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303527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2818.5

申请日:

1992.10.08

公开号:

CN1076833A

公开日:

1993.10.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0.17|||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21C11/20; A23L1/16

主分类号:

A21C11/20; A23L1/16

申请人:

比勒股份公司;

发明人:

J·曼译; F·埃格; W·塞勒; H·雷施

地址:

瑞士乌兹威尔

优先权:

1992.03.27 DE P421072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道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该新发明建议,面食产品在从模具出来以后直接送入烘干环境。面食杆条(6)或短形产品(6K)从挤压模具(7)出来直接送交烘干装置(8)中。面食杆条(6)既可以直接在挤压模具(7)处,或者也可以接在烘干装置之后,借助一个另外的切割装置切割成包装长度。产品可以采用迄今不习惯的温度——从90℃至120℃进行强烈地烘干,特别是通过终端烘干时产品湿度由15%至低于13%。当长形产品必须切割成具有一个精确尺寸的包装长度时,可以在烘干之后设置第二个切割装置,这样,就可实现一个特别高的设备伸缩性,以生产长短不同的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挤压出面食产品置于烘干装置的整个宽度上并对该面食产品进行烘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产的面食产品为长形产品和/或短形产品的情况下,该面食产品在挤压出之后,至少应置于一个基本水平的平面上进行预烘干,接着保留在此处进行烘干。
2: 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烘干工序之前对面食料进行一个纵向切割,该工序是在挤压装置和再处理平面之间的区域进行的,或者是在挤压装置本身处实施的。
3: 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烘干之前或者在烘干期间,纵向切割(湿的)长形或短形食品和/或在烘干之后进行一个另外的长形产品纵向切割(干的),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实施的。
4: 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面食产品的一个稳定和/或一个冷却处理,如烘干一样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进行的。
5: 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烘干和/或稳定和/或冷却是借助一个涡流烘干装置实施的。
6: 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烘干和/或稳定是借助微波装置实施的。
7: 按权利要求5和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烘干和/或稳定是借助微波装置和涡流烘干装置的组合装 置实施的。
8: 按权利要求1或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烘干和/或稳定和/或冷却是在数个依次排列的独立分级装置中实施的。
9: 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级装置都具有一个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的气候环境。
10: 按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面食品温度,从挤压温度提高到70℃以上,最好提高到80℃以上。
11: 按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予烘干以后的面食产品作为至少70℃的热态杆条物既可以切割成烘干长度或者也可以切割成最终产品长度,而处于热状态的产品就在一个公知的批量烘干工艺中进行烘干或者送入主烘干设备中。
12: 按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面食产品仅烘干至湿度低于28%,最好低于25%的有足够的形状稳定性状态,然后作湿状态切割。
13: 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着,对切割后的产品,例如分份方式的,作最终烘干至低于13%的成品湿度。
14: 按权利要求9和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烘干工序是在较多数量的烘干分级中完成的,同时,每个分级装置都具有一个自己的可控制的环境(气候)调节装置以及一个自己的空气循环系统;最好,面食产品的予烘干是在产品温度从70℃以上至80℃和80℃以上的环境下实施,而主烘干工序是在产品温度从80℃至150℃,最好是90℃至125℃的 环境下进行。
15: 按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面食产品是水平运行的,而烘干空气则是垂直地横过该面食产品,同时,最好,该空气承受一种脉冲作用或振荡作用,以提高烘干作用,并且,空气速度最好是可控制的,以便可以调节面食条杆的流动性,同时,该面食杆条最好通过一个连续的输送措施,例如一个可透过空气的循环输送带或者一个透气的振动传送单元进行运送。
16: 实施前述方法至少之一权利要求的面食产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面食产品挤压装置,它延伸越过一个后接的贯穿式烘干装置的宽度;和该贯穿式烘干装置具有一个基本上在一个水平平面中通过的用于面食产品的连续输送系统。
17: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面食产品挤压装置将面食模具孔安置在一条通过烘干装置的宽度延伸的直线方向上。
18: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面食挤压装置使面食模具孔安置在数个圆环形的方向上,这些装置并列地在通过烘干装置的宽度上延伸。
19: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切割装置,以使在挤压装置出口处直接切割面食产品。
20: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切割装置,以便在挤压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的区域进行切割。
21: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切割装置,以便在烘干装置的区域内切割长的面食产品。
22: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切割装置,以便在烘干装置之后切割长的面食产品。
23: 按权利要求16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该连续式烘干装置是单层或多层的结构,并且具有一个予定数目的烘干分段,每个分段具有一个单独可控的气候环境以及一个带涡轮系统的循环空气运行装置。
24: 按权利要求17和19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该切割装置具有刀具,该刀具在通过烘干装置宽度延伸的方向上运动以便切割面食产品。
25: 按权利要求17和19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切割装置具有这样的刀具,它在烘干装置的纵向延伸方向运动以切割面食产品。
26: 按权利要求18和19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每个圆环形安置的面食模具孔各设置一个切割装置,它的刀具作圆环形运动以切割面食产品。
27: 按权利要求24或25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只在切割装置中运动,在最后的一切之后就从模具处离开。
28: 按权利要求27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做的是循环运动。
29: 按权利要求28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安置在一个循环链上。
30: 按权利要求28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安置在一个循环带上。
31: 按权利要求28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安置在一个转筒上。
32: 按权利要求30或31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循环带或转筒是可以被加热的。
33: 按权利要求30或31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设置这样一个装置,它可向循环带的表面或转筒的表面吹风。
34: 按权利要求25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用于切割面食产品的刀具总是可靠着模具作往复的切割运动。
35: 按权利要求34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在一个直线的导引装置上运动。
36: 按权利要求34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刀具相对于挤压模具的切割表面具有一个倾斜角(α)。
37: 按权利要求21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切割装置在切割面食产品期间是按面食产品的速度运动的。
38: 按权利要求20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在挤压装置和烘干装置之间设置一个面食导引装置,并且该切割装置是在这个导引装置上切割面食产品的。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到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其属于挤压出面食产品置于烘干装置的整个宽度上并对产品进行烘干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面食生产线的技术领域。

