的含义,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作除草剂的应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