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6006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4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9851.6

申请日:

2015.05.11

公开号:

CN104805567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5/00申请日:20150511|||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3D13/00; A41D31/00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湖州哲豪丝绸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向红

地址:

313015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石淙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连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结构作为织物组织结构,将有机棉作为里组织的原料,其他纤维作为表组织的原料进行织造。本方法制备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将表层组织与里层组织紧密结合形成整体,表层组织与里层组织相对独立,因此可以得到外表颜色绚丽,丰富多彩,内部绿色无污染,亲肤抗菌防臭,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和效果特殊的面料,而且采用其他纤维与有机棉交织,可适当减小有机棉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包括有机棉纤维和其他纤维,所述双层色织面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所述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里组织的原料为有机棉纤维,所述表组织的原料为其他纤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为平纹、斜纹、缎纹、菱形和山形斜纹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由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结组织为变化斜纹组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排列比为1:1,2:1,3:1或者2: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纤维为天然纤维或者再生纤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棉的纤度为12.4-16.9tex。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的克重为210-280g/m2

说明书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背景技术
有机棉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棉花,这种棉花从播种到栽培再到收获,全程都不采用化学试剂,甚至在生产纺织过程中也要求无污染。因为始终不曾使用化学试剂,保留了棉的优质特性,因此采用有机棉制备的面料具有生态绿色环保的特性,而且柔软舒适,悬垂耐磨,抗菌防臭。但由于有机棉的价格较高,且色彩较为单一,都为白色,目前多用于制备婴儿服装、高档内衣和味精等,限制了有机棉的全面发展。
目前,利用天然植物染料对有机棉进行自然染色,因为天然植物染料属于纯天然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能在保证不使用化学试剂的同时,得到彩色的有机棉。中国期刊“天然植物染料黄RR在有机棉高档毛圈面料中的染色实践,现代纺织技术,2010年第2期,第27-29页”是先利用阳离子Catiotec MRC对有机棉高档毛圈面料进行改性,然后用天然植物染料黄色RR ColrR32Z-HPG(石榴果实)对面料进行染色,不仅提高植物染料的上染率,还提高其皂洗牢度,但染料助剂昂贵,皂洗色牢度较差。
中国专利CN 101413169A(公开日2009.04.22)公开的环保型有 机棉/玉米纤维抗皱色织面料生产工艺,将玉米纤维染色还原清洗后用活性染料染有机棉,并染液中加入酚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然后整经、织造、后整理后得到面料。中国专利CN 103276505A(公开日2013.09.04)公开的一种有机棉、彩棉毛巾的生产工艺,将有机棉面纱与有机棉彩棉棉纱按比例混纺后得到面料,然后经加碱煮练和后处理得到产品。中国专利CN 103060980A(公开日2013.04.24)公开的有机棉和大豆纤维混纺服装面料,通过改变有机棉与大豆纤维的混纺比例,得到爽滑、轻盈、柔软、亲肤的服装面料。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目前有机棉因成本的原因,多与其他纤维相交织成混纺面料,不仅可以减刑纺纱的质量,还能使面料更具功能性,但降低了有机棉绿色无污染的特性对人体皮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采用有机棉和其他纤维作为原料,并采用双层组织结构,将有机棉作为里组织的原料,其他纤维作为表组织的原料,使人体接触的部分都为有机棉材料,面料外部为其他纤维。本方法制备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外表颜色绚丽,丰富多彩,内部绿色无污染,亲肤抗菌防臭,适合用于各种服装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所述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包括有机棉纤维和其他纤维,双层色织面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里组织的原料为有机棉纤维,所述表组织的原料为其他纤维。
优选地,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同或者不同。
优选地,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为平纹、斜纹、缎纹、菱形和山形斜纹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由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
优选地,所述接结组织为变化斜纹组织。
优选地,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排列比为1:1,2:1,3:1或者2:2。
优选地,所述其他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优选地,所述其他纤维为天然纤维或者再生纤维。
优选地,所述有机棉的纤度为12.4-16.9tex。
