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25736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2703.0

申请日:

2004.06.01

公开号:

CN1583032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K9/14; A61K9/48; 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0; A61K9/14; A61K9/48; A61P1/04

申请人:

田惠友

发明人:

田惠友

地址:

550009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开发区黔江机械厂退休办覃顺运转田茂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安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涉及以中药为原料配制的方剂,它是以一枝黄花10份、瓜子金10份、矮陀陀10份、鸡内金10份、隔山消10份、石菖蒲10份、茴香根5份、仙茅参10份、山慈菇5份,经清洗、烘焙、研细,分别制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再进行剂型加工制成的。该方剂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或制成散剂、或添加粘合剂压制成片剂、或按泛丸法制成丸剂、或添加填充物制成冲剂、或加工成胶囊剂制成产品。该方剂有健脾和胃、消食顺气、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疗各种胃炎、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部肿块等患疾,并能较快地治愈患者,使患者很快止痛,恢复健康。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方剂的组分和用量如 下: 一枝黄花10份  瓜子金10份    矮陀陀10份   鸡内金10份 隔山消10份    石菖蒲10份    茴香根5份    仙茅参10份    山慈菇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的制法,其特征是先按配方 中的各味中草药备药,经清洗、烘焙、研成细粉,按照配方中各味药的比例, 分别取粉混合均匀,再进行剂型加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方剂 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或制成散剂、或添加粘合剂压制成片剂、或按泛丸法制 成丸剂、或添加填充物制成冲剂、或加工成胶囊剂制成产品。

说明书


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

                              技术领或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疾的药物组合物,具体而言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配制的治疗胃疾的方剂。

                              背景技术

    胃病是常见的内科患疾。胃病有多种成因,也有多种临床症状。例如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病,会产生胃脘疼痛、腹部饱胀等症状;慢性胃炎的患者,则会有胃酸过多、酒后胃痛等症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饥饿时胃痛、便血等症状。

    数千年来我国在治疗胃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和草医公开了许多新的配方。已经有不少治疗胃疾的中草药配方申请了发明专利,例如93102359.9号“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专利、94110659.4号“一种根治各种胃病的中药”申请件、96118496.5号“治胃冲剂”申请件、97108419.x号“胃炎丸”申请件、02139696.5号“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申请件等。上述的种种治疗胃疾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在医疗实践中,一般来说,中医治疗胃疾效果好、基本没有副作用。但医生们仍然在探索疗效更佳、治愈时间更短的药方,以减轻患者痛苦,使其恢复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使患者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得以痊愈。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传秘方,参考发明人30多年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经验,精选出来的配方方剂。

    本发明的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的组分和用量如下:

    一枝黄花10份  瓜子金10份  矮陀陀10份  鸡内金10份

    隔山消10份  石菖蒲10份  茴香根5份  仙茅参10份  山慈菇5份

    上述中药中,一枝黄花(Solidago virga-aurea),味辛苦,性凉,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地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8~9);瓜子金(Polygalajaponica),味辛苦,性凉,有除湿、健胃、止血、开胃的作用,可治吐血、便血等症(见《中药大辞典》P757~758);矮陀陀(Munronia),味辛,性温,有活血止痛的作用(见《贵州草药》第一集1970年版P1016);鸡内金,为家鸡干燥砂囊内膜,含有胃激素,味苦,性寒,能消积滞、健脾胃,可治食积腹胀、呕吐反胃(见《中药大辞典》P1203~1204);隔山消(Cynanchumauriculaium),味甘苦,性平,有养阴补虚、健脾消食的作用(见《中药大辞典》P2426);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味辛,性微温,能理气、活血、温胃,可治胃痛、腹痛(见《中药大辞典》P612~614);茴香根(Foeniculumvulgare),味辛平,性温,可温肾和中,行气止痛,能治胃寒呕逆、腹痛(见《中药大辞典》P1594);仙茅参(Scorzonera albicaulis),又名茅草细辛等,味甘,性温,能理气活血,可治发痧腹痛(见《中药大辞典》P664);山慈菇(Pleione bulbocodioides),味甘微辛,性寒,可消肿散结、治瘰疬(见《中药大辞典》P201~202)。

    本发明的方剂制法是按配方中的各味中草药备药,经清洗、烘焙、研成细粉,通常要求药粉细度在1mm以下,然后按照配方中各味药的比例,分别取粉混合均匀,再进行剂型加工。

    本发明的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或制成散剂、或添加粘合剂压制成片剂、或按泛丸法制成丸剂、或添加填充物制成冲剂、或加工成胶囊剂等制成产品。

    本发明的中药方剂的用法是口服,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3g。一般情况下,服药1次后,患者症状就有所减轻;连服一段时间,胃疾即能痊愈,并且不会复发。

    本发明的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临床使用结果表明,该方剂有健脾和胃、消食顺气、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疗各种胃炎、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部肿块等患疾,配方独特,疗效也独特,能较快地治愈患者,使患者很快止痛,消除症状、恢复健康。

    发明人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曾经成功地治愈过许多患者,其中比较典型的病例有:(1)贵州省贵阳小河电机厂的补云华,1997年患慢性胃炎,腹胀、腹痛、冒胃酸,消化力下降。2003年服用本发明方剂制成的“八保胃康泰”,治疗1天病情即好转,用药半月后症状消失,基本痊愈。(2)贵州省贵阳华阳电工厂的女工杨春梅,2003年因患胃疾,表现为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部有肿块,经服用本发明方剂制成的“八保胃康泰”,治疗1天病情即好转,治疗三周后,症状消失,完全康复。(3)贵阳市农民患者蒋世任,2003年因长期饮酒伤胃,胃脘疼痛,饮酒后疼痛明显加剧,服用“八保胃康泰”,治疗1天胃痛缓解,腹胀感减轻,治疗一个多月,胃痛症状消失,即使是饮酒胃也不痛了,胃疾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取下列经过精选的药物:一枝黄花100g、瓜子金100g、矮陀陀100g、鸡内金100g、隔山消100g、石菖蒲100g、茴香根50g、仙茅参100g、山慈菇50g。将每味药分别经清洗、烘焙、研细后达到1mm以下的细度,然后按配方比例取其药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药粉800g;按中药加工的泛丸法制成丸剂,共制成药丸266颗,每颗含药3g,本剂取名“八保胃康泰”。患者服用时,每天3次,每次1丸。

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疾的中药方剂,涉及以中药为原料配制的方剂,它是以一枝黄花10份、瓜子金10份、矮陀陀10份、鸡内金10份、隔山消10份、石菖蒲10份、茴香根5份、仙茅参10份、山慈菇5份,经清洗、烘焙、研细,分别制成粉末后混合均匀,再进行剂型加工制成的。该方剂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或制成散剂、或添加粘合剂压制成片剂、或按泛丸法制成丸剂、或添加填充物制成冲剂、或加工成胶囊剂制成产品。该方剂有健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