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25251 上传时间:2018-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7464.0

申请日:

2015.04.24

公开号:

CN104825997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504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繁昌县智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吴传兴

地址:

241200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金岭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代理人:

方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莪术5-6、百合2-4、白豆蔻6-8、蒲黄4-5、血竭2-4、红藤1-3、蒲公英5-7、半枝莲4-5、当归7-8、川芎4-5、延胡索2-4、乌药6-10、牛蒡子3-5、法半夏2-4、何首乌5-7、砂仁5-6、黄精2-4、益智仁10-15、炒白术5-8、山藤藤秧2-4和粗叶耳草1-3;本发明的中药使用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遵循君臣辅佐原则,共凑健脾益气,调和肝脾,调和脾胃,理气化湿,通瘀止痛等功效,每味中药不仅能各自发挥功效,而且各中药之间取长补短,协同作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莪术5-6、百合2-4、白豆蔻6-8、蒲黄4-5、血竭2-4、红藤1-3、蒲公英5-7、半枝莲4-5、当归7-8、川芎4-5、延胡索2-4、乌药6-10、牛蒡子3-5、法半夏2-4、何首乌5-7、砂仁5-6、黄精2-4、益智仁10-15、炒白术5-8、山藤藤秧2-4和粗叶耳草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2、莪术5.5、百合3、白豆蔻7、蒲黄4.5、血竭3、红藤2、蒲公英6、半枝莲4.5、当归7.5、川芎4.5、延胡索3、乌药8、牛蒡子4、法半夏3、何首乌6、砂仁5.5、黄精3、益智仁12、炒白术6、山藤藤秧3和粗叶耳草2。

说明书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有许多种;一般分为中药和西药,采用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副作用较大,对人体的损害较大,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中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配方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莪术5-6、百合2-4、白豆蔻6-8、蒲黄4-5、血竭2-4、红藤1-3、蒲公英5-7、半枝莲4-5、当归7-8、川芎4-5、延胡索2-4、乌药6-10、牛蒡子3-5、法半夏2-4、何首乌5-7、砂仁5-6、黄精2-4、益智仁10-15、炒白术5-8、山藤藤秧2-4和粗叶耳草1-3。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2、莪术5.5、百合3、白豆蔻7、蒲黄4.5、血竭3、红藤2、蒲公英6、半枝莲4.5、当归7.5、川芎4.5、延胡索3、乌药8、牛蒡子4、法半夏3、何首乌6、砂仁5.5、黄精3、益智仁12、炒白术6、山藤藤秧3和粗叶耳草2。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40分钟, 过滤冷却后服用煎煮液,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使用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遵循君臣辅佐原则,共凑健脾益气,调和肝脾,调和脾胃,理气化湿,通瘀止痛等功效,每味中药不仅能各自发挥功效,而且各中药之间取长补短,协同作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黄芪12、莪术5.5、百合3、白豆蔻7、蒲黄4.5、血竭3、红藤2、蒲公英6、半枝莲4.5、当归7.5、川芎4.5、延胡索3、乌药8、牛蒡子4、法半夏3、何首乌6、砂仁5.5、黄精3、益智仁12、炒白术6、山藤藤秧3和粗叶耳草2。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40分钟, 过滤冷却后服用煎煮液,每日一剂,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男,32岁,患有萎缩性胃炎半年,常感胃脘部胀满、疼痛,严重时有烧心,嗳气感,舌暗红、苔少,脉细,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服用两个疗程后,胃脘部胀满、疼痛明显改善,烧心,嗳气消失,后继续服用两个疗程,诸症全消,治愈。
病例2:冰某,女,43岁,近半年来常感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嗳气;近两周加重,胃脘部灼热、反酸;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连服三个疗程后,患者腹胀、腹痛、泛酸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病例3:张某某,男,54岁,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年,胃部经常胀痛,时重时轻,发作时剧痛或绞痛,常常出现食欲减退,胃脘部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连服20余剂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后,治愈,至今未复发。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莪术5-6、百合2-4、白豆蔻6-8、蒲黄4-5、血竭2-4、红藤1-3、蒲公英5-7、半枝莲4-5、当归7-8、川芎4-5、延胡索2-4、乌药6-10、牛蒡子3-5、法半夏2-4、何首乌5-7、砂仁5-6、黄精2-4、益智仁10-15、炒白术5-8、山藤藤秧2-4和粗叶耳草1-3;本发明的中药使用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