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称为诸如滑动斜切锯的台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这种台式切割机具有:用来支承待切割件的工作台、和受工作台支承且可被操作得相对于工作台上下倾翻的切割机机身。切割机机身上具有以电动马达为动力源转动的圆形锯片。能通过使切割机机身向下倾翻,将转动着的锯片切入待切割件来进行切割加工。关于切割机机身,不仅能提供一种不仅能被上下倾翻操作,还能沿工作台平面方向滑动的切割机机身。在具有滑动机构时,可以在先使切割机机身向下倾翻,让锯片切入待切割件,然后保持这一状态,使该切割机机身沿工作台平面方向滑动,以此来切割大型的待切割件。
作为一种用来将切割机机身支承得能沿工作台平面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在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滑动机构中,具有两根彼此平行的滑动杆,且这两根滑动杆被支承为能沿着工作台下侧滑动。在具有该滑动机构时,还需要再设置有滑动锁止机构,以将切割机机身锁止在任意滑动位置上。例如,日本第3345236号发明专利和第3549732号发明专利中都公开了与该现有这种滑动机构相关的技术。如这两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由于具有滑动锁止机构,能在工作台平面方向的任意一个滑动位置上锁住切割机机身的滑动动作,因而,即便是较小的待切割件,也能迅速、切实地对其进行切割加工。
但是,上述这种现有技术中的滑动锁止机构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余地。例如,就现有技术的锁止机构而言,因为其要么是利用螺杆(止动螺栓)的转动所产生的轴向移动来直接推压滑动杆,要么是用块状等形状的止动部件推压滑动杆,以此来锁止该滑动机构的动作,所以,使用者需要先用手握住螺杆等用来进行滑动锁止的回转操作部件,并对其进行数次转动操作,从这一点来看,该滑动锁止机构的锁止、解锁操作很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现有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式切割机,即便使用一根手指的指尖也能容易地对滑动其锁止机构的操作部件进行锁止、解锁操作,在这一点上,这种台式切割机的操作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因此,本发明一种提供如下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台式切割机。
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台式切割机,具有:工作台,其用来支承待切割件;切割机机身,其被支承在该工作台的上方,且可被上下倾翻操作,其中,该切割机机身能通过滑动机构沿工作台平面方向前后滑动,并且,该切割机机身能通过滑动锁止机构固定在任意的滑动位置上,通过对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来进行该滑动锁止机构的锁止或解锁。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台式切割机,能通过对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对杆的操作),对滑动锁止机构进行锁止或解锁操作。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能使用例如一根手指的单触式操作得以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那种需向旋紧或旋松方向多次转动止动螺栓才能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的结构相比,技术方案1能提高该滑动锁止机构的操作性。
在说明书中,对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是指不包括现有的那种转动操作在内的操作(不是转动操作的操作),所包括的不仅有使该操作部件平着移动(平动),还有倾翻(摆动)操作。此外,对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可以是上下方向,也可以是前后方向或是左右方向。
