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滑动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1376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8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4834.8

申请日:

2001.11.15

公开号:

CN1353964A

公开日:

2002.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A47C1/032; A47C1/035; B60N2/06

主分类号:

A47C1/032; A47C1/035; B60N2/06

申请人:

约翰逊控制自动化系统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本涼; 吉田知德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0.11.16 JP 2000-349635; 2001.02.07 JP 2001-03066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皋吉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钩状部形成在伸长下导轨主体部的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第二钩状部形成在主体部双侧部的下部。与伸长导轨的第一钩状部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的上壁内。突出部形成在第一接合部上以便使其伸出到第一钩状部的侧面。与伸长下导轨的第二钩状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侧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 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 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 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 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左右上侧部,以形成一个开口部; 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第一钩状部形成在上侧 部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以及第二钩状部形成在主体部双侧部; 上导轨具有由能组装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 以及 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 垂直壁; 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上端,与下导轨的第一 钩状部结合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上壁,突出部形成在第一 接合部以便伸出到第一钩状部侧面的,以及与下导轨的第二钩状部结合 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侧面。
2: 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 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 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 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 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左右上侧部,以形成一个开口部; 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第一钩状部形成在上侧 部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和第二钩状部形成在主体部双侧部中,通过向 内弯上侧部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而沿所述开口部边缘部形成第一钩状 部; 上导轨具有由能组装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 以及 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 直壁; 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上端,与下导轨的第一 钩状部结合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在主体部上壁,突出部形成在第一接合部 中以便伸出到第一钩状部侧面,与下导轨的第二钩状部结合的第二接合 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侧面,以及形成与下导轨第一钩状 部接合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以便使其与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上端的所述 滑动件承受部一侧重合。
3: 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 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 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 所述下导轨具有主体部和一对左右上侧部,所述主体部由大体朝上 的C形构成,所述左右上侧部由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侧向内延伸以便形 成开口部,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第一钩状部形成 在上侧部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第二钩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双侧部,通 过向内弯上侧部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而沿开口部的边缘部形成所述第一 钩状部; 上导轨具有主体部和垂直壁,所述主体部由能组装在下导轨内的大 体朝下的C形构成,所述垂直壁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 轨上侧部的开口部向上延伸,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双侧部 的上端,第一接合部与形成在主体部上壁的所述下导轨的所述第一钩状 部接合,伸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中以便伸出到第一钩状部侧面, 以及与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面中的所述下导轨的所述第 二钩状部接合第二接合部;以及 滑动件插入在所述下导轨的所述滑动件承受部和所述上导轨的所述 滑动件承受部之间,滚动件插入在所述下导轨的所述主体部下部和所述 上导轨的所述主体部上壁之间。
4: 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 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 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 所述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的 双侧部前端侧向内延伸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凸缘; 所述上导轨具有由能安装在所述下导轨上的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 主体部和由主体部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且由所述下导轨的可所述开口部 向上伸出的垂直壁;以及 分别形成精整件安装部以便使其由所述下导轨的所述上部的左右角 部向上伸出,精整件接合部分别形成在与所述左右精整件安装部接合的 一对左右精整件的后表面侧面,和与下导轨结合的接合部分别形成在所 述左右精整件相对侧。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接合部分别与下导轨的 一对左右凸缘前端接合。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与上导轨的垂直壁保持 接触的唇部形成在左右精整件的相对侧,并且分别形成接合部以便使其 由唇部底部端侧向下伸出。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分别形成精整件安装部以便使其由所述下导轨的所述上部的左右角 部向上伸出,以及分别形成在一对左右精整件的后表面侧部的精整件接 合部与所述左右精整件安装部相接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唇部形成在所述精整件的内侧,唇部与垂直壁保持接触以便盖住开 口部。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精整件的后表面侧部,以及接合部与所述下导轨 安装部接合。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导轨的所述上侧部的所述开口部中设置能穿插入用于固定 所述下导轨的螺栓头部的开口部。
11: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导轨的所述上侧部的所述开口部中设置能穿插入用于固定 所述下导轨的螺栓头部的开口部。
12: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通过中心部和直径大于所述中心部的双侧部形成所述滚动件,并且 在所述下导轨的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下部和所述中心部之间确保有间隙 部。
13: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所述下导轨具有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上角部内表面上的滑动件 承受部、设置在所述凸缘前端部的第一钩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双 侧部的第二钩状部;以及 上导轨具有第一接合部、设置在所述上导轨所述主体的上壁的滑动件 承受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双侧部的第二接合部,其中 第一接合部与第一钩状部接合,并且第二接合部与第二钩状部接合。

