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片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片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包含上述片材的吸收性物品。更特别的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吸液性、透液性和液体扩散性的吸收性片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上述片材的吸收性物品。
为提高体液吸收性能,已提出许多涉及用以解决成年人之不便的吸收性物品如卫生巾和卫生垫的技术,并且时至今日又有诸多的改进。迄今为止的改进仅针对液体吸收速度的提高,防止由吸收体回流到表面材料,防止泄漏,以及减少对皮肤的粘贴感。
例如,已有人提出用超吸收聚合物来代替亲水性吸收性片材或纸浆。超吸收性聚合物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如离子渗透压来吸收和保持体液,并显示出可提高液体吸收性,并且防止吸收液的回流,而亲水性吸收片材或纸浆只是再其纤细的空间中物理性吸收和保持液体。超吸收性聚合物的使用可实现液体吸收性的提高。目前,绝大多数的吸收性物品都具有含与纸浆一同使用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
然而,采用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物品在防止泄漏方面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使用者对吸收性物品的主要抱怨就是吸收液体的泄漏。
这就是说,通过离子渗透压来吸收并保持液体的超吸收性聚合物在吸收速度上仍有限制。而且,因为超吸收性聚合物在变湿后就不能再吸收液体,所以它们必须与具有高吸收速度的纸浆或吸收性片材一起使用。但是,在被形成为柔软蓬松的吸收层后,纸浆只能局部地吸收,因而其液体扩散性能较差。
另外,纸浆仅在干燥时才具有压紧回复性及柔软回复性,而在湿的时候其强度急剧减弱,几乎不具有这些回复特性。因此,在用于有压力地时候,湿纸浆产生变形,并严重减少用于液体吸收的有效空间(以后称之为吸收空间)。其结果是,吸收的液体很容易回流,导致不舒服的粘着感和产生泄漏。
相应于由于变形产生的吸收空间减少,液体渗透到超吸收性聚合物的阻力则增加。其结果是,聚合物的吸收效率被减弱,而且变形后的整体重复吸收率也显著降低,并由此产生泄漏。
为克服蓬松纸浆扩散性能差的缺陷,并补偿由于受压变形而产生的吸收空间减少,已提出将纸浆压实,以增加其密度,并由此改善其扩散性能和防回流性能。然而,这样的技术不仅不能解决纸浆在湿的时候强度急剧降低的难题,而且还产生以下不利:由于纸浆纤维层之间的距离短使得液体向吸收性聚合物扩散的阻力增加,并由此侵损吸收性能。也就是说,由蓬松纸浆构成的吸收体都不会满足液体吸收和扩散的需要,并且从吸收性能和防泄漏的角度讲也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大多数市售的吸收性片材都是通过制备湿纸时由天然纸浆制得的。在制备湿纸的过程中,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脱水,湿压,然后干燥,可在纸浆纤维层之间产生强张力,使得在脱水和干燥的程序时由于水和氢键间的界面张力的原因,纤维变得密实。其结果是,所制得的吸收性片材在吸收和排导液体时非常慢,实质上吸收液体的空间急剧减少。
已尝试用起皱和压花的方法来提高吸收性片材的蓬松性。然而,起皱和压花仅带来厚度的明显增大,但由纸浆纤维构成的液体吸收空间几乎没有增加,且在吸液和渗透性能方面没有提高。
也曾有人提出主要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的吸收性片材。因为蓬松纤维素纤维的间距大,所以以其制成的吸收性片材具有卓越的液体吸收速率和液体渗透速率,但是,其扩散性能较次。因此,吸收性片材仅把液体保留在其表层,并缺少干燥感。而且,如果在已吸收液体的吸收性片材上施加压力,很容易出现吸收液体的回流。另一方面,也提出过主要由细纤维径的软木纸浆或硬木纸浆组成的吸收性片材。由于其高密度引起的毛细管作用,这种类型的吸收性片材在液体吸收和扩散性能上表现优秀,但其液体渗透性能较差,因此,该片材仅把液体保留在其表层,并缺少表面干燥感。这样,单一的吸收性片材很难具有液体吸收性,渗透性和扩散性。
也曾试图通过干纸制造方法如空气层方法来制备膨松吸收片材,在该方法中纸浆纤维蓄积成蓬松状态,并通过适当的粘合剂粘合在一起。根据此方法,可得到在干燥时密度非常低的、纤维间距大的以及液体吸空间大的吸收性片材。这种类型的吸收性片材在吸收液体时可维持大的吸收空间,但几乎不具有液体扩散性能。而且它也牵涉到象蓬松纸浆在潮湿时如果施加压力就会产生压紧变形的问题。
如用人造纤维纺粘织物(rayon spunbonded fabric)之类的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无纺织布也曾用作吸收性片材。由于无纺织布是以单纤维组成的,所以由无纺织布制成的吸收性片材的液体扩散性能和液体吸收性能及渗透性能是相互矛盾的功能。也就是说,随着单纤维径的减少,液体扩散性能会增强;但是,纤维径的减少则会导致纤维间距的减小,其结果是吸收和渗透性能的损害。相反地,纤维径的增加会带来吸收和渗透性能的改善,但会导致扩散性能的损害。因此,由无纺织布制成的吸收性片材不能满足液体扩散性能和液体吸收和渗透性能两方面的要求。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4-89053披露了联合使用吸收性片材和超吸收性聚合物以作为吸收体的不仅吸收性高而且非常薄的吸收性物品,其中的吸收性片材和超吸收性聚合物在液体吸收及渗透性能和液体扩散性能上相互差别很大。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物品的单独功能,如暂时的吸收性、渗透性、扩散性和保存液体,而且还具有由吸收体构成的单体的性能,如吸收性片材和超吸收性聚合物。因此,吸收体的结构复杂,增加了费用。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片材,该片材的液体吸收空间大,而且具有高的液体吸收和渗透性能,以及高的液体扩散性能;以及制备该片材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吸收性能、很少发生泄漏并且非常薄可以给穿戴者以舒适感的吸收性物品。
广泛调查的结果是,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由以特殊方式结合的不同的纤维而且这些纤维的比例呈一定的梯度而制成的吸收性片材同时具有液体扩散性能和液体吸收和渗透性能。
本发明就是基于上述发现来实现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的吸收性片材来实现的,该片材的特征在于:
吸收性片材一端的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的比例比其另一端的高;
蓬松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纤维的粗糙度为0.3mg/m或更多;
亲水性细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02-0.5mm;及
亲水性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2-0.5mm。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制备吸收性片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的蓬松纤维素纤维和平均纤维长度为0.02-0.5mm的亲水性细纤维或平均粒径为0.02-0.5mm的亲水性细颗粒分散在水中,以形成浆液;
将上述浆液摊铺在纸制的网上,以在该由纸所形成的网上形成纸层;然后
将纸层脱水并干燥。
进而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透液性表层材,非透液性底层材,和嵌于表层材和底层材之间的储留液体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材和超吸收性聚合物;
吸收性片材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
