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266117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08471.8

申请日:

2015.08.18

公开号:

CN105178432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04申请日:2015081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04; E04B2/00; E04B2/66; E04B5/02; E04C3/34; E04G21/14

主分类号:

E04B1/04

申请人:

北京建工华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小平; 周华林

地址:

102205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中兴路10号A329-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代理人:

沈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混凝土预制的立柱、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拼装而成,立柱的顶端和连接墙体的侧面预埋有上开口的内螺套筒;墙体单元的两侧面设有分离或一体的叶板,在立柱的下部和叶板外侧面沿四边设有带贯通边沿螺栓孔的连接槽;相邻的墙体单元之间、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内螺套筒或螺栓孔以连接螺栓连接;上下层立柱直接对齐连接;上下层墙体或与基础之间设有带螺栓孔的楼板或墙体垫块,以连接螺栓竖向穿过螺栓孔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墙体的全预制、全干法施工,整体结构省去了梁,整体结构的预制件种类少,连接项目单一,因而拼装快速、方便,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立柱(3)、墙体单元(2)、楼板(4)和垫块拼装而成,所述立柱(3)、墙体单元(2)、楼板(4)和垫块均为混凝土预制件;
所述立柱(3)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柱体,立柱的顶端预埋有上开口的内螺套筒(16),距底端40mm~200mm的立柱侧面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设有底面和连续的四周侧面,所述连接槽(8)内的下侧壁设有贯穿立柱底端的螺栓孔(6),与墙体单元(2)相连接的立柱的侧面埋设有向外开口的内螺套筒(16);
所述墙体单元(2)的两侧面设有叶板(13),在两侧的叶板之间设有填料腔(10),在所述叶板外侧面沿四边300mm内的多个设定位置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邻近叶板边沿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螺栓孔(6);
相邻的所述墙体单元(2)之间通过贯穿相邻等高的螺栓孔(6)以连接螺栓(9)连接,所述立柱(3)与墙体单元(2)之间通过相邻等高的内螺套筒(16)和贯通连接槽的螺栓孔(6)以连接螺栓(9)连接;
上下层立柱直接对齐连接,通过连接槽中的螺栓孔(6)与内螺套筒(16)以连接螺栓(9)连接;
上下层墙体之间设有带螺栓孔的楼板(4)或墙体垫块(1),上下层墙体的相邻螺栓孔(6)对齐设置,上下层墙体、楼板(4)或墙体垫块(1)以连接螺栓(9)穿过螺栓孔(6)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2)的两侧叶板为混凝土预制的内置保温填料(12)的整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2)由两侧分离的叶板拼接而成,每侧叶板的内侧设有位置对齐的半侧填料腔,两侧叶板外侧设有连接槽(8),两侧叶板的连接槽(8)相对对齐设置,且设有相向对穿的螺栓孔(6),两侧叶板连接槽(8)底部的混凝土直接接触,两侧叶板穿过螺栓孔(6)通过连接螺栓(9)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的连接槽内还设有垂直贯穿墙面的吊装孔(11)。

5.
  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设有墙体垫块(1)、墙体基础垫块(20)和立柱基础垫块(5)三种,所述墙体垫块(1)用于与未垫楼板的上下层墙体端部连接,所述墙体基础垫块(20)用于底层墙体与基础的连接,所述立柱基础垫块用于底层立柱与基础之间的连接;所述垫块为柱形,中部轴向开设有贯通槽(18),槽两侧设有连接墙或柱的螺栓孔(6)和连接槽(8),所述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的槽底设有基础螺栓孔(19)。

6.
  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垫块为长方体,轴向排列有竖向设置的螺栓孔(6)。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中部设有分段设置且含有保温填料的腔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4)为顶面是平面的矩形,底面中部纵向贯穿设有向下凸出的凸筋(21),底面纵向的边沿间隔分布有预埋的内螺套筒(16),用于与相邻的楼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纵向两端部设有横向设置且向下凸出的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内等距设有连接槽(8)和螺栓孔(6),所述连接槽设于楼板的顶部。

