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7779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3417.4

申请日:

2015.03.30

公开号:

CN104784481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503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P19/00;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王艳菊

发明人:

王艳菊; 许鹏

地址:

27640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健康路17号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患者主要表现为脊柱关节僵硬疼痛,静止时重而活动后得以舒展,多伴有畏寒喜暖、乏力、舌淡暗、苔薄白等症状。本发明选择中药红门兰、老君须、双肾草、竹叶莲、红五加、蛇接骨、冷杉果、蛤萎叶、紫背天葵草、土远志,水煎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7%,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红门兰9-12份、老君须9-15份、双肾草20-30份、竹叶莲3-9份、红五加15-30份、蛇接骨1.5-3份、冷杉果9-12份、蛤蒌叶1-3份、紫背天葵草10-14份、土远志6-9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红门兰11份、老君须12份、双肾草25份、竹叶莲6份、红五加20份、蛇接骨2份、冷杉果11份、蛤蒌叶2份、紫背天葵草12份、土远志7.5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和非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髋关节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预后不良的标志,常发生在发病的前5年内,严重者髋关节畸形强直而造成终身残废丧失劳动力。目前尚缺乏经济安全有效且能显著缓解AS病情的药物。目前,现代医学对AS的病因及治疗研究中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特殊的治疗手段,且副作用较多。申请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治疗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患者主要表现为脊柱关节僵硬疼痛,静止时重而活动后得以舒展,多伴有畏寒喜暖、乏力、舌淡暗、苔薄白等症状,且感受潮湿寒邪是其较为常见的诱发因素,为阳虚寒盛之征,符合中医理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的病机,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红门兰9-12份、老君须9-15份、双肾草20-30份、竹叶莲3-9份、红五加15-30份、蛇接骨1.5-3份、冷杉果9-12份、蛤蒌叶1-3份、紫背天葵草10-14份、土远志6-9份。
优选的,红门兰11份、老君须12份、双肾草25份、竹叶莲6份、红五加20份、蛇接骨2份、冷杉果11份、蛤蒌叶2份、紫背天葵草12份、土远志7.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红门兰滋阴补肾、健脾强心;老君须滋阴补肾、健脾益气;双肾草滋阴补肾;竹叶莲补肾;红五加接骨强筋、行气活血;蛇接骨壮骨、散瘀、通经活络;冷杉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蛤蒌叶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消肿;紫背天葵草活血祛瘀、调经;土远志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来自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确诊为AS的患者,分为中药制剂方治疗组42例,尪痹中剂加白芍总苷对照组38例。
2.诊断标准 ①符合西医AS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定的纽约标准);②同时符合中医肾虚督寒血瘀证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③年龄16~45岁;④停用甲氨喋呤(MTX)、柳氨磺胺吡啶(SASP)、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慢作用药物1月以上;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者;②年龄<16或>45岁的患 者;③妊娠或哺乳的女性患者;④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晚期严重关节畸形、残废的患者;⑥同时有其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或合并有其他风湿病的患者;⑦试验中受试者不能耐受,经医生判断应停止试验者;⑧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要求服药,或加服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判断者;⑨临床资料不全者;⑩受试者自行退出者。
3.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组方:红门兰11g、老君须12g、双肾草25g、竹叶莲6g、红五加20g、蛇接骨2g、冷杉果11g、蛤蒌叶2g、紫背天葵草12g、土远志7.5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每日1剂,水煎取200mL,早晚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尪痹冲剂颗粒1袋/次,每日3次口服,白芍总苷0.3g/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每个疗程3个月,连续观察2个疗程,共180d。
护理方面应注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患病期间易并发虹膜炎,所以一旦患者并发眼色素膜炎时,按时冲洗眼滞留的分泌物,保持结膜囊清洁,眼部不宜遮盖,以免发生感染。患者在生活中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姿势与升高。如睡低枕以减少颈椎前弯、要睡硬板床、平时注意减少脊椎的负重,避免长期弯腰活动、过于肥胖的病人,应减轻体重,从而减轻关节的负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患病后胸廓受累较严重,所以肺部极易发生感染,应鼓励患者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患病初期尽量适当的进行一些活动,可减少脊柱及关节畸形的程度。每日进行脊柱及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锻炼2次,每次 活动量以不引起第二天关节症状加深为限。活动前应先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损伤。同时,水疗、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起到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及消炎止痛的作用。
4.疗效标准 主要疗效指标:包括全身疼痛、脊柱痛和夜间痛指数、畏寒喜暖、乏力等症状均采用VAS水平视力对照表,晨僵时间以分钟计,瘀血证候积分按评分标准计。
参考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疗效判定标准和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AS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标准,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中疗效评定方法,拟定疗效判定参考方法。显效:7项主要疗效指标中至少有4项改善≥50%,或14项次要疗效指标中至少有7项改善≥50%;有效:7项主要疗效指标中至少有4项改善20%~50%,或14项次要疗效指标中至少有7项改善20%~50%;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加重者。
5.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后观察疗效,对照组38例,其中显效12例(31.6%),有效16例(42.1%),无效10例(26.3%),总有效率73.7%。治疗组42例,其中显效25例(59.5%),有效15例(35.7%),无效2例(4.8%),总有效率9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红门兰11g、老君须12g、双肾草25g、竹叶莲6g、红五加20g、蛇接骨2g、冷杉果11g、蛤蒌叶2g、紫背天葵草12g、土远志7.5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红门兰12g、老君须16g、双肾草30g、竹叶莲9g、 红五加30g、蛇接骨3g、冷杉果12g、蛤蒌叶1g、花皮木15g、紫背天葵草14g、蝙蝠章14g、土远志9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实施例三:称取红门兰9g、老君须9g、双肾草20g、竹叶莲3g、红五加15g、蛇接骨1.5g、冷杉果9g、蛤蒌叶3g、紫背天葵草10g、土远志6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及护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制剂。患者主要表现为脊柱关节僵硬疼痛,静止时重而活动后得以舒展,多伴有畏寒喜暖、乏力、舌淡暗、苔薄白等症状。本发明选择中药红门兰、老君须、双肾草、竹叶莲、红五加、蛇接骨、冷杉果、蛤萎叶、紫背天葵草、土远志,水煎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7,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