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1596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48124.0

申请日:

2013.09.04

公开号:

CN104885138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F 3/16申请日:20130904|||公开

IPC分类号:

G09F3/16; A01K29/00; B29C33/20

主分类号:

G09F3/16

申请人:

数据火星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伊·维克多·布莱登; 迈克尔·斯图尔特·加德纳

地址:

瑞士卢加诺比达诺普拉帝路

优先权:

602440 2012.09.14 NZ; 606165 2013.01.23 NZ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图9中,通过在模具部分(8、9)之间包覆成型基部区段(1)而形成凹形识别标签,该识别标签将包括向内指向的突起或指状物(4)以在使用中保持凸形标签的头部,并且该识别标签可以包括RFID线圈(6)。当模具部分(8、9)分离时,芯部(10)可以开始排出,移动穿过在标签的软凸台(12)的顶部处形成的柔性开口(13)。随后,硬插入件可以闭合该开口(13)以提供防篡改。当芯部(10)运动穿过柔性开口(13)时,该芯部可以进行转动,以便打破塑料材料与芯部(10)之间的任何粘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凹形识别标签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i.将凹形基部区段定位在敞口模制工具中,该凹形基部区段包括开口,该开口具有向内指向的突起;
ii.在该凹形基部区段上闭合该模制工具和其芯部,以限定用于包覆成型的各区域;
iii.利用包覆成型材料填充所限定的区域,致使包括形成凸台,该凸台作为凹形标签的一部分;
iv.打开该模制工具,并设置其芯部,以便移动穿过在该凸台中形成的上开口;以及
v.将凹形标签从该开口工具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凹形基部区段和RFID部件设置成单个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当芯部移动穿过在该凸台中形成的上开口时,使该芯部进行转动,以便打破该芯部与该包覆成型材料之间的任何粘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RFID部件设置为RFID线圈,该RFID线圈已经缠绕在基部形成物或线轴上,以形成该凹形基部区段。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RFID部件容纳在该凹形基部区段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限定的各区域包括一区域,在该区域中为该凹形标签而形成标记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该凸台中形成的该上开口内固定有硬插入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硬插入件穿过该凹形基部区段插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凸台形成有增厚的 壁。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包覆成型材料完全包围该凹形基部区段。

11.
  一种凹形识别标签,包括凹形基部区段,其特征在于,该凹形基部区段具有开口,该开口具有向内指向的多个突起,在使用中,这些突起使得凸形标签的头部能够穿过但是随后由突起保持,所述凹形基部区段设置有由至少部分地柔性的材料制成的向上指向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上开口,该上开口中适于接纳由基本硬材料制成的插入件,以便于在凹形标签与凸形标签接合之后提供凹形标签的防篡改。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凹形识别标签,其中,该插入件通过焊接固定在该凸台的该上开口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凹形识别标签,其中,该插入件卡扣配合在该凸台的该上开口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凹形识别标签,其中,所述凹形基部区段和RFID部件设置成单个单元。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凹形识别标签,其中,所述RFID部件设置为RFID线圈,该RFID线圈已经缠绕在基部形成物或线轴上。

16.
  一种制造基本上如本文所述的参考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以及任一个或多个附图所述的凹形识别标签的制造方法。

17.
  一种当通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或权利要求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行制造时的凹形识别标签。

18.
  一种基本上如本文在此参考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以及任一个或多个附图所述的凹形识别标签。

