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管路冷却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3575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29095.4

申请日:

2014.05.27

公开号:

CN104848711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7/02申请日:20140527|||公开

IPC分类号:

F28D7/02

主分类号:

F28D7/02

申请人:

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盛义良

地址:

239300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天扬路6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代理人:

刘勇; 杨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冷却效果好,易于清洗。其包括:冷却水储箱、液体吸入管、冷却水排出管、污水排出管、冷量交换盘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气体管路;液体吸入管和污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下部,冷却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上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安装在液体吸入管和污水排出管上,气体管路安置在冷却水储箱内部并位于液体吸入管和冷却水排出管之间,气体管路上下为螺旋状结构,气体管路的入口和出口位于冷却水储箱外部,冷量交换盘管设置在冷却水储箱内部且盘绕在气体管路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储箱(10)、液体吸入管(11)、冷却水排出管(12)、污水排出管(13)、冷量交换盘管(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和气体管路(20);液体吸入管(11)和污水排出管(13)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下部,冷却水排出管(12)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上部,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分别安装在液体吸入管(11)和污水排出管(13)上,气体管路(20)安置在冷却水储箱(10)内部并位于液体吸入管(11)和冷却水排出管(12)之间,气体管路(20)上下为螺旋状结构,气体管路(20)的入口(201)和出口(202)位于冷却水储箱(10)外部,冷量交换盘管(14)设置在冷却水储箱(10)内部且盘绕在气体管路(20)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量交换盘管(14)外部设置有散热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储箱(10)上连接有检测其内部压力的第一压力表(17),液体吸入管(14)上设置有检测其内部压力的第二压力表(18)。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管路(20)贯穿冷却水储箱(10)并且其入口(201)高于出口(202)。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均为单向阀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15)为电磁阀。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排出管(12)上设有第三阀门。