9.
  一种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下述顺序进行的施工步骤:
一、在工厂预制立柱、叶板/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其中墙体单元内置了保温填料,若为分离的叶板则在工厂或现场拼装为墙体单元;施工房屋建筑基础,并在设定的立柱和墙体连接位置预埋螺栓;
二、按下述方法之一安装底层结构:
1)、
A、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19),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在立柱基础垫块(5)上方吊装底层的立柱(3),将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5)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C、在墙体基础垫块(20)上方从立柱开始依次吊装墙体单元(2), 将连接螺栓(9)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20)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在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立柱相对应的内螺套筒之间、墙体单元与墙体单元相邻连接槽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2)、
A、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19),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在立柱基础垫块(5)上方吊装底层的立柱(3),将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5)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C、预先将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预装墙体,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将一面预装墙体整体吊装到立柱之间的墙体基础垫块(20)上,将连接螺栓(9)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20)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在墙体单元侧面的连接槽与立柱相对应的内螺套筒之间、墙体单元与墙体单元相对应的连接槽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3)、
A、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19),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安装前预先将立柱和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整装墙体,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立柱相对应位置的预埋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相对应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固定连接;
C、将一面整装墙体整体吊装到预定的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上,将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和立柱基础垫块(5)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5)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将连接螺栓(9)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20)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三、将楼板或墙体垫块的贯通槽(18)向下,跨设于墙体顶部放置楼 板或墙体垫块,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通过连接件在吊装前或吊装后固定连接,楼板或墙体垫块与下方的墙体单元之间以连接螺栓穿过对齐的螺栓孔固定连接,连接螺母设于楼板或墙体垫块顶部的连接槽(8)内,此时楼板或墙体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四、按下述方法之一安装中间层或顶层墙体:
1)、
A、吊装立柱,与下层立柱对齐,并使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对齐下层立柱顶部的内螺套筒,逐一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B、由立柱开始依次吊装墙体单元,使紧邻立柱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对应位置的螺栓或内螺套筒,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对应位置的螺栓或螺栓孔,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2)、
A、吊装立柱,与下层立柱对齐,并使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对齐下层立柱顶部的内螺套筒,逐一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B、预先将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预装墙体,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将一面预装墙体整体吊装到立柱之间的下层墙体上方,紧邻立柱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邻近的螺栓或内螺套筒,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的墙体单元底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邻近的螺栓,逐一以螺母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3)
A、安装前预先将立柱和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整装墙体,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相邻的立柱预埋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
B、将一面整装墙体整体吊装到预定的下层墙体上方,以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连接下层立柱的内螺套筒,墙体单元底部的螺栓孔 分别对齐下方邻近的螺栓,逐一以螺母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楼板时,以不同宽度规格的楼板铺设,使楼板之间的拼装缝隙与墙体之间的拼装缝隙错开,以增强连接强度。

