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25779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77212.9

申请日:

2012.12.13

公开号:

CN104812319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3201申请日:201212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3201; A61B17/30

主分类号:

A61B17/32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夏蒙

发明人:

堀川馨

地址:

日本国福井县鲭江市川去町6-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1267

代理人:

周长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器械,能够有效地抑制其尖端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结束时弹起;医疗器械(1)具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操作部件(14)、安装在该操作部件(14)的一端且后端相互交叉的弹性部件(11)、以及安装在操作部件(14)的另一端且在转动支撑部(13)处相互交叉,并且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开闭部件(15),该开闭部件(15)的前端设有进行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的功能部(15a);该医疗器械(1)通过增大或减小施加于操作部件(14)上的按压力而使功能部(15a)张开或闭合;开闭部件(15)、操作部件(14)以及弹性部件(11)被构成为:在从功能部(15a)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施加于操作部件(14)上的按压力与功能部(15a)的开闭量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医疗器械,其具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操作部件、安装在该操作部件的一端且后端相互交叉的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另一端且在转动支撑部处相互交叉,并且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开闭部件,其中,所述开闭部件的前端设有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的功能部,
所述医疗器械通过增大或减小施加于所述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而使所述功能部张开或闭合,
所述医疗器械的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被构成为:在从所述功能部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施加于所述操作部件上的所述按压力与所述功能部的开闭量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部件的所述功能部由高滑动性的材料形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件由所述功能部和开闭部件主体构成,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由与所述功能部的材质不同的材料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开闭部件分别由不同种类的金属形成。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通过激光焊接而被连接,并且对于连接部分进行研磨从而除去错层。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通过激光焊接而被连接,并且对于连接部分进行研磨从而除去错层。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开闭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由β钛或超弹性合金形成。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由纯钛形成,所述弹性部件由β钛形成。

10.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操作部件、所述开闭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重量、长度以及形状的组合来调整所述手术人员把持所述操作部件时的所述医疗器械的重心位置。