    人们认为,在生产所谓的长形产品,例如细长面条,的方法和装置与生产所谓的矩形产品,例如小耳朵或者其他切割成如此短的面食以致于它可能涉及到另一种生产粒状产品的方法,的方法和装置之间是有原则差别的。

    迄令为止在工业上生产长形产品也就是说细长面条都是,由模具连继提供的面食条用一根杆棒接住,并在此杆处切割成规定的长度和由此杆处送入一个烘干装置中,然后在烘干装置处将面食条切割成希望的细长面条长度。

    以公知方式生产短形产品时,要付出相应的机械方面的高耗费,花费在用于接纳和输送元件以及送入烘干的转送装置,但是相对于生产长形产品例如细长面条是有优点的,亦即这种短形产品在挤压模处就已经可以切割到其成品长度。

    因此,提供用于短形产品和长形产品的本发明任务是简化机械装置。

    本发明解决方案是:在生产的面食产品为长形产品和/或矩形产品地情况下,该面食产品在挤压出之后,至少应置于一个基本水平的平面上进行预烘干,接着保留在此处进行烘干。

    而优选的实施方案是:设置一个面食产品挤压装置,它延伸越过一个后接的贯穿式烘干装置的宽度,和该贯穿式烘干装置具有一个基本上在一个水平平面中通过的用于面食产品的输送系统。

    原则上说,高耗费的和可能很复杂的技术解决方案,它们从另一方面看则是立体紧凑的和由此而令人感兴趣的,所以对于一个大产量的工业化生产厂家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一个分散的食品小厂家考虑到其条件限制和经营思想以及与此相关的降低生产成本,使上述技术方案或许成为太复杂和太昂贵的事。

    最近十年来技术发展的倾向是工业宏伟化,但今天看来它导致了所有生态上的缺陷,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思想变革,亦即从宏伟化又向小型企业的目标方向努力,以使能够同样相应地减少带有运输问题和生态负担的经销机构。

    也就是出于这样考虑,发明人才提出了前面提及的发明任务。

    在纯物理学考虑情况下,面食产品可以例如半小时内烘烤完毕。

    本申请人的一个第一构思大突破就是对烘干装置的气候环境以区段形式进行完全的调节控制,同时对于长形产品应用烘干温度为80℃至100℃,而且烘干时可以降低到2至6小时,甚至在实验室中可最少降低到一个小时。但是,所有的实验证明,用于长形产品的烘干技不仅会引起许多困难,而且还会要求专门的环境条件。所以在市场交易中,对于长形面食产品的烘干方法还只能应用杆棒方式。对于长形产品使用无棒的烘干方案,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实际上是没有实施的,因为原则上说,所的技术措施必须满足所加工的产品提出的生物上的和生物学上的以及物理上的法规要求。

    面食产品烘干的一个目标是,不仅有产品的内部质量,大致如烹饪特性、口咬质感(例如:牙感)或者颜色,断裂强度(脆性)等,而且完全特别的是还要使单个长形产品具有一个尽可能的直线形状,尤其对于细长面条。对于后者,亦即尽可能的直线形,虽然消费者对此的要求比较少,但它却是自动包装机无干扰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

    面食产品在挤压成之后不久是容易弯曲和可变形的,因此就可以用简单的措施和公知的V形方式悬挂在杆棒上,并在这一位置保持到终端烘干。以此方式,如果在烘干过程中没有发生恶劣的缺陷时,人们就可以获得长的和直线的面食产品。

    这样,长形产品置于杆棒上进行烘干的问题在技术上是解决了的。

    但是在提高烘干温度时就存在一个问题,此时对运行设备的工件,以及机械,特别是对于机械运动的构件提出了明显较高的要求,进而导致制造一个完整的面食生产线的成本提高。

    迄令为止的一个特点是,生产短的面食产品或者短形产品是很平常的事。

    短形产品是通过一个圆形面的模具挤压的,并用一个旋转的刀具直接在模具处切割成所希望的包装长度,在切割之后,该短形产品至少落在一个输送装置上,其将产品输送到一个旋转分配器中,该分配器将这些产品分散到一个振动预烘干装置中,并在烘干表面上形成一个均匀的分散层。

    在振动预烘干之后,该短形产品已具有一个可观的形状稳定性,这样,具有较大层厚度的这些产品就在不同形式的烘干带上进行烘干,直至成品湿度低于13%。

    与此相反,长形产品不是直接在模具处进行切割,而是在这面食条以典型的V形悬挂在杆棒之上后,才按照特殊的结构要求,以离挤压模约0.5至1.5m的距离上进行切割,因此就可获得一稳定的交换间隙,即悬挂-切割等等。然后,经常是直接以干燥产品作最终的包装长度切割之前,这种产品停留在杆棒上。这种产品,尤其是对于有良好稳定性要求的情况,要在堆放库的杆棒上停留许多小时,该外部的形状看来只能被迫用这种特别的干燥技术。所以迄令为止对于长形产品以松散层的方式进行烘干是不可想像的。

