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8793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12508.2

申请日:

2015.04.30

公开号:

CN104758043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B 17/88收件人:杨永军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B 17/88收件人:杨永军文件名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88申请日:201504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88

主分类号:

A61B17/88

申请人:

杨永军

发明人:

杨永军; 周纪平; 姚树强; 姜传杰

地址:

264400山东省文登市米山路甲71-3号1单元0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包括螺母、螺钉、连接杆、弹簧垫和弹性自锁模块。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垂直方向一端与所述螺钉连接,水平方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使用时拧紧所述螺母使所述弹簧垫和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啮合,从而锁紧所述螺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本发明的设备有效解决了传统固定设备无弹性功能,经手术固定过后,在人体动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松动、断钉致使手术失败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安全性高、强度大、准确性好,易于掌握,解决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中上胸椎伤病患者后入路椎弓根植钉难度高、风险性大的难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高弹性钛合金作为材料,包括螺母、螺钉、连接杆、弹簧垫和弹性自锁模块;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垂直方向一端与所述螺钉连接,水平方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安装时拧紧所述螺母使所述弹簧垫和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啮合,从而锁紧所述螺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螺钉和所述连接杆连接的所述弹性自锁模块,一侧纵向是与所述连接杆粗细相当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一侧为所述螺钉尾并与所述圆柱孔相互垂直,在所述螺钉尾与所述圆柱孔垂直的面上设置一纵沟,直达所述圆柱孔内,并相应地切去部分圆柱壁,当所述螺钉尾与所述连接杆全部套入所述圆柱孔内,所述螺钉尾与螺帽拧紧时,所述纵沟逐渐闭合,所述螺钉尾与所述螺帽拧紧后加紧所述连接杆。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因球形面与所述弹性自锁模块的凹球面配合可左右倾斜角度,角度范围为0~3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为球形螺钉,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弹簧垫为纹牙形弹簧垫,所述弹性自锁模块为纹牙形弧轨弹性自锁模块。

5.
  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切除椎弓根横突直至根部,探查椎弓根的上下界限及外侧壁,于椎弓根外侧壁的中间锥开椎弓根的外侧皮质骨,沿椎弓根外侧锥开的皮质骨孔以一定角度向前探入椎弓根的基底及椎体内,探明钉道后拧入螺钉及棒固定。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椎弓根外侧锥开的皮质骨孔以一定角度向前探入椎弓根的基底及椎体内中的角度为外展15°~30°,尾部头侧倾斜10°~25°。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直径和长度为:
T1、T2处螺钉的长度为30~35mm,直径5.5mm;
T3~T5长度为35~40mm,直径一般5.5~6.0mm;
T6~T10长度为45mm左右,直径一般6.0mm。