说明书

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持器、持针器、剪刀、镊子等的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通过以转动支撑部为支点而张开或闭合,从而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医疗器械,已知有专利文献1、2中所述的医疗器械。专利文献1、2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一端设有板簧状的弹性部件,而另一端设有开闭部件,所述开闭部件在转动支撑部处相互交叉并以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方式相连,并且,所述开闭部件的前端形成有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以下记载为“剪开或剪除等”)操作的功能部。在如此构成的医疗器械中,能够通过改变施加于所述弹性部件上的按压力而对所述功能部的动作进行微调,从而适于操作必须精细的外科手术等。
然而,在心脏、大脑等的外科手术中,有时会用剪刀来剪开或剪除超薄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的身体组织,此时,若刀尖稍微抖动,便有可能损伤周围的身体组织。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剪刀中,具有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结束后弹起的趋势。因此,手术人员必须精细地调节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力,以防止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结束后弹起,这会对手术人员造成很大的负担。这样的负担在反复进行剪开、剪除超薄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操作的脑外科手术或心脏手术中极大。
专利文献1中提供了能够调节剪刀等医疗器械中的弹性部件的弹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的外科手术器械中,如其第0007段落所述,“使用者施加力时的操作性、使用感(操作时的重量、硬度等)根据弹簧部104的按压反弹力和弯曲特性的不同而不同。按压反弹力和弯曲特性根据弹簧部104的形状或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对操作性、使用感造成影响(例如钛制器械感觉较硬等)”,因此,通过在弹簧部的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槽,从而改变所述弹簧部的按压反弹力和弯曲特性,由此能够调节所述功能部的 操作性。
但是,在该文献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中,依然无法解决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完成后弹起这一问题。
防止刀尖弹起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使用弹性小(弹性系数小)的弹性部件。另外,剪开或剪除超薄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身体组织的手术人员非常重视从刀尖传到手上的感觉,因此,从该观点来看也是弹性越小越好。但是,当弹性变小时,因为操作部件或开闭部件的自重而刀尖容易发生移动,而且剪开或剪除完成后刀尖不易复位(张开),因而弹性的减小也有限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693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140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尖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刚结束后不易弹起,而且操作性和使用感优于现有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
本发明的发明人认真研究后发现,刀尖弹起的原因之一在于弹性部件的弹性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发生变化,从而想到了本发明。
图3中的(a)是表示现有医疗器械中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与刀尖的变形量(开闭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3中的(a)所示,弹性部件的弹性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图中两条直线(i)与(ii)之间)变大。因此,必须施加比本来所需的按压力P3更大的按压力P2,在此期间,手术人员必须精细地逐渐增大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可以说这样的操作不仅对手术人员造成很大负担,而且也是刀尖在剪开或剪除结束的同时弹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3中的(b)所示,弹性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保持不变,从而手术人员无需根据弹性的变化而精细地调节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而且也可以抑制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 结束时弹起。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具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操作部件、安装在该操作部件的一端且后端相互交叉的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另一端且在转动支撑部处相互交叉,并且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开闭部件,该开闭部件的前端设有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的功能部,该医疗器械通过增大或减小施加于所述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而使所述功能部张开或闭合;在该医疗器械中,所述开闭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被构成为:在从所述功能部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施加于所述操作部件上的所述按压力与所述功能部的开闭量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
优选所述开闭部件的所述功能部由高滑动性的材料形成。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开闭部件由所述功能部和开闭部件主体构成,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由与所述功能部的材质不同的材料形成。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弹性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开闭部件分别由不同种类的金属形成。该情况下,优选通过激光焊接而将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加以连接,并对于连接部分进行研磨从而除去错层。
另外,也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而将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加以连接,并对于连接部分进行研磨从而除去错层。
优选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开闭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连接。另外,本发明的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使用β钛,也可以使用超弹性合金。进而,优选所述操作部件由纯钛形成,所述弹性部件由β钛形成。
所述手术人员把持所述操作部件时的医疗器械的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所述操作部件、所述开闭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重量、长度以及形状的组合而进行调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从功能部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与功能部的开闭量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手术人员施加固定的按压力便可完成剪开或剪除等操作。因此,无需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途中精细地调整按压力。另外,也可以将刀尖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结束后弹起的可能性抑制为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
图2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
图3中的(a)是表示现有医疗器械的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b)是表示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4涉及本发明的使用超弹性合金的另一实施方式,且是表示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符号说明)
1、1′     医疗器械
11         弹性部件
13         转动支撑部
14         操作部件
15         开闭部件
15a、15a   刃部
16         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适宜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
