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烹调用具的可携带匙的把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烹调用具的把手,特别是用于平底煎锅的把手。
在烹调时,常常会体验到,当用通常为木制的匙子混和要在煎锅或长柄锅中进行烹调的食物时,在完成这一操作后就不知道应当把匙子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把它放在炉边烹调锅架上,会把锅架弄脏,因为其本身已沾有混和好的物体。有时把匙子留在煎锅中,但此时就有这样的危险,即由于匙把从煎锅中伸出,它会着火,或是在匙子是用木头或其它的对长期受热敏感的材料制造的情况下,在长期使用后会在刚刚伸出煎锅的那个区域变黑。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有时要在炉边锅架上放一块板,以便在其上放匙,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会使板被弄脏。
在市场上可看到许多适合的物品,它们被设计成可放在烹调用炉边锅架上或其附近,以放置匙子。但是,这些物品在接纳匙子时也会被弄脏,因而不得不对其进行冲洗。
本发明的主要目地为以一种简单而舒适的方式解决在何处放置一旦被弄脏后的匙子,同时又不会弄脏烹调炉边锅架、板或其类似物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确保匙子不会由于它与烹调用具的上沿接触而被毁坏。
上述主要目的是通过按照本发明的烹调用具把手来达到的,其特征为,在与和烹调用具相连的端部相对应的部位或在其附近设置一个支座,匙手柄的自由端可以插入其中一段距离,以使匙的加宽部分的高度低于匙的其余部分并位于烹调用具的上方,但是匙子又不能由于重力而从上述支座中被抽出。这样,当将匙子插入设在把手上的支座中时,匙就采取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即使它沾有会随后滴落的调味汁或佐料,这些液滴也会直接落入烹调用具中,而不致产生玷污。
最好将支座做成这样的形状,以保持使匙子与烹调用具的上沿隔开一段距离,从而防止在匙用木头或其它在与热的烹调用具接触时会软化的材料制成时,使匙受到损坏或燃烧。这样,也就实现了本发明的其他目的。
根据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可对本发明有更清楚的了解;图中:
图1是装有按照本发明的把手的平底煎锅的第一透视图;
图2是从另一不同的观察点得到的平底煎锅的第二透视图,图中木制的匙子插入孔中;
图3是平底煎锅的第三透视图,其中仍然有匙子;以及
图4是装有按照本发明的改进把手的平底煎锅的透视图。
从图1至3可以看出,平底煎锅10上装有一把手12,在从上往下观察平底煎锅时它沿径向伸出,把手12的端部13(图2)以一种传统方式固定在平底煎锅10上。从图1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把手12上有一个支座,它包括一个通孔14,普通木制匙16的把手17的一段长度可以穿过该孔插入。由于平底煎锅10的把手12有一倒U形截面(它不能从图中直接看出),因此在图2和3中看不见的匙手柄的那部分就包含在形成U字的两个分支的把手12的两个侧壁之间并靠在形成U字的横向部分的把手12的上壁上。把手12的自由端有一端壁(在图中不能清楚地看出),它起着用于匙16的手柄17的自由端的挡板的作用,以使手,柄17不能穿过通孔14插入大于预定量的长度。由图2和3可以看出,当匙16处于图示位置时,它的加宽部分18处于一低于其手柄17的高度上。因此,如果匙16上沾有任何可以滴落的物质,则小液滴总是会落入平底煎锅中。
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匙16不会与平底煎锅的上沿20接触,它与该上沿隔开了一段距离。
图4示出了平底煎锅10′,它与平底煎锅10的区别只在于把手12′。后者与把手12的区别仅仅是孔14的嘴的下部稍微突出,以便对匙16的手柄17提供一个较好的支承。
把手12和把手12′均在其自由端附近包括另外一个一般的孔22,用于悬挂与之相连的平底煎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