说明书

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中上胸椎一般是指T1-T10,该处的椎弓根远比腰椎椎弓根细,T4~T9节段最窄,椎弓根平均横径小于5mm。Ebraheim等的研究发现,最窄的椎弓根在T4为3.8mm,其次是T5和T6为4mm。
传统的植钉方法有Roy-Camille法和Maged法;国内外流行的植钉方法有球探技术(Ball tip Technique)、漏斗技术(Funnel Technique)和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
按照传统植钉方法Vaccaro等曾报道中上胸椎高达41%的椎弓根螺钉穿透了椎弓根范围;国内301医院的毛克亚报道置入的405枚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穿破率30.6%。
按照球探技术(Ball tip Technique)的植钉方法,椎弓根穿破率10~15%;按照球漏斗技术(Funnel Technique)的植钉方法,椎弓根穿破率16%;按照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的植钉方法,椎弓根穿破率4.6%,但成本高且操作技术复杂。
因此中上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按照上述方法置钉很难植入,会出现3大不足:其一,椎弓根钉易突入椎管导致脊髓损伤,严重时出现瘫痪;其二,因中上胸椎椎弓根较细,用于固定的椎弓根螺钉相应也较细,从而导致内固定不牢、易断钉;其三,因其椎弓根较细,内固定后椎弓根膨胀性改变而出现骨折,导致内固定强度下降。
由于上述3大因素的制约,中上胸椎的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受到很大限制。加之传统的固定设备普遍存在固定面积小,摩擦力小的问题,经手术固定后,在人体动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松动,甚至由此产生断钉,导致手术失败的问题,更使中上胸椎的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在操作上雪上加霜。
为了克服、弥补上述中上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缺点和不足,研究设计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植钉路径及设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研究设计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中上胸椎固定新术式即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新术式,克服、弥补了中上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缺点和不足,解决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中上胸椎伤病患者后入路椎弓根植钉难度高、风险性大的难题,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所述设备采用高弹性钛合金作为材料,包括螺母、螺钉、连接杆、弹簧垫和弹性自锁模块。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垂直方向一端与所述螺钉连接,水平方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安装时拧紧所述螺母使所述弹簧垫和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啮合,从而锁紧所述螺钉。
与所述螺钉和所述连接杆连接的所述弹性自锁模块,一侧纵向是与所述连接杆粗细相当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一侧为所述螺钉尾并与所述圆柱孔相互垂直,在所述螺钉尾与所述 圆柱孔垂直的面上设置一纵沟,直达所述圆柱孔内,并相应地切去部分圆柱壁,当所述螺钉尾与所述连接杆全部套入所述圆柱孔内,所述螺钉尾与螺帽拧紧时,所述纵沟逐渐闭合,所述螺钉尾与所述螺帽拧紧后加紧所述连接杆。
所述螺钉因球形面与所述弹性自锁模块的凹球面配合可左右倾斜角度,角度范围为0~30°。
所述螺钉为球形螺钉,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弹簧垫为纹牙形弹簧垫,所述弹性自锁模块为纹牙形弧轨弹性自锁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切除椎弓根横突直至根部,探查椎弓根的上下界限及外侧壁,于椎弓根外侧壁的中间锥开椎弓根的外侧皮质骨,沿椎弓根外侧锥开的皮质骨孔以一定角度向前探入椎弓根的基底及椎体内,探明钉道后拧入螺钉及棒固定。
所述沿椎弓根外侧锥开的皮质骨孔以一定角度向前探入椎弓根的基底及椎体内中的角度为外展15°~30°,尾部头侧倾斜10°~25°。
所述螺钉的直径和长度为:
T1、T2处螺钉的长度为30~35mm,直径5.5mm。
T3~T5长度为35~40mm,直径一般5.5~6.0mm。
T6~T10长度为45mm左右,直径一般6.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入路进钉点在椎弓根的外侧壁上,进定点矢状位接近胸髓平面,螺钉位于半椎弓根半部分,不易进入椎管而伤及胸髓。同时螺钉外侧有肋骨的保护,螺钉不易偏向外而损伤胸膜。
2、具有足够强度
本发明的半椎弓根螺钉直径不受椎弓根粗细的限制,可选择较大直径的螺钉,所植入的螺钉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把持力,并经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得到验证。且螺钉位于半椎弓根半部分,有螺纹的内侧切割作用,螺钉内侧螺纹可部分切入半椎弓根半部分,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内固定的强度。
3、置钉准确度高,易于掌握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直接探及椎弓根上、下缘和外侧壁,进一步说是可在直视下置钉,操作安全准确,易于掌握。
4、固定设备具有弹性功能、固定面积大、摩擦力大
本发明的固定设备中,弹簧垫与弹性自锁模块间采用弧轨纹牙锁定设计,一方面使螺钉在矢状面有0~30°钉杆角调整范围,另一方面为螺帽提供了弹性固定,增加了矫形的随意性和固定的可靠性。在固定设备的安装中,螺钉与连接杆的链接,采用了金属高弹性的特点,通过螺钉连接块上的纵沟实现了能使连接杆向中间挤压被牢固固定,螺钉尾帽由其高弹性金属向外的弹性被锁紧的效果。有效解决了传统矫形固定器械无弹性功能,经手术固定过后,在人体动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松动、甚至由此产生断钉,致使手术失败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中螺钉与连接杆组合后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中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示意图。
图中,101-螺钉尾、102-螺母、103-弹簧垫、104-弹性自锁模块、105-螺钉、10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中螺钉与连接杆组合后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与图2中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所述固定设备采用高弹性钛合金作为材料,包括螺母102、螺钉105、连接杆106、弹簧垫103和弹性自锁模块104。所述弹性自锁模块104垂直方向一端与所述螺钉105连接,水平方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06连接,安装时拧紧所述螺母102使所述弹簧垫103和所述弹性自锁模块104啮合,从而锁紧所述螺钉105。
与所述螺钉105和所述连接杆106连接的所述弹性自锁模块104,一侧纵向是与所述连接杆106粗细相当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一侧为所述螺钉尾101并与所述圆柱孔相互垂直,在所述螺钉尾101与所述圆柱孔垂直的面上设置一纵沟,该纵沟直达所述圆柱孔内,并相应地切去部分圆柱壁,当所述螺钉尾101与所述连接杆106全部套入所述圆柱孔内,所述螺钉尾101与螺帽拧紧时,所述纵沟逐渐闭合,所述螺钉尾101与所述螺帽拧紧后加紧所述连接杆106。
所述螺钉105因球形面与所述弹性自锁模块104的凹球面配合可左右倾斜角度。
所述倾斜角度为0~30°。
所述螺钉105为球形螺钉,所述螺母102为六角螺母,所述弹簧垫103为纹牙形弹簧垫,所述弹性自锁模块104为纹牙形弧轨弹性自锁模块。
所述固定设备适用于全脊柱各个部位的矫形,可以用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植钉。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中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示意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如图3中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马头咬骨钳及椎板咬骨钳切除横突直至根部,用神经剥离子钩探查椎弓根的上下界限及外侧壁,用开路锥于椎弓根外侧壁的中间锥开椎弓根的外侧皮质骨,然后用椎弓根探子沿椎弓根外侧锥开的皮质骨孔向前探入椎弓根的基底及椎体内,方向为外展15~30°,尾部头侧倾斜10~25°,用小球探子探明钉道上下内外前5个壁均为骨质后,拧入直径为4.5~6.0mm,长度为30~35mm的螺钉,根据需要固定的节段依次置入螺钉及棒固定。
所述螺钉的直径和长度为:
T1、T2处螺钉的长度为30~35mm,直径5.5mm。
T3~T5长度为35~40mm,直径一般5.5~6.0mm。
T6~T10长度为45mm左右,直径一般6.0mm。
本发明研究设计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中上胸椎固定新术式即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新术式,有效克服、弥补了中上胸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缺点和不足,解决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中上胸椎伤病患者后入路椎弓根植钉难度高、风险性大的难题,且成本较低、操作简便。
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权利范围的限定。

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入路置钉固定方法及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中上胸椎后路半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合使用的设备,包括螺母、螺钉、连接杆、弹簧垫和弹性自锁模块。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垂直方向一端与所述螺钉连接,水平方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使用时拧紧所述螺母使所述弹簧垫和所述弹性自锁模块啮合,从而锁紧所述螺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中上胸椎伤病植入半椎弓螺钉固定的方法。本发明的设备有效解决了传统固定设备无弹性功能,经手术固定过后,在人体动力作用下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