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8011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15622.4

申请日:

2012.08.30

公开号:

CN102817352A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054申请日:2012083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054; E02D3/10

主分类号:

E02D3/054

申请人: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涂圣武; 杨扬; 沈晓平; 崔大伟; 何巍; 卢小超; 赵俊明; 曹文涛; 陈红斌

地址:

211112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诚信大道22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樊文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 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 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 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 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碎石土垫层的厚度设置为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纵向碎石盲沟沿道路中心线通长设置,横向碎石盲沟按每20米一道且左右幅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纵向及横向碎石盲沟宽度为0.6m,深度为原地面下1.0m;两侧排水沟宽度为1.0m,深度为原地面下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 S61、第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5~10遍,测量5~1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开始出现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 S62、第二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20遍,测量15~2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出现大面积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 S63、第三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20~30遍,测量25~3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机械行进速度为10km/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进行原状土标准贯入试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放出道路中心线,标出试验范围,并布设好沉降观测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沉降量的检测频率为20点/2000㎡,标准贯入的检测频率3点/5000㎡。

说明书

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经常威胁着工程安全。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地震活跃期,地震发生频率增大,这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道路桥梁会产生严重破坏,导致道路开裂、塌方、隆起、不均匀下沉,桥梁墩台滑移或墩、柱、支座破坏。在平原、河谷地区,这些震害主要是由于沉陷、液化等地基失效引起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公路桥梁抗震细则》JTG/TB02-01—2008,该规范对桥梁抗震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同时补充、细化了场地和地基部分内容,但是对高速公路可液化地基处理设计仍然缺乏明确的指导,设计单位在处理可液化土地基时经常感到无据可依,在处理原则和处理力度上均找不到明确的指导。

高速公路液化土地基的加固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程的重要性;(2)发生震害后的影响程度;(3)修复的难易程度。公路地基工程即使是高速公路这样的重要工程,与工民建部门的建筑物或水利部门的设施相比,公路地基发生震害产生的损失要小得多。同时,路基工程与桥梁等构造物相比,修复工作也要容易一些。公路地基与一般工程相比,范围要大得多。从经济上考虑,不可能在砂土液化路段全部进行处理。

液化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挤密碎石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爆炸振密法,换填法等。液化土地基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而液化问题的特征是液化土地基靠强地震因素来激发的病害,有一定的偶然性。对于高速公路这样大面积处理液化土而言,强夯法和挤密碎石桩法是首选的处理手段。当全液化地基路段较长,需处理面积大,公路沿线外缘较近范围内无村庄,无重要构造物时,强夯法是比较理想的办法。但其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和振动较大,不宜在人口、建筑密集的区域使用。同时,即使花巨资进行了地基处理,只是起到加固作用,地震时也未必一点问题不出(例如由上部结构强度引起的路肩开裂或滑塌仍可能发生)。冲击碾压作为路基处理的一种新型工法,具有简便快速,省工省时,提高路基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工程费用的优点,但是并不直接适用于含水率≥30%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在此背景下,结合冲击碾压和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各自特点,研发一种有效、快速、可靠、费用低的路基加固施工工法尤为必要。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了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施工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

本发明的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所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

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

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

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

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碎石土垫层的厚度设置为30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纵向碎石盲沟沿道路中心线通长设置,横向碎石盲沟按每20米一道且左右幅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纵向及横向碎石盲沟宽度为0.6m,深度为原地面下1.0m;两侧排水沟宽度为1.0m,深度为原地面下1.2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6具体为:

S61、第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5~10遍,测量5~1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开始出现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

S62、第二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20遍,测量15~2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出现大面积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

S63、第三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20~30遍,测量25~3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机械行进速度为10km/h。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进行原状土标准贯入试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具体为:

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放出道路中心线,标出试验范围,并布设好沉降观测点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7中沉降量的检测频率为20点/2000㎡,标准贯入的检测频率3点/5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采用25kJ高能量冲击压路机,在已完成的路基上进行冲击碾压的连续作业,随着冲击碾压遍数的增加,使路基由上至下碾压而增加密实度,形成厚1.0~1.5m的加固层,达到了优质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同时通过设置纵向、横向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有利于地基排水固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中的碾压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

