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04734A43申请公布日20121003CN102704734ACN102704734A21申请号201210154849522申请日20120518E04H12/10200601E04H12/2420060171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地址43007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民主路668号72发明人江卫华杨景胜曾德森李毅舒爱强沈聪冯衡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陈家安54发明名称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57摘要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它主要包括塔身(11),导线横担(12),地线支架(13)和塔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2、导线横担(12)包括上层横担(121)、中层横担(122)和下层横担(123),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采用V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122)采用I型绝缘子串。目前三相“I”串的上中导线层间距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且走廊宽度较大,占有空间大,成本高。三相“V”在三层横担的杆塔型式中,塔头最高,横担最长,横担正面斜材均为受力材,钢材指标不经济;且绝缘子耗费多。本发明VIV串布置型式在节约钢材指标、减小塔头尺寸、优化走廊宽度、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
3、1/1页21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它主要包括塔身(11),导线横担(12),地线支架(13)和塔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横担(12)包括上层横担(121)、中层横担(122)和下层横担(123),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采用V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122)采用I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122)上平面与中轴线(110)垂直;所述塔身(11)延伸于所述塔腿(14)的上方,所述塔身(11)的中轴线(110)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导线横担(12)架设在塔身(11)的两侧,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的下平面与中轴线(110)垂直,中层横担(122)的上平面与中轴线(110。
4、)垂直;导线横担(12)采用桁架结构,在导线横担(12)上螺纹连接有挂点构件;地线支架(13),架设在上层横担(121)上平面,地线支架(13)上平面与塔身中轴线(110)成45度角,地线支架(13)采用桁架结构,左右两侧的地线支架(13)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挂点共有六处,每处挂点通过螺栓连接挂线角钢,与挂线角钢相连接的还包括一面紧贴在横担主材上的构造角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横担(121)外挑长度大于中层横担(122)外挑长度,上层横担(121)外挑长度与下层横担(123)外挑长度相同,上层。
5、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两端及与塔身(11)相接处设置V串挂线材,中层横担(122)两端设置I串挂线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11)在其瓶口(111)上方的坡度小于塔身在其瓶口(111)下方的坡度,所述坡度为塔身(11)的外侧面与垂直方向所成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塔(1)的呼高(H)为42M,地线支架(13)的上平面和下层横担(123)的下平面距离(K)为243M,上层横担(121)上的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W)为6246M,中层横担(122)上的边导线挂点(21)与。
6、中轴线(110)的距离(Q)为905M,下层横担(123)上的边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T)为7440M,地线支架(13)上的地线挂点(22)与中轴线(110)的距离(F)为905M,直线塔(1)的瓶口宽度(P)为40M,塔身(11)的顶部开口宽度(E)为20M。权利要求书CN102704734A1/4页3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电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背景技术0002塔型的选择是输电线路的重要课题。塔头形式的优化及导线排列布置优化不仅具有减少杆塔荷载、缩小间隙尺寸、降低杆塔指标、减小线路走廊及工程投资,提高抗冰过载能力。
7、、抑制导线舞动、简化金具和绝缘子串设计的优点,同时,还能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阻损耗,减小电能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网有着重大的意义。优化塔头尺寸、导线布置型式已成为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手段。0003在以往的双回路输电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3I、3V两种塔头布置型式,这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三相“I”串的上中导线层间距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且走廊宽度较大,占有空间大,成本高。三相“V”在三层横担的杆塔型式中,塔头最高,横担最长,横担正面斜材均为受力材,钢材指标不经济;且绝缘子耗费多。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
8、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以减小线路走廊宽度、降低杆塔指标。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它主要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地线支架和塔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横担包括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采用V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采用I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上平面与中轴线垂直;所述塔身延伸于所述塔腿的上方,所述塔身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导线横担架设在塔身的两侧,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的下平面与中轴线垂直,中层横担的上平面与中轴线垂直;导线横担采用桁架结构,在导线横担上螺纹连接有挂点构件;地线支架,架设在上层横担上平。
9、面,地线支架上平面与塔身中轴线成45度角,地线支架采用桁架结构,左右两侧的地线支架对称。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线挂点共有六处,每处挂点通过螺栓连接挂线角钢,与挂线角钢相连接的还包括一面紧贴在横担主材上的构造角钢。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横担外挑长度大于中层横担外挑长度,上层横担外挑长度与下层横担外挑长度相同,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两端及与塔身相接处设置V串挂线材,中层横担两端设置I串挂线材。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线塔的呼高为42M,地线支架的上平面和下层横担的下平面距离为243M,上层横担上的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6246M,中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
