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6785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7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8056.7

申请日:

2015.05.07

公开号:

CN104800274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48申请日:201505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48; A61P25/00; A61P19/08; A61P1/00

主分类号:

A61K36/48

申请人:

设孜丹增群佩

发明人:

设孜丹增群佩

地址:

674501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书松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是:诃子2-120克、毛诃子2-100克、余甘子3-150克、草木犀1-80克、光明盐1-60克、硇砂1-60克、明矾1-80克、食盐1-60克、寒水石2-120克、火硝1-60克、大青盐1-60克、紫草茸2-120克、水柏枝3-180克、松香2-120克、木蝴蝶1-60克组成。本发明组方疗效好且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 原料组成是:诃子2-120克、毛诃子2-100克、余甘子3-150克、草木犀1-80克、光明盐1-60克、硇砂1-60克、明矾1-80克、食盐1-60克、寒水石2-120克、火硝1-60克、大青盐1-60克、紫草茸2-120克、水柏枝3-180克、松香2-120克、木蝴蝶1-60克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 原料组成是:诃子20克、毛诃子20克、余甘子30克、草木犀15克、光明盐10克、硇砂15克、明矾15克、食盐10克、寒水石20克、火硝10克、大青盐10克、紫草茸20克、水柏枝30克、松香20克、木蝴蝶10克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从藏药的提取物,提取物混合制备得到。

4.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从藏药的提取物和、或部分生药制备得到。

5.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生药研成细粉制备得到。

6.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提取物按照本领域常用的藏药的提取方法制备;提取物和其他生药研成细粉制备得到。

7.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光明盐加适量细沙炒明矾,用水研磨,再过滤,反复研磨,阴干后研粉;松香:熬煮三天三夜,反复少许水熬煮,过程不能焦糊,小火慢熬;取其他药材研磨成粉,将以上粉末和炮制的松香混匀,加入适量酒曲发酵21天后阴干。