    本发明允许一个各种各样的特性有利的结构设置,这样,例如面食产品,就可以在最终的成形之后直接送入一个由控制措施控制的气候环境中,同时,产品的温度就可以从挤压温度加热至70℃以上,最好是80℃以上。

    同时,长形产品既可以在一个预烘干以后作为热态的杆条,在至少70℃情况下切割成烘干长度,或者也可以切割成最终产品长度,并且热状态的产品在一个公知的批量烘下工艺中烘干或送入主烘干装置烘干。

    特别优选的方案是,用于长形产品的面食条烘干至一个足够的形状稳定状态并低于28%,最好低于25%的湿度,湿着进行切割,然后该切割后的产品,例如成一份一份地,作最后烘干,直至低于13%的湿度。

    当烘干装置具有交替的加热段和烘干段时也是有利的方案。同时,面食产品的加热可以使用热空气,或者用微波能实现,依此即可对每个面食条进行强烈的烘干。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面食产品在烘干装置的末端通过微波进行稳定化的处理。

    但是,完全特别的是,烘干过程是在数个烘干分级装置中完成的,每个分级应该具有一个自己的可控制的气候环境调节,以及一个自己的空气循环系统,同时建议,面食产品的预烘干要在产品温度从高于70℃至80℃之间进行。

    经试验证明,面食产品的主烘干过程可以在从80℃到150℃的温度下进行,特别优选的温度是90℃至125℃。

    在保证质量,即产品湿度低于18%,特别是低于15%,并且不会对质量产生有害副作用,特别是不会有任何放气隆起效应情况下,可以将烘干温度简单地提高到100℃,这样就可以第一次实现在开始就有很快的烘干效果并保持到终端烘干,因此可将烘干时间减少到至今不可能短的时间间隔内。

    加热问题可以借助微波和/或热空气和/或热蒸汽施加于产品上实现。

    在另一个结构方案中,在终端烘干期间,产品温度分级并降低到低于60℃,同时在产品中储存的热量被用来使水变成汽态的状态,且依此来加热烘干过程。

    特别是使用微波加热面食条的情况还能够利用处于明显低的空气烘干温度进行工作,因为此时,随着热量的排出,还使处于汽态的水份可容易地散走。

    优选方式是,面食条(对于长形产品)在切割之前作完全直线和水平地运送,而烘干空气垂直地吹过该面食条,同时空气速度是可以控制的,亦即面食条调节保持在一个流动性上。

    按照一个另外的结构方案,在烘干区域,面食条至少通过一个第一产品输送装置以及一个产品送出辅助进行操纵控制,同时该产品输入装置是不施加碰撞和拉力的,而产品送出装置则装一个轻微的拉力施加给面食条。为了不在面食条上产生一个反弹力,那么纵向切割装置就应该在切割时以面食条的速度运动。

    本发明还允许一个各种各样的有利结构方案,最好是面食产品在最终成型之后直接送入一个通过控制措施控制的气候环境中,而产品的温度从挤压温度加热到70℃以上,最好是加热到80℃以上。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一个特别有利的方案是最终的成型要如此完成,即形成一个水平运动的面食条,它直接导入一个加热和烘干气候环境中,这样就可以避免,相对冷硬的面食条在挤压之后立即会承受弯曲力的作用。因此还可能的是设置很长的腿件,例如在杆式主烘干装置的情况,这样整个烘干装置就缩短了,而且可以设置成一个单层的连续炉。

    按照另外一个结构方案,该面食条可以在一个还湿润的状态进行切割,接着一份一份地进行烘干。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面食条不切割就直搪烘干到结构稳定状态,再切割成包装长度,然后一份一份地最终烘干,在竖井库中稳定处理,存放至包装工序。

    按照另外一个结构方案,该面食品是水平的运行,而烘干空气是垂直地横过该面食产品输送,同时空气的速度最好选定如此高,亦即面食产品调节在一个流动性上,并且该面食产品通过一个连续输送装置,最好是一个透气的循环输送带或者透气的振动输送单元进行输送。

    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个生产长的产品的面食产品生产线,具有一个面食品挤压装置和一个具有用于面食产品的连续输送系统的连续烘干装置,如果涉及到长的产品时,还具有一个后接的长度切割机。

    在另外一个完全特别有利的结构方案中,在挤压模处安置一个面食条切割装置,它具有切割刀片,其具有朝向挤压模的纵向切割方向。

    该连续烘干装置可以两层或多层结构设置。

    完全特别的有利方案是该烘干装置如此设置,它具有多个烘干分段,每个分段具有单独的可控制的气候环境调节装置以及一个空气循环装置最好是带涡轮系统的空气循环装置。

    另外一个有利的结构方案在于,该连续输送系统至少部分结构具有振动输送单元,该单元最好具有纵向侧壁以纵向引导面食产品条。

    此外,本新发明还允许一个令人惊奇的或完整系列的特别结构方案,最好是,该切割装置借用一个控制装置作如此结构设置,亦即切割间歇是可以控制的。

    这样,例如对应于面食条的烘干过程来说,该切割装置既可以应用于开始切割,也可以应用于终端切割。

    在短形产品的情况下,该切割间歇必须根据产品从模具出来的速度以及希望的产品长度进行选择。

    此外,该切割装置也可以设置成横向切割装置或者双式切割装置。依此就可以实现一个具有极高速度的直线形切割。

    另外还建议,挤压模的长度大致与振动烘干装置可利用的宽度尺寸相一致,同时在挤压模的下方安置产品输入装置,以便直接将产品输送到连续烘干装置中。

    该连续烘干装置可以在运行方向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涡流层,它们最好是可以设置成振动输送单元,同时该连续烘干装置被分割成多个具有自己空气循环系统的气候环境区。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连续烘干装置是多层结构设置的。

