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043685.8
2014.01.28
CN104800202A
2015.07.29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1/352申请公布日:201507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352申请日:20140128|||公开
A61K31/352; A61P1/12; A61P1/00; A61P29/00
A61K31/352
闫兴丽
100071北京市丰台区程庄路16号总后第一干休所
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腹泻、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化合物I可明显改善慢性应激所致IBS大鼠胃肠功能,改善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状况,增加IBS大鼠摄食量;并能有效治疗药物(番泻叶)和应激性致小鼠腹泻;此外该化合物还具有显著地镇痛效果,对醋酸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效果。式I。
1.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式I。2.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腹泻药物中的应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泻为药源性腹泻。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泻为应激性腹泻。5.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可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注射制剂、缓释剂、口服液或滴丸剂。
一种化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及镇痛药物中的新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间歇发作或持续存在,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其发病与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会环境、生活应激等多种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欧美国家的IBS发病率为10%-20%,在中国发病率为8.7%。根据罗马III诊断标准IBS可分为:腹泻型IBS(diarrhea predominant IBS,D-IBS)、便秘型IBS(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BS,C-IBS)、混合型IBS(mix predominant IBS,M-IBS)和未定型IBS(uncertain predominant IBS,U-IBS)。我国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多见,此病占我国已确诊IBS中74.1%。现代医学对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和精神心理因素是IB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西药多以对症治疗,而中药以缓解病情、控制发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为方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寻找治疗IBS的中药及药物作用靶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也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腹泻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化合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式I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腹泻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腹泻为药物引起; 进一步,所述腹泻为应激性腹泻。 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化合物I可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注射制剂、缓释剂、口服液或滴丸剂; 所述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实验研究表明,化合物I可明显改善慢性应激所致IBS大鼠胃肠功能, 改善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状况,增加IBS大鼠摄食量;并能有效治疗药物(番泻叶)和应激性致小鼠腹泻;此外化合物I还具有显著地镇痛效果,对醋酸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效果。 实验例1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所致IBS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SD大鼠,体重140-160g,雄性。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许可证编号:SCXK(京)2012-0001。动物于(20-24)℃,湿度60%-70%,12h明暗的环境中适应性饲养3天后开始实验。 1.2药物与试剂 受试药物:化合物I(由实施例1方法制备),大剂量给药量为0.6mg/kg,中剂量给药量为0.3mg/kg,小剂量给药量为0.15mg/kg体重。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1ml/100g体重。 阳性药物:盐酸氟西汀胶囊: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61A,2072A;匹维溴铵片:法国苏威制药,批号:626683,627414。 取适量以上药物,溶于蒸馏水中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氟西汀给药量为2.5mg/kg体重,匹维溴铵给药量为25mg/kg。灌胃给药,给药体积1ml/100g体重。 其它试剂:乙醚:天津市津东天正精细化学试剂厂,批号:20120317。 1.3仪器 PCLAB-UE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鼠透明有机玻璃固定盒(20cm×6cm×8cm)。气囊(直径1cm,长度1.5cm),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医用胶带,山东滨州三易医疗用品有限公司。