说明书

气体管路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生产过程中,有些管路中的气体需要进行冷却,才能够保证安全及储存,现在常规的气体冷却方式是气体管路外部套有冷凝管,冷却水在冷凝管及气体管路之间的空隙流过,进而对气体起到冷却的作用,该方法冷却效果一般,对冷凝管的隔热性要求高以避免冷量散发,而且时间久了,冷凝管中往往会结垢,结垢之后一方面冷凝管内部的水垢不方便清洗,另外冷凝管内结垢之后,对气体的冷却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既浪费了大量的水,又不能取得理想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冷却效果好,易于清洗。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储箱、液体吸入管、冷却水排出管、污水排出管、冷量交换盘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气体管路;液体吸入管和污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下部,冷却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上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安装在液体吸入管和污水排出管上,气体管路安置在冷却水储箱内部并位于液体吸入管和冷却水排出管之间,气体管路上下为螺旋状结构,气体管路的入口和出口位于冷却水储箱外部,冷量交换盘管设置在冷却水储箱内部且盘绕在气体管路上。
优选地,冷量交换盘管外部设置有散热片。
优选地,冷却水储箱上连接有检测其内部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液体吸入管上设置有检测其内部压力的第二压力表。
优选地,气体管路贯穿冷却水储箱并且其入口高于出口。
优选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单向阀门。
优选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
优选地,冷却水排出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本发明工作时,将液体吸入管连接到冷却水输送管,打开第一阀门冷却水由液体吸入管输入冷却水储箱中并存储,当冷却水储箱中的水位蔓延到冷却水排出管的位置后以溢流的方式排出,关闭第一阀门停止冷却水输入,由于冷却水排出管与冷却水储箱的连接位置高于冷量交换盘管,冷量交换盘管浸没在冷却水中,冷量交换盘管盘绕的气体管路中的温度高于冷却水,冷量交换盘管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将气体管路中的热量传导到冷却水中通过中和温差的方式对气体管路进行冷却;液体吸入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下部,冷却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上部,当气体管路中温度较高时,打开第一阀门由下部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储箱上部冷量不足的冷却水由冷却水排出管排出以保持冷却水储箱中的冷量,当气体管路冷却后关闭第一阀门;当需要清洗冷却水储箱时,打开第二阀门将冷却水排尽,然后关闭第二阀门,将液体吸入管连接到清洗液输送管后打开第一阀门向冷却水储箱中输入清洗液并清洗冷却水储箱,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排出清洗液,污水排出管设置在冷却水储箱的下部便于排尽清洗液避免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的结构图,包括:冷却水储箱10、液体吸入管11、冷却水排出管12、污水排出管13、冷量交换盘管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一压力表17、第二压力表18和气体管路20。
冷却水排出管12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上部,液体吸入管11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下部,冷却水由液体吸入管11进入冷却水储箱10中,当冷却水储箱10中水位升高到冷却水排出管12时以溢流的方式排出,液体吸入管11与冷却水储箱10的连接位置远离冷却水排出管12,避免冷却水刚刚进入冷却水储箱10就由冷却水排出管12排出不能发挥作用。
污水排出管13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靠近底部的位置,当冷却水储箱10需要清洗时,由液体吸入管11输入清洗液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污水由污水排出管13排出,污水排出管13设置在冷却水储箱10靠近底部的位置能尽可能地排空污水避免残留。
第一阀门15安装在液体吸入管11上控制冷却水或清洗液的输入,第二阀门16安装在污水排出管13上控制污水排出。
第一压力表17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上用于检测其内部压力,第二压力表18设置在液体吸入管14上用于检测其内部压力。第一压力表17的检测位置远离液体吸入管14与冷却水储箱10的连接位置,因为液体吸入管14输出位置的水压不能代表冷却水储箱10的内部压力。
气体管路20安置在冷却水储箱10内部并位于液体吸入管11和冷却水排出管12之间,气体管路20上下为螺旋状结构。冷却水储箱10中由于冷却水由下部输入上部输出,所以冷却水储箱10中下部温度低于上部,气体管路20的入口201和出口202贯穿冷却水储箱10且入口201高于出口202,气体管路20中气体的流动方向符合符合冷却水储箱10中的温场分布,保证了气体管路20输 出气体的低温效果。
冷量交换盘管14设置在冷却水储箱10内部且盘绕在气体管路20上,由于气体管路20位于液体吸入管11和冷却水排出管12之间,冷量交换盘管14被完全浸没在冷却水储箱10中的储存的冷却水中,冷量交换盘管14具有良好的导温性能,将温度较高的气体管路20中的热量向温度较低的冷却水传导,尽可能中和冷却水与气体管路20的温度差异,从而对气体管路20中的气体进行降温,冷量交换盘管14随着气体管路20形成螺旋状结构,加大了导热面积。
本实施例中,冷量交换盘管14外部还设置有散热片(图中未给出),将冷量交换盘管14上的热量向冷却水中散发,扩大冷量交换盘管14与气体管路20的温度差距,提高冷量交换盘管14的导温效率,散热片设置在靠近冷却水的一侧以保证最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工作时,将液体吸入管11连接到冷却水输送管,打开第一阀门15冷却水由液体吸入管11输入冷却水储箱10中并存储,当冷却水储箱10中的水位蔓延到冷却水排出管12的位置后以溢流的方式排出,关闭第一阀门15停止冷却水输入;冷量交换盘管14浸没在冷却水中,冷量交换盘管14盘绕的气体管路20中的温度高于冷却水,冷量交换盘14管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且被散热片进一步提升,冷量交换盘14将气体管路20中的热量传导到冷却水中通过中和温差的方式对气体管路20进行冷却;液体吸入管11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下部,冷却水排出管12连接在冷却水储箱10上部,当气体管路20中温度较高时,打开第一阀门15由下部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储箱10上部冷量不足的冷却水由冷却水排出管12排出以保持冷却水储箱10中的冷量,当气体管路20冷却后关闭第一阀门15;当需要清洗冷却水储箱10时,打开第二阀门16将冷却水排尽,然后关闭第二阀门16,将液体吸入管11连接到清洗液输送管后打开第一阀门 15向冷却水储箱10中输入清洗液并清洗冷却水储箱,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二阀门16排出清洗液,污水排出管13设置在冷却水储箱的下部便于排尽清洗液避免残留。当需要对冷却水储箱10中的冷却水进行更换时,也可以从污水排出管13排放需要更换的冷却水。第一压力表17用于检测冷却水储箱10内部压力,当其内部压力过高时关闭第一阀门15进行缓解,第二压力表18用于检测液体吸入管14内部压力,当第一阀门15打开时,液体吸入管14内部压力应达到一定程度,如果第二压力表18读数异常,关闭装置进行故障排查。
以上实施例中,第一阀门15和第二阀门16均为单向阀门,且第一阀门15优先选用电磁阀,便于操作。另外,冷却水排出管12上还可以设置第三阀门(图中未给出)用于控制冷却水的排出,避免冷却水溢流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气体管路冷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体管路冷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体管路冷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管路冷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管路冷却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体管路冷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冷却效果好,易于清洗。其包括:冷却水储箱、液体吸入管、冷却水排出管、污水排出管、冷量交换盘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气体管路;液体吸入管和污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下部,冷却水排出管连接在冷却水储箱上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安装在液体吸入管和污水排出管上,气体管路安置在冷却水储箱内部并位于液体吸入管和冷却水排出管之间,气体管路上下为螺旋状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