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大直径混凝土灌注
桩单静载试验中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灌
注桩单静载试验中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对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单载荷试验,以
检测大直径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在对大直径混凝土
灌注桩进行单载荷试验时,要把反力桩与主梁连接在一起。
但是,目前在建筑工程检测中,一种方法是简单用钢筋把反力桩
与主梁连接在一起,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简单的圆形套筒将反力桩与主
梁连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受力不均匀、易偏心,操作复杂、
连接工期长,以及连接装置不可重复利用、试验成本高等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反力桩
与主梁的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反力桩
与主梁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解决了大直径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
(抗拔)承载力检测中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力桩与主
梁的连接方法,在该连接方法中,所述反力桩与所述主梁通过连接装
置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该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螺纹或锚锁具将所述反力桩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法兰连
接在一起;
(2)、通过螺纹或锚锁具将所述主梁与所述连接装置的翼板连接
在一起。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通过螺纹或锚锁具将所
述反力桩的配筋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法兰中的反力桩连接孔连接在一
起,从而将所述反力桩与所述连接装置的法兰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通过螺纹或锚锁具将
所述主梁的拉杆与所述连接装置的翼板中的主梁连接孔连接在一起,
从而将所述主梁与所述连接装置的翼板连接在一起。
再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间圆筒,其特征是,所
述中间圆筒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下端面上设置有法兰,所述连
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对平行的翼板,所述法兰上围绕圆周均匀地
设置有多个反力桩连接孔,每个所述翼板上都均匀地设置有多个主梁
连接孔,围绕所述中间圆筒的上端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个与所述连接
板的下表面相连的过渡板,围绕所述中间圆筒的下端的外壁也均匀分
布有多个与所述法兰的上表面相连的过渡板。
再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中间圆筒内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最后,所述反力桩连接孔和所述主梁连接孔都为螺纹孔。
与现有的连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具有
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主梁与翼板平行连接后再通过中间圆筒将力传到法兰,
法兰与反力桩进行连接,整个过程受力均匀、不偏心。
2、通过螺纹即可实现反力桩和主梁的连接,因此,其操作简单,
连接工期短。
3、连接装置可反复使用,从而能够节省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所使用的连接装置的纵
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其中,为了清楚,省略了法兰。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介绍本发明的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之前,先介绍该连接方
法所使用的连接装置。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所使用的连接装置
的纵向剖视图。参见图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间圆筒1。所述中间圆
筒1用于传递力。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如图1、3和4所示,所述中间
圆筒1内设置有多根加强筋8。通过设置所述加强筋8,能够提高所述
中间圆筒1的强度,从而提高其传递力的能力。更优选地,如图3和4
所示,所述多根加强筋8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从而使得所
述中间圆筒1的强度更高,能够传递的力更大。
所述中间圆筒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2、下端面上设置有法兰
3。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对平行的翼
板4。每个所述翼板4上都均匀地设置有多个主梁连接孔9。优选地,
每个所述翼板4上都均匀地设置有两排主梁连接孔9。可以通过穿过所
述主梁连接孔9的螺栓或锚锁具将所述翼板4与主梁连接在一起。更优
选地,所述主梁连接孔9为螺纹孔。这样,可以通过螺栓将所述翼板4
与主梁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在所述主梁的拉杆上加工出外螺纹,使得
所述拉杆穿过所述主梁连接孔9即可实现所述翼板4与主梁的连接,从
而使得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进而能够节省连接
所用的工时。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翼板4为“工”字型板,其具
有上板和下板。其中,所述下板与所述连接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
一起。所述多个主梁连接孔9均匀地设置在所述上板上。更优选地,
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板,以提高其强度,便于力的传
递。
如图4所示,所述法兰3上围绕圆周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反力桩连接
孔7。可以通过穿过所述反力桩连接孔7的螺栓或锚锁具将所述法兰3
与反力桩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反力桩连接孔9为螺纹孔。这样,
如图1所示,可以在反力桩的配筋6上加工有螺纹,使所述反力桩的配
筋6与所述反力桩连接孔9螺纹连接在一起,即可实现所述法兰3与所
述反力桩的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将所述法兰3与所述反力桩连接在一
起,从而使得其连接操作非常简单、方便,进而能够节省连接所用的
工时。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3所示,围绕所述中间圆筒1的上端
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个与所述连接板2的下表面相连的过渡板5。这
样,通过设置所述过渡板5,一方面能够增强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中间
圆筒1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其传递力的能力。
最后,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4所示,围绕所述中间圆筒1的下端
的外壁也均匀分布有多个与所述法兰3的上表面相连的过渡板5。优选
地,每两个所述反力桩连接孔7之间都设置有一个过渡板5。这样,通
过设置所述过渡板5,一方面能够增强所述法兰3与所述中间圆筒1的
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其传递力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反力桩与主梁的连接方法中,所述反力桩与所述法兰
3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梁与所述翼板4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反力桩上
的配筋与该连接装置的法兰3中的反力桩连接孔连接在一起。主梁上
的拉杆与该连接装置的翼板4中的主梁连接孔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连接方法反力桩与主梁的受力均匀、不偏心;同时,其
操作简单、工期短,并可节省试验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
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
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