说明书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藏药学是藏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内容, 在整个传统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中独树一帜。藏药药理学的基础理论是五源、六味、三化味、八性、十七功效等, 藏医学认为味是舌对药物的感觉,药味有甘、酸、苦、咸、涩、辛6种, 其滋养身体的作用依次由强到弱。
    藏医学与西方医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 有其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记载:龙、赤巴、培根三者,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三大因素,为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这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液)和三种排 泄物(大便、小便、汗)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龙、赤巴、培根保持相互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若其中之一偏盛或偏衰而失调,平衡破坏,就会产生疾病。疾病的产生不会是单一的龙、赤巴、培根而引起,而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龙、赤巴、培根不协调而引发各种疾病。
龙,译成汉语是风或气,但其含义比中医的风或气更为广泛。它的功用是主呼吸、血液循环、肢体活动、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分解食物、输送饮食精微,是维持人体 生理活动的动力。龙一旦失调,就会出现心、肺、肝、胃、肠、肾、骨、胆、血液等器官机能的疾病。由于龙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又分为索增龙、紧久龙、麦娘姆 龙、恰不欺龙、吐塞龙等五种。《四部医典》第七会,所讲述的几种疾病,其中讲述了,藏医对半身不遂的解释 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黑脉泛指血管,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白脉泛指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多种神经。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比如: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零杂疾病类:痘疹杂病、音哑症、消化不良症、吐泻症、便秘症、热泻症、尿闭症、遗尿症、消渴症、呃逆症、哮喘症、腹部绞痛、寄生虫病、淋巴腺疫病、湿痹、痛风、黄水症、白脉症、皮肤病等共十九章。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在《四部医典·后续部》中说:四肢强直或挛急、跛跷、疖痈、炭疽、新旧疮疡炎肿、各种皮肤病妇女产后风、弓腰驼背关节变形、肌肤之间黄水充斥及各种隆病等均属藏药浴的治疗范围。随着对藏药浴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和科研的不断深入,藏药浴的治疗范围已拓展到藏医临床各科和保健强身的各个领域,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①关节及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肩周炎、静脉曲张、软组织损伤后期等;②骨、神经类疾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偏瘫症、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骨折恢复期等;③各种皮肤疾病:如银屑病、局限性硬皮病、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鱼鳞病、荨麻症、湿疹、真菌性皮肤病等;④随着对藏药浴的深入挖掘和不断研究,藏药浴的治疗范围已拓展到治疗妇科疾病和保健美容、休闲解疲等很多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骨折藏医与西医描述的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突发性的比较多,不分年龄、男女老少在生活中、劳作时均有发生,本发明藏药对于骨折主要是对患者在恢复时能有由里到外的一种治疗方法,使其在治疗中得到快速的恢复。
藏医脾脏寒症的描述:《四部医典》藏医对脾脏寒症分龙型、赤巴型两类,龙型的人,其特点是消瘦,面色灰黄,畏 寒,爱说话、唱歌,性格开朗等。赤巴型的人,其特点是易饥渴,多汗,身体有狐臭,面色发黄,性格倔强。
西医对半身不遂的描述:1、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任何一侧发生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两侧大脑半球最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内囊。
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都可引起半身不遂,脑血管病是引起半身不遂最常见的原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髓鞘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友病、心脏病、血粘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情绪不佳、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均可出现半身不遂。
西医对骨折的临床特征表述:(1)休克 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2)发热 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2.局部表现
骨折的特有体征:(1)畸形 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肩周炎的症状是:
怕冷:患者会“自觉地”保护好自己的肩部,比如用棉垫包肩,搭一条纱巾之类的,即使在炎炎夏日,肩部也不敢吹风。2、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 ,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3、肌肉痉挛与萎缩:疼痛可引起持续性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有的很轻,有的很重,疼痛与肌肉痉挛可局限在肩关节,也可以向 上放射至后头部,向下可达腕及手指,也有的向后放射到肩胛骨,向前到胸部。4、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对于肩的伸展不能如愿,不管是上举还是外展,肩关节都会有剧烈的疼痛,比如穿衣、梳头、洗脸、 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尤其是已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 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西医对骨质增生的描述: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西医对脾脏寒症的描述: 脾胃湿寒在西医术语来讲为:胃肠道感染、胃肠道受凉、急性胃炎、幽门梗阻、慢性胃炎等。 西医对于脾胃湿寒的症状所作出的表述为: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等。
