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膳食纤维粉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类,尤其涉及一种补充人体缺乏的膳食纤维以防治肥胖便秘,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肠道疾病等″现代文明病和老年病的复合膳食纤维粉。
背景技术:
早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已开始应用膳食纤维防治糖尿病、肥胖便秘、高血脂症和肠道疾病等″现代文明病″。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日本现有26家企业生产销售膳食纤维食品,在美国有35%的食品中添加了膳食纤维素。从2000年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港澳地区也开始应用进口膳食纤维开发生产高纤维食品,但其价格相当昂贵。
目前我国膳食纤维行业发展很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含量偏低,且所用膳食纤维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工艺处理,如:利用水洗法和丙酮法生产的小麦纤维,以豆渣直接粉碎生产的大豆纤维和以玉米渣直接生产的玉米纤维等,因而产品吸附性、溶胀性和持水、持油能力差,口感差,冲调后,液体分层沉淀存有块状物,另外当今市场销售的以聚葡萄糖为代表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以聚葡萄糖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胶囊、冲剂、颗粒剂等也因为溶胀性,吸附性差而实用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改变目前膳食纤维产品存在的产品纯度和口感问题,更大限度的提高膳食纤维在防治肥胖便秘、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肠道疾病″现代文明病″和老年病方面的功能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质量高,功效好的复合膳食纤维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复合膳食纤维粉,它是以下述原料组份(重量百分数)配制而成:CAS 0-50%、瓜尔豆胶7-40%、葡聚糖0-20%、聚葡萄糖0-29.5%、甜味剂0-1%、食用香精0-2%、余量为植物纤维。
植物纤维为大豆纤维。
植物纤维为小麦纤维。
植物纤维为玉米纤维。
植物纤维为大豆纤维、小麦纤维、玉米纤维,三种纤维之间重量份数可任意调。
甜味剂为复合甜味剂,复合甜味剂成分为木糖醇、蛋白、甜密素。
木糖醇∶蛋白质∶甜密素=1-3∶1-4∶1-3。
大豆纤维、小麦纤维、玉米纤维是采用生物工程提纯技术生产的小麦纤维,大豆纤维和玉米纤维,纤维纯度至少为70%,避免了化学物质对本产品的污染。
大豆纤维、小麦纤维、玉米纤维采用超微粉碎、细度为≤150目,解决了膳食纤维口感粗糙和口感不适问题。
膳食纤维粉水溶液PH值≤8.5。
本发明地发明点在于:
:(1)选择在冲调时不结块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将葡聚糖,瓜尔豆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应用到产品配方中,使产品吸附性,溶胀性强,持水持油性能提高。
(2).采用生物工程提纯技术生产的小麦纤维、大豆纤维和玉米纤维,避免了化学物质对产品污染,并将生产出的膳食纤维进行超微粉碎,细度达150目以上,解决了膳食纤维口感粗糙和口感不适问题。
(3)运用复配技术,把水溶性膳食纤维与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溶合在一起,实现了单一膳食纤维的优势互补,达到了产品的完美统一。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技术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以聚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纤维冲剂,和以燕麦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纤维颗粒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技术产品的吸附性,溶胀性,持水,持油性能与之相比提高70%以上,以往,葡聚糖,瓜尔豆胶,CAS,一直作为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应用于食品行业,本技术将其作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应用于配方中,使产品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溶胀性和持水持油能力,极大的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效果。
2、应用范围广,本技术产品对肥胖便秘,高血脂症,糖尿病和肠道疾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由谷物,大豆中提取的膳食纤维分散性好,但在水中容易沉淀,对防治肥胖,便秘,改善肠道功能有良好的实用效果,对防治糖尿病和高血脂症也有一定效果,配方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弥补谷物,大豆纤维的这些缺陷,形成了对防治″现代文明病″功能完整的特种营养食品..