SHH-500ZSD动物实验箱,重庆市永生实验仪器厂。热烘箱,上海树立仪表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慢性应激致IBS大鼠模型的建立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模型组、匹维溴铵组 (25mg/kg)、氟西汀组(2.5mg/kg)、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组(0.6mg/kg、0.3mg/kg、0.15mg/kg)。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大鼠每笼一只孤养,并加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慢性应激包括:禁水、禁食、昼夜颠倒、冷刺激、热刺激、致痛、致动。7种刺激因子随机安排,每日一种,每种刺激不可连续出现,使动物不能预料刺激的发生。化合物I各组以及阳性药各组动物造模同时每日灌胃给药。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灌胃蒸馏水。 应激操作方法: 慢性应激: 禁水:24小时断水。 禁食:24小时断食。 昼夜颠倒:于早8时将动物放入暗室中,不开灯使动物处于黑暗状态;至晚8时将暗室照明灯打开,使动物处于光照状态,至次日早8时取出。 冷刺激:将动物置于盛有4℃冰水的桶中(水深15cm),5min后取出。 热刺激:将动物置于45℃的SHH-500ZSD动物实验箱中,5min后取出。 致痛:用止血钳(外裹棉花)夹住大鼠距尾根3cm处,持续夹尾1min。 制动:将动物置于束缚笼中,使其四肢头部不能随意摆动,第一次制动束缚5小时,以后时间依次递增1h。 2.2化合物I对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将橡胶气囊与塑料导管相连(直径2mm),并用封口膜扎紧。塑料导管尾端以三通连接注射器以及压力换能器,用Pclab记录压力变化曲线。 大鼠在实验前24h禁食不禁水,用乙醚麻醉后,将涂石蜡油的气囊插入结直肠内,使气囊末端深入肛门约1.0cm,用胶布把导管和大鼠尾巴根部缠在一起,固定气囊。将大鼠放在透明有机玻璃固定盒中,待其苏醒后适应30min后,用注射器对气囊注气加压扩张肠道,分别观察引起大鼠腹部抬起以及背部拱起的压力阈值,进行行为评估。每只大鼠测定3次,每次间隔10min,取两次数值相近者求平均值。 2.3排便含水量和潜伏期的测定 2.3.1排便粒数和含水量实验 测定各组大鼠2h内排便粒数,并将收集粪便,用电子天平称湿重,之后烘箱烘干后称干重,计算各组大鼠的大便含水量。 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2.3.2排便潜伏期的测定 实验前禁食禁水24h,次日分别各组动物灌胃给药,一个小时后,每只大鼠分别给予等容量的50%碳素墨汁。随后将动物单只置于鼠笼内,观察出现第1粒黑便的时间,连续观察10h。 3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用ANOVA进行方差分析,方差齐,用LSD-test进行组间比较;方差不齐用Dunnett’s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4实验结果 4.1化合物I对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所致IBS模型大鼠腹部回撤压力阈值的影响结果见表1-2。 表1 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所致IBS模型大鼠疼痛压力阈值的影()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表2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所致IBS模型大鼠最大耐受压力阈值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前,各组的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在造模14天、37天以及58天时,模型组动物的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造模后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 与模型组相比较,在造模14天、37天以及58天时,化合物I各给药组以及阳性药匹维溴铵、氟西汀组动物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均增加。其中在造模第37天时,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组均可增加动物的疼痛压力阈值,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造模第58天时,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组可显著增加动物的疼痛压力阈值和最大耐受压力阈值(p<0.01),降低动物的内脏敏感性。 4.2化合物I对IBS大鼠排便潜伏期、粒数和含水量的影响 4.2.1 化合物I对IBS大鼠排便潜伏期的影响 结果见表3-4。 表3造模前、20天各组排便潜伏期(min) 表4造模42、63天各组排便潜伏期(min)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前各组大鼠排便潜伏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在造模20天时,模型组大鼠的排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说明造模成功。阳性药匹维溴铵(25mg/kg)和化合物I大剂量(0.6mg/kg)可延长IBS模型大鼠的排便潜伏期(P<0.05)。提示匹维溴铵起效快,可较快改善腹泻的症状,化合物I大剂量的疗效与匹维溴铵相当。 造模42天时,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可延长模型大鼠的排便潜伏期(P<0.05)。化合物I小剂量(0.15mg/kg)均可显著延长模型大鼠的排便潜伏期(P<0.01)。化合物I中剂量(0.3mg/kg)可延长模型大鼠的排便潜伏期(P<0.05)。 造模63天时,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能显著延长模型大鼠的排便潜伏期(P<0.01)。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均可显著延长模型大鼠的排便潜伏期(P<0.01)。 4.2.2 化合物I对IBS模型大鼠排便粒数的影响 结果见表5。 表5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所致IBS模型大鼠排便粒数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结果表明,在造模12天、35天、55天时,模型组动物排便粒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显示造模后动物的胃肠动能亢进。