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灭钉螺药物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制造方法。 氯硝柳胺,(学名为5-氯-水杨酰-2′-氯-4′-硝基苯胺,英文名为Niclosamide),代号血防“67”,是经国际卫生组织(WHO)批准的用于灭钉螺的主要药物之一。根据国际标准,含氯硝柳胺的药物在硬水中必须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在40分钟内不沉降,且分散度大于1.4g/L。目前,在国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能够制造出符合这一标准的药物,如德国的贝尔公司等,但其生产工艺未见公开报导,从商品市场调查,该公司的价格十分昂贵,达2.2万美元/吨,因此直接影响到该产品的推广应用范围。为了克服现有产品价格高的缺点,《上海医药产品生产工艺汇编》公布了中国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的氯硝柳胺,尽管该产品具有价格较低的优点,但该产品在硬水中尚不能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其分散度仅为5×10-3~8×10-3g/L,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因此也同样影响到该产品的推广应用。如何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今防治血吸虫药物制造方法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度较高的科研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地缺点而提供一种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制造方法。它不仅具有工艺稳定可靠和生产周期短的优点,而且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国际标准。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种设计方案,其特征是起始原料由(质量%):50~95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和5~50尿素混合组成,然后将该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其真空度为1×101~103Pa、干燥温度为40~80℃、干燥时间为60~90分钟,干燥后的混合物经机械研磨,并通过孔径为200~400目的分样筛,而制得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成品。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是,起始原料由(质量%):50~90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5~45尿素和5~30聚乙烯吡咯啉酮混合组成,其余工艺过程同上述第一种设计方案。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在硬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尿素在硬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尿素与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在水中能够形成氢健,使两者的结合力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在硬水中的分散度,以及由此形成的悬浮体系的时间稳定性。当本发明的起始原料中加入聚乙烯吡咯啉酮时,由于聚乙烯吡咯啉酮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在水中易分散成悬浮网状结构,且聚乙烯吡咯啉酮分子中含有-N=、C=O等极性基团,它能够吸附极性分子的物质,而使尿素和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在水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吸附在悬浮网状结构上,由此进一步加强了由本发明制得的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在硬水中的分散度和悬浮体系的时间稳定性。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中,其混合物的真空干燥和过筛分别是为产品的长贮以及提高产品在水中的分散效果而设计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一)由本发明制备的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的质量指标达到和超过国际标准,其中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在硬水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在40~70分钟内不沉降,分散度达到1.7g/L以上。(二)本发明工艺过程稳定可靠,生产周期短,产品成本费用低(每吨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约5.4万元人民币)。(三)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等。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制造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制造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出的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的制造工艺,所采用的各种原材料均符合化工部部颁标准或企业标准。
实施例1(以投原料10Kg为例):
首先选择原料投料质量比: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为95%、尿素为5%,然后按照该比例准确称取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9.5Kg和尿素0.5Kg。
操作步骤:第一步是将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与尿素在带搅拌的容器中充分混合;第二步是将该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其真空度为1×102Pa、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60分钟;第三步是将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机械研磨;第四步是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孔径为200目的分样筛过筛,筛下物为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
将该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进行理化分析,测得在硬水中的分散度为1.7g/L,悬浮体系稳定度达45分钟。
实施例2(以投原料10Kg为例):
选择原料投料质量比: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50%、尿素50%;然后按照该比例准确称取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5.0Kg和尿素5.0Kg。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
将该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进行理化分析,测得在硬水中的分散度为3.5g/L,悬浮体系稳定度达55分钟。
实施例3(以投料原料10Kg为例):
选择原料投料质量比: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70%、尿素30%;然后按照该比例准确称取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7.0Kg和尿素3.0Kg。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1。
将该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进行理化分析,测得在硬水中的分散度为2.2g/L,悬浮体系稳定度达50分钟。
实施例4(以投料原10Kg为例):
选择原料投料质量比:氯硝柳胺-乙胺复盐90%、尿素5%和聚乙烯吡咯啉酮5%;然后按照该比例准确称取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9.0Kg、尿素5.0Kg和聚乙烯吡咯啉酮5.0Kg。
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尿素和聚乙烯吡咯啉酮在带搅拌的容器中充分混合;第二步是将该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其真空度为3×102Pa、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80分钟;第三步是将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机械研磨;第四步是将研磨后的混合物用孔径为300目的分样筛过筛,筛下物为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
将该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进行理化分析,测得在硬水中的分散度为5.7g/L,悬浮体系稳定度达60分钟。
实施例5(以投原料10Kg为例):
选择原料投料质量比: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50%、尿素20%和聚乙烯吡咯啉酮30%,然后按照该比例准确称取氯硝柳胺-乙醇复盐5.0Kg、尿素2.0Kg和聚乙烯吡咯啉酮3.0Kg。
操作步骤:同实施例4。
将该可湿性氯硝柳胺-乙醇胺复盐成品进行理化分析,测得在硬水中的分散度为6.3g/L,悬浮体系稳定度达70分钟。
本发明经反复试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