3、本产品口感细腻、滑爽、口味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CAS 50%、瓜尔豆胶7%、复合甜味剂1%、甜玉米香精2%、大豆纤维40%。
实施例二:CAS 30%、瓜尔豆胶10%、葡聚糖10%、聚葡萄糖28.5%、复合甜味剂0.5%、甜玉米香精0.5%、大豆纤维20.5%。
实施例三:CAS 15%、瓜尔豆胶5%、葡聚糖10%、聚葡萄糖10%、复合甜味剂1%、大豆纤维28.5%。
实施例四: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CAS 50%、瓜尔豆胶8%、复合甜味剂0.5%、甜玉米香精1.5%、玉米纤维40%。
实施例五:CAS 30%、瓜尔豆胶10%、葡聚糖10%、聚葡萄糖20.5%、复合甜味剂0.5%、甜玉米香精0.5%、玉米纤维28.5%。
实施例六:CAS 15%、瓜尔豆胶5%、葡聚糖10%、聚葡萄糖10%、复合甜味剂1%、玉米纤维28.5%。
实施例七: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CAS 40%、瓜尔豆胶7%、复合甜味剂1%、甜玉米香精2%、、小麦纤维50%。
实施例八:CAS 30%、瓜尔豆胶10%、葡聚糖10%、聚葡萄糖25.5%、复合甜味剂0.5%、甜玉米香精0.5%、小麦纤维23.5%。
实施例九:CAS 15%、瓜尔豆胶5%、葡聚糖10%、聚葡萄糖10%、复合甜味剂1%、小麦纤维28.5%。
实施例十一: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CAS 20%、瓜尔豆胶7%、复合甜味剂1%、甜玉米香精2%、大豆纤维30%、小麦纤维30%、玉米纤维10%。
实施例十二:CAS 7%、瓜尔豆胶5%、葡聚糖10%、聚葡萄糖20.5%、复合甜味剂0.5%、甜玉米香精0.5%、大豆纤维20.5%、小麦纤维20%、玉米纤维16%。
实施例十三:瓜尔豆胶5%、葡聚糖10%、聚葡萄糖14%、复合甜味剂1%、大豆纤维20%、小麦纤维30%、玉米纤维20%。
实施例十四: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大豆纤维40%、CAS50%、瓜尔豆胶7%、复合甜味剂1%、甜玉米香精2%。
实施例十五: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小麦纤维30%、大豆纤维30%、玉米纤维10%、瓜尔豆胶29.5、食用碱0.5%。
实施例十六:配方原料重量百分比:瓜尔豆胶40%、黄原胶20%、聚葡萄糖29.5%、食用碱0.5%。
实施例十七:小麦纤维30%、大豆纤维27%、葡聚糖20%、瓜尔豆胶10%、复合甜味剂0.5%、甜玉米香精2%、碱性增效剂0.5%。
复合甜味剂的配制: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精确称取木糖醇,蛋白糖,甜蜜素(粉碎),入搅拌机搅拌10分钟,均匀后装袋密封备用。
按各组配方重量百分比,精确称取(除甜玉米香精)各种配料,入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雾化喷入甜玉米香精,搅拌均匀,进灭菌器杀菌最后进入包装机包装后成品。
使用范围和方法:本技术配方可作为食品直接加入20-30倍温开水冲调饮用;也可直接加入食品原料中制作食品;还可用于冷饮制品(豆)奶制品,果汁,果酱等食品行业中。
本产品经孟州市食品化工研究所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1、试验对象:挑选患糖尿病史5年以下;5-10年和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各5人,其中男6人,女9人,年龄在21-75岁之间;按患病史长短分为轻、中、重三组。
2、试验时间:2003年8月5日-9月5日
3、试验方法和要求:
轻度患者要求每日早饭前30分钟左右取“复合膳食纤维粉”一小袋10克加温开水30毫升冲调,随即钦服。早餐不作限制。自本试验开始停止用药。
中度患者每天于早餐、午餐前各服用“复合膳食纤维粉”10克(一小袋),用餐不作特殊规定。本试验开始一周内逐渐减少用药,一周后停药。
重度患者食用“复合膳食纤维粉”的量、时间和方法与中度患者相同。但要求在本试验开始后20天内仍然配合药物治疗10-20天内逐步减少用药量,最后10天停药。
4、测试方法:
试验开始当天,早上9:00以前用血糖仪为试验患者测血糖一次,并作好记录。试验结束的次日早上9:00以前仍然用血糖仪为患者空腹测血糖一次作好记录。试验中间测血糖一次定于本试验开始后的第16天上午9时以前,方法同上。
5、试验结果如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复合膳食纤维粉降血糖测试结果汇综表(单位:mmo/L) 测试对 象 测试前 测试中 测试后 降血糖分组参试人数 总血糖平均 总血糖 平 均 总血糖 平均 总量 平均轻5 36.757.35 34.9 6.98 22.6 5.65 14.15 2.83中5 55.411.1 47.8 9.56 36.16 7.23 19.24 3.84重5 91.518.3 79.5 15.9 71.2 14.23 20.3 4.06
表二:体重下降情况参试人员体重下降范围(kg)平均(kg)体重下降人数百分比100.5-4.21.8880%
表三:参试人员症状改善情况 症状 参试人数 改善人数 改善率(%) 容易饥饿 6 5 83 液尿多 7 5 71 饮水多 8 7 87.5 便秘 6 5 83 稀便 3 2 67 乏力 7 6 86
以上结果表明:复合膳食纤维粉用于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是行之有效的,作为特种营养食品用于中、老年人也是可行的。
本技术产品还可作为膳食纤维增补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制作高膳食纤维食品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