说明书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具体说是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建筑技术的发展,目前对房屋建筑的建设要求是,节省建设施工时间就等于节约资金,因此施工速度快、组装方便、简捷成为了目前对房屋建筑的突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使得施工速度快、组装方便、简捷而造价低。
所述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立柱、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拼装而成,所述立柱、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均为混凝土预制件;
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柱体,立柱的顶端预埋有上开口的内螺套筒,距底端40mm~200mm的立柱侧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有底面和连续的四周侧面,所述连接槽内的下侧壁设有贯穿立柱底端的螺栓孔,与墙体单元相连接的立柱的侧面埋设有向外开口的内螺套筒;
所述墙体单元的两侧面设有叶板,在两侧的叶板之间设有填料腔,在所述叶板外侧面沿四边300mm内的多个设定位置设有连接槽,连接槽邻近叶板边沿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螺栓孔;
相邻的所述墙体单元之间通过贯穿相邻等高的螺栓孔以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相邻等高的内螺套筒和贯通连接槽的螺栓孔以连接螺栓连接;
上下层立柱直接对齐连接,通过连接槽中的螺栓孔与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
上下层墙体之间设有带螺栓孔的楼板或墙体垫块,上下层墙体的相邻 螺栓孔对齐设置,上下层墙体、楼板或墙体垫块以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孔连接。
一种墙体单元的结构实施例为,所述墙体单元的两侧叶板为混凝土预制的内置保温填料的整体。
另一种墙体单元的结构实施例为,所述墙体单元由两侧分离的叶板拼接而成,每侧叶板的内侧设有位置对齐的半侧填料腔,两侧叶板外侧设有连接槽,两侧叶板的连接槽相对对齐设置,且设有相向对穿的螺栓孔,两侧叶板连接槽底部的混凝土直接接触,两侧叶板穿过螺栓孔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墙体的连接槽内还设有垂直贯穿墙面的吊装孔。
典型地,所述垫块设有墙体垫块、墙体基础垫块和立柱基础垫块三种,所述墙体垫块用于与未垫楼板的上下层墙体端部连接,所述墙体基础垫块用于底层墙体与基础的连接,所述立柱基础垫块用于底层立柱与基础之间的连接;所述垫块为柱形,中部轴向开设有贯通槽,槽两侧设有连接墙或柱的螺栓孔和连接槽,所述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的槽底设有基础螺栓孔。
在外墙的层间连接时,所述墙体垫块为长方体,轴向排列有竖向设置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中部设有分段设置且含有保温填料的腔体。
所述楼板为顶面是平面的矩形,底面中部纵向贯穿设有向下凸出的凸筋,底面纵向的边沿间隔分布有预埋的内螺套筒,用于与相邻的楼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纵向两端部设有横向设置且向下凸出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等距设有连接槽和螺栓孔,所述连接槽设于楼板的顶部。
上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下述顺序进行的施工步骤:
一、在工厂预制立柱、叶板/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其中墙体单元内置了保温填料,若为分离的叶板则在工厂或现场拼装为墙体单元;施工房屋建筑基础,并在设定的立柱和墙体连接位置预埋螺栓;
二、按下述方法之一安装底层结构:
1)、
A、将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在立柱基础垫块上方吊装底层的立柱,将连接螺栓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C、在墙体基础垫块上方从立柱开始依次吊装墙体单元,将连接螺栓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在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立柱相对应的内螺套筒之间、墙体单元与墙体单元相邻连接槽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2)、
A、将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在立柱基础垫块上方吊装底层的立柱,将连接螺栓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C、预先将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预装墙体,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以连接螺栓连接,将一面预装墙体整体吊装到立柱之间的墙体基础垫块上,将连接螺栓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在墙体单元侧面的连接槽与立柱相对应的内螺套筒之间、墙体单元与墙体单元相对应的连接槽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3)、
A、将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安装前预先将立柱和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整装墙体,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立柱相对应位置的预埋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相对应的连接槽以连接螺栓 固定连接;