10、为905M,下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7440M,地线支架上的地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905M,直线塔的瓶口宽度为40M,塔身的顶部开口宽度为20M。说明书CN102704734A2/4页40009本发明的VIV串布置型式在节约钢材指标、减小塔头尺寸、优化走廊宽度、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具体对比参见表1。0010表1同等条件下三种不同的结构型式的比较表00110012本发明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三相导线采用“VIV”串的塔头布置型式,塔头尺寸可以满足电气间隙要求,而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线路走廊宽度窄,杆塔使用呼高较小,单基杆塔指标也较经济,铁塔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11、,并减少钢材及基础使用量。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704734A3/4页50014图2是本发明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的导线横担仰视示意图。0015图3为现有的三相“I”串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4为现有的三相“V”串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5为与图3、图4同等条件下VIV串鼓形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1直线塔,11塔身,12导线横担,121上层横担,122中层,123下层横担,13地线支架,14塔腿,110中轴线,111瓶口,H直线塔的呼高,K地线支架的上平面和导线横担的下平面距离,W上层横担上的导线挂点与中轴。
12、线的距离,Q中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T下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F地线支架上的地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P直线塔的瓶口宽度,E塔身的顶部开口宽度。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0020参阅附图可知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它主要包括塔身11,导线横担12,地线支架13和塔腿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横担12包括上层横担121、中层横担122和下层横担123,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采用V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122采用I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1。
13、22上平面与中轴线110垂直;所述塔身11延伸于所述塔腿14的上方,所述塔身11的中轴线110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导线横担12架设在塔身11的两侧,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的下平面与中轴线110垂直,中层横担122的上平面与中轴线110垂直;导线横担12采用桁架结构,在导线横担12上螺纹连接有挂点构件;地线支架13,架设在上层横担121上平面,地线支架13上平面与塔身中轴线110成45度角,地线支架13采用桁架结构,左右两侧的地线支架13对称(如图1、图2所示)。0021导线挂点共有六处,每处挂点通过螺栓连接挂线角钢,与挂线角钢相连接的还包括一面紧贴在横担主材上的构造角钢。0022上层横担。
14、121外挑长度大于中层横担122外挑长度,上层横担121外挑长度与下层横担123外挑长度相同,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两端及与塔身11相接处设置V串挂线材,中层横担122两端设置I串挂线材。0023直线塔1的呼高H为42M,地线支架13的上平面和下层横担123的下平面距离K为243M,上层横担121上的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W为6246M,中层横担122上的边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Q为905M,下层横担123上的边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T为7440M,地线支架13上的地线挂点22与中轴线110的距离F为905M,直线塔1的瓶口宽度P为40M,塔身11的顶部开。
15、口宽度E为20M(如图1、图5所示)。0024本发明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用于双回路输电线路,如图1所示,直线塔1上层和下层横担采用V型绝缘子串,减小走廊宽度,中层横担采用I型绝缘子串减小横担长度。中层横担上平面与中轴线110垂直减小了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之间的间距。0025塔腿14的高度为根据直线塔1安装地的地形使直线塔1竖直安装的塔腿高度,塔腿14的高度可以全部或部分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塔腿14的高度可以根据直线塔1的实际安装的地形进行设计。通过采用全方位的长短腿14,可以减少山区塔基面的开放,不破坏说明书CN102704734A4/4页6山区的地形及植被,利于环保。0026每侧的横担。
16、12及横担12下方的塔身11围成的空间满足高压输电的边相导线电气间隙要求。0027地线支架13与塔身11、横担12围成的空间满足电气专业要求。0028所谓电气间隙,在杆塔上主要体现为导线挂点与塔身的距离,电压等级越高,该距离要求越大。大风、低温、覆冰等恶劣天气会以负荷增大的形式给整个直线塔1带来的不利影响,塔身11在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0029塔身11在其瓶口111上方的坡度小于塔身在其瓶口111下方的坡度,所述坡度为塔身11的外侧面与垂直方向所成的夹角。直线塔1所传输的电压越高,其整体尺寸也会越大,导线直径也就越大。塔身11需要设计合适的坡度使整个直线塔1能抵抗所受到的荷载,并。
17、使杆塔耗钢量最小。塔身11在其瓶口111下方的坡度大于其在瓶口111上方的坡度符合整个塔体的受力情况。0030设计直线塔时,重点是设计塔头(瓶口111以上的部分)的各构件尺寸,保证设计的塔头满足导线的电气间隙要求。再按设计需要相应增加所述直线塔1的呼高。0031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电压等级500KV时一种直线塔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所述直线塔1的呼高H为42M;地线支架13的上平面和导线横担12的下平面距离K为243M;上横担12上的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W为6246M,中横担12上的边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Q为905M,下横担12上的边导线挂点21与中轴线110的距离T为7440M。地线支架13上的地线挂点22与中轴线110的距离F为905M,。直线塔1的瓶口宽度P为40M。塔身11的顶部开口宽度E为20M。0032直线塔1的钢材采用Q420、Q345和Q235三种材质。直线塔1采用的型钢为角钢。说明书CN102704734A1/4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04734A2/4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04734A3/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04734A4/4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704734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