在造模第55天时,化合物I各给药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排便粒数明显减少,且作用显著(p<0.05)。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可减少模型动物的排便粒数。 4.2.3化合物I对IBS模型大鼠排便含水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6。 表6 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致IBS大鼠排便含水量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结果表明,在造模12天、35天、55天时,模型组动物排便含水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1)。在造模第55天时,化合物I各给药组以及阳性药组动物可以降低模型动物的排便含水量,其中化合物I中、小剂量作用显著(p<0.05);阳性药匹维溴铵可显著减少模型动物的排便含水量(p<0.05)。 实施例3 化合物I对IBS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同实施例2。 2实验方法 2.1慢性应激致IBS大鼠模型的建立 同实施例2。 2.2液体消耗实验 糖水偏嗜度实验可很好的检测IBS模型动物的精神活动状态。目前大多采用糖水偏嗜度百分率作为测定快感缺乏的有效客观指标,来判断IBS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焦虑或抑郁状态。 实验前进行动物蔗糖水饮用训练。在隔噪音,安静的房间内,每笼同时放置2个水瓶,第一个24小时,两瓶均装有1%蔗糖水。随后的24小时,一个瓶装有1%蔗糖水,一个瓶装纯净水。禁食禁水24小时后,进行动物的基础糖水/纯水消耗实验。同时给予每只大鼠事先定量好的两瓶水:一瓶1%蔗糖水,一瓶纯水。4h后,取走两瓶并称量,计算动物的糖水偏嗜度。测定造模前后蔗糖水偏嗜度的变化。糖水偏嗜度(%)=(糖水消耗量(g)/(糖水消耗量(g)+纯水消耗量(g))×100%。 2.3敞箱实验(open-field test) 敞箱实验可用来测试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郁”状态,其中水平得分反映了反映动物的探究行为,即活泼程度,而垂直运动则反映了动物对新鲜环境的好奇程度。 所用敞箱高40cm,长宽均为80cm,周壁为黑色,白色地面用黑线划分为面积相等的25块,实验在黑暗安静的房间中进行。 将单只大鼠置于清洁敞箱中央,测定动物穿越地面方块数作为水平运动得分(3个爪以上跨入),一个格记1分;以站立次数为垂直运动得分(两前肢离地1厘米),站立一次记1分。每只动物每次仅进行一次测定,每次5分钟。每次试验后需将动物排泄物用乙醇清除干净.测定造模前后动物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的变化。 3统计方法 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其中方差齐者用LSD法进行组间比较,方差不齐者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4实验结果 4.1化合物I对模型大鼠糖水偏嗜度的影响 结果见表7-8。 表7造模前、20天时化合物I对IBS大鼠糖水偏嗜度的影响() 表8造模42天、63天时化合物I对IBS大鼠糖水偏嗜度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由表7、8可知,在造模前各组大鼠的糖水偏嗜度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造模21天时,各组大鼠糖水偏嗜度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嗜度有下降趋势,提示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已经下降。阳性药组和化合物I各剂量组也都有改善糖水偏嗜度的趋势。 造模42天时,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嗜度降低(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已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可改善模型大鼠糖水偏嗜度(P<0.05);化合物I小剂量(0.15mg/kg)可改善模型大鼠糖水偏嗜度(P<0.05)。 造模63天时,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嗜度显著降低(P<0.01),提示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越严重。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可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糖水偏嗜度(P<0.01)。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均可改善模型大鼠糖水偏嗜度,其中化合物I大剂量(0.6mg/kg)和小剂量(0.15mg/kg)可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糖水偏嗜度(P<0.01)。 4.2化合物I对模型大鼠敞箱运动的影响 4.2.1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致IBS模型大鼠水平得分的影响 结果见表9。 表9 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致IBS模型大鼠水平得分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由表9可知,在造模12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水平得分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I大、中剂量组以及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可减低模型动物的水平得分,且作用明显(P<0.05); 在造模第33天,各组的水平得分无统计学差异; 在造模第55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水平得分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组以及阳性药氟西汀可增加模型动物的水平得分。 4.2.2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致IBS模型大鼠垂直得分的影响 结果见表10。 