C、将一面整装墙体整体吊装到预定的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上,将连接螺栓穿过立柱底部和立柱基础垫块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将连接螺栓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三、将楼板或墙体垫块的贯通槽向下,跨设于墙体顶部放置楼板或墙体垫块,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通过连接件在吊装前或吊装后固定连接,楼板或墙体垫块与下方的墙体单元之间以连接螺栓穿过对齐的螺栓孔固定连接,连接螺母设于楼板或墙体垫块顶部的连接槽内,此时楼板或墙体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四、按下述方法之一安装中间层或顶层墙体:
1)、
A、吊装立柱,与下层立柱对齐,并使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对齐下层立柱顶部的内螺套筒,逐一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B、由立柱开始依次吊装墙体单元,使紧邻立柱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对应位置的螺栓或内螺套筒,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对应位置的螺栓或螺栓孔,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2)、
A、吊装立柱,与下层立柱对齐,并使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对齐下层立柱顶部的内螺套筒,逐一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B、预先将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预装墙体,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以连接螺栓连接,将一面预装墙体整体吊装到立柱之间的下层墙体上方,紧邻立柱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邻近的螺栓或内螺套筒,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的墙体单元底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邻近的螺栓,逐一以螺母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 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3)
A、安装前预先将立柱和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整装墙体,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相邻的立柱预埋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以连接螺栓连接;
B、将一面整装墙体整体吊装到预定的下层墙体上方,以连接螺栓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连接下层立柱的内螺套筒,墙体单元底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邻近的螺栓,逐一以螺母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进一步地,铺设楼板时,以不同宽度规格的楼板铺设,使楼板之间的拼装缝隙与墙体之间的拼装缝隙错开,以增强连接强度。
本发明实现了房屋结构的全预制、全干法施工,并且房屋组装简便、快速、大幅降低了建筑成本。
每块墙体单元板由两层叶板构成,既可分开制作,也可整体预制。在墙体单元的两层叶板中可填保温材料,也可穿水电暖管线。使得预制墙体的重量轻,生产和安装既简单又灵活,且能兼顾保温节能及预设管线。
立柱是墙体安装的过渡件,内设保温填料,体积小、重量轻。侧面通过预埋的内螺套筒与墙体单元连接,上下层立柱之间同样通过预埋的内螺套筒和螺栓孔连接,连接简单方便。
整体结构中省去了梁,楼板与墙体直接连接,简化了结构构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墙体与基础通过可调节的基础垫块连接,可以保证墙体的安装精度。
整体结构的预制件种类少,连接操作单一,因而拼装快速、方便,在保证结构承载力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局部立面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立柱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F-F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D-D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C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2中E-E剖面示意图,
图7是墙体单元结构实施例示意图主视图,
图8是分体化墙体单元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一体化墙体单元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是图7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墙体基础垫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图14是墙体垫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右视图,
图16是上、下层外墙墙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4中F-F向视图,
图18是图14的右视图,
图19是楼板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主视图,
图20是图19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9中G-G剖视图。