吸收性片材一端的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的比例比其另一端的高;
蓬松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
亲水性细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02-0.5mm;及
亲水性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02-0.5mm。
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可用作产后护理用垫,喂乳垫,内衣垫,吸汗垫,吸收性头巾,围涎,医用垫,被褥,及其他类似物,特别是用作吸收性物品如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用作卫生巾,一次性尿布,卫生垫,医用垫,不方便时的用垫,喂乳垫,及其他类似物,特别是用作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
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在吸收性片材中蓬松纤维素纤维构成蓬松框架结构。吸收性片材一端的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的比例比其另一端的高。其结果是,吸收性片材中亲水性细纤维或细颗粒比例低的一端具有高的液体吸收速率,以及良好的局部液体吸收率和液体渗透性能。另一方面,吸收性片材中亲水性细纤维或细颗粒比例高的一端具有良好的液体扩散性能,这是因为细纤维或细颗粒的表面积高。因此,透过亲水性细纤维或细颗粒比例低的一端的液体很快扩散到另一端。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仅具有单一结构,但可同时具有液体吸收和渗透功能及液体扩散功能。由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在其单一结构中具有液体吸收和扩散的梯度,所以它具有高的液体吸收速率,良好的局部液体吸收率以及良好的液体渗透和扩散性能,并由此给予穿戴者良好的干燥感。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吸收性片材的方法,利用蓬松纤维素纤维与亲水性细纤维或细颗粒在纤维长度或直径上的差异,可非常简单地使亲水性细纤维或细颗粒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地分布,由此简单地通过单一步骤制备上述的吸收性片材。
由于以上功能,包括本发明吸收性片材的吸收性物品可实现液体由透液性表层材到存在于液体储留吸收体中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理想流动。因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高,几乎不产生泄漏,并且非常薄,使用时具有舒适的感觉。
附图如下:
图1为沿厚度方向的本发明吸收性片材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说明本发明吸收性片材的液体吸收和扩散条件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制备本发明吸收性片材的优选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吸收性物品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6是作为本发明吸收性物品另一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横断面示意图,该图与图5相对应;
图7(A)是用于制备透液性表层材的螺旋线筛的示意图,而图7(B)是图7(A)所示的螺旋线筛的放大图;
图8(A)说明透液性表层材的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表层材的放大图,而图8(C)是图8(A)所示的表层材横截面放大图;
图9是说明用于测量吸收时间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用于测量扩散区域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用以说明女性髋部和腹股叉的运动方式;
图12以说明图11在带有装于腹股叉的卫生巾时的运动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及制备该片材的优选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沿厚度方向的本发明吸收性片材的横截面示意图,而图2为说明本发明吸收性片材的液体吸收和扩散条件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11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12和亲水性细纤维13或细颗粒13,其特征在于:吸收性片材一端的亲水性细纤维或亲水性细颗粒13的比例比其另一端的高;蓬松纤维素纤维12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纤维的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亲水性细纤维13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02-0.5mm;及亲水性细颗粒13的平均粒径为0.02-0.5mm。
如图1所示,包含在吸收性片材11中的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沿厚度方向上有分布梯度。也就是说,吸收性片材中一侧的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的比例要高于另一侧。以后,称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比例低的一侧为“顶侧”,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比例高的一侧为“底侧”。
如图2所示,吸收性片材11的顶侧及其附近处主要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12,并因此表现出快速吸收液体以及让液体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快速渗透到底侧之功能。也就是说,该区域主要超到液体吸收和渗透层的作用。另一方面,底侧及其附近处主要包含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并因此表现出将由顶侧渗透的液体快速扩散开的功能。也就是说,该区域主要起到扩散层的作用。吸收性片材11的特征在于在单一结构中具有吸收和渗透层以及扩散层,由此表现出高度的液体吸收性能,并且即使在液体吸收后还能保持表面干燥的感觉。
顶侧和底侧之间的液体扩散性能差别很大。在主要含有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的底侧(即扩散层)中液体很快扩散,而在主要含有蓬松纤维素纤维的顶侧(即吸收和渗透层)中,液体能很快吸收和转移,但不能很快扩散。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沿其厚度方向上具有扩散梯度。当取1g生理盐水的扩散区域作为液体扩散性能的测定时,底侧上的扩散区域比顶侧的要大。底侧与顶侧的扩散区域之比优选为1.2或更高,更优选1.5-20,仍优选2-20。测定扩散区域的具体细节将在以后予以描述。
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比例由顶侧到底侧的增加在一定深度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分步)的。
蓬松纤维素纤维沿吸收性片材的厚度方向上的分布可以是均匀的,但其最好在顶侧中的比例高于在底侧的比例。也就是说,蓬松纤维素纤维的比例最好是沿厚度方向上具有一个梯度。蓬松纤维素纤维的比例由顶侧到底侧的增加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步的。