优选地,所述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的克重为210-280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双层组织作为织物组织,里组织材料与人体肌肤相亲,表组织材料面向外部环境。里组织材料选用有机棉作为原料,保证与人体肌肤接触的面料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抗菌防臭,对肌肤没有任何刺激。表组织材料选用颜色绚丽的其他纤维作为原料,弥补了有机棉纤维颜色单一的缺陷,而且采用其他纤维与有机棉交织,可适当减小有机棉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将表层组织与里层组织紧密结合,因表层组织与里层组织相对独立,因此可以得到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和效果特殊的面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是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表组织和里组织的菱形组织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表组织和里组织的山形斜纹组织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表组织和里组织的山形斜纹组织结构的接结组织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表组织和里组织的菱形组织结构的接结组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用有机棉纤维和天然棉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里组织的原料为纤度为12.4tex的有机棉纤维,表组织的原料为9.8tex的天然棉纤维,其中天然棉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如图2和图5所示,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同,为菱形组织,表组织和里组织由变化斜纹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当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排列比为1:1时,按照图1所示的组织图进行织造得到克重为210g/m2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实施例2: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用有机棉纤维和大豆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里组织的原料为纤度为16.9tex的有机棉纤维,表组织 的原料为14.2tex的大豆纤维,其中大豆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如图3和图4所示,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同,为山形斜纹,表组织和里组织由变化斜纹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排列比为2:1,经过织造得到克重为280g/m2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实施例3: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用有机棉纤维和天然羊毛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里组织的原料为纤度为13.6tex的有机棉纤维,表组织的原料为11.9tex的天然羊毛纤维,其中天然羊毛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不同,表组织为斜纹,里组织为平纹,表组织和里组织由变化斜纹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并按照排列比为3:1得到组织图,经过织造得到克重为236g/m2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实施例4: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用有机棉纤维和牛奶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里组织的原料为纤度为14.8tex的有机棉纤维,表组织的原料为12.6tex的牛奶纤维,其中牛奶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如图2和图5所示,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同,为菱形组织,表组织和里组织由变化斜纹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当表组织和 里组织的排列比为1:1时,按照图1所示的组织图进行织造得到克重为259g/m2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实施例5: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用有机棉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里组织的原料为纤度为15.4tex的有机棉纤维,表组织的原料为12.3tex的聚乳酸纤维,其中聚乳酸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如图3和图4所示,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相同,为山形斜纹,表组织和里组织由变化斜纹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表组织和里组织的排列比为2:2,经过织造得到克重为271g/m2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实施例6: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用有机棉纤维和天然蚕丝纤维作为原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织造而成。表里接结双层组织含有表组织和里组织,里组织的原料为纤度为13.4tex的有机棉纤维,表组织的原料为12.2tex的天然蚕丝纤维,其中天然蚕丝纤维的颜色与有机棉纤维颜色不同。
表组织和里组织的组织结构不同,表组织为缎纹,里组织为斜纹,表组织和里组织由变化斜纹接结组织结构连接紧密,并按照排列比为1:1得到组织图,经过织造得到克重为249g/m2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
经检测,实施例1-6制备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以及现有技术的有机棉混纺面料的舒适度的结果如下所示: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制备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面料的的舒适度都优于现有技术中的有机棉混纺面料。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采用表里接结双层组织结构作为织物组织结构,将有机棉作为里组织的原料,其他纤维作为表组织的原料进行织造。本方法制备的基于有机棉的双层色织面料,将表层组织与里层组织紧密结合形成整体,表层组织与里层组织相对独立,因此可以得到外表颜色绚丽,丰富多彩,内部绿色无污染,亲肤抗菌防臭,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和效果特殊的面料,而且采用其他纤维与有机棉交织,可适当减小有机棉的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