另外,以下例举出外科手术等中用于剪开或剪除身体组织的剪刀为例对于医疗器械1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并不限于剪刀,也能够适用于用于夹持线或身体组织的夹持器、或者进行把持或剪断等操作的把持器、持针器、镊子等。
如图1所示,医疗器械1具有:医生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两个操作部件14、14;安装在该操作部件14、14的一端上且呈板状的弹性部件11、 11;以及安装在操作部件14、14的另一端上的开闭部件15、15。开闭部件15、15的前端形成有作为功能部的刃部15a、15a,弹性部件11、11的后端相互卡合而被连接。
另外,开闭部件15、15在刃部15a、15a附近位置处通过转动支撑部13以转动自如的方式相互连接。
操作部件14、14优选由重量轻、强度高且耐腐蚀性出色的纯钛形成,弹性部件11、11优选由弹性出色的β钛形成。操作部件14、14与弹性部件11、11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进行连接,并且优选在连接后实施研磨加工,以防止在连接部分处形成错层。
优选在操作部件14、14的表面上形成孔、凹槽或者凹凸,以实现防滑或装饰等目的。
弹性部件11、11被形成为板簧状,并且,弹性部件11、11的厚度被调节为:开闭部件15、15的刀尖的开闭量与施加于操作部件14、14上的按压力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
图3中的(a)是表示目前市售的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1相同种类的现有产品的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该现有产品的弹性部件使用不锈钢。
如之前所说明,在该现有产品中,刚开始剪开或剪除时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呈曲线状,并且剪开或剪除是在按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完成。
另一方面,图3中的(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1的目标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弹性部件11、11的厚度和长度被设置为:在将弹性部件11、11与操作部件14、14及开闭部件15、15组合时,如图3中的(b)所示,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直线性的比例关系未发生变化。
另外,弹性部件11、11使用具有下述弹性(根据倾斜角度α而确定)的部件,即: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按压力的变化量(P4~P5)与图3中的(a)中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按压力的变化量(P1~P2)相同。
在弹性部件11、11的材料使用β钛时,优选将其厚度的基准设为0.20mm~0.35mm左右,并且从其与开闭部件15、15以及操作部件14、14 之间的关系,按照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确定其长度。
操作部件14、14与开闭部件15、15可以通过螺栓或铆钉等的连接部件16进行连接。通过采用这样的连接部件16,能够将开闭部件15、15更换为长度、角度、重量或者材质等不同的其他开闭部件。
医疗器械1的重心位置可以根据操作部件14、14、开闭部件15、15以及弹性部件11、11的重量、长度、形状等进行调整。当如上所述通过螺栓或铆钉等的连接部件16将操作部件14、14与开闭部件15、15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加以连接时,能够根据手术的种类或部位、或者手术人员的习惯而调整医疗器械1的重心位置。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1的标准重心位置位于与手术人员的手指接触操作部件14、14的位置相同、或者比该接触位置稍微靠前的位置处。
刃部15a、15a优选由不易生锈且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出色的非磁性金属材料(例如镍基合金等)形成。刃部15a、15a可以作为开闭部件15、15的一部分而与开闭部件15、15呈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开闭部件15、15的主体分开单独形成刃部15a、15a,并利用激光焊接或摩擦焊接等将两者加以连接。刃部15a、15a和开闭部件15、15的主体可以是同种金属也可以是异种金属。例如,在刃部15a、15a使用上述镍基合金时,上述开闭部件的主体也可以使用非磁性且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出色的不锈钢等。
另外,作为异种金属或异种合金的连接方法,可以利用周知的技术。例如,可以利用日本专利特许第4277117号、或者本发明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特许第4657508号和特许第4823715号中的技术。
在上述构成的医疗器械1中,当使用者捏住操作部件14、14并朝向使弹性部件11、11相互靠近的方向施加按压力时,弹性部件11、11发生弹性变形,刃部15a、15a以转动支撑部13为支点而闭合。由此,能够剪开或者剪除身体组织等。另外,当减弱施加于弹性部件11、11上的按压力时,弹性部件11、11朝向复位方向变形,从而使刃部15a、15a张开。
根据如此构成的医疗器械1,仅通过改变经由操作部件14、14施加于弹性部件11、11上的按压力,便可对刃部15a、15a的开闭量进行微调,从而有助于剪开或剪除非常薄的生物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的身体组织。
图2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在图2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部位和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1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部件14、14呈L字状弯曲。
由此,在本发明的医疗器械中,能够根据使用目的或者手术人员的习惯而自如地变更操作部件14、14的形状、长度或重量、开闭部件15、15的形状、长度或重量。
另外,该情况下的标准重心位置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发明中,只要表示按压力与变形量(刀尖的开闭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中的一部分呈直线状,并且,该部分具有适当的弹性,则弹性部件11、11并不限于β钛,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弹性部件。例如,也可以使用如超弹性合金那样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呈特别关系的弹性部件11、11。
图4涉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且是表示弹性部件11、11使用超弹性合金时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并将一部分省略后的图表。如图4所示,在将该由超弹性合金形成的弹性部件11、11与操作部件14、14以及开闭部件15、15组合的状态下,在剪开或剪除的过程中存在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呈直线状的部分。另外,该部分也具有适当的弹性α。
因此,即使弹性部件11、11是如超弹性合金那样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呈特别关系的部件,也能够使用于本发明的医疗器械中。另外,该情况下,也优选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按压力的变化量(P4~P5)与图3中的(a)中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按压力的变化量(P1~P2)相同。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适宜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说明。
例如,作为连接部件16而例举了螺栓或铆钉,但是,也可以将棒状的轴体插通在操作部件14、14和开闭部件15、15的贯通孔中,并对该轴体的一端或两端进行敛缝(caulking),从而通过上述轴体而将操作部件14、14与开闭部件15、15加以连接。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于操作部件14、14与弹性部件11、11分开形成并将两者加以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呈一体地形成弹 性部件11、11和操作部件14、14,还可以在弹性部件11、11的一部分上形成操作部件14、1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适用于进行把持、夹持、剪开、剪除、剪断等操作的把持器、持针器、剪刀、镊子等医疗器械中。

医疗器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疗器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器械,能够有效地抑制其尖端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结束时弹起;医疗器械(1)具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操作部件(14)、安装在该操作部件(14)的一端且后端相互交叉的弹性部件(11)、以及安装在操作部件(14)的另一端且在转动支撑部(13)处相互交叉,并且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开闭部件(15),该开闭部件(15)的前端设有进行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的功能部(15a);该医疗器械(1)通过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