藏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局部肢体置于煮热的药汁中浸泡,或用煮药蒸汽熏蒸和炒热的药物外缚,而后卧热炕发汗。通过水的温热及药物的双重作用刺激皮肤、穴位、毛孔等,使全身毛孔开放,血管扩张,体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速,从而疏松腠理、开启汗孔、疏气通络、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祛风除湿,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目的。
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温,味苦酸涩,具有敛肺、涩肠、下气的功效,多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咳失音、尿频遗精、崩漏带下等证。(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p173)。
 毛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Terminalia  bellirica(Gaertn.) Roxb.的干燥成熟果实。涩,平;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用于各种热症,泻痢,黄水病,肝胆病,病后虚弱。(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p68)。
 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p167)。
 草木犀:为豆科植物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的全草治疗因创伤、外科手术等引起的软组织损伤肿胀。症状如:扭挫伤、骨折、慢性劳损、烧烫伤、整形手术、静脉曲张、淋巴回流障碍等各种原因所致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各种类型痔引起的出血、脱出、疼痛、肿胀、瘙痒等。也用于痔手术肿胀、疼痛的治疗。(1998《中国植物志》第42(2)卷 300页)
光明盐: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石盐无色透明的晶体。祛风明目,消食化积;解毒。主目赤肿痛;泪眵多;食积脘胀;食物中毒。相关记录:1.《雷公炮炙论》:开盲明目。2.《唐本草》:主头面诸风,目赤痛,多哆泪。
 硇砂: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Sal Ammoniac的晶体。散结破瘀,祛痰消积,化腐生肌。主治癥瘕积聚,经闭腹痛,痰饮宿食,噎膈反胃,喉痹肿痛,痈肿瘰疬,目翳胬障,息肉赘疣。来源如下:1.《药性论》:“能除冷病,大益阳事。”,2.《新修木草》:“主积聚,破结血,烂胎,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3.《木草拾遗》:“主妇人、丈夫赢瘦积病,血气不调,肠鸣,饮食不消,腰脚疼冷,痃癖,痰饮,喉中结气,反胃吐水,令人能食,肥健。”,4.《日华子》:“补水脏,暖子宫,消冷癖瘀血,宿食不消,气块痃癖及血崩带下,恶疮息肉,食肉饱胀,夜多小便,女人血气心疼,丈夫腰胯酸重,四肢不任。”,5.《木草衍义》:“合他药治目中翳。”,6.王好古:“消肉积。”(引自《纲目》) ,7.《纲目》:“治噎膈,癥瘕,积痢,骨哽,除痣黡疣赘。”,8.《木草正》:“善消恶肉腐肉,生肌,敷金疮,生肉,去目翳胬肉。”  
 明矾:即十二水硫酸铝钾,可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泻止血。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聤耳流脓;鼻中息肉;疮痔疼痛;崩漏;衄血;损伤出血;久泻玖痢;带下阴痒;脱肛;子宫下垂。其来源如下:1.《本草纲目》: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痢,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痈疽,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2.《药性论》:治鼠漏,瘰疬,疗鼻衄,生含咽津,治急喉痹。
寒水石:为硫酸盐类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味辛、咸,性寒。清热泻火,利窍,消肿。相关记载:1.《神农本草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2.《本经逢源》:“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和剂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 。
 火硝:也称消石、火硝、牙硝(古书上又称茫消或北帝玄珠,焰硝等),是一种天然矿物,主要成分为硝酸钾。辟秽涤浊,攻坚破积,利水泻实,解毒消肿。主治暑日伤冷,寒热吐泻,瘕瘕痞块,颈项瘰疬,瘀血腹痛,黄疸黑疸,沙石淋痛,头痛,喉痹,目赤,疮疡肿毒。(来源于维基百科) 。
 大青盐:原名戎盐,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主要为氯化钠。具有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的作用。主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牙痛,大便秘结。主明目,目痛,益气,坚筋骨,去毒蛊。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血出。相关记录:1.《新修本草》:戎盐即胡盐,沙州名为秃登盐,廓州名为阴土盐,生河岸山坂之阴土石间,块大小不常,坚白似石,烧之不鸣灹尔。2.《本草拾遗》:生海西南雷、罗诸州山谷。似芒消末细。入口极冷。3.《本草图经》:医家治眼及补下药多用青盐,疑此即戎盐也。而《本经》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盐从西羌来者,形块方棱,明莹而青黑色,最奇。北胡来者,作大块而不光莹,又多孔窍,若蜂窠状,色亦浅于西盐,彼人谓之盐枕,入药差劣。北胡又有一种盐,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谓之青盐,缄封于匣中,与盐枕并作礼贽,不知是何色类?4.《本草衍义》:戎盐成垛,裁之如枕,细白,味甘、咸。
水柏枝:为柽柳科植物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 (Franch.) P. Y. Zhang et Y. J. Zhang的干燥幼枝。味辛、甘,性温。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90《中国植物志》第50(2)卷 175页)。
松香: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er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树脂除去挥发油后,所留存的固体树脂。 疏风,解表,透疹,止咳,清热解毒。相关记载:1.《药性论》:杀虫,用之主耳聋;牙有蛀孔,少许咬之不落;能贴诸疮脓血,煎膏生肌止痛,祛风。2.《滇南本草》:疗赤白癜风,厉风。3.《医学入门》:治历节酸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入滋补药和服,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4.《纲目》:强筋骨,利耳目。治崩带。5.《本草备要》:祛风去湿,化毒杀虫。
