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6140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7326.9

申请日:

2015.05.15

公开号:

CN104800815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50515|||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5/00; A61P7/04; A61K33/26(2006.01)N;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秦炜萍

发明人:

秦炜萍; 钟华

地址:

26151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卫生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32211

代理人:

何学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当归20-30克、白茅根10-20克、坤草10-20克、赭石10-20克、珍珠母10-20克、玄参10-20克、莪术10-20克、延胡索10-20克、甘草10-20克、红花8-15克、生姜8-12克、桃仁8-12克、赤芍8-12克、青蒿8-12克、黄柏8-12克、土瓜根8-12克。诸药配伍精良,组方中性温和,能有效切中病机,共奏清热活血、降气止血之功效。通过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调理血液循环达到治疗倒经症的目的。标本兼治,见效迅速,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且不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平衡,值得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0-30克、白茅根10-20克、坤草10-20克、赭石10-20克、珍珠母10-20克、玄参10-20克、莪术10-20克、延胡索10-20克、甘草10-20克、红花8-15克、生姜8-12克、桃仁8-12克、赤芍8-12克、青蒿8-12克、黄柏8-12克、土瓜根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0克、白茅根10克、坤草10克、赭石10克、珍珠母10克、玄参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红花8克、生姜8克、桃仁8克、赤芍8克、青蒿8克、黄柏8克、土瓜根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2克、白茅根12克、坤草12克、赭石12克、珍珠母12克、玄参12克、莪术12克、延胡索12克、甘草12克、红花10克、生姜9克、桃仁9克、赤芍9克、青蒿9克、黄柏9克、土瓜根9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4克、白茅根14克、坤草14克、赭石14克、珍珠母14克、玄参14克、莪术14克、延胡索14克、甘草14克、红花13克、生姜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青蒿10克、黄柏10克、土瓜根10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6克、白茅根16克、坤草16克、赭石16克、珍珠母16克、玄参16克、莪术16克、延胡索16克、甘草16克、红花14克、生姜11克、桃仁11克、赤芍11克、青蒿11克、黄柏11克、土瓜根11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30克、白茅根20克、坤草20克、赭石20克、珍珠母20克、玄参20克、莪术20克、延胡索20克、甘草20克、红花15克、生姜12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青蒿12克、黄柏12克、土瓜根12克。