技术方案2的台式切割机,除包括技术方案1的台式切割机的技术特征外,所述操作部件配置在所述切割机机身滑动方向上的靠使用者一侧,使用者能以在靠近其身体附近位置的操作进行所述滑动锁止机构的锁止或解锁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台式切割机,由于使用者可以在身体附近进行滑动锁止机构的锁止或解锁操作,因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滑动锁止机构的操作性。
技术方案3的台式切割机,除包括技术方案1或2的台式切割机的技术特征外,所述滑动机构通过能沿着所述工作台下表面滑动的滑杆将所述切割机机身支承得能沿所述工作台平面方向滑动,所述滑动锁止机构包括止动部件和止动移动机构,其中,所述止动部件能在与所述滑动杆抵接而限制住所述滑杆滑动动作的锁止位置和不限制该滑杆的滑动动作的解锁位置间移动,所述止动移动机构用于使该止动部件在该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台式切割机,在使操作部件向锁止方向滑动时,止动部件在止动移动机构带动下向锁止位置移动并被按在滑杆上,从而使切割机机身的滑动动作受到限制。在使操作部件向解锁方向滑动时,止动部件要么在止动移动机构带动下向解锁位置移动,解除掉其对滑杆的推压,要么在止动移动机构带动下与滑杆分开,由此,允许切割机机身的滑动动作。止动移动机构功能是,供使用者在在靠近其身体附近位置远程操作止动部件。
技术方案4的台式切割机,除包括技术方案3的台式切割机的技术特征外,使用止动螺栓作为所述止动部件,使用安装在所述止动螺栓上的小齿轮和与该小齿轮啮合的齿条作为所述止动移动机构,通过使所述操作部件的向锁止方向的滑动,能使该齿条移动而拧紧所述止动螺栓,使得该止动螺栓向所述锁止位置移动,通过使所述操作部件的向解锁方向的滑动,能使该齿条移动而旋松所述止动螺栓,使得该止动螺栓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台式切割机,当使操作部件向锁止方向滑动时,齿条移动,使止动螺栓拧入到锁止位置。当止动螺栓被拧入到锁止位置时,止动螺栓顶住滑杆,滑杆变为滑动动作受限的状态。当使操作部件向解锁方向滑动时,齿条向相反方向移动,使止动螺栓旋松到解锁位置。当止动螺栓被旋松时,止动螺栓推压滑杆的状态得到解除,成为滑杆的滑动操作被允许的状态。
该止动移动机构中,由于使用齿条和小齿轮,因而能通过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来进行锁止机构的锁止或解锁操作,这样,能提高该滑动锁止机构的操作性。
技术方案5的台式切割机,除包括技术方案4的台式切割机的技术特征外,所述操作部件配置在沿所述切割机机身滑动方向的靠使用者身体一侧,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经动作杆传递给所述齿条,由使用者在靠近其身体附近位置进行所述滑动锁止机构的锁止或解锁操作。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台式切割机,当使用者在靠近其身体附近位置操作操作部件时,该操作经由动作杆传递给齿条,使止动部件旋紧,从而使滑动锁止机构锁止,或是相反地使止动部件旋松,从而使滑动锁止机构解锁。使用者能通过在身体附近对操作部件进行滑动操作,使滑动锁止机构锁止或被解锁,因而,能提高其操作性。
技术方案6的台式切割机,除包括技术方案3的台式切割机的技术特征外,使用围绕所述滑杆配置的圆环形的止动环作为所述止动部件,通过所述止动移动机构,使所述止动环移动到其内周推压所述滑杆而使所述滑杆移动受限的锁止位置、和其内周与所述滑杆分离而允许所述滑杆移动的解锁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台式切割机,在使操作部件向锁止方向滑动时,作为止动部件的止动环在止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向锁止位置移动,成为咬住滑杆的状态,使滑动机构锁止,限制住切割机机身的滑动。当使操作部件向解锁方向滑动时,作为止动部件的止动环在止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向解锁位置移动,成为与滑杆分开的状态,使滑动机构解锁,允许切割机机身的滑动动作。
技术方案7的台式切割机,除包括技术方案6的台式切割机的技术特征外,所述止动环具有两个,所述滑杆贯穿该止动环,在通过所述止动移动机构使该两止动环移动到锁止位置时,两止动环向相反方向倾斜,分别以内周推压所述滑杆。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台式切割机,由于两个止动环咬住滑杆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沿滑杆轴向的前后两个方向上的滑动动作能被切实地限制住,从而能够进一步切实地锁止该滑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具有滑动锁止机构的台式滑动切割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工作台的纵剖视图,是第1实施方式中滑动锁止机构的侧视图,本图中省略了切割机机身。