木蝴蝶: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止咳药;润肺药;和胃药。(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p60)。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经多年苦心研制而成的具有调节、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驱寒等症的一种复方藏药药浴制剂。
木发明的藏药药浴制剂,通过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另外角质层经水合作用,使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木发明的藏药药浴制剂,药物对皮肤局部的刺激,通过药浴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退肿作用;另外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促使机体某些抗体的形成,借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总之,通过皮肤的刺激作用,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此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药浴不但能清洁皮肤的污垢,还能通过热水的温度与水压促进身体的代謝,加入药材后,更能把药性带入体內,通过药澡,就可达到治病与保健的双重疗效;同时,热水药材的结合有加乘的藏药与水疗的效果,药浴由药材所发挥出的气味以及溶于水中的药性,行气活水。本发明对该症的疗效好且成本低,可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2-120克、毛诃子2-100克、余甘子3-150克、草木犀1-80克、光明盐1-60克、硇砂1-60克、明矾1-80克、食盐1-60克、寒水石2-120克、火硝1-60克、大青盐1-60克、紫草茸2-120克、水柏枝3-180克、松香2-120克、木蝴蝶1-60克组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20克、毛诃子20克、余甘子30克、草木犀15克、光明盐10克、硇砂15克、明矾15克、食盐10克、寒水石20克、火硝10克、大青盐10克、紫草茸20克、水柏枝30克、松香20克、木蝴蝶10克组成。
   本发明提供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复方藏药制剂由:从藏药的提取物,提取物混合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复方藏药制剂由:从藏药的提取物和、或部分生药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复方藏药制剂由: 生药研成细粉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提取物按照本领域常用的藏药的提取方法制备;提取物和其他生药研成细粉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方法:光明盐加适量细沙炒明矾,用水研磨,再过滤,反复研磨,阴干后研粉。松香:熬煮三天三夜,反复少许水熬煮,过程不能焦糊,小火慢熬。取其他药材研磨成粉,将以上粉末和炮制的松香混匀,加入适量酒曲发酵21天后阴干。
酒曲发酵使得经过炮制的药材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发酵时保持恒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2克、毛诃子2克、余甘子3克、草木犀1克、光明盐1克、硇砂1克、明矾1克、食盐1克、寒水石2克、火硝1克、大青盐1克、紫草茸2克、水柏枝3克、松香2克、木蝴蝶1克组成。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120克、毛诃子100克、余甘子150克、草木犀80克、光明盐60克、硇砂60克、明矾80克、食盐60克、寒水石120克、火硝60克、大青盐60克、紫草茸120克、水柏枝180克、松香120克、木蝴蝶60克组成。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20克、毛诃子20克、余甘子30克、草木犀15克、光明盐10克、硇砂15克、明矾15克、食盐10克、寒水石20克、火硝10克、大青盐10克、紫草茸20克、水柏枝30克、松香20克、木蝴蝶10克组成。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20克、毛诃子20克、余甘子30克、草木犀15克、光明盐10克、硇砂15克、明矾15克、食盐10克、寒水石20克、火硝10克、大青盐10克、紫草茸20克、水柏枝30克、松香20克、木蝴蝶10克组成。生药研成细粉制备得到。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原料组成是:诃子20克、毛诃子20克、余甘子30克、草木犀15克、光明盐10克、硇砂15克、明矾15克、食盐10克、寒水石20克、火硝10克、大青盐10克、紫草茸20克、水柏枝30克、松香20克、木蝴蝶10克组成。光明盐加适量细沙炒明矾,用水研磨,再过滤,反复研磨,阴干后研粉。松香:熬煮三天三夜,反复少许水熬煮,过程不能焦糊,小火慢熬。取其他药材研磨成粉,将以上粉末和炮制的松香混匀,加入适量酒曲发酵21天后阴干。
实施例6.
    治疗方案:使用本发明藏药药浴每人每天泡浴一至二个小时,轻者七天为一个小疗程,重症患者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根据患者身体及病情酌情药浴的时间。儿童需要有护士或者家长陪护方可进行。
   熬煮方法:取本发明藏药三两,兑水二十公斤,煮熬二小时然后加入热水泡浴。
疗效标准:
    痊愈—使用本发明藏药药浴每人每天泡浴一至二个小时,轻者七天为一个小疗程,重症患者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以上各种疾病有明显治疗效果。
   显效—以上所述病症语音明显改变,全身乏力减轻,精神萎靡消除。皮肤光滑,关节活动自如,语言恢复正常。
   有效—各项身体疾病指标参数回复正常,甚至有所回升。
   无效—各项身体疾病指标参数无明显改变。
治疗结果:
    16—70岁患者,其中半身不遂40例,骨折20例、肩周炎40例、骨质增生60例、脾脏寒症40例。
半身不遂患者,药浴实施例5藏药,1个月生活基本自理20例,三个月生活基本自理10例,三个月语言基本恢复正常10例;
    骨折患者,药浴实施例5藏药,半个月疼痛基本消除15例,一个月疼痛基本消除5例,一个月骨折恢复比一般治疗效果明显;
肩周炎患者,药浴实施例5藏药,半个月疼痛基本消除行动自如35例,一个月疼痛消除行动自如5例,三个月疼痛消除40例;
骨质增生患者,药浴实施例5藏药一个月,半个月疼痛基本消除行动自如40例,一个月疼痛消除行动自如10例,三个月疼痛消除行动自如10例;
脾脏寒症患者,药浴实施例5藏药,七天治愈30例,三个月治愈10例。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半身不遂、骨折、肩周炎、骨质增生、脾脏寒症的外用藏药,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是:诃子2-120克、毛诃子2-100克、余甘子3-150克、草木犀1-80克、光明盐1-60克、硇砂1-60克、明矾1-80克、食盐1-60克、寒水石2-120克、火硝1-60克、大青盐1-60克、紫草茸2-120克、水柏枝3-180克、松香2-120克、木蝴蝶1-60克组成。本发明组方疗效好且成本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