说明书

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凹形识别标签。
本发明将具体针对包覆成型的动物凹形识别标签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识别标签。
当凸形标签与凹形标签接合时,重要的是该接合是固定的,使得标签不容易被拆开,无论是无意中还是为了某些欺骗性目的而有意为之。
为了便于固定接合,过去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案。例如,在新西兰专利504742(Allflex)中,凹形标签包括凹形开口,具有指向硬凸台内部的多个突起,该开口形成该硬凸台的一部分,从而凸形头部在进入到凹形开口中之后由突起或“指状物”保持。该方案的问题在于,凹形标签仅仅在围绕凹形开口的边缘的较小区域中系结到硬凸台上。
在新西兰专利236752(Stafford等人)中,另一个方案提供了凹形开口,该凹形开口为由回弹性材料制成的穹顶形的分离垫圈的形式,该垫圈的外周边缘嵌入到外凸台和凹形标签的软塑料中。该方案(其制造方式不清楚)不包含硬质材料来在凸形头部插入到凹形标签中之后保护该凸形头部,以便使得标签具有更好的防篡改。
本发明提出采用凹形标签基部区段,包括突起或“指状物”,例如如以上Allflex的专利中所述的。这样的指状物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们使得标签能够用于非常冷的环境中,包括温度在零下的环境。在这样的温度下,连续凹形开口将抵抗凸形头部的进入。应当理解,当在本发明说明书中使用术语“突起”或“指状物”时,其将涵盖针对该目的的所有合适的设计,包括在离散的突起之间存在现有的狭槽或间隙,或者在凸形头部进入时能够断裂的弱线或穿孔。
从而,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凹形识别标签的制造方法和/或由此制造的标签,其将克服或缓解迄今为止这种制造方法或标签中的问题,或者至少为公众提供可用的选择。
从以下的描述中,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其它目的将变得明显。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凹形识别标签的制造方法包括:
i.将凹形基部区段定位在敞口模制工具中,该凹形基部区段包括开口,该开口具有向内指向的突起;
ii.在凹形基部区段上闭合该敞口模制工具和其芯部,以限定用于包覆成型(overmoulding)的区域;
iii.利用包覆成型材料填充所限定的区域,包括形成凸台(boss),该凸台作为凹形标签的一部分;
iv.打开该敞口模制工具,并且使其芯部运动穿过在该凸台中形成的上开口;以及
v.将凹形标签从敞口工具排出。
可任选地,在上述方法中,凹形基部区段和RFID部件设置成单个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凹形识别标签包括凹形基部区段,该凹形基部区段具有开口,该开口具有向内指向的多个突起,在使用中,这些突起使得凸形标签的头部能够穿过开口但是随后由突起保持,所述基部区段设置有由至少部分地柔性的材料制成的向上指向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上开口,该上开口中适于接纳由大致硬材料制成的插入件,以便在凹形标签与凸形标签接合之后提供凹形标签的防篡改。
可任选地,在上述标签中,凹形基部区段和RFID部件设置成单个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基本上如本文中参考本发明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以及参考附图描述了凹形识别标签的制造方法或凹形识别标签。
从以下借助于例子并参考附图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在所有其新颖性方面中应当被考虑)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包括RFID线圈的凹形基部区段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基部区段的分解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可能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凹形标签的敞口模制工具,其具有芯部;
图4:示出了图3的该敞口模制工具,但是加载有凹形基部区段;
图5:示出了加载后准备闭合的该敞口模制工具;
图6:示出了在进行包覆成型之前闭合的该敞口模制工具;
图7:示出了该敞口模制工具,其中包覆成型填充由该敞口模制工具限定的腔体;
图8:示出了敞口的但芯部没有运动的模制工具;
图9:示出了敞口模制工具,其中芯部在其通过已经形成的凸台的顶部处的开口排出时进行旋转;
图10:示出了敞口模制工具,其中芯部完全排出;
图11:示出了完全敞口模制工具,其中凹形标签排出;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凹形标签,其中顶盖将要进行插入和焊接;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图12的标签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顶盖焊接就位;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凹形标签,但是采用不具有RFID线圈的基部区段;
图15:示出了图14的标签,其中其基部区段通过包覆成型而形成;
图16:示出了图14和15所示类型的凹形标签,但是其中顶盖将要进行插入;
图17a和图17b:示出了图16的标签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顶盖插入并焊接;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可能实施例,但是顶盖卡扣配合在凹形标签的凸台中,并且进一步示意性地示出了凸形标签;
