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5295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1070.2

申请日:

2015.05.07

公开号:

CN104825150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5/03申请日:201505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03; A61B5/0215; A61M1/00; A61M31/00; A61M5/00

主分类号:

A61B5/03

申请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菲; 史之峰; 毛颖; 陈亮; 袁素珺; 张颖; 徐元俊; 杨苗苗

地址:

200040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0号楼4楼神经外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庆峰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7

代理人:

谢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以生成与所述压力对应的电信号;穿刺管,其具有位于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液体或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液体;信息收发器,向所述生物体外部发送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生成的所述电信号,以及接收外部指令信号;储液装置,其与所述穿刺管的一端的开口连接,用于存储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的液体,和/或用于存储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的液体。根据本申请,能够以方便的方式对生物体内的压力进行检测,而无需进行多次植入手术,能够及时调整生物体内的压力,并对生物体导入治疗用的药物,提高救治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能够被置于生物体内,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并对生物体进行治疗,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压力检测单元,其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以生成与所述压力对应的电信号;
穿刺管,其具有位于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液体或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液体;
信息收发器,其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向所述生物体外部发送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生成的所述电信号,以及接收外部指令信号;以及
储液装置,其与所述穿刺管的一端的开口连接,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用于存储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的液体,和/或用于存储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的液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管的管腔容纳一能够被自由插拔的导丝,所述导丝的硬度大于所述穿刺管的硬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管的材料为硅胶,所述导丝的材料为钛合金。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收发器利用无线电磁波来发送所述电信号,并利用无线电磁波来接收所述指令信号。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装置是矩形的袋状装置,长度在10至50毫米之间,宽度在10至50毫米之间,并且该袋状装置的外壁厚度在1毫米以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装置的材料为硅胶。