详而言之,优选的梯度为,所有的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之约5-70%(重量),仍优选约10-50%(重量)都分布在由底侧到吸收性片材的约1/3厚度之间的区域内,以形成上述主要包含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扩散层。
另一方面,优选的梯度为,所有的蓬松纤维素纤维之约60-100%(重量),仍优选约70-97%(重量)都分布在由顶侧到吸收性片材的约2/3厚度之间的区域内,以形成上述主要包含蓬松纤维素纤维的吸收和渗透层。
如上所述,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之沿吸收性片材的厚度方向上的分布在一定深度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步进行的。在上述优选的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之分布梯度模式中,液体吸收和渗透,以及扩散性能更好地发挥。
如上所述,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主要是在其顶侧上具有液体吸收和渗透性能,而主要是在其底侧上具有液体扩散性能。因此,最好是按顶侧朝向首先吸收液体一侧之方式来使用吸收性片材。
吸收性片材中的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以吸收性片材的重量为100份,蓬松纤维素纤维的优选量为50-97重量份,仍优选70-95份。如果蓬松纤维素纤维的比例低于50重量份,所得之片材在其框架结构中没有足够的蓬松,不会兼有渗透和扩散之性能。如果其比例超过97重量份,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比例就太低,不足以得到扩散性能。因此,蓬松纤维素纤维的比例优选落入上述范围之内。
以吸收性片材的重量为100份,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优选量为3-50重量份,仍优选5-30份。如果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比例低于3重量份,吸收性片材没有足够的扩散性能。如果其比例超过50重量份,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在吸收性片材的顶侧之比例就太高,不足以得到渗透性能。因此,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比例优选落入上述范围之内。
如果需要,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可包含热融粘结纤维,该纤维在受热时熔融并粘结在一起。热融粘结纤维的加入使得在潮湿的时候可以有效地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以吸收性片材的重量为100份,热融粘结纤维之优选加入量为2-30重量份,仍优选3-20重量份。如果加入的量少于2重量份,所得之吸收性片材在吸收液体后不具有足够的强度,或者是吸收性片材中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混合状态会产生变化,有时导致不能维持扩散梯度。如果热融粘结纤维的量高于30重量份,吸收性片材之整体亲水性减弱,不会得到足够之吸收速率或扩散性能。因此,热融粘结纤维的比例优选落在上述范围之内。
另一些可任意加入本发明吸收性片材中的组分包括其他种类的纸浆,如软木纸浆,硬木纸浆和草浆;以及,作为增强助剂的二缩醛淀粉,海绵和羧甲基纤维素。以吸收性片材的重量为100份,这些组分的加入量为0-20重量份。
虽无限制,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的纸张定量优选为10-200g/m2,仍优选20-150g/m2。如果吸收性片材单位面积重量低于10g/m2,则其太薄,不能同时发挥渗透和扩散性能。如果吸收性片材的纸张定量高于200g/m2,则其太厚,不能通过渗透和扩散将液体平稳地转移。因此,上述范围是优选的。
虽无限制,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的厚度在所施载荷为2.5g/m2时优选为0.2-2mm,仍优选爱2-1mm。如果吸收性片材的厚度低于0.2mm,则因为其太薄而不能起到渗透和扩散的作用。如果其厚度超过2mm,则其很难通过渗透和扩散将液体平稳地转移。因此,吸收性片材的厚度优选落入上述范围。
在优选实施例中,以吸收性片材的重量为100份,吸收性片材包括50-97重量份的蓬松纤维素纤维,3-50重量份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以吸收性片材的重量为100份,该吸收性片材的纸张定量为10-200g/m2,吸收性片材中包括70-95重量份的蓬松纤维素纤维,5-30重量份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以及2-30重量份的热融粘结纤维。
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最好是根据如图3所示的方法来制备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的蓬松纤维素纤维12和平均纤维长度为0.02-0.5mm的亲水性细纤维13或平均粒径为0.02-0.5mm的亲水性细颗粒13分散在水中,由此形成浆液14;
将浆液14摊铺在由纸形成的网15上,以便在其上形成纸层16;和
将纸层16脱水并干燥。
如上所述,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优选通过湿纸制造方法来制备。对所用的造纸机没有特殊限制,可包括,例如圆柱形造纸机,成纸造纸机(former paper making machine),和网纸造纸机(wire paper making machine)。
结合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对上述之造纸方法进行描述。
当浆液14摊铺在网15上时,浆液14中的水分通过网15漏出,由此在网15上形成纸层16。在纸层16中,蓬松纤维素纤维12形成图4中所示的整个厚度上的蓬松状框架结构17。浆液14中比蓬松纤维素纤维12更细的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和水分一起由框架结构中穿过,并沉积在网15上。其结果是,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沿吸收性片材的厚度方向按梯度分布。也就是说,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在与网15相接触的一侧之比例要高于另一侧。
在制备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的优选方法中,利用蓬松纤维素纤维12与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在纤维长度或直径上的差别,使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沿吸收性片材的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
浆液中蓬松纤维素纤维12的浓度优选为0.02-1%(重量),仍优选0.03-0.7%(重量)。如果蓬松纤维素纤维的浓度低于0.02%(重量),所得的吸收性片材不具有足够的液体渗透速率,或者是排漏量将增加太多,达到了所期望的纸张定量,这导致能量的损失。如果蓬松纤维素纤维12的浓度高于1%(重量),纤维的扩散性将受到损害,使得纸层不平整。因此,上述范围的浓度是优选的。
浆液中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的浓度优选为0.002-0.5%(重量),仍优选0.003-0.3%(重量)。如果浓度低于0.002%(重量),所得的吸收性片材不具有所期望之足够的扩散性能。如果浓度高于0.5%(重量),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会大量地出现在顶层中,使得不能得到所期望之扩散梯度。因此,上述范围的浓度是优选的。
