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5266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4289.X

申请日:

2015.05.06

公开号:

CN104826052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5050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3/00; A61P43/00; A61K33/0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魏亚萍

发明人:

魏亚萍; 肖淑荟

地址:

264300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宁津街道驻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37104

代理人:

张晓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针对该病症通过辩证分析,进而提供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30-50份、石膏30-40份、知母30-40份、黄芩9-15份、黄连9-15份、甘草3-9份、麦冬9-15份、薯蓣10-20份、厚朴10-20份、薤白20-30份、竹叶20-30份、薏苡仁10-20份、干姜10-20份、枳壳9-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30-50份、石膏30-40份、知母30-40份、黄芩9-15份、黄连9-15份、甘草3-9份、麦冬9-15份、薯蓣10-20份、厚朴10-20份、薤白20-30份、竹叶20-30份、薏苡仁10-20份、干姜10-20份、枳壳9-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栝楼根40份、石膏35份、知母35份、黄芩12份、黄连12份、甘草6份、麦冬12份、薯蓣15份、厚朴15份、薤白25份、竹叶25份、薏苡仁15份、干姜15份、枳壳12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燥渴常见于卫气被外邪所伤,邪入阳明腑化燥而生口渴,病人呈现烦躁懊恼、口渴饮水不断,且愈饮愈渴,针对该病症,有针对性的成方进行施治,如人参白虎汤等。但有一类燥渴,患者平时并无外感症状,总觉口感、烦躁,虽大量饮水仍不能缓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针对该病症通过辩证分析,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30-50份、石膏30-40份、知母30-40份、黄芩9-15份、黄连9-15份、甘草3-9份、麦冬9-15份、薯蓣10-20份、厚朴10-20份、薤白20-30份、竹叶20-30份、薏苡仁10-20份、干姜10-20份、枳壳9-15份。
 上述原料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栝楼根40份、石膏35份、知母35份、黄芩12份、黄连12份、甘草6份、麦冬12份、薯蓣15份、厚朴15份、薤白25份、竹叶25份、薏苡仁15份、干姜15份、枳壳12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组方分析:燥渴一症,心火升炎以生燥,肺气燥热以生渴,燥渴一症,一缘于肺气燥热,二缘于甲木不降,胆火升炎以刑肺金,心液消耗,燥渴双生;三缘于中焦失职,戊土不降,枢运失职致使肺气不降,壅塞于上而生渴。基于上述认识,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栝楼根、石膏、知母的清热泻火之功,直扑肺中燥热,生津以止咳,为君药;取麦冬、竹叶清热除烦之效,以黄芩、黄连清胆火,上述药物合用以助君药之效为臣药;取薤白、干姜辛温通畅,善散壅滞之效,厚朴、枳壳行气消积之效共为使药;以甘草、薯蓣、薏苡仁培中以复中焦枢运之职。上述药物合用,肺气清降、心液得复,中焦枢转,胆火以降则肺无燥热,心神得养,燥渴一症自解。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40g、石膏35g、知母35g、黄芩12g、黄连12g、甘草6g、麦冬12g、薯蓣15g、厚朴15g、薤白25g、竹叶25g、薏苡仁15g、干姜15g、枳壳12g。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实验如下:
     自2013年以来收治燥渴患者89例,年龄在38-67岁之间,其症状表现为:无外感症状,总觉胸闷烦躁,口渴,饮水不断,严重者卧床不得,部分伴有咳嗽背痛。脉诊大部分患者呈现寸浮滑数的特点。治疗方案采用服用该实施例做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
治疗标准
1、             烦躁感及口渴减轻,饮水量减少为有效。
2、             烦渴症状全部消失,饮水量恢复正常,口生津液有效。
效果如下:
在89例患者中,其中有62例患者在服用3-7天后即显示疗效,在62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烦渴症状消失,剩余23例患者症状减轻,饮水量相较服药前明显减少。该23例患者加上前述无效患者27例继续服药1-2周,其中38例烦渴症状消失,胸闷烦躁感不存,饮水量恢复正常,剩余12例患者中,症状改善的6例,剩余6例无效。跟踪显示,在治愈的77例患者中,1年内复发的6例,说明该中药组合物对烦渴一症的根治率较高。经统计,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烦渴一症的有效率达93.25%,治愈率为86.51%。通过上述临床试验可知,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烦渴一症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50g、石膏30g、知母40g、黄芩9g、黄连15g、甘草3g、麦冬9g、薯蓣20g、厚朴10g、薤白20g、竹叶30g、薏苡仁10g、干姜10g、枳壳15g。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38岁,就诊时无外感症状,口渴思饮,烦躁不安,胸部有痛感延至肩背。询问其平时就总觉口渴,平均一天饮水能达5升,舌苔干白,口无津液,其寸浮关沉。分析其由于中焦气微,枢运失职,胆火上炎遏逼肺气以生渴,消耗心液以生燥,随时间延长,病症加重以致。
服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1周后,回诊反应,口渴及胸闷烦躁感大为减轻,饮水量减少,但仍觉口渴,脉诊,其寸脉较服药前变沉、缓,关脉有转浮脉趋势,继续服用该中药组合物1周,烦渴感完全消失,胸背痛感不存,饮水量降至一天1升左右。烦渴一症得以痊愈,距今半年再无复发。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30g、石膏40g、知母30g、黄芩15g、黄连9g、甘草9g、麦冬15g、薯蓣10g、厚朴20g、薤白30g、竹叶20g、薏苡仁20g、干姜20g、枳壳9g。
典型病例
患者,冷某,女44岁,平时总觉口渴思饮,胸口痞满,烦躁易怒,失眠,饮水量为平人饮水量3-4倍,小便频数。脉诊其寸脉浮滑,关脉浮大。分析其由于胆火上炎消耗津液所致烦渴。
服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1周后,烦渴症状全部消失,饮水量恢复常人正常饮水量,治愈距今1年,反口症状再无复发。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30份、石膏40份、知母30份、黄芩15份、黄连9份、甘草9份、麦冬9份、薯蓣20份、厚朴10份、薤白30份、竹叶20份、薏苡仁20份、干姜10份、枳壳15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50份、石膏30份、知母40份、黄芩9份、黄连15份、甘草3份、麦冬15份、薯蓣10份、厚朴20份、薤白20份、竹叶30份、薏苡仁10份、干姜20份、枳壳9份。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针对该病症通过辩证分析,进而提供一种治疗燥渴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栝楼根30-50份、石膏30-40份、知母30-40份、黄芩9-15份、黄连9-15份、甘草3-9份、麦冬9-15份、薯蓣10-20份、厚朴10-20份、薤白20-30份、竹叶20-30份、薏苡仁10-20份、干姜10-20份、枳壳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