    此外,对于短形产品还能够,选择一个公知的转筒式烘干装置作为终端烘干器,将其连接于连续烘干装置的后边。

    另外,在一个特别有利的结构方案中,在终端烘干装置的区域内可以设置一个纵向切割机,用来将长的面食产品锯割成希望的包装长度。由此,该面食生产线就结构而言与CH申请案号CH02292/91-8(TW108)设置的相一致,因此可以全范围地进行参考。

    此外可以在纵向切割装置之前安装一个送出装置,依此,短形产品可在挤压模处直接切割而成,并且在通过纵向切割机之前就从生产线中送出了。

    本新发明还涉及一个生产面食产品的方法,同时,该面食产品被挤压成具有大约28%至35%的面食湿度,烘干和切割成希望的包装长度。同时该面食产品可以通过一个纵向模挤压成形,而在一个渗透式涡流层中烘干。

    令人惊奇的方式是在纵向模和渗透式涡流层之间产生一个真正的综合效应,其中模具处产品的挤出速度直接对贯穿涡流层的渗透速度产生有利的影响。

    在短形产品的情况下,通过宽度上的抖动就可在涡流层上产生一个分配效应,依此在产品数量变化时就可有一个自动的平衡作用。

    在另一个优选的结构方案中,该面食产品通过一个具有纵向切割装置的纵向模挤压而成,并以松散层形式在一个通过式烘干装置中烘干,作为短形产品送出的和作为长形产品要通过一个纵向切割装置切割成希望的包装长度。

    同时对于短形产品还能够,产品的烘干直至韧性低于大约20%是在连续烘干装置中进行的,终端烘干可以在一个转筒烘干器中进行。

    最好,开始烘干时产品温度在80℃至100℃,而终端烘干最好在100℃至150℃,特别好是在100℃至125℃进行。

    如已强调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化机械结构,能对不同结构形状的面食产品使用基本上相同的设备来生产制造。

    现在借助几个具有进一步细节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说明。它表示:

    图1是一个无撑杆的长形产品生产线;

    图2是一个具有两层结构的长形产品生产线;

    图3是本发明单层结构的面食产品生产线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双层结构的面食产品生产线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是一个具有挤压装置、烘干机、长形产品装卸机以及包装机械的面食产品生产线;

    图6是一个具有将转筒式烘干机作为终端烘干机的短形产品面食生产线;

    图7半简图式描绘了一个作为短形产品纵向模的挤压模,并具有一个连续的烘干线;

    图8半简图式描绘了一个作为长形产品纵向模的挤压模,并具有一个连续的烘干线;

    图9放大和半简图式描绘了一个本发明烘干线的轴向视图;

    图10放大和半简图式描绘了通过图9烘干线的一个模截面图;

    图11简图描绘了一个具有与图10相似的烘干线横截面的烘干线空气通路;

    图12半简图式描绘了一个具有纵向切割装置的纵向模横剖图;

    图13表示图12中箭头Ⅰ方向所示的纵向模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纵向模的一个变型方案;

    图15是图14箭头Ⅱ方向的俯视图;

    图16是与图12相似的本发明纵向模的又一变型方案;

    图17是图16装置的一个运转状态;

    图18半简图式描绘了一个本发明用于类似图12纵向模的切割装置变型方案;

    图19是本发明具有图12纵向模的另一切割装置;

    图20是图13切割装置的一个变型方案;

    图21半简图式描绘了一个本发明用于图12的纵向模的切割装置;

    图22描绘了图21中沿Ⅲ观察方向的切割装置;

    图22.1是图21和22切割装置的一个细节图。

    现在,参看图1。作为干燥组分原料,通过一个计量装置1,而作为液体组分的原料通过一个液体计量装置2被输送到一个揉合装置3以及一个挤压蜗杆4和一个挤压头5中,由此,通过一个挤压模7就形成面食条6或短形食品6K,接着直接导入一个烘干机8中。

    在烘干机中,一个输送系统9将面食条连续地输送到一个规定数目的烘干段8.1,8.2等等的位置上。

    每个烘干段都具有一个空气输送装置,以确保环境保持和环境控制,这一点在以后还要结合图11加以说明,而在本图中用一个风扇轮10以及一个加热元件11作象征性表示。

    该输送系统9可以是一个带孔的循环带(未示出)或是一个在以后借助图10描绘的振动传送带。在两种情况下,最好都设置一种图10和11表示的空气贯穿流,其基本上垂直地流过循环带或振动传送带。

