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89735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99090.6

申请日:

2008.10.14

公开号:

CN101418629A

公开日:

2009.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3/20合同备案号:2011440001057让与人:华南理工大学受让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申请日:20081014公开日:20090429授权公告日:20110727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111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C3/20

主分类号:

E04C3/20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吴 波; 刘 伟; 刘琼祥; 许 喆

地址: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淑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包括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和钢筋,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分散于梁中,钢筋配置方式与常规钢筋混凝土梁相同。施工方法是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置于模板内,然后浇筑一层新混凝土,随后再将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交替置入模板内,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与已有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相比,本发明可节省混凝土废弃物破碎、筛分、净化等过程所消耗的大量能源,以及与废弃混凝土块体积相当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所耗费的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为建筑行业践行“环保、节能、减排”国家战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和钢筋,所述钢筋作为梁的骨架内置于梁中,钢筋四周由新混凝土包裹,废弃混凝土块分散于新混凝土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为旧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拆除所得的废弃混凝土块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为去除钢筋之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分散于梁中,各废弃混凝土块之间均填充有新混凝土。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

6、
  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置于模板内,然后浇筑一层新混凝土,随后再将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交替置入模板内。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在置入模板内之前用水清洗并充分浸湿。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说明书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废弃混凝土块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旧有建筑拆除产生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运往郊外堆放,而新建建筑需要的混凝土又完全采用新水泥、石子、河砂等材料配制而成。由此造成的危害包括:①废弃物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②过度开山采石破坏地表植被和原有地貌,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③大量淘挖河砂毁坏河床和堤坝,危及河流安全;④水泥生产消耗大量能源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为此,如何科学利用旧有建筑拆除产生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以尽量减少新建建筑对新水泥、石子、河砂等材料的消耗,已成为整个建筑行业践行“环保、节能、减排”国家战略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废弃物的一种再利用途径在国内外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所谓再生骨料混凝土,就是将旧有建筑拆除所得的混凝土废弃物,经过破碎、筛分、净化等过程,获取大量骨料尺度的颗粒,然后利用其配制而得的新混凝土。但是上述处理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消耗大量能源,加之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仍然需要耗费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利用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免除或简化混凝土废弃物再利用中的破碎、筛分、净化等处理过程,从而节省上述过程所消耗的大量能源,以及与废弃混凝土块体积相当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所耗费的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最终以更少的能耗和资源消耗量对混凝土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法实现: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和钢筋,所述钢筋作为梁的骨架内置于梁中,钢筋四周由新混凝土包裹,废弃混凝土块分散于新混凝土中。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为旧有结构(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等)拆除所得的废弃混凝土块体。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为去除钢筋之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应能够直接或经简单加工后使用。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分散于梁中,各废弃混凝土块之间均填充有新混凝土。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中,所述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施工方法为: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置于模板内,然后浇筑一层新混凝土,随后再将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交替置入模板内。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在置入模板内之前需用水清洗并充分浸湿。
上述的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免除或简化了混凝土废弃物再利用中的破碎、筛分、净化等处理过程,从而节省了上述过程所消耗的大量能源,以及与废弃混凝土块体积相当的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所耗费的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最终以更少的能耗和资源消耗量对混凝土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2)废弃混凝土块经过水清洗并在使用前充分浸湿,使新、旧混凝土之间可实现更好的粘结。(3)废弃混凝土块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既使废弃混凝土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也使梁构件的工作性能较佳。(4)本发明提出的施工方法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示出:1、钢筋2、新混凝土3、废弃混凝土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包括钢筋1、新混凝土2、废弃混凝土块3。图1是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制作时,首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置于模板内,然后浇筑一层新混凝土,随后再将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交替置入模板内,通过充分振捣使得各废弃混凝土块之间均填充有新混凝土且钢筋四周由新混凝土包裹。模板施工采用常规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废弃混凝土块可以仅用水清洗,也可以采用水玻璃等化学药剂浸泡以改善其性能,废弃混凝土块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包括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和钢筋,所述废弃混凝土块分散于梁中,钢筋配置方式与常规钢筋混凝土梁相同。施工方法是先将绑扎好的钢筋置于模板内,然后浇筑一层新混凝土,随后再将废弃混凝土块、新混凝土交替置入模板内,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与已有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相比,本发明可节省混凝土废弃物破碎、筛分、净化等过程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