图3是工作台的仰视图,是第1实施方式中锁止机构的仰视图。
图4是工作台的纵剖视图,是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的侧视图,本图中省略了切割机机身。
图5是工作台的仰视图,是第2实施方式中锁止机构的仰视图。
图6是图4中VI部分的放大图,本图表示的是第2实施方式滑动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
图7是从下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的纵剖面时的视图,本图表示的是解锁状态。
图8是图5中VIII部分的放大图,是从下侧(底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滑动锁止机构的纵剖面时的视图,本图表示锁止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W、待切割件;1、台式切割机;2、工作台;2a、延长部;2b、刃口板(防毛边装置);3、底座;5、左右倾翻支承机构;10、下侧滑动机构;11、滑杆;12、轴承部;12a、螺纹孔;20、上侧滑动机构;21、滑杆;22、轴承部;23、止动螺栓;30、切割机机身;31、上下倾翻支承轴;33、锯片;50、滑动锁止机构(第1实施方式);51、动作杆;51a、操作部件;52、齿条;53、小齿轮;55、止动螺栓;56、止动移动机构(第1实施方式);60、滑动锁止机构(第2实施方式);61、动作杆;61a、操作部件;63、动作臂部;63a、卡合凸部;65、止动环(止动部件);66、卡合销;67、支承销;68、保持框部;68a、保持孔;69、切换块;69a、换向槽;69aa、纵槽部;69ab、倾斜部;69b、卡合凹部;69c、支承轴部;70、压缩弹簧;71、压缩弹簧;72、支承板;80、止动移动机构(第2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台式切割机1的整体。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该台式切割机1的左侧对该台式切割机1进行各种操作。使用者使切割机机身30处于倾翻到下方的状态后,使切割机机身30从图1中左侧(近身侧)向右侧移动来进行待切割件W的切割加工。下面,将该进行切割的方向简称为切割进行方向。但是,对于部件等的前后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因此,以图1中的左侧(靠使用者一侧)为前侧(近身侧),以图1中右侧为后侧。此外,部件等的左右方向以使用者所观察到的方向为基准。
该台式切割机1具有:工作台2,其用来支承待切割件W;底座3,其将该工作台2支承得可相对其水平转动;切割机机身30,其被左右倾翻支承机构5和上、下两级滑动机构10、20支承在工作台2的后部(图1中的右部)。本实施方式中的台式切割机1在用来对下侧滑动机构10进行锁止的滑动锁止机构50上具有特别之处,除此以外的其它基本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台式切割机相同,因而,在此,对于相同的地方进行如下的简单说明。
能支承待切割件W的工作台2受底座3的上表面的支承,可相对于底座3水平转动。该工作台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挡板6,用来沿工作台2平面方向对待切割件W进行定位。该工作台2靠使用者一侧设置有向使用者一侧突出的延长部2a。还以横跨该延长部2a的上表面和工作台2上表面的方式安装有刃口板(防毛边装置)2b,该刃口板2b上形成有用来避让锯片的开口。
在延长部2a的靠使用者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供使用者转动工作台2时握持的手柄7和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进行操作的杆8。手柄7和杆8各属于一套工作台止动机构(共两套)。该工作台止动机构采用现有的公知技术,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其中,第1套止动机构利用止动螺栓的抵接将工作台2的转动位置固定在任意位置上;第2套止动机构通过使止动杆插到预先设在一定角向位置的止动孔内而将工作台2定位在一定角向位置上。手柄7安装在第1套止动机构的止动螺栓上。在向旋紧方向转动操作手柄7时,止动螺栓会顶在工作台2的外周面上,能使该工作台2固定在任意的角向位置上。另一方面,杆8与第2套止动杆相连。当使该杆8向下侧的解锁位置摆动时,止动杆被从止动孔中拔出来,使工作台2变为可转动的状态,在解除使杆8向下摆动的操作时,该杆8向上方的锁止位置复位,使止动杆插入止动孔内,将工作台2锁止在一定的角向位置上。所以,能通过配置在工作台2的延长部2a的后端部,即配置在工作台2的与使用者最为接近的部位上的手柄7和杆8,将工作台2定位在任意角向或一定的角向位置上。