表10 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致IBS模型大鼠垂直得分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由表10可知,在造模12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垂直得分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组以及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可减低模型动物的垂直得分,化合物I大、中剂量作用明显(P<0.05); 在造模第33天,各组的垂直得分无统计学差异; 在造模第55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垂直得分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组以及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可显著增加模型动物的垂直得分(P<0.05)。 实施例4化合物I对IBS模型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同实施例2。 2实验方法 2.1慢性应激致IBS大鼠模型的建立 同实施例2。 2.2摄食量的测定 上午9:00时加食物50g,次日9:00时称食物余量,同时称动物体重,计算大鼠24h摄食量。[摄食量=(食物总量-食物余量)/体重]。 3统计方法 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其中方差齐者用LSD法进行组间比较,方差不齐者采用Dunnett’s T3法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1。 表11 化合物I对慢性应激致IBS模型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p<0.01;*p<0.05 造模初期,模型组动物造模前后的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随着造模时间的推移,在造模第57天,模型组动物的摄食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化合物I大、中剂量在造模第21天以及化合物I大剂量在造模第40天可明显增加模型组动物的摄食量(P<0.05)。在造模第57天,化合物I各给药组以及阳性药匹维溴铵和氟西汀均可增加模型动物的摄食量,其中化合物I大、中、小剂量作用显著(P<0.05)。 实施例5 化合物I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排便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20-22g,雄性。购自北京金牧阳实验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动物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9-0007。 1.2药物与试剂 受试药物:化合物I(由实施例1制备)取适量溶于0.5%CMC中,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 阳性药物:复方地芬诺酯片: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4032。 配制方法:取适量复方地芬诺酯片,溶于0.5%CMC中制成混悬液,灌胃给药。给药量为20mg/kg体重。 造模药物:番泻叶:购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热水浸泡2次,每次20min,双层纱布过滤,合并滤液,制成40g(生药)/100mL药液,然后加入等量碳素墨水,制成20%番泻叶-50%碳素墨水的混合液。4℃保存备用。给药剂量:4g/kg,灌胃量:0.2mL/10g。 2实验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番泻叶模型(4g/kg)组,化合物I(0.8mg/kg)组和复方地芬诺酯(20mg/kg)组。 化合物I组,复方地芬诺酯组分别给予:化合物I:0.8mg/kg、复方地芬诺酯:20mg/kg。连续灌胃给药4d,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0.5%CMC0.2mL/10g。第3日给药后各组动物均禁食不禁水24h,第4日各组动物给药1h后,除对照组外各组动物均灌胃给予20%番泻叶-50%碳素墨汁0.2mL/10g,对照组动物灌胃等容量的50%碳素墨汁。随后将动物单只置于800mL玻璃烧杯下,观察出现第1粒黑便的潜伏期(灌胃碳素墨汁起至第1粒黑便出现的时间)连续观察6h。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用One-way ANOVE进行方差分析,LSD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2。 表12化合物I对番泻叶致泻模型小鼠排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灌服番泻叶后可引起动物腹泻,排出黑色稀便。与番泻叶致泻模型组比较,化合物I组、复方地芬诺酯组可明显延长小鼠排黑便潜伏期(P<0.05)。 实施例6 化合物I对应激加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排便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同实施例5。 2实验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加番泻叶模型(2g/kg)组,化合物I组(0.8mg/kg)和复方地芬诺酯(20mg/kg)组。化合物I组,复方地芬诺酯组分别给予:化合物I:0.8mg/kg、复方地芬诺酯:20mg/kg。连续灌胃给药9d(0.2mL/10g),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0.5%CMC0.2mL/10g。 除对照组外其他8组小鼠每日用15℃冷水浸没至其胸腰段,造成应激状态。每天持续1h,共应激8d。每次应激结束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动物灌胃10%的番泻叶水煎液(2g/kg)。 第8日给药后各组动物均禁食不禁水12h,第9日各组动物给药1h后,除对照组外各组动物均灌胃给予10%番泻叶-50%碳素墨汁(碳素墨水与等量20%番泻叶水煎液的混合液)0.2mL/10g,对照组动物灌胃等容量的50%碳素墨汁。随后将动物单只置于代谢笼中,观察出现第1粒黑便的潜伏期(灌胃碳素墨汁起至第1粒黑便出现的时间)连续观察8h。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One-way ANOVE进行方差分析,LSD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3。 表13 化合物I对应激加番泻叶腹泻模型排便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N(只) 排便潜伏期(min) 对照组 - 15 281.27±14.28**应激+番泻叶组 2000 15 74.33±16.16 化合物I组 0.8 15 102.80±11.05 复方地芬诺酯组 20 14 132.14±51.39*注:与应激+番泻叶模型组比较,**P<0.01,*p<0.05 实验结果表明,与应激加番泻叶模型组比较,地芬诺酯组可明显延长小鼠排黑便潜伏期(P<0.05),化合物I组有延长小鼠排黑便潜伏期的趋势。 