    在烘干机8之后连接安置一个稳定装置12。

    如果该稳定装置12是由微波稳定器构成的,那么,在烘干机8和稳定装置12之间,以及在稳定装置12和长度切割装置13之间,各设置一个隔离装置14,其由微波隔离闸构成。同时,前面所述的长度切割装置13连接安置在第二个隔离装置14处,此处指沿产品输送方向看时第二个隔离装置14。

    用另件编号15,或者说依此表示的箭头15,描述一个以后将说明的置于短形或长形面食产品用挤压模处的切割装置。借助这样一个切割装置,就可以一方面开始切割挤出的不完美产品,或者在级位产品的末端,将面食条切割成一个统一的端部,或者也可以将面食产品切割成一种任意的长度。

    箭头16表明,用同样的生产线可以制造短形产品和长形产品,同时,短形产品用横向切割装置15来切割,按照箭头16,该短形产品在长度切割装置13之前就被送出。

    图2可以是和图1相似的结构设置,不过,这是一个两层的结构方案,其具有一个上边的输送系统9以及一个下边的输送系统9.1,它们分别将面食条6以及送入并通过烘干机。但是,图2还允许如此结构设置,例如,在上边的输送带上制造长形产品,而在下边的输送带上制造短形产品,这样,几乎不用改装工作就可以用同一个生产线制造短或长形面食产品。

    图3表明了一个具有面团制备以及面食条烘干装置的非常紧凑的完整设备结构方案。

    如图1那样,图3中的烘干机也被分割成较多数量的单个环境区A,B,C,D等等。同时,在环境区B,D,F中各设置一个微波加热级23。此外,在中间区域设置一个产品送入装置,例如为输送带20的结构方式,一个产品运出装置22以及一个定向带21。

    该产品运出装置同样可以是一个输送带,它使面食条形成一个简单的长列,在所有变型方案中还规定,大数量的面食条,如地毯一样在1至2.5m的宽度上通过该设备,同时,在足够的空气吹流的情况下,还可以多个面食条在同一个输送带上重叠地放置。

    烘干空气,将如以后还要描述的,导入循环空气装置中的涡流层区,并得到一个高速度或者一个相应的上升力作用于导入其中的面食产品,这样,所有的面食条将被运到不同的涡流床式(也称流化床)的烘干区。一个涡流床式的烘干装置已在CH-专利公报Nr615269(也在US-PS4126945)中揭示和描述了。

    这在以后将描述的振动输送带最好具有轴向(纵向)导引装置(也称为纵向侧壁),它能对面食条或短形产品进行纵向导引。

    图4中的解决方案可以是与图1相似的结构设置,然而,又与图2的生产线相似,是一个两层结构的实施方案借助相应的上边一个输送系统9以及下边一个输送系统9.1,分别将面食条6以及6.1送入并通过烘干装置。

    在图1,2和4中,各表明了前面所述的输送带,它们都置有孔,以便能实施空气贯穿流,但是,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即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应用此后将描述的振动输送带。

    图4中的烘干装置,如图2中的烘干装置一样,被分割成较多数量的单个环境区A,B,C,D等。同时,也可以例如在环境区B,D和F中各设置一个微波加热级23,这种微波加热级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基于各自的情况而确定的。

    对于长形产品,产品送入装置被设置成输送带20及20.1的结构形式,而产品送出装置设置成输送带22及22.1的结构形式。此外,在中间区域,设置了定向带21及21.1。同时,产品送出装置应能使面食条形成一个简单的长列。

    另外,对于长形产品在所有变型方案中规定,一个大数量的面食条能够在1到2.5m的宽度上像地毯一样地通过该设备,同时在足够的空气贯穿流情况下,也可以将数层面食条在同一个输送系统上重叠放置,并通过前述的纵向导引装置(纵向侧壁)防止了侧向的移出。

    下面参看图7,描述了一短形产品生产线。该短形产品30,在其被横向切割装置15直接在模具7处切割以后,就直接掉落在一个以后将说明的涡流烘干机31中,它具有如长度模7大致相同的宽度尺寸B。该涡流烘干机31具有以前已述的轴向侧壁32(也称纵向导引装置),它对短形产品31起到一个纵向导引的作用,因此,面食产品就不会向一侧边集结。

    该涡流烘干机31具有一个自由选择的加热级33,以便提高产品温度。这样一个加热级例如可以是一个红外线加热级。

    该烘干器8具有典型的外部结构形状,正如它在一个PCT申请案(申请号CH92/00060,申请日92年4月1日)中所揭示和描述的,因此在本申请案中对这一系统未作完全详细的描述,而是可以参考所述的PCT申请。

    为了使该烘干装置不仅随时地而且关于烘干环境都能够完全处于控制之下,该烘干装置具有多个烘干级,如图1至4所描绘的。

    在图7中,除了涡流烘干器31外,还设置一个主烘干器31.1以及一个终端烘干器31.2,与此对应设置了前述的自由选择的加热级33和各自按照图10和11设置的环境区段。

    用另件编号35表示一个用于已烘干产品的稳定级。对于稳定级,人们的理解是一个在烘干过程之后对面食产品横截面外表层实施的再湿润,以避免以后发生一种断裂。

    在送出端36处,该短形产品具有一个低于13%的湿润度,并且可以接着堆放起来,或者立即包装起来。

    在图8中描述了一个与图7相似的遵循本发明构思的长形产品生产线。此处,在一个功能级别的开始和末端,该面食条借助横向切割装置15切割成一个统一的长度。然而,包装长度则在烘干器8的出口处通过一个此处设置成“基劳庭”的切割装置40才被制成,在料堆的送出模41中的包装长度被输送到容器或包装机中。