浆液中可任意使用于吸收性片材之热融粘结纤维的浓度优选为0.001-0.3%(重量),仍优选0.002-0.2%(重量)。如果浓度低于0.001%(重量),在某些情况下就有可能达不到稳定维持吸收性片材结构的目的。如果浓度高于0.3%(重量),吸收性片材整体上的亲水性就会受到损害。因此,上述范围的浓度是优选的。
如上所述,根据制备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的优选方法,浆液14摊铺在网15上,形成含有蓬松纤维素纤维12之蓬松状框架结构17,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由框架结构17中穿过,并沉积在网15上。为达到此目的,非常重要的是亲水性细纤维13的平均纤维长度或者亲水性颗粒13的平均粒径要比网15的筛孔大。否则的话,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将由网15的开口处穿过,不能有效地提供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沿厚度方向上的梯度分布。如果网15的筛孔太小,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固结在网15的开口处。因此,网15之筛孔(开口尺寸)优选为22-300μm(相对于580-50目),仍优选45-250μm(相对于330-60目)(目是根据新的JIS(日本工业标准)(1987))。
根据制备吸收性片材的优选方法,可容易地提供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沿厚度方向的分布梯度。梯度的程度取决于形成在网15之上的纸层16的脱水速率(滤过速率)。依据造纸速度和吸收性片材的纸张定量的不同,随着脱水速率的减小,梯度也变得越小,最终实质上是沿吸收性片材的厚度方向均匀地分布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13。虽然高的脱水速率对形成陡直的梯度有好处,但需要更高的能量来增加脱水速率。由此出发,优选的脱水速率是2ml/(cm2.sec)或更高,仍优选3-30ml/(cm2.sec)。脱水可通过在普通湿法造纸机中所使用的吸水箱来进行。
因为兼有液体吸收和渗透功能以及液体扩散功能的吸收性片材可通过一步造纸法来制备,所以上述方法节省大量的人力。
虽然参考优选实施方案已对制备吸收性片材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可用于制备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此,还包括例如干法造纸法。
另一种制备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的方法包括:先形成含蓬松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网,将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摊铺在纤维网上,然后干燥以在统一本体中形成层结构,由此得到在一侧为蓬松纤维素纤维层而另一侧是主要含有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层的吸收性片材。根据该方法,所提供的吸收性片材中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比例在厚度方向上分步变化。
可用于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中的蓬松纤维素纤维在以下予以详述。
期望以蓬松纤维素纤维来形成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最好是能使液体快速吸收并转移至底侧上的结构。为此,蓬松纤维素纤维13的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优选2-10mm,仍优选2-5mm。如果平均纤维长度小于1mm,就不能得到膨松框架结构。再者,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不能穿过框架结构。如果平均纤维长度大于20mm,则纤维在水中的分散性就比较差,不能形成均匀的框架结构。
只要是膨松性的,任何纤维素纤维都可用作蓬松纤维素纤维。例如,天然纤维素,如木浆和棉花;以及再生纤维素,如人造纤维和铜铵法人造丝,都可以使用。从经济角度来将,优选木浆。软木硫酸盐纸浆是特别优选的。这些纤维素纤维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是以两个或更多的混合物来使用。
蓬松纤维素纤维优选的例子为通过纤维素纤维分子内部和/或分子间的交联而得到的交联纤维素纤维。交联纤维素纤维优选具有即使在潮湿的时候也能维持膨松结构之能力者。蓬松纤维素纤维更优选的例子是交联的纸浆纤维,蓬松纤维素纤维仍优选的例子是通过交联平均纤维长度为2-5mm之纸浆纤维而得到的交联的纤维素纤维。
纤维素纤维的交联可通过使用交联剂来进行,但并无特别的限制。有用的交联剂包括N-羟甲基的化合物,如二羟甲基亚乙基脲和二羟甲基二羟基乙基脲;多元羧酸,如柠檬酸,丙三羧酸和丁烷四甲酸;多元醇,如二甲基羟基乙基脲;以及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优选在交联时不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甲醛之多元羧酸或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
以蓬松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为100份,则交联剂的优选使用量为0.2-20重量份。如果交联剂的量少于0.2重量份,所得的交联的纤维素纤维没有足够的交联度,而且在受湿的时侯其弹性模数会大量地减少。如果使用量超过20重量份,交联之纤维在受压时就太硬太脆。因此,交联剂的使用量优选落在上述范围之内。
使用上述交联剂来交联蓬松纤维素纤维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例如,将纤维素纤维浸入在含有交联剂的水溶液中,如果需要的话,该溶液还可包含催化剂,将被浸渍的纤维素纤维脱水,以填加所预定的交联剂水溶液,然后加热纤维至交联温度;或者是将交联剂水溶液喷洒在纤维素纤维上至预定的填加量,然后加热以诱发交联。
同样,蓬松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同时其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这样的纤维素纤维沉积成膨松状态,易于形成膨松的框架结构。
在此所用的术语“纤维粗糙度”意为具有非均匀细度之纤维的细度的测量指数。纤维粗糙度可用例如纤维粗糙仪“FS-200”(由Kajaani Electronics,Ltd.生产)来测量。
如上所述,所用的蓬松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优选0.3-2mg/m,更优选0.32-1mg/m。
具有纤维粗糙度为0.3mg/m之纤维素纤维的特别例子为软木硫酸盐纸浆“Albacel”(由Federal Paper Board Co.生产)以及“Indorayon”(由PT Inti Indorayon Utama生产)。
除具有上述之平均纤维长度和纤维粗糙度以外,蓬松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横截面圆度优选为0.5-1。纤维素纤维的纤维横截面圆度优选为0.5-1是因为液体转移的低阻抗性可提高液体的渗透速率。纤维横截面圆度仍优选为0.55-1。将在以后来描述测量纤维横截面圆度的方法。
如上所述,虽然优选使用木纸浆作为纤维素纤维,但是由于脱木质素处理以及多数纤维横截面的圆度低于0.5,木纸浆具有平板区。通过例如对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1-20mm以及纤维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的木纸浆纤维进行碱化处理,扩张木纸浆纤维之横截面,这样可使例如木纸浆的纤维横截面增加到0.5或更多。
由此,纤维横截面圆度为0.5-1的纤维素纤维优选包括经碱化处理的纤维横截面圆度为0.5-1的纸浆。可用于本发明之市售的经碱化处理的纸浆包括“Filtranier”和“Porosanier”(都是由ITT Rayonier Inc.生产的)。