说明书

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主要是指颅内容物(主要包括脑组织、脑血流以及脑脊液等物质)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是颅内疾病或颅内继发性病变的一种反映。
颅内压的持续增高会引起脑血流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如不能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各类颅脑外科疾病患者的颅内压监测,如:颅脑外伤、颅内占位等,以及基于此的颅内压调控均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颅内压的监测方法可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
虽然已经有人提出了多种颅内压无创的测量方法,但无创方法存在着测量精确度差、方法繁琐等特点而未被广泛应用。因此,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监测方法仍为有创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脑室内ICP监测植入,其原理是通过侧脑室穿刺,将颅内压监测探头放入脑室内监测颅内压。该方法在测量颅内压的同时还能够对脑室内的脑脊液进行外引流,被公认为颅内压监测的金标准。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上述脑室内ICP监测植入的装置和监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最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ICP监测装置植入后意味着直接将脑室与外界连通,存在造成颅内感染的风险,ICP监测探头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就越高,因此一般在术后7天拔管,无法长期保留,如果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颅内压监测,必须间断、多次穿刺;另一方面,ICP监测装置植入后由颅内端和颅外监护装置两部分共同完成监护任务,在进行颅内压监测的过程中,患者必须卧床、制动,在移动性上造成很大限制,特别是重症患者若需进行急诊CT扫描,则必须同时携带颅外监护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穿刺管滑脱、移位等意外。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在将本申请的装置用于颅内压的检测与治疗的情况下,能够对颅内压进行实时测量,同时还具有脑脊液引流和脑室给药的作用,可对术后突发的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和伴发症进行紧急救治。并且,本申请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不仅能够用于颅内压检测和颅内疾病的治疗,也可以用于生物体内其他部位的压力检测和治疗,例如,可以用于对血管静脉或动脉的压力检测和治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能够被置于生物体内,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并对生物体进行治疗,该装置包括:
压力检测单元,其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以生成与所述压力对应的电信号;
穿刺管,其具有位于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液体或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液体;
信息收发器,其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向所述生物体外部发送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生成的所述电信号,以及接收外部指令信号;以及
储液装置,其与所述穿刺管的一端的开口连接,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 况下,用于存储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的液体,和/或用于存储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的液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穿刺管的管腔容纳一能够被自由插拔的导丝,所述导丝的硬度大于所述穿刺管的硬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穿刺管的材料为硅胶,所述导丝的材料为钛合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信息收发器利用无线电磁波来发送所述电信号,并利用无线电磁波来接收所述指令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储液装置是矩形的袋状装置,长度在10至50毫米之间,宽度在10至50毫米之间,并且该袋状装置的外壁厚度在1毫米以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储液装置的材料为硅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以方便的方式对生物体内的压力进行检测,而无需进行多次植入手术;并且,能够及时调整生物体内的压力,并对生物体导入治疗用的药物,提高救治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 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的一个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申请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申请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图1是实施例1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的一个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100包括压力检测单元101、穿刺管102、信息收发器103和储液装置104。
其中,压力检测单元101在置于生物体内的情况下,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以生成与所述压力对应的电信号;穿刺管102具有位于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在置于生物体内的情况下,用于从生物体内导出液体或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液体;信息收发器,其在置于生物体内的情况下,向生物体外部发送所述压力检测单元101生成的与压力对应的所述电信号,以及接收外部指令信号;储液装置104与所述穿刺管的一端的开口连接,在置于所述生物体内的情况下,用于存储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的液体,和/或用于存储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的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将该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100 植入生物体内,或者在其它手术的进行过程中顺便被植入生物体内,在该装置100被置于生物体内的情况下,能够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并对生物体进行治疗。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该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100置于生物体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压力检测单元101准确地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并且通过信息收发器103将压力检测信号输出,由此,迅速而准确地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并方便地进行信号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当生物体内压力过高时,可以从储液装置104将生物体内的液体导出到储液装置104,并从储液装置104经由引流针排出到体外,由此,生物体内与体外之间的储液装置104起到屏障的作用,避免了生物体内与外界直接的连通,由此,降低了生物体内的感染风险,并且可以保证该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100能够长时间置留在生物体内,所以无需进行多次植入手术。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生物体进行治疗时,可以从外部将药物液体注入到储液装置104,由此,药物液体能够经由穿刺管被导入到生物体内,达到对生物体内施加药物的作用,由此,能够及时和有效地对生物体进行救治。
在本实施例中,在无需使用该装置时,例如若患者痊愈后等情况,可将该装置100置留在患者体内,无需取出,只需向信息收发器103发送关闭指令,即可关闭该装置100,若患者之后需再次进行监控及治疗,则只需向信息收发器103发送开启指令以再次激活该装置100便可以使用,移动性和操作性能非常高。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施例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能够以方便的方式对生物体内的压力进行检测;并且,能够及时调整生物体内的压力,并对生物体导入治疗用的药物,提高救治的有效性和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单元101例如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例如可以是差压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是其它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穿刺管102的管腔可以容纳一导丝(图未示出),该导丝能够被自由插拔于该管腔,并且,该导丝的硬度可以大于该穿刺管102的硬度,例如,该穿刺管102的材料可以为硅胶等,该导丝的材料可以为钛合金等。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该穿刺管植入生物体内的过程中,可以将导丝插入到该穿刺管102中,由此,提高该穿刺管102的强度,便于植入;在植入完成后,可以将该导丝从穿刺管102的管腔中拔出,以使该管腔能顺利地对液体进行引导。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收发器103可以利用无线电磁波来发送压力检测单元101生成的压力信号,由此,能够方便地进行信号发送。在本实施例中,该信息收发器103还可以利用无线电磁波来接收来自外部的所述指令信号,例如,该指令信号可以是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连续监测颅内压的指令等。在本实施例中,该无线电磁波例如可以是蓝牙信号等,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的无线电磁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信息收发器103可以通过连接点线与压力检测单元101连接,从而接收压力检测单元101生成的所述电信号,并向压力检测单元101发送控制信号。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信息收发器103和压力检测单元101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磁波信号来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该储液装置104能够被设置于生物体内,例如,该储液装置104可以是矩形的袋状装置,长度在10至50毫米之间,宽度在10-50毫米之间,并且该袋状装置的外壁厚度可以在1毫米以内。该储液装置104可以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硅材料之成,例如硅胶等,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复原性能,由此,在使用头皮针刺扎该储液装置以引出液体或注入液体后,该储液装置能够自动恢复密封。
本实施例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能够用于颅内压的检测与治疗,例如,能够对颅内压进行实时测量,同时还具有脑脊液引流和脑室给药的作用,可对术后突发的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和伴发症进行紧急救治。在本实施例中,该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不仅能够用于颅内压检测和颅内疾病的 治疗,也可以用于生物体内其他部位的压力检测和治疗,例如,可以用于对血管静脉或动脉的压力检测和治疗。
下面,以用于颅内压的检测与治疗为例,对本申请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1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1)植入本发明的装置100:可以经过一个微创手术将装置100植入,亦可在做其他颅脑手术时顺便完成。例如,可以将导丝插入到穿刺管102的管腔,并将穿刺管102和压力检测单元101穿入到脑室内,使压力检测单元101和穿刺管102的一端开口浸渍于脑脊液中,然后将穿刺管102的管腔中的导丝拔除;并且,与穿刺管另一端开口连接的储液装置104及与传感器相连的信息收发器器103可以被置于头皮层下。
(2)颅内压(ICP)的测量:测量时,只需通过外部程序器向信息收发器103发送开启指令,根据该开启指令的要求可通过压力传感器自动连续、重复测量患者的ICP;在需要关闭该装置100时,可以向信息收发器103发送关闭指令,即可关闭该装置100。
(3)颅内疾病的治疗:一方面,当颅内压监测显示脑室内压力增高时,医护人员可用头皮针,从头皮外穿刺进头皮下的储液装置104,引出脑脊液,从而降低脑室内压力,起到引流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大脑通常存在血脑屏障,许多药物在颅内达不到有效浓度,对于一些难治的严重颅内感染,需要直接将药物注入脑室进行局部治疗,此外,部分外伤患者脑室内存在血凝块,会堵塞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感应探头,造成颅内压监测的不准确,因此需要冲洗探头,此时就可将药物或生理盐水等输入储液装置,直接到达脑室,从而达到治疗或冲洗探头的效果。
由上述说明可见,在将本申请实施例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用于颅内压力检测和治疗时,与其它颅内压监测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装置在具有监测作用的同时还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即,通过头皮下植入的储液装置104,医疗人员可方便地进行治疗:若通过测量发现患者颅内压过高则可通过储 液装置将脑脊液引出,若术后出现严重的颅内感染,则可将抗感染药物直接输入储液装置,直达脑室,进行有效救治,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同时也可降低患者再次开颅的几率以及被感染的风险。
在将本申请实施例的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用于生物体内其它部位的压力检测与治疗时,也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疾病监测和治疗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体内压力检测与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生物体内的压力,以生成与所述压力对应的电信号;穿刺管,其具有位于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液体或向所述生物体内导入液体;信息收发器,向所述生物体外部发送所述压力检测单元生成的所述电信号,以及接收外部指令信号;储液装置,其与所述穿刺管的一端的开口连接,用于存储从所述生物体内导出的液体,和/或用于存储向所述生物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