    图5表明,图8中的解决方案具有一个后接的容器堆放装置50,作为包装长度的切割好的产品则通过一个移交装置51传送到容器堆放装置50,然后按照需要进行包装。

    短形产品可以如图6所示的,在烘干器8中仅仅烘干至形状稳定了和大约为20%的湿度值,然后送入一个转筒式烘干器16中,它在一个欧洲专利公报Nr0142652的申请案中揭示和描述了,在此烘干器16中,最终烘干到储存湿度上。

    此外,还有的可能方案是,在一个烘干器8或31,31.1,31.2处连接安置一个适用于长形产品或短形产品生产线的堆放装置50,同时,短形产品对应于图1中的箭头16,在纵向切割装置40之前被送出,为的是使这些产品可存放在一个与容器堆放装置50平行安置的短形产品堆放器中。

    但是,只有部分烘过的短形产品可以在一个与容器堆放装置50平行安置的转筒式烘干器60中作最后的烘干。

    本发明面食产品生产线的优点在于,在适当的选择生产能力和适当的气候环境下,应用相同的烘干器就可以制造长形产品或短形产品,这就允许,一个总体的产品设备实现最佳的运行。

    在另外一个结构设计方案中,还可以在终端烘干过程中,使产品温度以分级方式下降到低于60℃,而面食产品的稳定过程通过微波方法实现。

    这种烘干装置的类型和方式,如它们在图10和11中具有循环空气系统所示一样,已在一个欧洲专利公报Nr012989261的申请案中揭示和描述过,并且在名称为涡流热力工程“TUR-BOTHEMATIK”的商贸中公知了。因此,凡是涉及到循环空气系统的,就请参见已公开的专利公报或其申请文本。

    图9以放大方式表示了图7和8中所示涡流烘干器31或31.1和31.2的一个局部,其中,振动输料槽,如以后结合图10表示的一样,是弹性方式安置的,因此,借助振动槽101上的振动元件102,就给予振动输料槽101一个沿箭头S方向的运动,这样,产品就沿着输送方向V被传送到该振动输料槽中。

    另外,如图10和11所描述的,可以产生用箭头34标志的空气流,这样,位于振动输料槽101中的产品(面食产品)就被这种空气环流过,并因此而被干燥。产品沿方向V的运送借助振劝元件102在S方向的升程运动实现的,因为这样,产品沿V方向的跳跃运动也就产生了。

    为了使产品在分离位置从一个振动输料槽传送到下一个后接的振动输料槽中,每个输料槽都具有一个向上倾斜的相对水平H为α的夹角,该夹角α是经验确定的,但是一般说来只有很少的度数。

    该分离位置在横向分隔墙100处,它虽然允许产品从一个振动输料槽送到另一个,但是,从空气流动技术而言,它基本上将区域C,D和E以及F彼此分离开来,这样,在每个区内借助图11表示的在每个区对应安置的空气循环系统,就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空气环流。

    该振动元件102是设置在一个槽框105上的,该槽框容置一个带孔的槽底106。

    如从图10看出的,该槽框105通过压缩弹簧110弹性地支承在一个支承元件109上,以便允许前边提到的沿S方向的升程。

    该前面所述的纵向导引装置是用画出的虚线130表示的。

    为了避免污染物和尘土可能进入死角空间,该槽框一方面借助一个柔性的密封件107与涡流烘干器的一个纵向分离墙112相连接,另一方面通过一个柔性的密封件108与前述的支承元件109相连接,而支承元件109自身固定在纵向墙112上。

    在带孔的槽底106的下方,将一个带孔的接纳底111固定在支承元件109上。

    最后,涡流烘干器在侧腔123中各设置有一个加热元件11用以加热循环空气,还各设置有一个循环空气风机10。

    该侧腔是用侧墙115在外边覆盖住的,同时,侧墙115还分别在底部件113处和盖部件114处作密封隔离。

    空气输入是用箭头Z,而空气排出是用箭头A作简图描述的,同时,这种空气输入及排出空气是通过分叉成部件103和104的通道进行空气输入和排出的。

    可以理解,空气输入Z的通道以及空气排出A的通道都是在此虽未描绘而与所述的通道103;104相连接的。

    此外,图9和10中的相同元件标注了相同的编号。

    图11以简图方式描绘了每个涡流烘干单元C,D,E及F等等的空气循环系统,其用涡流热力工程“TURBOTHERMATIK”的标名,其中,相同的元件仍具有如图9和10中相同的编号。

    另外,此处还应阐明的是,一个排气风扇117将从排气通道103中抽走利用一个调节器132和一个空气阀121控制的排气量,同时,一个空气输入风扇118,将由一个调节器131调节的输入空气,通过一个空气加湿器119而吹入用34标志的循环空气系统中。

    该输入空气Z可以借助一个加热元件131进行加热,而排出空气借助一个加热元件130加热。这种对排出空气的加热,起到降低相对湿度的作用。

    关于准确应用所述的涡流热力工程“TURBOThermatiK”事宜请参见已述的EP-Os0129892B1。

    为了强化烘干过程,可以施加给空气一个强烈的振荡。这种振荡可以借助脉冲式的空气来产生。产生这种振荡的一个实例已在DE-1660745C2中公知(其与US4126945是相当的专利技术)。