通过交联上述之经碱化处理的纸浆而得到的已交联的经碱化处理的纸浆也优选用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也优选平均纤维长度为2-5mm,纤维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而且纤维横截面的圆度在0.5-1的纤维素纤维(纸浆)。
仍优选的蓬松纤维素纤维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制得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交联方法,交联纤维长度为2-5mm,纤维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而且纤维横截面的圆度在0.5-1的纤维素纤维。
特别优选的蓬松纤维素纤维是通过以下方法而得到的:碱化处理纤维长度为2-5mm,纤维粗糙度为0.3mg/m或更高而且纤维横截面的圆度在0.5-1的纸浆,然后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交联方法交联经碱化处理的纸浆。
亲水性细纤维具有亲水表面,并且其平均纤维长度为0.02-0.5mm,优选0.03-0.3mm。亲水性细颗粒具有亲水表面,并且其平均粒径为0.02-0.5mm,优选0.03-0.3mm。当吸收性片材是由上述优选方法制得的时候,如果平均纤维长度或平均粒径小于0.02mm,这样的纤维或颗粒将穿过纸制网,而不能沉积在网上。如果平均纤维长度或平均粒径超过0.5mm,这样的纤维或颗粒在优选的方法中不能穿过由蓬松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框架结构,而且不能沉积在网上。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对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就没有什么特殊限制。例如,合适的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包括由纤维素纤维如纸浆,棉花和人造丝制成的那些;由亲水性合成纤维如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乙烯醇纤维制成的那些;以及无机的纤维或颗粒,如高岭土,皂土,hydrotalcite。这些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者之混合物来使用。亲水性细纤维和亲水性细颗粒的混合物也可使用。
可以利用市售的亲水性细纤维和亲水性细颗粒。其中可使用的市售产品有“Pulp Flock”(Sanyo-Kokusaku Pulp Co,Ltd.之产品),它是通过打制木浆如软木浆或硬木浆,机械研磨打制出的纸浆,然后用孔径为0.5mm或更小的筛分类。也包括通过机械研磨纤维素纤维或颗粒如木浆,用酸进行水解,然后再机械研磨而得到的产品(如,“KC Flock”,由Sanyo Kokusaku Pulp Co.,Ltd.生产的,和“Avicel”,由Asahi ChemicalIndustry Co.,Ltd.生产)。市售的无机细纤维包括含水的硅酸镁纤维(如“EightPlus ML-30” Mizusawa Kagaku KogyoK.K.生产)。在这些市售产品中,通过精细研磨纸浆而得到的细纤维或颗粒为优选,这是因为他们不是很昂贵。
以下对可任意使用在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中的热融粘结纤维予以解释。
热融粘结纤维的例子包括聚烯烃纤维,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醇,聚酯纤维,聚乙烯-聚丙烯共轭纤维,聚乙烯-聚酯共轭纤维,低熔聚酯-聚酯共轭纤维,具有亲水性表面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共轭纤维,和聚乙烯醇-聚酯共轭纤维。共轭纤维可以是皮/芯型的或是并列型的。这些热融粘结纤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更多种之混合物的形式来使用。聚乙烯醇纤维和聚酯纤维优选用于本发明。
热融粘结纤维的优选平均纤维长度为2-60mm,仍优选3-20mm。如果平均纤维长度小于2mm,制成品的增强效果会不够。如果超过60mm,纤维不能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且强度不均匀。因此,上述范围是优选的。另外,热融粘结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为0.1-3,仍优选0.5-2旦。如果纤维直径小于0.1旦,增强效果不够,不能给吸收性片材以整体上的强度。如果纤维直径大于3旦,纤维粘结的数量会减少,使得增强效果不充分。因此,上述范围是优选的。
现结合附图5和6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片材予以解释。
图5是作为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横断面示意图。图6是作为本发明吸收性物品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卫生巾的横断面示意图,该图与图5相对应。
图5所示的卫生巾10包括透液性表层材21,非透液性底层材23,和嵌于表层材21和底层材23之间的液体储留吸收体22。
具体地说,卫生巾10实际上是长方形的。当穿戴上时,是表层材21与身体接触,而底层材23与内衣接触。吸收体22嵌于表层材21和底层材23之间。
如图5所示,吸收体22的上表面之底部、所有的侧面以及周边部分都为底层材23所覆盖。吸收体22和底层材23的结合处的所有表面都为表层材21所覆盖。因此,吸收体22上表面的中心区域直接为表层材21所覆盖。由此,液体由表层材21透过后直接进入吸收体22。
与内衣相接触的一侧上沿纵向方向有三个粘合带24。粘合带24在使用前用剥离纸25来保护。在图5中,数字26表示将吸收体22和底层材23粘合在一起的粘合物质。
对于表层材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它能使液体渗透到吸收体22中即可。优选触摸时有内衣感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包括热塑性织物,无纺布和多孔膜。由聚烯烃如低密度聚乙烯组成的多孔膜为特别优选。
多孔膜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将聚烯烃如低密度聚乙烯由T-冲模中熔融挤出,以便在如图7(A)和(B)所示的由线31a制得的螺旋线筛上形成薄膜。抽吸在筛上的薄膜,以形成如图8(A)所示的具有孔径44的多孔膜42。多孔膜42具有大量的具有弯曲表面的凸起部45以及大量的如图8(B)和(C)所示的在凸起部45之间的孔44。
对于底层材23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它不能使液体透过即可。优选具有透湿性能和类似内衣感的材料。透湿性和非透液性的底层材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例如,通过T-冲模或圆形冲模将含有有机或无机填料之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成薄膜,然后单轴向或双轴向拉伸挤出薄膜。
本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特性在于,吸收体22如图5所示包含至少一个吸收性片材22A和超吸收性聚合物22B。具有如此结构的吸收体22非常薄,因此在使用时能给穿戴者以舒适的感觉,但仍具有高吸收性能,而且几乎不产生泄漏。
更具体地说,超吸收性聚合物22B是包含在吸收性片材22A的内部,即:嵌于吸收性片材22A的上侧和下侧之间。优选的是,超吸收性聚合物22B是以下述方式包含在吸收性片材22A的内部,即:使吸收性片材22A的底侧与超吸收性聚合物相接触。以此结构,由表层材21透过的液体可以快速地吸收到吸收性片材22A的顶侧,并平稳地转移到吸收性片材22A的底侧。已到达吸收性片材22A底侧的液体在吸收性片材22A中扩散,然后固附于超吸收性聚合物22B之中。
本发明之吸收性物品因此而具有吸收、渗透、扩散和储留液体的功能,而且极其平稳。其结果是,吸收性物品可以非常稳固地吸附所吸收的液体,既不会使液体留存在表层材21的表面上也不会使吸收的液体回流到表层材21。进而,当吸收体22仅由单一的吸收性片材22A和超吸收性聚合物22B组成之时,吸收性物品可以具有非常薄的厚度,在使用时具有舒适感。