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

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

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

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

上述施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的流程示意图和工艺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同时还进行原状土标准贯入试验;

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放出道路中心线,标出试验范围,并布设好沉降观测点位置;

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以控制碎石土厚度,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碎石土垫层的厚度设置为30cm;

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其中,纵向碎石盲沟沿道路中心线通长设置,横向碎石盲沟按每20米一道且左右幅交错设置。优选地,纵向及横向碎石盲沟宽度为0.6m,深度为原地面下1.0m;两侧排水沟宽度为1.0m,深度为原地面下1.2m;

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

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机械行进速度为10km/h;

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沉降量的检测频率为20点/2000㎡,标准贯入的检测频率3点/5000㎡。

进一步地,步骤S6具体为:

S61、第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5~10遍,测量5~1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开始出现弹簧现象(路基表面局部出现渗水和泛沙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

S62、第二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20遍,测量15~2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出现大面积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

S63、第三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20~30遍,测量25~3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

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碾压时采用来回错轮方式进行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碾压方式如图3所示。同时,配备了挖掘机、推土机、抽水机等;冲击压路机开始由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时,机械行进速度控制在10km/h左右。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碾压遍数由专人负责记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采用25kJ高能量冲击压路机,在已完成的路基上进行冲击碾压的连续作业,随着冲击碾压遍数的增加,使路基由上至下碾压而增加密实度,形成厚1.0~1.5m的加固层,达到了优质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同时通过设置纵向、横向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有利于地基排水固结。该施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817352A43申请公布日20121212CN102817352ACN102817352A21申请号201210315622422申请日20120830E02D3/054200601E02D3/1020060171申请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1112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诚信大道2200号72发明人涂圣武杨扬沈晓平崔大伟何巍卢小超赵俊明曹文涛陈红斌74专利代理机构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32230代理人樊文红54发明名称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

2、,同时测量地面高程;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

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碎石土垫层的厚度设置为3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纵向碎石盲沟。

4、沿道路中心线通长设置,横向碎石盲沟按每20米一道且左右幅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纵向及横向碎石盲沟宽度为06M,深度为原地面下10M;两侧排水沟宽度为10M,深度为原地面下12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S61、第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510遍,测量51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开始出现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S62、第二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20遍,测量152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出现大面积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S63、。

5、第三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2030遍,测量253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机械行进速度为10KM/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进行原状土标准贯入试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放出道路中心线,标出试验范围,并布设好沉降观测点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沉降量。

6、的检测频率为20点/2000,标准贯入的检测频率3点/5000。权利要求书CN102817352A1/4页3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经常威胁着工程安全。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地震活跃期,地震发生频率增大,这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道路桥梁会产生严重破坏,导致道路开裂、塌方、隆起、不均匀下沉,桥梁墩台滑移或墩、柱、支座破坏。在平原、河谷地区,这些震害主要是由于沉陷、液化等地基失效引起的。2008年。

7、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公路桥梁抗震细则JTG/TB02012008,该规范对桥梁抗震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同时补充、细化了场地和地基部分内容,但是对高速公路可液化地基处理设计仍然缺乏明确的指导,设计单位在处理可液化土地基时经常感到无据可依,在处理原则和处理力度上均找不到明确的指导。0003高速公路液化土地基的加固应考虑以下因素1工程的重要性;2发生震害后的影响程度;3修复的难易程度。公路地基工程即使是高速公路这样的重要工程,与工民建部门的建筑物或水利部门的设施相比,公路地基发生震害产生的损失要小得多。同时,路基工程与桥梁等构造物相比,修复工作也要容易一些。公路地基与一般工程。

8、相比,范围要大得多。从经济上考虑,不可能在砂土液化路段全部进行处理。0004液化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挤密碎石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爆炸振密法,换填法等。液化土地基处理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而液化问题的特征是液化土地基靠强地震因素来激发的病害,有一定的偶然性。对于高速公路这样大面积处理液化土而言,强夯法和挤密碎石桩法是首选的处理手段。当全液化地基路段较长,需处理面积大,公路沿线外缘较近范围内无村庄,无重要构造物时,强夯法是比较理想的办法。但其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和振动较大,不宜在人口、建筑密集的区域使用。同时,即使花巨资进行了地基处理,只是起到加固作用,地震时也未必一点问题。