图19a和图19b:示出了图18的标签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顶盖卡扣配合就位;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凹形标签,其中顶盖穿过凹形标签的基部区段插入;
图21a和图21b:示出了在穿过凹形标签的基部区段插入之后的图20的标签;
图22a和图22b: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可能实施例,为图20和21的实施例的修改设计;
图23a-图23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凹形标签的分解图和横截面图,其中凹形标签为按钮标签的形式,在图23b-e中,插入件穿过凹形标签的基部区段逐步地插入;
图24a和图2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凹形标签的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其中凹形标签为按钮标签的形式;
图25:示出了图24的标签的分解图;
图26a和图2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凹形标签的侧视图和横截面图,其中凸台具有厚壁。
图27a、图27b、图27c和图27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包括RFID线圈的凹形标签的平面图、侧视图、仰视图和横截面图;
图28a、图28b和图28c:示出了图27的凹形标签的分解图;
图29:示出了图1的凹形标签的横截面图,该凹形标签与凸形标签接合;
图30:示出了RFID线圈缠绕在图1的凹形标签的基部区段上;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凹形识别标签,其尤其用于动物,包括基部区段,该基部区段设置有或者可以设置有围绕凹形开口的多个突起,这些突起能够挠曲,以便使得凸形标签的头部能够进入,但是之后能够阻止凸形标签的头部被拉出。这提供了一定水平的防篡改,于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定位在形成于凹形标签的基部区段上方的较软凸台中的硬插入件来对这样的防篡改进行补充。通过在凹形开口处使用这样的柔性突起,本发明的标签能够用于非常冷的环境。这对于具有连续开口的凹形标签而言是不可能的。如果需要,防篡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增强,即凸形标签的杆被弱化,使得其在不期望的力试图将凸形标签和凹形标签分离时断裂。本发明提供的标签的制造方法还使得凹形标签能够使用多种设计,所有这些设计采用基本上类似的凹形基部区段,但是可以或者可以不设置有RFID线圈或类似物。
因此转到附图的图1和2,箭头1大致表示凹形标签基部区段。在该实施例中,基部区段1包括基部2,该基部具有大致中心的开口3,围绕该开口定位有多个指向内的倾斜突起或指状物4。这些指状物4可以通过实际的狭槽5而彼此间隔开,或者可以想到,它们能够通过弱线或穿孔而分隔开,从而当凸形头部进入凹形开口3时形成该指状物5。基部2具有适于容纳RFID线圈6的周边腔室。上部覆盖板7完成组装。如下文中将变得清楚的,基部区段1的这种特定的设计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RFID线圈。基部区段1的仅有的必要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突起或指状物4。
接下来转到图3至11,模制工具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的上部和下部工具构件部分8和9以及能够相对于模具部分8和9两者运动的芯部10。模具部分8和9均示出为具有合适的凹部或腔体14,一旦可流动的塑料材料已经流入到凹部14、14B中,凹部或腔体就与芯部10一起将限定模制标签的形状。
在图4中,在芯部10已经在基部区段1上运动就位(如图5所示)之前,基部区段1(例如针对图1和2所述的)已经定位在下部模具 部分9中。接下来,如图6所示,工具在开始包覆成型之前闭合。
然后参考图7,可流动的塑料材料示出为已经填充了由模具部分8和9提供的凹部以及绕芯部10限定的腔体,以便形成标记11、凸台12,并且包覆成型材料围绕并处于基部区段1中。在形成标记11时,包覆成型材料已经流入到凹部14B中(参见图6)。如果需要“按钮式”标签,即没有标记的标签,那么将省略凹部14B。接下来,在图8中,工具构件8和9示出为打开,但是芯部10保持静止。接下来,在图9中,芯部10开始排出,移动穿过在软凸台12的顶部处形成的柔性开口13。优选地,如图9中的箭头“A”所示,当芯部10移动通过柔性开口13时,该芯部转动,以便打破塑料材料与芯部10之间的粘接。然后转到图10,芯部10已经完全排出,并且软凸台开口13已经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然后参考图11,完全形成的凹形标签15与其标记11和软凸台12一起示出为从完全打开的模制工具排出。
根据正常模制实践,额外的排出销和排出套筒(未示出)将作为模具的一部分。
现在转到图12和13,如上文所述制造的凹形标签15随后可以具有硬顶盖17,该硬顶盖适当地通过超声焊接或高频焊接而焊接到软凸台12的顶部。插入件或顶盖17可以由硬等级的聚氨酯(TPU)制成,而包覆成型的较软的材料可以例如是较软等级的TPU。具体地如图13b所示,在头部17进入到凹形标签15中之后,凸形标签16的头部27由指状物4保持在软凸台12限定的腔室中。