    图12和13表明了前面已述的带有一个附置的成形切割装置151的纵向模15。

    该成形切割装置151具有切割刀片152,而切割装置151安装在循环链154上。

    该切割刀片152具有一个切割刃153,这些刀刃在循环带154沿方向156运动时情况下,按照与规定的产品长度相应的速度对通过模具158的面食模孔157的产品进行切割。

    同时还有的可能方案是,使切割刀片连续地或步进式前移,其速度应与所制面食产品的长度一致。

    该循环链154是通过一个驱动轴155的一个驱动装置(未示出)来驱动的。

    该刀片152是安置在一个支承件159上的,该支承件159一方面与循环链154相连接,另一方面又安置在导引表面160上。

    同时,该刀片是如此安装的,该切割刃面153,是靠在下边的模表面161上来切割该面食产品。

    根据面食产品的种类,也就是说按照面食产品的长度来设置多一些或少一些的切割刀片152。

    驱动轴155既可以与一个步进式电机(未示出)或者/和与一个改形的驱动装置(也未示出)相连接,为的是就刀片本身言可改变速度,和/或执行前述的步进式运动。

    可以理解,作切割装置151就可以切割出短形的以及长形的面食产品。

    本发明方法以及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基本优点在于,该面食产品在切割之后不用另外的转送工序就可以直接地送入环境调好的输送系统中。

    图14表明一个带纵向模15.1的成形切割装置251,其与图13中的切割装置151之不同在于,模具表面261和切割表面253不象图12中那样是直线形的,而是如从图14中看出的,具有一个锯齿形结构。

    而另外的具有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则视为具有如图12那样的相同编号。

    这一点同样适用图15,由此从图中可以看出,具有如图13那样的面食模具孔,同时,这些面食模具孔总是以如此形式分布在锯齿形边缘261上的,亦即,面食产品通过切割边棱253被切割成倾斜的。因此人们称其为“倾斜切片”。

    图16和图12的不同仅在于,纵向模15.2不再是成形切割装置351的一个部件,而是与其分开安置。此外,成形切割装置351同样具有一个“倾斜切面”,但是,此处不象图14那样的锯齿形,而是直线的倾斜切面,同时,该倾斜的模具表面用361和倾斜的切割棱353表示。

    在模具158和切割刀片352之间安置一个中间结构162,为的是在这个中间结构上对这些面食产品进行切割。

    这样一种中间结构可以应用在与成形切割装置251相关联的部分,其中,锯齿形结构不是直线置于模具258上,而是可以置于一个中间结构上(未表示),甚至如以后要说明的,按意愿办。

    循环链154借助一个电机168和通过一个电机轴355而被驱动。

    适用于所有切割装置的主要宗旨就是,切片的数目应与切割频率和面食条的速度相匹配。

    对比一下图16和17就可发现,在图16中,在模具158和中间结构162之间存在一个距离196,而在图17中,该中间结构162是靠置在模具158上的,因此,图17对应的是成形切割装置351的起动状态,而此时的图16则表示运转情况。这种运转形式提供的可能性是,可以按照这个距离的大小,在距离196中间接入一个冷却区或者通风区。

    为了避免从模具158出来的面食线(条)不在图16所示的位置遇到中间模162,那么,中间模162在起始阶段应被置于图17的位置上。

    此外,用于从模具158出来的面食条通过孔应选定稍大于面食模具孔157。

    为了使成形切割装置351是如前所述移动的,以及中间模162可被置于图17所示的位置,那么与图12和14中的成形切割装置151相反,其中(12,14)成形切割装置本身是(上.下)固定的,而在本方案中设置了导引装置163,其上靠置了导引轮,为的是使切割装置351可以做上升和下降的运动,从图16中可以看出。

    可以理解,不仅在按照图16的平面内设置了导引件163和导引轮164,而且在垂直于图平面的平面内也有设置,为的是获得一个稳固的导引作用。导轮164是可转动地安置在一个稳固的支架165上,该支架165同样支承一个活塞动作筒单元166,其活塞一侧与一个杆臂167相连接,该臂在图16中看,本身与左侧的导引件163相固定,这样,导引件163和与其相连接的整个成形切割装置351是可作上升和下降运动时,参见图16,这样为的是,使中间模162可以置于靠到模具158上的起动位置和回复到运转状态。

    中间模162,如图12和17看出的,是切割装置351的组成部件。

    图18表示一个带模具458的纵向模15.3,它与图12中的模具158之区别在于,该切割边棱或者说切割表面具有一个凹形的拱形结构,为的是,可以应用一个其上固定有切割刀片170的切割转子169,用来切割模子453处的面食产品,同时,该切割刀片170可以如细实线描绘的作径向安装,或者也可如点划线描绘的,作倾斜安置。

    同时,由切割刀片170在切割表面453处切下的面食产品就掉落到转子表面197上,并且由于沿箭头198方向的旋转作用,最终会沿箭头172方向送入前述的烘干装置8中。

    借助一个用173标明的风机应该可以实现,转子表面197得到吹风,为的是,既可以吹干或者进行加温,对于加温的情况,进入风机的空气必须是加过热的。

    用174标志的是导向叶片,其用来使风机空气基本上均匀地从空气出口175中吹出。

    用3个标有178的加热元件应该实现,切割转子169可以被加热,加热程度按照需要而定。

    该转子是借助一个轴171作可转动安置的,并且可被驱动。

    图19表示一个相对于图18切割装置的优选方案,此处不是一个切割转子,而是设置了一切割循环带176,它装备有切割刀片177,以便切割位于模具158的切割表面153处的面食产品。同时,这些刀片按照细拉线所示作垂直于带的安置或者按照点划线所示作倾斜安装。

