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1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6169A21申请号201410325818022申请日20140703A61K36/9066200601A61P1/00200601A61P1/14200601A61K35/56200601A61K35/413200601A61K35/3620060171申请人付国强地址262700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张建桥村93号72发明人付国强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下述中药原材料升麻、乌贼骨、田三七、炙猪鞋、桔梗、连翘、木通、竹茹、蒲公英、铁树叶、。
2、七叶莲、牛黄、青黛、藿香梗、莪术按重量配比制成。服用后,药物从人的总体入手,标本兼治,具有祛寒理气、活血化瘀、消肿生肌、补脾柔肝、理气和胃、清热解毒、益气调中等功效,从根本上解决因慢性胃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无规律的上腹隐痛、嗳气、泛酸、呕吐等症状,进而改善消化循环,使消化系统恢复自我调节功能,通过综合治疗,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最终达到彻底治愈慢性胃病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169ACN104096169A1/1页21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
3、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升麻1020克、乌贼骨1020克、田三七1020克、炙猪鞋510克、桔梗510克、连翘812克、木通815克、竹茹1020克、蒲公英812克、铁树叶510克、七叶莲1020克、牛黄1020克、青黛812克、藿香梗812克、莪术812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升麻10克、乌贼骨10克、田三七10克、炙猪鞋5克、桔梗5克、连翘8克、木通8克、竹茹10克、蒲公英8克、铁树叶5克、七叶莲10克、牛黄10克、青黛8克、藿香梗8克、莪术8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
4、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升麻15克、乌贼骨15克、田三七15克、炙猪鞋8克、桔梗8克、连翘10克、木通12克、竹茹15克、蒲公英10克、铁树叶8克、七叶莲15克、牛黄15克、青黛10克、藿香梗10克、莪术1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升麻20克、乌贼骨20克、田三七20克、炙猪鞋10克、桔梗10克、连翘12克、木通15克、竹茹20克、蒲公英12克、铁树叶10克、七叶莲20克、牛黄20克、青黛12克、藿香梗8克、莪术12克。权利要求书CN104096169A1/5页3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中。
5、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慢性胃病是一种胃粘膜糜烂,慢性胃病的病理特点是以粘膜细胞和浆细胞的粘膜浸润为主的,而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可存在,但量很少。慢性胃病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包括上腹饱胀不适,特别是在餐后无规律上腹隐痛、嗳气、泛酸、呕吐等。0003慢性胃病病程长,病人多脾胃虚弱,或虚中夹实,属于气虚、脾虚、血瘀证一类的病,光治不养,虚弱的脾胃还是炎症连连,周而复始,应按“健脾养胃、益胃生津”的主旨施加治疗。许多人在胃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止痛片这种短期速效止痛的药,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止痛片根本就没有起到治疗的作用,它仅仅是通过。
6、麻痹来缓解疼痛,久而久之,就会对此产生依赖,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要病发就会越来越疼,对身体的损害极大的,有些药会伤及到肝脏,所以在治疗慢性胃病方面,中药占据很大的优势。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愈率高、安全效果好、复发率低的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0007升麻1020克、乌贼骨1020克、田三七1020克、炙猪鞋510克、桔梗510克、连翘812克、木通815克、竹茹1020克、蒲公英812克、铁树叶510克、七叶莲1020克、牛。
7、黄1020克、青黛812克、藿香梗812克、莪术812克。0008作为一种优化方案0009升麻10克、乌贼骨10克、田三七10克、炙猪鞋5克、桔梗5克、连翘8克、木通8克、竹茹10克、蒲公英8克、铁树叶5克、七叶莲10克、牛黄10克、青黛8克、藿香梗8克、莪术8克。0010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0011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0012升麻15克、乌贼骨15克、田三七15克、炙猪鞋8克、桔梗8克、连翘10克、木通12克、竹茹15克、蒲公英10克、铁树叶8克、七叶莲15克、牛黄15克、青黛10克、藿香梗10克、莪术10克。0013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0014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8、原材料0015升麻20克、乌贼骨20克、田三七20克、炙猪鞋10克、桔梗10克、连翘12克、木通说明书CN104096169A2/5页415克、竹茹20克、蒲公英12克、铁树叶10克、七叶莲20克、牛黄20克、青黛12克、藿香梗8克、莪术12克。0016所述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原材料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得到口服溶液。0017其中0018升麻味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含升麻苦味素、升麻吉醇、升麻吉醇木糖甙、升麻醇、升麻素、皂甙、升麻碱、水杨酸、咖啡酸、阿魏酸、鞣质等成分。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益气调中的功效。0019乌贼骨味先咸,性温,归脾、肾经,乌贼骨中所含。