超吸收性聚合物22B最好是能吸收和储留20或更多倍于自身重量的液体,并且在吸收液体时凝胶化。对超吸收性聚合物22B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包括球形的、片状的和颗粒状的。这样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例子包括淀粉-丙烯酸(或其盐)的接枝聚合物,皂化的淀粉-丙烯腈共聚物,交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丙烯酸(或其盐)聚合物。
结合图6,对作为本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卫生巾进行描述。与图5之实施例共同之处就不再描述,对图5的解释适用于图6。图6与图5的标示数字相同。
在图6所示的作为本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卫生巾10中,吸收体22由一对吸收性片材22A和22C以及嵌于吸收性片材22A和22C之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22B所构成。最好的是吸收性片材22A和超吸收性聚合物22B的底侧相接触,吸收性片材22C也同样。仍优选的是,吸收性片材22A和22C都与超吸收性聚合物22B的底侧相接触。这样的结构可保证平稳的液体吸收,渗透,扩散和储留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是用以描述本发明之吸收性物品,但吸收性物品并不仅限于此,还可包括其他之吸收性物品,如一次性尿布,卫生垫,医用垫,不方便时之用垫,哺乳垫,等等,以及卫生巾。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之吸收性片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上述片材的吸收性物品做更为详细的说明。
以下所示为可用于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制备蓬松纤维素纤维和亲水性细纤维或颗粒的方法。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数都是以重量给出。
制备例1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100克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35mm,纤维粗糙度为0.36mg/m,以及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为0.80之经碱化处理的纸浆(“Porosanier-J”,由ITT Rayonier Inc.生产)分散在1000克含有5%二甲羟基羟亚乙基脲(交联剂“Sumitex Resin NS-19”,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生产)和3%金属盐催化剂(“Sumitex Accelerator X-110”,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生产)的水溶液中,由此用交联剂来浸渍经碱化处理的纸浆。
在交联剂水溶液的量减少至经碱化处理的纸浆的200%时,将交联剂水溶液由经碱化处理的纸浆中除去。在电干燥器中将经碱化处理的纸浆在135℃下加热10分钟,以便在经碱化处理的纸浆中交联纤维素,从而得到交联的经碱化处理的纸浆。所得的交联的经碱化处理的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A)。
制备例2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以与制备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交联的纸浆,但使用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56mm,纤维粗糙度为0.35mg/m,以及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为0.28之软木硫酸盐纸浆(“Indorayon”,PTInti Indorayon Utama生产)。所得的交联的经碱化处理的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B)。
制备例3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35mm,纤维粗糙度为0.36mg/m,以及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为0.80之经碱化处理的纸浆(“Porosanier-J”,由ITT Rayonier Inc.生产)。所得的经碱化处理的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C)。
制备例4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38mm,纤维粗糙度为0.32mg/m,以及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为0.30之交联的纸浆(“High Bulk Additive HBA-S”,Weyerhauser Paper Co.生产)。所得的交联的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D)。
制备例5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56mm,纤维粗糙度为0.24mg/m,以及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为0.34之软木硫酸盐纸浆(“Harmac-R”,由Mac Millan Bloedel Ltd.生产)。该软木硫酸盐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E)。纤维素纤维(E)是未交联的纤维。
制备例6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56mm,纤维粗糙度为0.35mg/m,以及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为0.28之软木硫酸盐纸浆(“Indorayon”,由PT Inti Indorayon Utama生产)。所得的软木硫酸盐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F)。纤维素纤维(F)是未交联的纤维。
制备例7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以与制备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交联的纸浆,但使用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0.75mm,纤维粗糙度为0.13mg/m,以及为0.35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之硬木硫酸盐纸浆(“Bahia Sul Cellulose SA”,由Bahia Sul Co.生产)。所得的交联的纸浆用作纤维素纤维(G)。
以下述方式测量纤维素纤维(A)-(G)的平均纤维长度,纤维粗糙度和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所得结果见表1。测量平均纤维长度和纤维粗糙度:
测量是用纤维粗糙度仪FS-200(由Kajaani Electronics Ltd.制造)来进行的。为测定纤维素纤维的真实重量,将纤维素纤维在真空干燥器中于100C下干燥1小时,以除去水分。
然后立即称取约1克的纤维素纤维(精确至±0.1mg),并通过固定在纤维粗糙度仪上的搅拌器完全解聚在150ml的水中。悬浮液用水稀释至5000ml。精确量取50ml的经稀释的悬浮液,作为测定纤维粗糙度的样品溶液。根据纤维粗糙度仪的操作程序来测定平均纤维长度和纤维粗糙度。由以下公式可得平均纤维长度:
其中nj是具有纤维长度为Ij的纤维的数量,Ii是纤维长度。测量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