如上所述,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凹形标签15可以不具有RFID能力,从而,如图14和15所示,用于制造标签15的基部区段1可以不具有任何RFID线圈。另外,如图16和17所示,这样的标签还可以具有焊接在软凸台12的开口13上的硬顶盖或插入件17。
在图18和19所示的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另一种设计的硬顶盖或插入件18可以用来闭合在软凸台12的顶部处的开口13。如图所示,顶盖18可以包括底部凸缘19,该底部凸缘可以以卡扣配合的方式接 合在凹部20中,该凹部20设置在软凸台12的内壁上,具体如图19b所示。在另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如图20和21所示,另一种形式的硬插入件21示出为定位成以便通过凹形标签15的基部而关闭软凸台12的开口13。插入件21具有突起22和凸缘23,该突起22配合在凸台12的孔口13中,该凸缘23可以抵靠设置在软凸台12的内壁上的肩部24,具体参考图21b。
如上所述,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凹形标签15可以不具有标记11而相反为按钮标签的形式,例如大致如图22和23中的24所示,另外,在恰当的地方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如图23a所示,该按钮标签24包括RFID线圈6和插入件21,该插入件21能够穿过凹形标签24的基部插入,以便闭合软凸台12的开口13。在图23b、c、d和e中,插入件21示出为逐步运动到软凸台12中就位,穿过凹形标签24的基部区段1,插入件21上的指状物能够压缩以方便该前进过程。参见图23e,底切或突出部28帮助将插入件21保持就位。
接下来,在图24和25中,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按钮标签24示出为具有焊接到软凸台12的顶部上的顶盖或插入件17。
接下来转到图26a和26b,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不采用硬插入件或顶盖17或21,凸台25的顶部处的孔口13可以是敞开的,但是可以通过包括厚壁29来加强凹形标签24的防篡改,该厚壁用以抵抗试图触及凸形标签16的头部和有意地将头部穿过指状物或突起4推出。
现在转到附图的图27和28,箭头101大致表示凹形标签。在该实施例中,标签101包括基部102,该基部具有大致中心的开口103,围绕该开口定位有多个指向内的倾斜突起或指状物104。这些指状物104可以通过实际的狭槽105而彼此间隔开,或者可以想到,它们能够通过弱线或穿孔而分隔开,从而当凸形头部进入凹形开口103时形成该指状物105。基部102已经通过包覆成型而形成为穿过并围绕基部区段117,该基部区段可以容纳诸如线圈106的RFID部件。如图所示,基部区段117通过包覆成型而完全闭合,以形成基部102。
该包覆成型还提供凸台112,如图所示,该凸台可以容纳硬插入件115,插入件115的突起124位于凸台112的顶部孔口113中。
在图29中,具有杆125的凸形标签116示出为其头部120和硬插入件119位于凹形标签101中并由指状物104保持。
具体如图28所示,插入件115可以包括具有狭槽122的裙边123,以便于其通过基部102中的孔口103而插入到凸台112中。
再次参考图3,在制造图27和28的标签时,在芯部110已经在基部区段117上运动就位之前,基部区段117将定位在下部模具部分109中。然后,如上所述,在开始包覆成型之前将工具闭合,直到最后当芯部110开始排出时其运动穿过在软凸台112的顶部处形成的柔性开口113。
现在参考图30,在一个可能实施例中,凹形标签102的RFID部件106设置为RFID线圈106,其已经缠绕在基部形成物或线轴107上以形成基部区段117。基部形成物107示出为定位在心轴111上,当铜线或类似物106A在间隔开的凸缘118之间缠绕到基部形成物107上时,该心轴可以旋转。
在将基部区段117设置成具有指状物104的单个部件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其中该单个部件包括形成物或线轴107和线圈106,而不是多个部件组装而成(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想到,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尤其适合于用于绵羊的标签,其中可以不需要凸台插入件15。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按钮”式设计,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标签设计,包括可选的大“标记”类型。
从以上的描述中应当理解,本发明能够在用于各种各样的凹形标签的凹形开口中使用指状物或突起,这可以适合用于所有的环境,即使是那些温度在零下的环境。本发明包括这些凹形标签的制造方法。
在前述说明中,已经参考了本发明的特定组成部分或整体,其具有已知的等同形式,这样的等同形式在单独列出的情况下并入到本文中。
尽管已经借助于例子并参考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改进。

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别标签及其制造方法.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图9中,通过在模具部分(8、9)之间包覆成型基部区段(1)而形成凹形识别标签,该识别标签将包括向内指向的突起或指状物(4)以在使用中保持凸形标签的头部,并且该识别标签可以包括RFID线圈(6)。当模具部分(8、9)分离时,芯部(10)可以开始排出,移动穿过在标签的软凸台(12)的顶部处形成的柔性开口(13)。随后,硬插入件可以闭合该开口(13)以提供防篡改。当芯部(10)运动穿过柔性开口(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