图中:1—墙体垫块,2—墙体单元,3—立柱,4—楼板,5—立柱基础垫块,6—螺栓孔,8—连接槽,9—连接螺栓,10—填料腔,11—吊装孔,12—保温填料,13—叶板,14—钢筋网,15—拉结筋,16—内螺套筒,17—箍筋,18—贯通槽,19—基础螺栓孔,20—墙体基础垫块,21—凸筋,2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的部分房屋结构实施例所示,所述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立柱3、墙体单元2、楼板4和垫块拼装而成,所述立柱3、墙体单元2、楼板4和垫块均为混凝土预制件,其中,省略了梁构件。
如图2,所述立柱3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柱体,典型的截面为正方形; 立柱的顶端预埋有上开口的内螺套筒16,用于与上层立柱连接;如图3,距底端40mm~200mm的立柱侧面设有连接槽8,用于与下方结构进行固定连接,无论几个侧面与墙体单元连接,立柱下部均设有四个连接槽和螺栓孔。所述连接槽8设有底面和连续的四周侧面,所述连接槽8内的下侧壁设有贯穿立柱底端的螺栓孔6,上下层立柱直接对齐连接,通过连接槽中的螺栓孔6与内螺套筒16以连接螺栓9连接;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孔与下方结构连接。
墙体单元与立柱的侧面连接构成墙体,与墙体单元2相连接的立柱的侧面埋设有向外开口的内螺套筒16,图4是立柱四个侧面均与墙体单元连接的结构;墙体单元由连接螺栓与内螺套筒连接来固定立柱与相邻的墙体单元。所述立柱的中部设有分段设置且含有保温填料的腔体。腔体有减轻立柱重量并增强保温性能的作用。
如图2、5、6所示,为保证立柱的结构强度,在立柱的不同高度还预埋有拉结筋15、箍筋和钢筋网。
如图8、9,所述墙体单元2的两侧面设有叶板13,在两侧的叶板之间设有填料腔10,如图7,在所述叶板外侧面沿四边300mm内的多个设定位置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邻近叶板边沿的侧面设有贯通的螺栓孔6。可见当墙面的宽度小于600mm时,墙面两侧的连接槽将会合并为一个可同时向两侧设有螺栓孔的连接槽。图10、11是横截面剖视图,从图中实施例可以看出连接槽与相邻墙体单元的连接螺栓孔和上下层间螺栓孔的结构。
图9是两侧叶板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实施例,所述墙体单元2的两侧叶板为混凝土预制的内置保温填料12的整体。预制墙体整体是一个墙体单元,省去了墙体单元本身的拼装过程。
图8、10、11是两侧叶板为分离设置的结构实施例,墙体单元2由两侧分离的叶板拼接而成,每侧叶板的内侧设有位置对齐的半侧填料腔,两侧叶板外侧设有连接槽8,两侧叶板的连接槽8相对对齐设置,且设有相向对穿的螺栓孔6,两侧叶板连接槽8底部的混凝土直接接触,两侧叶板穿过螺栓孔6通过连接螺栓9固定连接。分离的叶板预制过程简单但需要 拼装过程。
墙体单元和立柱的螺栓孔高度规格统一,能够使得相邻的所述墙体单元2之间通过贯穿相邻等高的螺栓孔6以连接螺栓9连接,所述立柱3与墙体单元2之间通过相邻等高的内螺套筒16和贯通连接槽的螺栓孔6以连接螺栓9连接。
如图7、11,墙体的连接槽内还设有垂直贯穿墙面的吊装孔11。
如图1,上下层墙体之间设有带螺栓孔的楼板4或墙体垫块1,上下层墙体的相邻螺栓孔6对齐设置,上下层墙体、楼板4或墙体垫块1以连接螺栓9穿过螺栓孔6连接。
作为实施例,垫块与立柱或墙等厚,所述垫块设有墙体垫块1、墙体基础垫块20和立柱基础垫块5三种,如图14、15,所述墙体垫块1用于与未垫楼板的上下层墙体端部连接,如图12、13,所述墙体基础垫块20用于底层墙体与基础的连接,立柱基础垫块结构与墙体基础垫块相似,所述立柱基础垫块用于底层立柱与基础之间的连接;所述垫块为柱形,中部轴向开设有贯通槽18,贯通槽用于安置管线和螺栓帽或螺母,从横截面看,槽两侧竖向贯穿垫块设有连接墙或柱的螺栓孔6和连接槽8,所述立柱基础垫块和墙体基础垫块的槽底设有基础螺栓孔19。因此,基础垫块与基础的连接和与墙柱的连接可以分开。
在外墙的上下层间连接时,水平方向,垫块仅有一半的立柱或墙体的厚度,所述墙体垫块为长方体,轴向排列有竖向设置的螺栓孔6。
如图19、20、21,所述楼板4为顶面是平面的矩形,底面中部纵向贯穿设有向下凸出的凸筋21,设置凸筋的楼板有较轻的重量,又可补充强度的不足。底面纵向的边沿间隔分布有预埋的内螺套筒16,用于与相邻的楼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纵向两端部设有横向设置且向下凸出的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内等距设有连接槽8和螺栓孔6,所述连接槽设于楼板的顶部。等距设置的连接槽8和螺栓孔6可以在不同的规格连接结构均可提供连接螺栓孔。如图16、17、18为楼板或垫块与上下层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上述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按下述顺序进行的施 工步骤:
第一步、在工厂预制立柱、叶板/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其中墙体单元内置了保温填料,若为分离的叶板则在工厂或现场拼装为墙体单元,两侧为一个整体的叶板可以直接作为墙体单元安装;施工房屋建筑基础,并在设定的立柱和墙体连接位置预埋螺栓;
第二步、按下述方法之一安装底层结构:
1、
A、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19,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在立柱基础垫块5上方吊装底层的立柱3,使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5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C、在墙体基础垫块20上方从立柱开始依次安装吊装墙体单元2,将连接螺栓9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20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连接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与立柱的内螺套筒之间、墙体单元与墙体单元相邻连接槽之间的连接螺栓;
2、