纤维素纤维之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小心而不改变其横截面地将纤维素纤维横向切成片,拍了该截面的电子显微图象。用图像分析仪(“Avio EXCEL”,由Nippon Avionics Co.,Ltd.制造)分析显微图象,以根据下式得到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测量时任意选择100个点,得平均值。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由平均测量值来得到。
纤维横截面的纤维圆度=4πx(纤维的截面积)/(纤维截面的周长)2
表1 纤维素纤维 A B C D E F G 平均纤维长度 (mm) 2.35 2.56 2.35 2.38 2.56 2.56 0.75 纤维粗糙度 (mg/m) 0.36 0.35 0.36 0.32 0.24 0.35 0.13 纤维横截面的 纤维圆度 0.80 0.28 0.80 0.30 0.34 0.28 0.35 交 联 交联 交联 未交联 交联 未交联 未交联 交联
制备例8
制备亲水性细纤维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0.23mm的纤维素细纤维(“KC Flock W-50”,由Sanyo Kokusaku Pulp Co.,Ltd.生产),并用作亲水性细纤维(A)。亲水性细纤维(A)是通过用酸水解精制纸浆,水洗,干燥,并以机械研磨使纤维成为细纤维而得到的产品。
制备例9
制备亲水性细纤维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0.12mm的纤维素纤维(“KC Flock W-100”,由Sanyo-Kokusaku Pulp Co.,Ltd.生产),并用作亲水性细纤维(B)。亲水性细纤维(B)是通过用酸水解精制纸浆,水洗,干燥,并以机械研磨使纤维成为细纤维而得到的产品。
制备例10
制备亲水性细纤维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0.03mm的硅酸镁水合细纤维(“Eight Plus ML-30”,由Mizusawa Kagaku Kogyo K.K.生产),并用作亲水性细纤维(c)。
制备例11
制备亲水性细纤维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0.75mm的硬木硫酸盐纸浆(“Bahia Sul CeluloseSA”,由Bahia Sul Co.生产),并用作亲水性细纤维(D)。
制备例12
制备亲水性细纤维
制备具有平均纤维长度为2.34mm的软木硫酸盐纸浆(“Skeena Prime”,由Skeena Cellulose Co.生产),并用作亲水性细纤维(E)。
实施例1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在水中均匀分散纤维素纤维(A),亲水性细纤维(A),和纤维细度为1旦、平均纤维长度为3mm的聚乙烯醇纤维(热融粘结纤维“Fibribond”,由Sansyo K.K.制造,以后称为PVA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6%,0.03%,和0.01%,以制备0.2%的浆液。将所得浆液摊铺在孔径为90μm(166)的纸制网上,以形成纸层。纸层在吸棉箱中以6ml/(cm2.sec)的速率脱水,在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经过10%的起皱,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80份的纤维素纤维(A),15份的亲水性细纤维(A),和5份的PVA纤维(以吸收性片材为100份计)。
实施例2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是通过将纤维素纤维(B),亲水性细纤维(B),和PVA纤维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6%,0.034%,和0.006%。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80份的纤维素纤维(B),17份的亲水性细纤维(B),和3份的PVA纤维。
实施例3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是通过将纤维素纤维(D),亲水性细纤维(A),和纤维细度为1.1旦、平均纤维长度为5mm的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纤维(热融粘结纤维“TMOTNSB”,由Teijin Ltd.制造,以后称为PET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5%,0.04%,和0.01%,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75份的纤维素纤维(D),20份的亲水性细纤维(A),和5份的PET纤维。
实施例4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在水中均匀分散纤维素纤维(D),亲水性细纤维(C),和PVA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7%,0.02%,和0.01%,以制备浆液。将所得浆液摊铺在孔径为26μm(518目)的纸制网上,以形成纸层。纸层在吸棉箱中以6ml/(cm2.sec)的速率脱水,在干燥器中干燥,然后经过10%的起皱,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85份的纤维素纤维(D),10份的亲水性细纤维(C),和5份的PVA纤维,皆以吸收性片材为100份计。
实施例5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是通过将纤维素纤维(C),亲水性细纤维(A),和PET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6%,0.03%,和0.01%,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80份的纤维素纤维(C),15份的亲水性细纤维(A),和5份的PET纤维,皆以吸收性片材为100份计。
对比例1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以纤维素纤维(E)替代纤维素纤维(A)。
对比例2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的吸收性片材,但以纤维素纤维(G)替代纤维素纤维(B)。
对比例3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是通过将纤维素纤维(F),亲水性细纤维(D),和PET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6%,0.03%,和0.01%,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80份的纤维素纤维(F),15份的亲水性细纤维(D),和5份的PET纤维,皆以吸收性片材为100份计。
对比例4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是通过将纤维素纤维(G),亲水性细纤维(E),和PET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16%,0.03%,和0.01%,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80份的纤维素纤维(G),15份的亲水性细纤维(E),和5份的PET纤维,皆以吸收性片材为100份计。
对比例5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是通过将纤维素纤维(D),亲水性细纤维(E),和PET纤维,上述物质的浓度分别为0.08%,0.04%,和0.08%,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包含40份的纤维素纤维(D),20份的亲水性细纤维(E),和40份的PET纤维,皆以吸收性片材为100份计。
