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33848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7CN102733848ACN102733848A21申请号201210214260X22申请日20120627E21F11/00200601A47C17/38200601A47C17/4220060171申请人长治清华机械厂地址046012山西省长治市6号信箱申请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2发明人咸士玉李玉贵闫为民王武魁王进强许佩霞杨爱萍祝利涛刘勇李凯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代理人崔雪花54发明名称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57摘要本发明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所要解。
2、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舱体内两侧壁上都设置有上铺和下铺,上铺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合页与舱体内侧壁上部连接,上铺的另一端与多个上铺支撑组件的一端活动铰接,上铺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舱体内侧壁中部活动铰接,下铺位于上铺的正下方,下铺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二合页与舱体的内侧壁下部连接,下铺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座,设置在下铺支撑腿一端上的销轴穿过铰接座上的通孔与下铺活动铰接在一起,下铺支撑腿的另一端与舱体内底面上的凹槽相适应配合;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煤矿救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
3、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包括舱体1、上铺2、下铺3、第一合页4、上铺支撑组件5、第二合页11和下铺支撑腿6,其特征在于,舱体1内两侧壁上都设置有上铺2和下铺3;上铺2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合页4与舱体1内侧壁上部连接,上铺2的另一端与多个上铺支撑组件5的一端活动铰接,上铺支撑组件5的另一端与舱体1内侧壁中部活动铰接;下铺3位于上铺2的正下方,下铺3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二合页11与舱体1的内侧壁下部连接,下铺3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座12,设置在下铺支撑腿6一端上的销轴13穿过铰接座12上的通孔与下铺3活动铰接在一起,下铺支撑腿6的另一端与舱体1内底面上的凹。
4、槽相适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铺支撑组件5的结构为第一支撑杆8为一端开有螺纹一端不开螺纹的圆柱体,第二支撑杆9为表面开有螺纹的圆柱体,呈长螺帽状的快速螺接套10一端套接在第一支撑杆8的螺纹端,快速螺接套10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内两侧都设置有储物柜7,储物柜7的高度介于上铺2和下铺3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2733848A1/3页3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背景技术0002作为紧急避险系统煤矿救生舱,其。
5、目的是为矿难发生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密闭的避险空间,它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从而为外部救援施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由于国内矿井不同于国外,井下巷道相对比较狭小,导致救生舱的避险空间也非常狭小,在如此狭小空间为避险人员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休息设施,对于稳定他们的情绪和保持体力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0003目前,现有救生舱基本全部采用箱式座椅,作为避险人员休息的设施。长时间采用坐立姿势,无法进行充分的休息、情绪易烦躁、精神状态差、体能消耗大。对于他们来讲,无论时精神上,还时肉体上均是一种摧残。在这种状态下,即使。
6、寻求到最佳的逃生机会,也很难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体能来逃生。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包括舱体、上铺、下铺、第一合页、上铺支撑组件、第二合页和下铺支撑腿,舱体内两侧壁上都设置有上铺和下铺;上铺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合页与舱体内侧壁上部连接,上铺的另一端与多个上铺支撑组件的一端活动铰接,上铺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舱体内侧壁中部活动铰接;下铺位于上铺的正下方,下铺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二合页与舱体的内侧壁下部连接,下铺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座,设置在下铺支撑腿一端上的销轴穿。
7、过铰接座上的通孔与下铺活动铰接在一起,下铺支撑腿的另一端与舱体内底面上的凹槽相适应配合。0006所述上铺支撑组件的结构为第一支撑杆为一端开有螺纹一端不开螺纹的圆柱体,第二支撑杆为表面开有螺纹的圆柱体,呈长螺帽状的快速螺接套一端套接在第一支撑杆的螺纹端,快速螺接套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一端。0007所述舱体内两侧都设置有储物柜,储物柜的高度介于上铺和下铺之间。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091、本发明中舱体内的上、下铺,为避险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卧铺设施,对于避险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能具有重要意义。00102、本发明中上铺通过上铺支撑组件与舱体内壁铰接,形成三角形。
8、结构,保证了上铺的牢固性。00113、本发明中下铺支撑腿一端与下铺通过销轴铰接,一端与舱体底面自适应配合,说明书CN102733848A2/3页4这种“即插即用”插拔式结构,使下铺展开和折叠更加方便简洁。00124、本发明中舱体两侧的储物柜,不仅可以用来存放物品,还可作为前往上铺休息的台阶。附图说明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卧铺展开过程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卧铺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1为舱体、2为上铺、3为下铺、4为第一合页、5为上铺支撑组件、6为下铺支撑腿、7为储物柜、8为第一支撑杆、9为第二支撑杆、10为快速。
9、螺接套、11为第二合页、12为铰接座、13为销轴。具体实施方式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救生舱用简易折叠卧铺,包括舱体1、上铺2、下铺3、第一合页4、上铺支撑组件5、第二合页11和下铺支撑腿6,舱体1内两侧壁上都设置有上铺2和下铺3;上铺2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一合页4与舱体1内侧壁上部连接,上铺2的另一端与多个上铺支撑组件5的一端活动铰接,上铺支撑组件5的另一端与舱体1内侧壁中部活动铰接;下铺3位于上铺2的正下方,下铺3的一端通过多个第二合页11与舱体1的内侧壁下部连接,下铺3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座12,设置在下铺支撑腿6一端上的销轴13穿过铰接座12上的通孔与下铺3活动铰接在一起,下铺。
10、支撑腿6的另一端与舱体1内底面上的凹槽相适应配合。0019所述上铺支撑组件5的结构为第一支撑杆8为一端开有螺纹一端不开螺纹的圆柱体,第二支撑杆9为表面开有螺纹的圆柱体,呈长螺帽状的快速螺接套10一端套接在第一支撑杆8的螺纹端,快速螺接套10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0020所述舱体1内两侧都设置有储物柜7,储物柜7的高度介于上铺2和下铺3之间。0021上铺2通过第一合页4与舱体1内壁连接,可以实现900范围内的翻转,当上铺2翻转至水平位置时,通过上铺支撑组件5将其固定,此时上铺2、舱体1内壁与上铺支撑组件5三者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结构,保证了上铺2的牢固性。0022下铺3通过第二合页11。
11、与舱体1内壁连接,可以实现900范围内的翻转,当下铺3翻转至水平位置时,通过下铺支撑腿6对其进行支撑,下铺支撑腿6采用“即插即用”插拔式结构,使下铺3展开和折叠更加方便简洁。0023所述上铺支撑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快速螺接套10,通过转动快速螺接套10使其沿不同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杆8与第二支撑杆9的快速对接和分离。第一支撑杆8与舱体1内壁上的连接耳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支撑杆8在舱体1内壁的一侧可以实现1800的自由翻转。第二支撑杆9与上铺2下面的连接耳也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第二支撑杆9在上铺2的下面也可以实现1800的自由翻转。0024当下铺3处于折叠状态。
12、时,下铺支撑腿6存放于储物柜7指定的位置。储物柜7说明书CN102733848A3/3页5两侧各一个,它不仅用来存放物品,同时还作为前往上铺2休息的台阶。0025当避险人员进入救生舱后,首先从储物柜7的指定位置取出下铺支撑腿6,然后将下铺3翻转至水平位置,快速安上下铺支撑腿6;将上铺2翻转至水平位置,旋转快速螺接套10将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进行对接。卧铺折叠过程是上述操作的反过程。0026当救生舱处于待机状态时,上铺2和下铺3都处于折叠状态,以节省空间,便于相关人员进入舱体1内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当矿难发生后,避险人员进入舱体1内才将上铺2和下铺3展开。00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733848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33848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3384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