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7799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5687.4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号:

CN104784514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日:201503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P25/02;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王先忠

发明人:

王先忠

地址:

264309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石岛新城区双榜东路1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玄参10-30份、杏仁5-20份、葛根5-25份、桔梗5-20份、胡黄连10-30份、络石藤5-25份、天麻10-30份、独角莲10-40份、寻骨风5-20份、六月雪10-30份、黄柏5-20份、石见穿5-25份、丝瓜络10-30份、僵蚕5-20份、天南星5-25份、蒲公英10-30份、蜂房5-20份、蔓荆子5-25份、白蒺藜10-30份、甘草5-2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通经活络、熄风止痉、燥湿化痰、祛风止痛的功效,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玄参10-30份、杏仁5-20份、葛根5-25份、桔梗5-20份、胡黄连10-30份、络石藤5-25份、天麻10-30份、独角莲10-40份、寻骨风5-20份、六月雪10-30份、黄柏5-20份、石见穿5-25份、丝瓜络10-30份、僵蚕5-20份、天南星5-25份、蒲公英10-30份、蜂房5-20份、蔓荆子5-25份、白蒺藜10-30份、甘草5-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玄参20份、杏仁10份、葛根15份、桔梗10份、胡黄连20份、络石藤15份、天麻20份、独角莲30份、寻骨风10份、六月雪20份、黄柏10份、石见穿15份、丝瓜络20份、僵蚕10份、天南星15份、蒲公英20份、蜂房10份、蔓荆子15份、白蒺藜20份、甘草10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包括前额、头皮、眼、鼻、唇、脸颊、上颌、下颌在内的面部神经痛,也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 岁起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引发阵痛,故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虽然时间短,见效快,但风险大;药物治疗目前缺乏特效药,存在着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不足。
祖国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头风”或“偏头痛”范畴。其病因病机是因风、寒、外邪侵袭中头面经络,和体内痰浊互结,日久痹阻络脉,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而致此病发生。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采用通经活络、熄风止痉、祛风止痛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风险大、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玄参10-30份、杏仁5-20份、葛根5-25份、桔梗5-20份、胡黄连10-30份、络石藤5-25份、天麻10-30份、独角莲10-40份、寻骨风5-20份、六月雪10-30份、黄柏5-20份、石见穿5-25份、丝瓜络10-30份、僵蚕5-20份、天南星5-25份、蒲公英10-30份、蜂房5-20份、蔓荆子5-25份、白蒺藜10-30份、甘草5-2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玄参20份、杏仁10份、葛根15份、桔梗10份、胡黄连20份、络石藤15份、天麻20份、独角莲30份、寻骨风10份、六月雪20份、黄柏10份、石见穿15份、丝瓜络20份、僵蚕10份、天南星15份、蒲公英20份、蜂房10份、蔓荆子15份、白蒺藜20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杏仁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的功效;葛根具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利五脏、补五劳的功效;胡黄连具有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络石藤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天麻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独角莲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寻骨风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六月雪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石见穿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镇痛的功效;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僵蚕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天南星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蜂房具有祛风功毒杀虫止痛的功效;蔓荆子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白蒺藜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通经活络、熄风止痉、燥湿化痰、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5%,治愈率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玄参20g、杏仁10g、葛根15g、桔梗10g、胡黄连20g、络石藤15g、天麻20g、独角莲30g、寻骨风10g、六月雪20g、黄柏10g、石见穿15g、丝瓜络20g、僵蚕10g、天南星15g、蒲公英20g、蜂房10g、蔓荆子15g、白蒺藜20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玄参10g、杏仁20g、葛根5g、桔梗15g、胡黄连10g、络石藤20g、天麻15g、独角莲40g、寻骨风5g、六月雪25g、黄柏12g、石见穿20g、丝瓜络10g、僵蚕15g、天南星5g、蒲公英30g、蜂房12g、蔓荆子25g、白蒺藜10g、甘草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玄参25g、杏仁5g、葛根20g、桔梗12g、胡黄连25g、络石藤5g、天麻30g、独角莲10g、寻骨风15g、六月雪10g、黄柏20g、石见穿5g、丝瓜络25g、僵蚕12g、天南星20g、蒲公英10g、蜂房20g、蔓荆子5g、白蒺藜25g、甘草12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玄参30g、杏仁15g、葛根10g、桔梗20g、胡黄连15g、络石藤25g、天麻10g、独角莲35g、寻骨风12g、六月雪30g、黄柏15g、石见穿10g、丝瓜络30g、僵蚕5g、天南星25g、蒲公英15g、蜂房5g、蔓荆子20g、白蒺藜15g、甘草20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玄参15g、杏仁12g、葛根25g、桔梗5g、胡黄连30g、络石藤10g、天麻25g、独角莲15g、寻骨风20g、六月雪15g、黄柏5g、石见穿25g、丝瓜络15g、僵蚕20g、天南星10g、蒲公英25g、蜂房15g、蔓荆子10g、白蒺藜30g、甘草5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40~75岁。
二、诊断标准:
1、疼痛为剧痛、电击样痛、突发性痛;
2、疼痛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有板击点;
3、突然发作,随疼痛的消失有间歇性缓解期;
4、疼痛部位明显,局限于三叉神经一个或几个分支的分布区。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治愈:治疗后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没有复发;
(2)、显效:用药后疼痛消失,随访半年内有复发 ( > 3个月 ),再用药仍有效;
(3)、有效:用药后症状缓解,但1-2个月内复发;
(4)、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52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鲍某,男,61岁。自述患三叉神经痛2年余,每当触摸面部或情绪激动时而诱发。发作时右侧面颊、下颌如闪电样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曾服用卡马西平,起初疼痛可以缓解,后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病例2:陈某,女,53岁,3个月前开始出现左侧牙龈、面颊疼痛,牵引头角,反复发作,势如刀割针刺,呻吟不已,口唇颊车下颌部微麻,颊部潮红,流泪流涎,甚至微风拂面,即可促发阵痛。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所有症状完全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玄参10-30份、杏仁5-20份、葛根5-25份、桔梗5-20份、胡黄连10-30份、络石藤5-25份、天麻10-30份、独角莲10-40份、寻骨风5-20份、六月雪10-30份、黄柏5-20份、石见穿5-25份、丝瓜络10-30份、僵蚕5-20份、天南星5-25份、蒲公英10-30份、蜂房5-20份、蔓荆子5-25份、白蒺藜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