实施例7 化合物I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20-22g,雄性。购自北京金牧阳实验动 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动物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9-0007。 1.2药物与试剂 受试药物:化合物I(由实施例1制备)取适量溶于0.5%CMC中,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 阳性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批号:BJ03336。 取以上药物适量,溶于0.5%CMC中,配成所需浓度。阿司匹林给药量为200mg/kg,灌胃量均为0.2mL/10g体重。 造模药物:冰醋酸:分析纯,北京化工精细有限责任公司,20050303。 2实验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化合物I大剂量(0.8mg/kg)、小剂量(0.4mg/kg)、组,阿司匹林(200mg/kg)组。化合物I大、小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化合物I:0.8mg/kg、0.4mg/kg、阿司匹林:200mg/kg。连续灌胃给药5d,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0.5%CMC 0.2mL/10g。 第5日给药后1h,腹腔注射0.6%的新鲜配置的醋酸溶液,0.3mL/只。记录每只小鼠10min内出现扭体反应次数。 数据处理:数据以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用ANOVA进行方差分析,LSD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4。 表14化合物I对醋酸腹膜刺激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影响() 组别 剂量(mg/kg) N(只) 扭体数(次) 对照组 - 14 31.07±8.94 化合物I大剂量 0.8 14 22.21±6.74*化合物I小剂量 0.4 15 22.13±3.89*阿司匹林组 200 14 10.57±11.42*结果表明,给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后,因刺激腹膜引起疼痛,动物出现扭体反应。注射醋酸后扭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化合物I各剂量,阿司匹林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 1仪器、试剂与药材 仪器:RE-52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KQ-5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DS电热三用水浴锅(北京医疗设备厂);Sartorious BT25S型1/100000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ZF-I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WH-43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Bruker-Avance VNS-600型核磁共振仪(瑞士CAMAG公司)。 试剂: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柱色谱用硅胶(200~3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硅胶G预制薄层板(20×20cm)(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药材:实验用蜘蛛香药材购自云南,经为败酱科缬草属蜘蛛香;环戊烷-吡喃-7-甲醛,4-乙氧基甲基对照品自制。 2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2.1化学成分的提取 称取蜘蛛香药材8kg粉碎成粗粉,加12倍量80%的乙醇浸泡1h,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稀释过滤,上清液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用30%乙醇除杂,再用9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真空干燥24h至恒重,得80.5g蜘蛛香提取物干膏,备用。 2.2有效部位的分离 将80.5g蜘蛛香提取物的干膏上硅胶柱,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9∶1)洗脱液,编号为Fr2-60;将Fr.52-55合并,减压回收溶剂至干,以甲醇溶解,过Sephadex LH-20凝胶柱,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以GF254硅胶板进行检识,合并相同主斑点的馏分,减压回收溶剂,用氯仿重结晶,得到黄色粉末①。将Fr.56-59合并后减压回收溶剂,用石油醚重结晶得到黄色粉末②。合并①与②,即为式I结构的化合物。 3化合物结构鉴定 黄色粉末,紫外灯下显黄色荧光。可溶于氯仿、甲醇。信号归属如下: 1H-NMR(500MHz,MeOH)δ:9.94(1H,s,H-10),9.21(1H,s,H-1),8.20(1H,s,H-3),7.96(1H,d,J=3.2Hz,H-7),6.69(1H,d,J=3.2Hz,H-6),5.30(2H,s,H-11),2.07(3H,s,-OCOCH3)。 13C-NMR(75MHz,MeOH)δ:185.6(C-10),171.5(-OCOCH3),152.2(C-1),147.2(C-7),144.1(C-3),134.8(C-5),126.6(C-8),124.5(C-9),121.3(C-4),110.9(C-6),61.6(C-11),21.3(-OCOCH3)。 将波谱数据与现有文献对照,确定结构式为: 式I 。
《一种化合物的新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化合物的新用途.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腹泻、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化合物I可明显改善慢性应激所致IBS大鼠胃肠功能,改善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状况,增加IBS大鼠摄食量;并能有效治疗药物(番泻叶)和应激性致小鼠腹泻;此外该化合物还具有显著地镇痛效果,对醋酸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效果。式I。。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