A、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19,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在立柱基础垫块5上方吊装底层的立柱3,使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5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C、预先将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预装墙体,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将一面预装墙体整体吊装到立柱之间的墙体基础垫块20上,将连接螺栓9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20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连接墙体单元的侧面相邻的连接槽与立柱的内螺套筒之间、墙体单元与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之间的连接螺栓;
3、
A、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槽口向上,将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安装于基础之上,使基础的预埋螺栓穿过垫块的基础螺栓孔19,通过螺母对垫块调平、调高;
B、安装前预先将立柱和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整装墙体,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相邻的立柱预埋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
C、将一面整装墙体整体吊装到预定的立柱基础垫块5和墙体基础垫块20上,将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和立柱基础垫块5的螺栓孔,并在立柱基础垫块5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将连接螺栓9穿过墙体单元底部和墙体基础垫块20的螺栓孔,并在墙体基础垫块20底部的连接槽套入螺母紧固;
以上三种底层结构安装方式区别在于墙体单元之间或墙体单元与立柱之间是否预先拼装后再整体吊装,预先安装可以节省安装时间,减轻安装的劳动强度,在吊装前核对螺栓孔位置尺寸可以避免安装对位问题。
第三步、将楼板或墙体垫块的贯通槽18向下,跨设于墙体顶部放置楼板或墙体垫块,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通过连接件在吊装前或吊装后固定连接,楼板或墙体垫块与下方的墙体单元之间以连接螺栓穿过对齐的螺栓孔固定连接,连接螺母设于楼板或墙体垫块顶部的连接槽8内,因此,在进行下一步安装前可以通过连接螺栓将楼板和下层墙体固定,且不影响上层墙体的安放。楼板或垫块安装后楼板或墙体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铺设楼板时,如果以不同宽度规格的楼板铺设,使楼板之间的拼装缝隙与墙体之间的拼装缝隙错开,以增强连接强度。
第四步、按下述方法之一安装中间层或顶层墙体:
1、
A、吊装立柱,与下层立柱对齐,并使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对齐下层立柱顶部的内螺套筒,逐一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B、由立柱开始依次吊装墙体单元,使紧邻立柱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邻近的螺栓或内螺套筒,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 面邻近的螺栓或螺栓孔,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2、
A、吊装立柱,与下层立柱对齐,并使立柱底部的螺栓孔对齐下层立柱顶部的内螺套筒,逐一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B、预先将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预装墙体,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将一面预装墙体整体吊装到立柱之间的下层墙体上方,紧邻立柱的墙体单元底部和侧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和侧面邻近的螺栓或内螺套筒,逐一以螺母或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中间的墙体单元底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邻近的螺栓,逐一以螺母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3
A、安装前预先将立柱和墙体单元依次拼接为一面整装墙体,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的连接槽与相邻的立柱预埋内螺套筒以连接螺栓连接,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墙体单元相邻的连接槽8以连接螺栓9连接;
B、将一面整装墙体整体吊装到预定的下层墙体上方,以连接螺栓9穿过立柱底部的螺栓孔连接下层立柱的内螺套筒,墙体单元底部的螺栓孔分别对齐下方邻近的螺栓,逐一以螺母固定连接;
C、在墙体顶部铺放楼板、垫块或屋架并连接固定,相邻的楼板之间以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拼装后楼板或垫块的顶面与立柱顶面等高。
以上三种安装方式与底层墙体的安装类似,在垫块或楼板已经安装完毕后,安装方式的区别在于墙体单元之间,或墙体与立柱之间是否在吊装前预先拼装为整体。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混凝土预制的立柱、墙体单元、楼板和垫块拼装而成,立柱的顶端和连接墙体的侧面预埋有上开口的内螺套筒;墙体单元的两侧面设有分离或一体的叶板,在立柱的下部和叶板外侧面沿四边设有带贯通边沿螺栓孔的连接槽;相邻的墙体单元之间、立柱与墙体单元之间通过内螺套筒或螺栓孔以连接螺栓连接;上下层立柱直接对齐连接;上下层墙体或与基础之间设有带螺栓孔的楼板或墙体垫块,以连接螺栓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