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794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10671.2

申请日:

2015.06.09

公开号:

CN104840644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4申请日:2015060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4; A61P3/06

主分类号:

A61K36/884

申请人:

张玉芳

发明人:

张玉芳

地址:

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东路2-1号中央龙湾小区5号楼1单元7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是由下列中药组成:柴胡10-15g、白芍10-15g、当归10-15g、黄芪20-30g、茯苓10-15g、白术10-15g、佛手10-12g、泽泻10-12g、丹参15-30g、生山楂15-30g、甘草10-12g。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8%,好转2%。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柴胡10-15g、白芍10-15g、当归10-15g、黄芪20-30g、茯苓10-15g、白术10-15g、佛手10-12g、泽泻10-12g、丹参15-30g、生山楂15-30g、甘草10-12g。

说明书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嗜食肥甘、损伤脾胃,或久坐久仰,体丰痰盛,痰浊内生,或七情内伤,痰瘀互结有关。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二者有生克关系。肝脏疏泄调畅,方能助脾运化,一旦肝脏疏泄失职,肝气郁结,往往横逆犯脾,即所谓“肝木克脾土”,脾土受病,运化失健,痰浊内生,脂浊内聚,血脂增高。在治疗上疏肝有利于健脾,健脾有利于肝畅,脾健肝畅,可使痰去脂消,以达到降脂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柴胡10-15g、白芍10-15g、当归10-15g、黄芪20-30g、茯苓10-15g、白术10-15g、佛手10-12g、泽泻10-12g、丹参15-30g、生山楂15-30g、甘草10-12g。
优选用量:柴胡15g、白芍15g、当归15g、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0g、佛手10g、丹参30g、生山楂30g、甘草10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药理分析:本发明所治之证是由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脂浊内聚所致。故上述方剂首选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黄芪、茯苓、白术补气、健脾利湿;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泽泻利水渗湿,泻热;丹参、生山楂活血散瘀,消食化积,共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缓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解肝郁而健脾胃,活血化瘀而消积化滞以祛痰浊之源,则血中之痰浊自消。
剂型及用法: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800ml,浸泡两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约200ml;二煎加热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50分钟,取汁约2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两小时各服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忌食油腻碍消化食物,戒忧郁,畅情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组成:柴胡10-15g、白芍10-15g、当归10-15g、黄芪20-30g、茯苓10-15g、白术10-15g、佛手10-12g、泽泻10-12g、丹参15-30g、生山楂15-30g、甘草10-12g。
实施例2: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柴胡15g、白芍15g、当归15g、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0g、佛手10g、丹参30g、生山楂30g、甘草10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病人5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其中40-50岁20例,50-60岁25例,60-70岁5例。
二、诊断标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2次空腹血化验,血清胆固醇>6.0mmol/L,甘油三酯>1.7mmol/L,并排除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痛风及服用激素、避孕药、吩噻嗪类等继发因素引起者。
三、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消失,血脂检测指标达到以下任何一项者,胆固醇下降>20%,甘油三酯下降>4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血脂检测无明显改善。
四、治疗效果:服药一个月为一疗程,5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8%,好转2%。
五、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男,50岁,2013年11月就诊。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血脂偏高,平素喜食膏粱厚味,嗜好烟酒,形体肥胖,咳嗽痰多,偶有胸闷不适,舌苔白腻,脉弦滑。血脂检查:胆固醇7.2mmol/L,甘油三酯2.7mmol/L。证属痰瘀阻络,给予上述方药服用一个月,诸症消失,血脂复查正常。嘱其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2:李某,女,45岁,教师,2014年3月就诊。患者查体发现血脂偏高。素日性格抑郁,不喜活动,形体较胖,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弦而缓。血脂检查:胆固醇7.5mmol/L,甘油三酯3.5mmol/L,脉证合参,属肝郁脾虚,痰浊内停。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一个月,诸症消失,血脂化验结果正常,嘱其注意饮食清淡,多运动,随访至今未复发。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是由下列中药组成:柴胡10-15g、白芍10-15g、当归10-15g、黄芪20-30g、茯苓10-15g、白术10-15g、佛手10-12g、泽泻10-12g、丹参15-30g、生山楂15-30g、甘草10-12g。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8,好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