下侧滑动机构10以两根滑杆11、11为主体,这两根滑杆11、11被支承在工作台2下表面一侧且相互平行,左右倾翻支承机构5受两根滑杆11、11的后端部支承。该左右倾翻支承机构5包括:倾翻固定部件5a,其安装在两根滑杆11、11后端部;倾翻部件5b,其通过左右倾翻支承轴(图中省略)与该倾翻固定部件5a连接在一起,可相对于该倾翻固定部件5a转动。左右倾翻支承轴的轴线在切割进行方向上,并且该轴线还平行于工作台2的上表面(待切割件W的支承面)。在倾翻部件5b的后部设有固定杆5c。在向锁止方向紧固该固定杆5c时,倾翻部件5b相对于倾翻固定部件5a的倾翻动作将被固定住,从而切割机机身30的左右倾翻位置也被固定住。当向解锁方向旋松固定杆5c时,则使切割机机身30变为可向左右倾翻的状态。能通过使切割机机身30向左或向右倾斜一定角度,来进行所谓的斜切。
上侧滑动机构20受倾翻部件5b的上部支承。上侧滑动机构20也以两根被支承得相互平行的滑杆21、21为主体,两根滑杆21、21都受安装在倾翻部件5b上部的轴承部22的支承,且都可相对轴承部22前后滑动。能通过旋紧设在轴承部22侧部的止动螺栓23,将由该上侧滑动机构20得到的切割机机身30的滑动位置固定在任意的滑动位置上。
在两滑杆21、21的前部安装有上下倾翻托架32。通过设在该上下倾翻托架32上的倾翻支承轴31,将切割机机身30支承为其可相对于滑杆21、21上下倾翻的状态。切割机机身30被弹簧向使其向上倾翻的方向施力。
切割机机身30具有以电动马达38为动力源、能在电动马达38带动下转动的圆形锯片33。锯片33的下部被能够打开、合上的活动罩35覆盖着。该活动罩35能与切割机机身30的上下倾翻联动而做开合动作。在头罩34的后部设置有与之一体的机身支承部36。该机身支承部36的末端部被上述上下倾翻支承轴31支承在上下倾翻托架32上。此外,头罩34的上部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环形的把手部37。当位于该台式切割机1(图中)左侧的使用者握住把手部37,并用手指扣动设在把手部37内周的扳机式的开关杆(switch lever)时,电动马达38启动,使锯片33转动。此外,在使用者握住把手部37并向下倾翻切割机机身30时,活动罩35与切割机机身30的倾翻联动而打开,使锯片33的下部露出来,通过从上方对锯片33露出来的部分施加压力来切割加工待切割件W。
切割机机身30在上述上下两级滑动机构10、20作用下,能沿切割进行方向滑动较大的距离。下侧滑动机构10的详细结构表示在图2和图3中。构成下侧滑动机构10的两根滑杆11受安装在工作台2下表面的轴承部12的支承,都能沿工作台2平面方向相对于工作台2滑动。两滑杆11、11的后部向工作台2的后侧突出。滑杆11的伸出工作台2的后端部分别与左右倾翻机构5的倾翻固定部件5a连接在一起。两滑杆11、11的前端部间被接合部件13连接在一起。所以,两滑杆11、11彼此间能一起沿切割进行方向滑动。
两滑杆11、11的滑动位置、或者说切割机机身30的滑动位置能被滑动锁止机构50锁止在任意位置上。下面,对该滑动锁止机构的两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和图3表示的是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50,该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50具有动作杆51、齿条52和小齿轮53。
动作杆51是前后延伸的杆,被支承得可沿着工作台2的延长部2a的右侧部滑动。该动作杆51的前端部(从使用者看来靠近身体一侧的端部)折曲为L形,并向延长部2a的侧方伸出。该伸出部分被用作供使用者手指操作的操作部件51a。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操作部件51a配置在延长部2a的在使用者看来的右侧,并位于该侧部的前端附近。因此,除了上述手柄7和杆8之外,连操作部件51a使用者也都不必把手伸得太远就能抓住它们,因而,使用者能以舒服的姿势在靠近其身体一侧附近对动作杆51进行滑动操作。
此外,如图3所示,该动作杆51沿着延长部2a的在使用者看来的右侧部分的内侧配置。而且,该动作杆51为具有一定宽度的板条状部件,该动作杆51以其宽度方向顺着上下方向(板厚方向顺着延长部2a的左右方向)的方式沿着延长部2a的内侧配置。因此,该动作杆51的配置位置避开了装在该延长部2a上表面上的刃口板2b的开口的下方(在该延长部2a的左右方向上与开口的下方错开)。