说明书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倒经是指妇女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同期性的鼻血,有的还会伴有吐血、外耳道流血、眼结膜出血、便血等,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或“替代性月经”,此种现象若反复发作不愈,往往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严重者会引起贫血症而影响身体健康。
目前,对倒经还没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原则是,有局部病变就纠正局部病变,多采用电灼出血点及子宫内膜异位灶。如无明显局部病变发现,而衄血、吐血量甚多时,可采用单纯孕激素假孕疗法或雄激素治疗,也有人主张长期应用雌激素-孕激素周期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
现存的这些治疗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都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倒经症。
其次,服用激素的治疗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平衡,导致其他的并发症。
第三,目前的治疗方法会给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本发明中的中药制剂克服了以往的治疗方法存在的不足,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标本兼治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0-30克、白茅根10-20克、坤草10-20克、赭石10-20克、珍珠母10-20克、玄参10-20克、莪术10-20克、延胡索10-20克、甘草10-20克、红花8-15克、生姜8-12克、桃仁8-12克、赤芍8-12克、青蒿8-12克、黄柏8-12 克、土瓜根8-12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0克、白茅根10克、坤草10克、赭石10克、珍珠母10克、玄参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红花8克、生姜8克、桃仁8克、赤芍8克、青蒿8克、黄柏8克、土瓜根8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2克、白茅根12克、坤草12克、赭石12克、珍珠母12克、玄参12克、莪术12克、延胡索12克、甘草12克、红花10克、生姜9克、桃仁9克、赤芍9克、青蒿9克、黄柏9克、土瓜根9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4克、白茅根14克、坤草14克、赭石14克、珍珠母14克、玄参14克、莪术14克、延胡索14克、甘草14克、红花13克、生姜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青蒿10克、黄柏10克、土瓜根1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26克、白茅根16克、坤草16克、赭石16克、珍珠母16克、玄参16克、莪术16克、延胡索16克、甘草16克、红花14克、生姜11克、桃仁11克、赤芍11克、青蒿11克、黄柏11克、土瓜根11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当归30克、白茅根20克、坤草20克、赭石20克、珍珠母20克、玄参20克、莪术20克、延胡索20克、甘草20克、红花15克、生姜12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青蒿12克、黄柏12克、土瓜根12克。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7剂为1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中的原料中药:
当归,味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
坤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赭石,味苦甘,性平,归肝、胃、心胞经。具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之功效。主治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之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脾、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之功效。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行气止痛;破血消积之功效。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 止咳;解毒之功效。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
青蒿,味苦,性寒,归胃、肝、心、肾经。具有泻暑热之火;愈风瘙痒;止虚烦盗汗;开胃;安心痛;明目辟邪;养脾气之功效。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
土瓜根,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血破瘀之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
传统中医认为倒经主要由于血热气逆,经血不从冲脉下行反而上溢所致。而血之所以热,气之所以逆,又与肝经郁热、肺肾阴虚等因素有关。例如,平时性情急躁,爱生闷气,以致肝气郁结,气机不顺,肝火内盛,或素常体弱阴虚,又加忧愁不解,思虑过度,以致心火亢盛,或平时过食椒姜辛辣之品,郁热内积,热伤其血,则血逆上行。当月经将来或已行的时候,内热迫使经血上逆,就会发生倒经。故在治疗倒经时应以清热活血、降气止血为主。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当归、白茅根、坤草、赭石具有清热凉血、调经止痛之效;珍珠母、玄参、莪术、延胡索、桃仁具有清肝明目、滋阴降火、治疗经闭痛经之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效,又能够调和营卫,调理诸药;红花、生姜、赤芍具有活血通经、清热凉血之效;青蒿、黄柏、土瓜根具有行血破瘀、清热燥湿、养脾气之效。诸药配伍精良,组方中性温和,能有效切中病机,共奏清热活血、降气止血之功效。通过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调理血液循环达到治疗倒经症的目的。本发明中的中药制剂在治疗倒经症方面具有标本兼治,见效迅速,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且不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平衡,值得 在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46例病例进行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其中治疗组;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3±4.5岁。对照组;年龄17-42岁,平均年龄29±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患者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同期性的鼻血,有的还会伴有吐血、外耳道流血、眼结膜出血、便血。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的中药制,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7日为一疗程。对照组服用雌激素-孕激素进行治疗。
疗效标准
治愈:病人的症状体征均消失,且无其他的并发症出现。
显效:病人的生理周期(月经期)恢复正常,出血次数和出血量明显减少。
有效:病人的生理周期(月经期)基本正常,出血次数和出血量减少。
无效:出血次数和出血量等临床表现与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或者加重。
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0.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照表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中药制剂能有效切中病机,调理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倒经症的目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出近四十个百分点,治疗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当归20克、白茅根10克、坤草10克、赭石10克、珍珠母10克、玄参10克、莪术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红花8克、生姜8克、桃仁8克、赤芍8克、青蒿8克、黄柏8克、土瓜根8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当归22克、白茅根12克、坤草12克、赭石12克、珍珠母12克、玄参12克、莪术12克、延胡索12克、甘草12克、红花10克、生姜9克、桃仁9克、赤芍9克、青蒿9克、黄柏9克、土瓜根9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当归24克、白茅根14克、坤草14克、赭石14克、珍珠母14克、玄参14克、莪术14克、延胡索14克、甘草14克、红花13克、生姜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青蒿10克、黄柏10克、土瓜根10克。
实施例4: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当归26克、白茅根16克、坤草16克、赭石16克、珍珠母16克、玄参16克、莪术16克、延胡索16克、甘草16克、红花14克、生姜11克、桃仁11克、赤芍11克、青蒿11克、黄柏11克、土瓜根11克。
实施例5: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当归30克、白茅根20克、坤草20克、赭石20克、珍珠母20克、玄参20克、莪术20克、延胡索20克、甘草20克、红花15克、生姜12克、桃仁12克、赤芍12克、青蒿12克、黄柏12克、土瓜根12克。
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中的中药制剂疗效进行进一步验证:
病例1
刘某,女,26岁。患者长期出现鼻粘膜出血,在经期前出血量明显增多, 且患者的月经周期开始出现紊乱。在长时间服用雌激素效果不显著后,开始在他人的介绍下开始服用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中药制剂,在服用了一个疗程之后,本人的鼻腔出血的症状好转,在服用了2个疗程之后病人的鼻腔出血基本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临床上诊断为痊愈。
病例2
夏某,女,22岁。患者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大,导致月经血量不正常。患者经常出现外耳道出血和便血,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经人介绍之后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中药制剂,在服用了本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病人的外耳道出血基本消失,在服用了三个疗程后患者的倒经症症状消失,临床上诊断为痊愈。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倒经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当归20-30克、白茅根10-20克、坤草10-20克、赭石10-20克、珍珠母10-20克、玄参10-20克、莪术10-20克、延胡索10-20克、甘草10-20克、红花8-15克、生姜8-12克、桃仁8-12克、赤芍8-12克、青蒿8-12克、黄柏8-12克、土瓜根8-12克。诸药配伍精良,组方中性温和,能有效切中病机,共奏清热活血、降气止血之功效。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