对比例6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仅将纤维素纤维(E)以0.2%的浓度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只包含纤维素纤维(E)。
对比例7
吸收性片材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纸张定量为80g/m2的吸收性片材,但仅将纤维素纤维(D)以0.2%的浓度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制备浆液。所得的吸收性片材只包含亲水性细纤维(D)。
根据以下方法对由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7制备的每一个吸收性片材都进行下述测试。所得结果见表2。吸收时间的测定:
如图9所示,将200mm长、75宽mm的吸收性片材51平放,在其中心处有直径为10mm的穿孔之丙烯酸板52放置在吸收性片材上。在其上放置砝码53以在吸收性片材上施加5g/cm2的载荷。将6克去纤维马(Nihon Biotec Kenkyusho K.K.)血由孔中倒入,测量去纤维马血完全被吸收所需的时间。每个样品测量5次,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吸收时间。扩散区域的测定:
如图10所示,将200mm长、75宽mm的吸收性片材51平放,其顶侧朝上。将1克染有0.01%的食用色素兰No.1(由Tokyo KaseiKogyo K.K.制造)之生理盐水62通过微管泵60中的微管61以1g/10秒的速度滴到吸收性片材51上,其中的微管的直径为2mm。管61的端部距离吸收性片材之上约10mm。
在注射生理盐水约1分钟后,精确标记在吸收性片材的顶侧的扩散区域(cm2)。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
重复上述步骤,但使吸收性片材的底侧朝上,精确标记扩散区域(cm2)。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
根据下式可得底侧与顶侧之扩散面积比。将计算值取舍至小数点后一位。
扩散面积比=底侧的扩散面积/顶侧的扩散面积估测在吸收液体后的表面状况:
如图10所示,将200mm长、75宽mm的吸收性片材51平放,其顶侧朝上。将1克生理盐水62通过微管泵60中的微管61以1g/10秒的速度滴到吸收性片材51上,其中的微管的直径为2mm。
滴加生理盐水约1分钟后,估测顶侧的干燥度。
重复上述步骤,但使吸收性片材的底侧朝上。
估测的标准如下:
优…几乎没有生理盐水留存在吸收性片材上,感觉干燥。
良…有少许生理盐水留存在吸收性片材上,感觉稍微干燥。
差…有大量的生理盐水留存在吸收性片材上,感觉发粘。
表2 吸收性片材的组分(份) 吸收 时间 (秒) 扩散区域 (cm2) 顶侧/底侧 扩散面积 之 比 吸收后 表面 的条件 纤维素 纤维 亲水性 细纤维 热融粘 结纤维 顶侧底侧 实 施 例1 A 80 A 15 PVA 5 22 6.5 33.5 5.2 优2 B 80 B 17 PVA 3 31 12.5 38.1 3.0 优3 D 75 A 20 PET 5 36 15.1 35.6 2.4 良-优4 D 85 C 10 PVA 5 35 14.5 32.3 2.2 良-优5 C 80 A 15 PET 5 43 18.1 36.5 2.0 良-优 比 较 例1 E 80 A 15 PVA 5 325 33.5 34.2 1.0 差2 G 80 B 17 PVA 3 431 39.5 40.3 1.0 差3 F 80 D 15 PET 5 385 38.3 38.9 1.0 差4 G 80 E 15 PET 5 285 35.1 33.9 1.0 差5 D 40 E 20 PET 40 523 33.1 32.0 1.0 差6 E 100 - - 318 35.1 33.9 1.0 差7 - D 100 - 495 39.1 38.7 1.0 差
实施例6
吸收性物品的制备
制备如图5的卫生巾10。实施例1中的吸收性片材(长195mm,宽160mm)用作吸收性片材22A。超吸收性聚合物22B(“Polymer Q”,Kao Corp.)实质上以50g/m2的速率摊铺在吸收性片材22A的底侧,形成195mm长X70mm宽的区域。吸收性片材22A折迭过来,以包封住超吸收性聚合物22B,以此即可制得宽为75mm的吸收体22,而吸收性片材22A的顶侧朝外。
吸收体22用聚乙烯层压纸(底层材23)覆盖,吸收体22和底层材23的结合体可进一步用表层材21来包封。用粘合剂26将表层材21,吸收体22和底层材23粘在一起。
以上所用的表层材21是如图8(A)-(C)的多孔薄膜,其可通过下述方式来制得:将低密度聚乙烯用T-冲模中挤出,以便在如图7(A)和(B)所示的螺旋线网上形成薄膜,然后再抽吸薄膜。
最后,在卫生巾10的底部沿纵向上安置三个粘合带。粘合带用剥离纸25来保护。
实施例7-10和对比例8-14
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制备卫生巾,但是分别用实施例2-5和对比例1-7的吸收性片材代替由实施例1所得的吸收性片材。
用下述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6-10和对比例8-14中制得的卫生巾进行测试,以估测吸收时间,及在运动模式时的回流和泄漏(泄漏数量)。所得结果见表3。吸收时间和在运动模式时的回流之测定:
使用如图9所示的用于测量吸收性片材的吸收速率的仪器。
将卫生巾10平放在吸收性片材51的位置上。有直径为10mm的入口54之丙烯酸板52放置在卫生巾上,在其上放置砝码53以在卫生巾10上施加5g/cm2的载荷。将6克去纤维马血(由NihonBiotest Kenkyusho K.K.制造)由入口54中倒入,测量马血完全被吸收所需的时间。
完全吸收后,将卫生巾直立20分钟。然后,将10片纸张定量为30g/m2的纸材(196mm长和75mm宽)放置在卫生巾的顶侧(该侧与人的身体相接触)上。将带有纸材的卫生巾施用在如图12所示之女性的臀部和腹股叉的运动模型70中。短裤适放于模型70后,使其以100步/分的速度进行步行移动(相当于步行速度为50米/分)。
步行移动后,将卫生巾10和10片纸材去掉,测量吸收在纸材中的去纤维马血的重量,以此作为在移动模式中的回流量(g)。
每个样品进行10次测量,并计算每一个吸收时间和回流量,取其平均值。泄漏测试(泄漏的数量):
将由实施例6-10和对比例8-14中得到的卫生巾施用在如图12所示之女性的臀部和腹股叉的运动模型70中,并将短裤适放于其中。使模型70其以100步/分的速度进行步行移动(相当于步行速度为50米/分)。
仍保持模式的运动模型70,将3克去纤维马血倾倒在卫生巾上,以相同的速度继续步行移动10分钟(3克-吸收)。再另外倾倒3克的去纤维马血,接着再以相同的速度继续步行10分钟(6克-吸收)。仍再另外倾倒3克的去纤维马血,接着再以相同的速度继续步行10分钟以上(9克-吸收)。每个样品进行10次测试,计算样品在每个3克-吸收,6克吸收和9克-吸收时间点上的泄漏。
表3 吸收时间 (秒) 运动模型 回流 (g) 泄漏样品的数量 3g 6g 9g 实 施 例 6 10 0.1 0 0 0 7 15 0.1 0 0 0 8 18 0.2 0 0 2 9 18 0.2 0 0 3 10 22 0.3 0 0 4 比 较 例 8 83 0.8 0 5 10 9 121 1.0 0 7 10 10 105 0.9 0 6 10 11 75 0.7 0 3 10 12 158 1.3 3 10 10 13 88 0.8 0 5 10 14 135 0.9 0 5 10
由表3的结果可明显看出,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卓越的性能,如高液体吸收速率,回流量的减少,并且尽管其为非常简单的结构仍很少产生泄漏。这是因为用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收性片材在其单一结构中具有液体吸收和扩散梯度,因此可快速吸收液体,平稳地转移所吸收的液体,并充分地将液体扩散在其底侧上。
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的其他变化或改进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人员是明显的。因此,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进行说明,所有的这样变化或改进应包括在由下述权利要求所明确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