动作杆51的靠后侧的部分,在一定长度内沿自身宽度方向呈L形折曲。该折曲的这部分构成支承部51b,该支承部51b配置方式为其平行于工作台2下表面。该支承部51b上具有沿该动作杆51操作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槽孔51c。受工作台2下表面支承的支承轴54贯穿该槽孔51c。由该支承轴54于槽孔51c内能相对于槽孔51c移动的范围决定该动作杆51能被滑动操作的范围。
支承部51b的后部继续沿宽度方向呈L形折曲,并向下伸出。在支承部51b的该向下伸出的部分的下部安装有齿条52。该齿条52向后(图2、图3的右方)延伸。该齿条5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啮合齿。小齿轮53能与该齿条52啮合。
小齿轮53以止动螺栓55作为支承轴支承在工作台2下方,且该小齿轮53可相对工作台2转动。该止动螺栓55与小齿轮53一起转动。因此,当齿条52在动作杆51的滑动的带动下前后移动时,会使与之啮合的小齿轮53转动,进而使止动螺栓55向旋紧方向或旋松方向转动。
止动螺栓55的螺纹部拧在设于轴承部12侧部的螺纹孔12a内。拧入螺纹孔12a的止动螺栓55的顶端能顶在在使用者看来位于右侧的滑杆11上。因此,在止动螺栓55拧入螺纹孔12a的量较大时,其顶端部会牢牢地顶在滑杆11的外周面上,限制住该滑杆11的滑动动作,这样,变为下侧滑动机构10的滑杆11的滑动动作受限的状态。与此相反,在将止动螺栓55从螺纹孔12a拧出时,要么会使止动螺栓55顶端部对滑杆11外周面的施力减小,要么会使止动螺栓55顶端部与滑杆11外周面分开,从而成为该滑杆能滑动的状态,这样,变为下侧滑动机构10的滑动动作不受限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下侧滑动机构10上还设置有滑动锁止机构50,采用该滑动锁止机构50,能在使用者用指尖使操作部件51a向解锁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的后侧)滑动,进而使动作杆51移向后侧(图2中右侧)时,会使齿条52与该动作杆51一起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使小齿轮53在图2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止动螺栓55向从螺纹孔12a中旋出的方向(解锁位置)转动,从而使止动螺栓55对滑杆11施的力要么降低,要么消失,由此,下侧滑动机构10的滑动动作变得不受限,成为解锁状态。
与此相对,在使用者用手指操作操作部件51a,使之向锁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靠使用者一侧)移动,进而使动作杆51向靠近使用者一侧(图2左侧)移动时,齿条52会与该动作杆51一起向靠近使用者一侧移动,使小齿轮53沿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止动螺栓55向拧入螺纹孔12a的方向(锁止位置)转动,因而,止动螺栓55顶在滑杆11上的施力增大,禁止下侧滑动机构10的滑动动作,成为滑动锁止状态。
从这一点来看,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50的止动螺栓55相当于发明内容中的止动部件,主要以齿条52和小齿轮53构成发明内容中的止动移动机构56。
根据结构如上的第1实施方式的台式切割机1,切割机机身30能利用上侧和下侧的滑动机构10、20,沿着切割进行方向大幅度地前后移动。在下侧滑动机构10上还设置有滑动锁止机构50。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50,能利用使动作杆51的操作部件51a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对杆的操作,进行锁止和解锁,因而,能以例如一根手指来进行单触式操作,从这一点上来看,与现有技术那种,需向旋紧或旋松方向转动止动螺栓才能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的结构相比,本发明能提高台式切割机1的操作性。
此外,由于动作杆51的操作部件51a配置在使用者的身体附近(延长部2a靠近使用者一侧的端部),因此,使用者不必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还需将手伸到例如工作台2的后部,而只要保持原有姿势就能够操作到该动作杆51并能使之滑动,从这一点也能提高台式切割机1的操作性。