9、碳酸钙,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症状,又可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阻止出血,减轻局部疼痛。有明显吸附胃蛋白酶及中和胃酸的作用,可减少胃酸对胃溃疡面的刺激,亦减少蛋白酶对溃疡面的消化作用,还有抑制胃酸分泌的类似抗胆碱能神经药物的全身作用,作用持续时间长。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理气和胃等功效。0020田三七味苦,性温,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田三七含三七皂甙、三七皂甙B,二者水解后分别生成皂甙元A,皂甙元B及一分子葡萄糖,还含有五种三萜皂甙,其甙元为人参二醇及人参三醇、生物碱和黄酮甙、皂甙等。田三七能明显治疗胃粘膜的萎缩性癌变,并能逆转腺上皮的部典型。
10、性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三七总皂苷PNS、人参皂苷RB1对化学性和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且PNS是一种阿片肽样受体刺激剂,不具有成瘾的副作用。0021炙猪鞋味咸,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消肿、生肌、益气调和、补脾柔肝、化瘀、活血等功效,猪蹄甲主要含角蛋白、肽类、氨基酸类、酯类、糖类、甾体化合物及无机盐等化学成分,能直接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胃肠运动加速。猪蹄甲对红细胞巯基酶、膜巯基蛋白和红细胞本身都有保护作用,具有促凝血和抗纤溶双重作用,并且可能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有调节作用。0022桔梗具有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作用,还有镇痛和解热作用。能抑制自发性活动,延长睡眠时间,降低肝内胆。
11、固醇的含量,增加胆固醇和胆酸的排泄,还有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作用,能抑制乙酰胆碱与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具有宣肺、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排脓、补脾、柔肝、活血、化瘀的功效。0023连翘的水煎剂中主要含苯乙醇苷类、木脂体及其苷类、五环三萜娄、挥发油类等化合物。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吐、利尿强心、抗肝损、镇痛、抑制磷酸二酯酶、抗病毒、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具清热、解毒、消结、排脓、祛寒、理气、补脾、柔肝之效。0024木通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肾、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化瘀、消肿、解毒、祛寒等功效。0025竹茹味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化。
12、瘀、止呕、补脾、柔肝、理气和胃、祛寒理气等功效,竹茹含木质素、纤维素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是善清热化痰而除烦,能增强清肺化痰,可治痰热上扰、胆胃不和、胸闷痰多、烦躁不眠或呕吐呃逆,也可用于益气补虚,清热除须,用于胃热呕吐、妊娠恶阻,治胃热气逆呕呃,能增强清胃降逆止呕之力,胃虚有热可补虚清热、降逆止呕。说明书CN104096169A3/5页50026蒲公英味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化瘀、消肿、生肌等功效,蒲公英的水煎剂中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化学成分,在药理上有健胃、利胆、补脾的作用,0027铁树叶味苦,性寒,归肝、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消肿、理。
13、气和胃、补脾、柔肝等功效,铁树叶的水煎剂中含酚类、氨基酸、糖等化学成分,临床上用于治疗胃痛、抗癌等。0028七叶莲味苦,性温,归肺、肾、肝、胃、脾经,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活血、消肿、祛湿、散寒、祛风、祛湿、益气调中等功效。0029牛黄味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清心、消肿、生肌、镇痛、豁痰、开窍、柔肝、息风、解毒、清热、益气调中等功效。牛黄的水煎剂中含胆酸、去氧胆酸约、鹅去氧胆酸及其盐类,胆红素及其钙盐;并含胆甾醇、麦角甾醇、卵磷脂、脂肪酸、维生素D、水溶性肽类成分SMC具收缩平滑肌及降低血压作用,以及铜、铁、镁、锌等。澳大利亚产牛黄含类胡萝卜素、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精氨酸、亮氨酸。
14、、蛋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有非常显著地消肿、镇痛作用。0030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柔肝、化瘀等功效。0031藿香梗味苦,性温,归肺、脾、胃经,藿香梗含挥发油,可刺激胃粘膜,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具有祛寒、理气、补脾、柔肝、理气和胃、清热、解毒、益气调中等功效。0032莪术味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消积、止痛、化瘀、消肿、生肌、理气和胃、补脾柔肝等功效。0033本发明中的每味中药之间,通过数次临床配方后得出,其制作方法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片剂、丸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剂型。0034服用后,药物从人的总体入手,标本兼治,具有祛寒理气、活血化瘀、消肿生。