9、不出例如由上部结构强度引起的路肩开裂或滑塌仍可能发生。冲击碾压作为路基处理的一种新型工法,具有简便快速,省工省时,提高路基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工程费用的优点,但是并不直接适用于含水率30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在此背景下,结合冲击碾压和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各自特点,研发一种有效、快速、可靠、费用低的路基加固施工工法尤为必要。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了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其施工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0007本发明的一种高含水率可。

10、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所述工法包括以下步骤说明书CN102817352A2/4页4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中碎石土垫层的厚度设置为30CM。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纵向碎石盲沟沿道路中心线通长设置,横。

11、向碎石盲沟按每20米一道且左右幅交错设置。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中纵向及横向碎石盲沟宽度为06M,深度为原地面下10M;两侧排水沟宽度为10M,深度为原地面下12M。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6具体为S61、第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510遍,测量51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开始出现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S62、第二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20遍,测量152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出现大面积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S63、第三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2030遍,测量253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

12、述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机械行进速度为10KM/H。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进行原状土标准贯入试验。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具体为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放出道路中心线,标出试验范围,并布设好沉降观测点位置。00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7中沉降量的检测频率为20点/2000,标准贯入的检测频率3点/5000。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采用25KJ高能量冲击压路机,在已完成的路基上进行冲击碾压的连续作业,随着冲击碾压遍数的增加,使路基由上至下碾压而增加密实度,形成。

13、厚1015M的加固层,达到了优质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同时通过设置纵向、横向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有利于地基排水固结。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的流程示意图。0018图2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的工艺流程图。0019图3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中的碾压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817352A3/4页50020本发明的一种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4、沿道路中心线。

14、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0021上述施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0023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的流程示意图和工艺流程图,。

15、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冲击碾压路段清理整平,同时测量地面高程,同时还进行原状土标准贯入试验;S2、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放出道路中心线,标出试验范围,并布设好沉降观测点位置;S3、铺筑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以控制碎石土厚度,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碎石土垫层的厚度设置为30CM;S4、沿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及横向分别开挖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其中,纵向碎石盲沟沿道路中心线通长设置,横向碎石盲沟按每20米一道且左右幅交错设置。优选地,纵向及横向碎石盲沟宽度为06M,深度为原地面下10M;两侧排水沟宽度为10M,深度为原地面下12M;S5、平整碎石土垫层并测量碎石土高程;S6、冲击压路机采用来回错轮。

16、方式对冲击碾压路段进行多次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且覆盖整个冲击碾压路段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机械行进速度为10KM/H;S7、计算累计沉降量并检测标贯击数。沉降量的检测频率为20点/2000,标准贯入的检测频率3点/5000。0024进一步地,步骤S6具体为S61、第一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510遍,测量51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开始出现弹簧现象路基表面局部出现渗水和泛沙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S62、第二次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20遍,测量152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路基出现大面积弹簧现象后静置12天,以便路基排水;S63、第三次冲。

17、击碾压冲击碾压2030遍,测量2530遍路基高程,计算沉降量。0025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压路机采用25KJ双轮三边形压路机,冲击碾压时采用来回错轮方式进行碾压,轮迹之间不重叠,碾压方式如图3所示。同时,配备了挖掘机、推土机、抽说明书CN102817352A4/4页6水机等;冲击压路机开始由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时,机械行进速度控制在10KM/H左右。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碾压遍数由专人负责记录。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含水率可液化土地基冲击碾压施工工法采用25KJ高能量冲击压路机,在已完成的路基上进行冲击碾压的连续作业,随着冲击碾压遍数的增加,使。

18、路基由上至下碾压而增加密实度,形成厚1015M的加固层,达到了优质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同时通过设置纵向、横向碎石盲沟及两侧排水沟,有利于地基排水固结。该施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地基质量、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工程费用、对环境影响小。0027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0028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817352A1/2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817352A2/2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81735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