对于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型。例如,上面例示的结构为,动作杆51在使用者看来沿着延长部2a的右侧配置,但也可以将动作杆51配置在延长部2a横向的另一侧、即左侧。此外,还可以沿着延长部2a横向的中部配置动作杆51。此时,可以是如下结构,即,使操作部件(动作杆的前端部)伸出延长部2a的后表面,可通过推压该突出部分或是反向拉动该突出部分来操作动作杆。
此外,上面例示的结构为,在一侧的滑杆11上设置滑动锁止机构50,但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在两侧的滑杆11、11上同时设置结构相同的滑动锁止机构50,并利用一个操作部件51a对两滑动锁止机构50、50进行锁止、解锁操作。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台式切割机1进行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的台式切割机1在用来对下侧滑动机构10的动作进行锁止的滑动锁止机构60上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而其它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对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这部分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60被表示在图4、图5中。
该第2实施方式的滑动锁止机构60具有两个止动环65、65和一个止动移动机构80,该止动移动机构80用来使两止动环65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该第2实施方式的止动移动机构80上,动作杆61也配置在工作台2的延长部2a的在使用者看来的右侧,也能沿着该右侧前后滑动。该动作杆61的前端部被向侧方弯折成L形,且从延长部2a的前端向外伸出,该伸出来的部分构成操作部件61a。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该操作部件61a也配置在延长部2a的前端部附近,即配置在使用者附近。
动作杆61的后部一侧设置有支承部61b,该支承部61b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沿着宽度方向弯折成L形。该支承部61b上形成有前后延伸的槽孔61c。受工作台2下表面支承的支承轴62插入该槽孔61c内。由该支承轴62在槽孔61c内与之相对位移的范围决定该动作杆61的前后滑动操作的范围。
支承部61b的后部一侧不同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并没有设有齿条52,而是设有与之一体且进一步向后延伸的动作臂部63。通过随着使用者对操作部件61a的滑动操作产生的该动作臂部63移动,使两个止动环65、65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间移动。该两个止动环65、65及其周边构造被表示在图6~图8中。如图6所示,动作臂部63的后端部一侧(图6的右端部一侧)设置有一个呈向上(朝工作台2下表面一侧)突出状态的卡合凸部63a。
另一方面,在设于工作台2下方的轴承部12上设有与之一体的保持框部68。从使用者看来,右侧的滑杆11贯穿该保持框部68。上述两个止动环65、65位于该保持框部68内,安装在滑杆11上。滑杆11如图所示地从两个止动环65、65的中心穿过。两止动环65、65的内径被设定为充分地大于滑杆11的外径。因此,两止动环65、65被安装得能倾翻到如下两个位置,即,图7所示的两止动环65、65轴线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滑杆11的轴线的解锁位置,和图8所示的它们轴线与滑杆11间成一定倾角的锁止位置。
在两止动环65、65之间安装有一个围绕滑杆11的被压缩了的压缩弹簧70。由该压缩弹簧70对两止动环65、65向解锁位置施力,在该解锁位置上,两止动环65、65的轴线相互平行,与滑杆11轴线同轴或大致同轴。相反地,两止动环65、65也能克服该压缩弹簧70的施力向锁止位置倾翻。
两止动环65、65上都安装有卡合销66和支承销67。两止动环65、65中每一个止动环65的卡合销66和支承销67都在止动环65周向上的一组沿径向相向的位置上。卡合销66和支承销67被固定在止动环65上,它们的状态为,从止动环65的外周面起沿径向(放射状)向外突出很大的尺寸,但同时仅从止动环65的内周面起沿径向(放射状)向内突出很小的尺寸。卡合销66和支承销67间同轴配置。
两止动环65、65的卡合销66、66都插到切换块69的换向槽69a内。两止动环65、65的支承销67、67分别插到设于保持框部68内表面上的保持孔68a内。