15、肌、补脾柔肝、理气和胃、清热解毒、益气调中等功效,从根本上解决因慢性胃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无规律的上腹隐痛、嗳气、泛酸、呕吐等症状,进而改善消化循环,使消化系统恢复自我调节功能,通过综合治疗,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最终达到彻底治愈慢性胃病的目的。0035本发明的制作方法0036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0037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饭前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0038本发明根据上述中药的药理,以及数次的临床试验,对青、中、老不同年龄段的慢性胃病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0039为了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300例慢性胃病患者对本。
16、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0040将300例慢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慢性胃病患者。对照组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30岁以下的41例,3160岁69例,61岁以上的40例;病程3个月至3年;治疗组中,男性87例,女性63例;年龄30岁以下的43例,3160岁59例,61岁以上的48例;病程4个月4年。0041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参照内科学中慢性胃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0042对照组采用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并口服甲氰米呱片30MG,每日三次;治疗组服用说明书CN104096169A4/5页6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口。
17、服溶液,一日一剂,一日三次。0043疗效标准0044治愈体征正常,无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饮食正常;0045显效体征正常,偶尔伴有腹胀、恶心等症状,饮食正常;0046有效饮食不当时,会出现无规律的腹胀、腹痛等症状;0047无效饭后就会引起无规律的腹胀、腹痛等症状;0048具体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0049表一0050组别例数治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N对照组1506241311979313288018120132880治疗组15013892014596714898721331489870051通过上述表一中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与服用西药相比优于西药,治标。
18、治本,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具体实施方式0052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升麻10克、乌贼骨10克、田三七10克、炙猪鞋5克、桔梗5克、连翘8克、木通8克、竹茹10克、蒲公英8克、铁树叶5克、七叶莲10克、牛黄10克、青黛8克、藿香梗8克、莪术8克。0053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半个小时,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前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0054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升麻15克、乌贼骨15克、田三七1。
19、5克、炙猪鞋8克、桔梗8克、连翘10克、木通12克、竹茹15克、蒲公英10克、铁树叶8克、七叶莲15克、牛黄15克、青黛10克、藿香梗10克、莪术10克组成。0055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前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0056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胃病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升麻20克、乌贼骨20克、田三七20克、炙猪鞋10克、桔梗10克、连翘12克、木通15克、竹茹20克、蒲公英12克、铁树叶10克、七叶莲20克、牛黄。
20、20克、青黛12克、藿香梗8克、莪术12克组成。0057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45分钟,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前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四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据症状或年龄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0058部分患者治愈病例如下0059夏XX,男,37岁,患慢性胃病十年,服用过很多治疗胃病的药,饭后恶心、腹痛等症状一直无好转,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三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一个疗程说明书CN104096169A5/5页7后痊愈,无复发。0060翟XX,女,45岁,患慢性胃病已十五年多,在当地和潍坊人民医院都就诊过,服用过多治疗治疗慢性胃病的药,对药物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但是反反复复一直未治愈,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三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饮食恢复正常,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0061李XX,男,65岁,患慢性胃病多年,主要是因为空腹喝酒引起的,通过多种方面治疗,效果都不好,病情一直没好转,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二个疗程后,病症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说明书CN10409616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