    该切割带176是围绕转向轮180和181导行的,并且可以用两根轴之一进行驱动。

    这落在带表面199上面食产品就借助沿172方向的重力离开循环带而送入前述的烘干装置8中。

    同时,可以与图18相类似地使风机273设置导向叶片274,为的是使带表面以及面食产品可以吹到热的或冷的空气,并且借助点划线描绘的回转轮181就可以任意选用切割带176的长度,这样,借助风机273或者也可不用风机,就能相应地任意选择吹气工作。

    同样,用199表示加热元件,并且表明带176是可以被加热的。

    图20表示与图16和17相似地设置了一个中间模162,意图是,该切割带176是倾斜安置的,正如用点划线表示的那样,为的是能够制造前面提到的倾斜切割。相应地,模具表面361和切割表面353也都是倾斜设置的。

    该用点划线描绘的中间模162应该可以说明,与图16和17的描绘相类似,该中间模162可以具有一个起始位置和一个运行位置。

    图21和22表明一个纵向模15,靠着它,设置有一个切割刀片185作与纵向模轴向垂直地切割,这与图12和13中的刀片152相反,刀片152做和模具轴线一致的方向运动,以便切割工作。

    为此目的,刀片185是固定在一个伸缩臂184上的,该臂借助一个转动轴承187可转动地安置在一个回转销192上,其本身是滑动导引件193的部件,而导引件193是可以沿着一个滑动轨进行滑动的,而滑行轨是如此设置的,亦即,转动轴承187是可以沿着一个运动轨迹200作往和反运动的。

    该已述的伸缩臂184因此是可以伸缩的,这样,刀片185就可以保持一个角度为α或α.1的倾斜位置。

    为了从现在的α倾斜位置改变到α.1的倾斜位置,在按图21看时纵向模15的右边设置了一个限位件182,在纵向模15的左边安置一个限位件183。

    借助伸缩臂184和其中安置的弹簧191,前述的位置变化就可以实现了,一旦刀片185靠到相应的限位件182及183上,该转动轴承184就被置于图21所示的端部位置。

    为了使转动轴承187沿着运动轨迹200进行运动,该转动轴承187则与一个活塞动作筒单元相连接(仅在图22和22.1中描绘了),这所述的活塞动作筒单元未作进一步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完全一般的可换向的单元。

    为使刀片185的位置在沿切割平面153运动期间保持在图21中用角α及α.1描述的夹角上,在转动轴承187中设置一个入孔凸轮188(图21),在转动轴承187中设置了啮合槽(图22.1),并且如此设置,亦即,刀片185要保持用夹角α及α.1标志的位置。

    当滑行轨194是固定的和相当刚性时,则伸缩臂必须是这样程度内柔性的,即,用于位置改变的入孔凸轮188可以从啮合槽189中出来改变到与啮合槽190相配合并且反之也一样。

    刀片185可以如图22描绘的那样,其优点是,在必要时可以将限位件182和183不是置于下方,而是置于纵向模的端侧。

    一个另外的在附图中未描绘的可能方案在于,这公知的具有转动刀片的圆形模(借助其以公知的方式制造短形产品)可以依次并列地安置来代替一个纵向模,这样,用转动刀片切割的面食产品同样可直接落入烘干装置8中。

    此外,对于切割前面提及的对应于烘干装置范围的湿润面食产品,现有一种公知的属于基劳庭类型的切割元件,它安置在该相应的区域内,在此区中,面食产品还具有所希望的湿度。这个切割机的位置必须根据此区情况到另区情况来确定,这种切割机具有一个在整个烘干装置的宽度上延伸的切割刀具和一个在整个宽度上延伸的切割刀片、例如有2到3cm的(刀片)宽度,而湿润的面食产品借助烘干装置上向前运动的摆动机构而运动并通过上述切割刀片,直至在正确的和预先选定的时刻,使所述的刀具用一个很快的切割动作对向前运动的面食料进行切割。而面食料的移动速度大约每分钟4米。

    同样,前面已提过的在生产线端部对烘干的长形产品进行切割的工作是用一个公知的切割装置完成的,它同样是公知的装备有切割铣的切割装置,它例如可以将细长面条切割成包装长度。

    作为总结提及的是,对于面食料的切割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在模具处进行,直至切割成任意长度的面食产品,或者也可以在烘干装置范围内进行,当然也可以在生产线的末端进行。

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挤压和烘干面食产品的方法和装置.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该新发明建议,面食产品在从模具出来以后直接送入烘干环境。面食杆条(6)或短形产品(6K)从挤压模具(7)出来直接送交烘干装置(8)中。面食杆条(6)既可以直接在挤压模具(7)处,或者也可以接在烘干装置之后,借助一个另外的切割装置切割成包装长度。产品可以采用迄今不习惯的温度从90至120进行强烈地烘干,特别是通过终端烘干时产品湿度由15至低于13。当长形产品必须切割成具有一个精确尺寸的包装长度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焙烤;制作或处理面团的设备;焙烤用面团 〔1,8〕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