如图6所示,切换块69被设于其上表面的支承轴部69c支承在保持框部68上,且可相对于该保持框部68上下平行移动。在该支承轴部69c的周围,即,在切换块69上表面和保持框部68上部之间安装有被压缩了的压缩弹簧71。由该压缩弹簧71对切换块69施以使之向下移动的力。上述动作臂部63与该切换块69的下表面相抵接。动作臂部63受支承板72从下方提供支承而不会上下移动,而支承板72被支承轴部69c限制向下移动。因此,切换块69被压缩弹簧71向动作臂部63一侧推压。如上所述,在动作臂部63上设有卡合凸部63a。另一方面,在切换块69的下表面上设有卡合凹部69b。在如图6中用实线所表示的,动作臂部63已移动到从使用者看来靠近身体一侧(图6中左侧的锁止位置)的状态下,卡合凸部63a呈嵌入到卡合凹部69b内的状态。因此,切换块69变为在压缩弹簧71作用下移动到下侧的状态。与此相对,在如图6中用双点划线所表示的,动作臂部63移动到后侧(图6中右侧的解锁位置)的状态下,卡合凸部63a变为脱离卡合凹部69b的状态。因此,切换块69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地克服压缩弹簧71施力向上移动,所移动的距离与卡合凸部63a的高度相等。
因而,通过切换块69的上下移动,使两个止动环65、65移到锁止位置或解锁位置。而两止动环65、65各自的卡合销66又分别插到设于切换块69上相应的换向槽69a内。如图6~图8所示,该换向槽69a、69a位于切换块69的内表面(靠止动环65、65一侧的表面)一侧,且相对于支承轴部69c左右对称。两换向槽部69a、69a分别具有上下延伸的纵槽部69aa和从该纵槽部69aa上部起斜着向上延伸的倾斜部69ab。两换向槽部69a、69a的倾斜部69ab、69ab向与对方接近的方向延伸(呈八字形)。
两止动环65、65被压缩弹簧70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这使得它们的卡合销66、66也被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因此,在动作臂部63向解锁方向移动、使切换块69移动到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的解锁位置(位于上侧的位置)这一状态下,两卡合销66、66被压缩弹簧70施力而相互分离,都移动到纵槽部69aa的上部。在该状态下,如图7所示,两止动环65、65的轴线与滑杆11的轴线平行或基本平行,因而,呈现两止动环65、65的卡合销66、66和支承销67、67未被推压在滑杆11上(不与滑杆11接触)的状态。由于卡合销66、66和支承销67、67未被推压在滑杆11上,因而,该滑杆11的滑动动作不受限,是下侧滑动机构10解锁的状态。
与此相对,当动作臂部63移动到图6中实线所示锁止位置时,其卡合凸部63a移动而嵌入到切换块69的卡合凹部69b的下侧,这使得该切换块69在压缩弹簧70的作用下移动到图6中实线所示的靠下侧的锁止位置。在切换块69移动到锁止位置时,两卡合销66、66都在换向槽部69a的倾斜部69ab的引导作用下向与对方接近的方向移动。两卡合销66、66向与对方接近的方向移动、或者说止动环65、65克服压缩弹簧70的施力产生倾翻。
如图8所示,在两止动环65、65的卡合销66、66向与对方接近的方向移动时,会使两止动环65、65相对于滑杆11倾斜(使止动环65、65的轴线相对于滑杆11轴线倾斜),这使得卡合销66、66和支承销67、67从止动环65、65内周面起向轴向内侧突出少许的的顶端角部都被推压在滑杆11的外周面上。如上所述,切换块69被压缩弹簧71向下(锁止侧)施力。因而,卡合销66、66的顶端角部被上述压缩弹簧71的间接施力,向里侧推压,会咬住滑杆11的外周面。另一方面,支承销67、67被压缩弹簧70直接施力,以相同的方式咬住滑杆11的外周面。
由此,卡合销66、66的顶端角部和支承销67、67的顶端角部被弹簧施力、推压而咬住滑杆11的外周面,因而,能使滑杆11的滑动动作受限,使下侧的滑动锁止机构60变为锁止状态。
如图8中箭头所示,两止动环65、65的卡合销66、66从滑杆11移动方向的两个相反方向咬住滑杆11,而支承销67、67也是从滑杆11移动方向的两个相反方向咬住滑杆11。因而,在滑动锁止状态下,滑杆11两个方向的滑动动作都被牢牢锁死。
动作臂部63的移动是使用者进行手动操作使操作部件61a前后滑动得以实现的。在使用者向后滑动操作部件61a时,动作臂部63与之一起向后移动,使下侧滑动机构10变为解锁状态。
在使用者做相反的动作、使操作部件61a向靠近身体一侧滑动时,动作臂部63与之一起向靠近操作者一侧移动,使切换块69向下移动,进而使两止动环65、65倾斜,使下侧滑动机构10变为锁止状态。
根据结构如上的第2实施方式的台式切割机1的滑动锁止机构60,通过对杆的操作,即,通过使动作杆61的操作部件61a前后滑动,就能进行下侧滑动机构10的锁止或解锁操作。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操作者可以使用例如一根手指的单触式操作,来进行下侧滑动机构10的锁止或解锁操作,从这一点来看,与现有技术那种,需向旋紧或旋松方向转动止动螺栓才能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的结构相比,本发明能提高台式切割机1的操作性。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动作杆61的操作部件61a配置在使用者的身体附近(配置在延长部2a的靠使用者一侧的端部),因而,使用者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麻烦,弯腰将手伸到例如工作台2的后部并反复多次转动止动螺栓,而只要保持原有的舒服姿势,在身体附近操作动作杆61而使之滑动,就能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在这一点上,也能提高台式切割机1的操作性。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止动环65、65没有直接向滑杆11施力,而是通过推压在滑杆轴线方向的横向(即,滑杆的径向)上的距离小于止动环65、65内径的卡合销66、66和支承销67、67,来进行滑动锁止的,因而,能对滑杆11施以较大的夹紧力,换句话说能在该滑动锁止机构60上得到更大的滑动锁止力。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两个止动环65、65在滑杆11的轴向上彼此间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呈八字形),因此,不论是卡合销66、66之间,还是支承销67、67之间,都从滑杆11轴线方向上的两个相反方向上向滑杆11施力而咬住滑杆11,从而对于滑杆11沿轴向的两个方向上的滑动,都能将其牢牢地锁住。
还可以对上述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做各种变型。例如,上面例示的是,使用两个止动环65、65的结构,但也可以使用一个止动环。此外,上面例示的结构是,使两个止动环65、65间在滑杆11轴向上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来进行滑动锁止,但也可以是,使它们向相同的方向倾斜来进行滑动锁止。
此外,上面例示的结构是,止动环65、65不直接咬住滑杆11,而是使安装在止动环65、65上的卡合销66、66和支承销67、67咬住滑杆11,但结构也可以是,省掉各销66、67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部分,直接使用止动环65、65推压滑杆11来进行滑动锁止。
此外,上面例示的结构是,将动作杆61沿着延长部2a的在使用者看来的右侧配置,但该结构也可以是,使动作杆61沿着延长部2a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左侧配置,或是沿着延长部2a的宽度方向中部配置动作杆61。此外,上面例示的结构是,在一侧的滑杆11上设置滑动锁止机构60,但该结构也可以是,在两侧的滑杆11、11上都设置有同样结构的滑动锁止机构60,并利用一个操作部件61a来对两个滑动锁止机构60、60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
此外,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使操作部件51a、61a的沿前后方向移动来进行解锁和锁止,但也可以是,相对于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方向而言,使用诸如连杆机构等,使对操作部件所做的杆操作采用圆弧轨迹的操作或倾翻方式的操作。
此外,在第1、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具有上下两级滑动机构的台式切割机,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只具有下侧一级滑动机构的台式切割机。此外,上面例示的这种台式切割机中,能通过具有左右倾翻支承机构5来进行所谓的斜切,即,使切割机机身30相对于切割进行方向向左或向右倾翻的切割方式,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不具有这种左右倾翻支承机构5的直切式的专用台式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