说明书


座椅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滑动装置,特别涉及包括下导轨和上导轨的座椅滑动装置,下导轨沿用于安装座椅的地板表面的纵方向安装,下导轨引导和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沿纵方向自由滑动,并且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面。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的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座椅主体由坐垫、立在背部以便自由转动和调整的座椅靠背和类似物构成,座椅通过纵向滑动机构支撑坐垫或构成车身地板表面上座椅主体的类似物,由此具有可以调整的以便沿车身纵向自由滑动的结构并且具有可以在乘客室内对座椅布置作各种改变的构造。

    此外,作为上述用于座椅的纵向滑动机构,采用了一种座椅滑动装置,该座椅滑动装置沿车身地板表面的纵向伸长,安装在车身地板表面上并且由下导轨和上导轨构成,下导轨的高度大体与地毯表面高度相同,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上。此外,如公开号为9-95163的日本待审专利所描述的,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锁定机构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上以便调整滑动操作。

    如图1所示,在普通座椅滑动装置1中,一对左右下导轨2具有主体部2a以及一对左右接合部3,主体部2a由金属板件构成并呈大体朝上的C形,左右接合部3由主体部2a双侧部2b的前端侧向内弯,由此在接合部3的端部形成开口。此外,下导轨2的前端后端部通过前后支腿部4a和4b固定于车身地板表面。

    座椅滑动装置1的一对左右上导轨5呈大体倒T形,以便将其装配在下导轨2的内部,接合部7由双侧部5b构成,双侧部5b由上导轨5地水平部5a前端侧向上弯。装配接合部7以便能使其与下导轨2侧面的接合部3结合。此外,固定件、座椅提升件的轴、倾斜机构的底座以及类似物安装在上导轨5的大体倒T形垂直部5a上。滚动件9a插入在下导轨2和上导轨5之间,球9b插入在接合部3和接合部7之间。

    如果如上所述普通座椅滑动装置1的下导轨2呈伸长形,则由于尺寸误差或类似原因使得加工相应部位比较麻烦。此外,如果欲保持承受载荷的长度,则会增大重量,这是很不利的。此外,如果由于冲击载荷或类似载荷作用而将剥离(peeling)载荷向上施加在上导轨5侧面,则下导轨2的上部打开,则剥离强度有降低的危险。此外,如果下导轨2安装在车身地板表面侧面上,阻止地板表面由下导轨2的开口部向下落入下导轨2的内部,则不能实现上导轨5平滑滑动操作。此外,可以适当支撑坐着的人或类似物的重量并获得简单而且成本低的结构。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如果由于冲击载荷或类似载荷向上施加在上导轨侧面,则该座椅滑动装置可以防止下导轨上部打开以便提高其剥离载荷,该座椅滑动装置可以提高下导轨的强度以便防止上导轨变形,可以使下导轨开口部较窄以便防止地板表面的残渣由下导轨的开口部落入到下导轨的内部,该座椅滑动装置具有简单结构,不需要提高新部件的数量和额外的操作,降低了成本,可以简单而快捷地实施安装操作,可以获得平滑而稳定的运动,并且可以降低滑动阻力以便提高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

    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以及

    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部,

    其中下导轨具有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第一钩状部形成在上侧部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以及第二钩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双侧部;

    其中上导轨具有由能组装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上端,与下导轨的第一钩状部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在主体部的上壁,突出部形成在第一接合部上以便伸出到第一钩状部的侧面,与下导轨的第二钩状部结合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侧面。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座椅滑动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主体部横截面视图;

    图3是将剥离载荷施加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上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以对比方式显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的应力曲线和普通座椅滑动装置应力曲线的坐标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的分解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结构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中下导轨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座椅滑动装置。第一实施例

    众所周知,座椅滑动装置11设置在通过坐垫、座椅靠背或类似物插入在车身底板上的座椅主体(未示)和车身地板表面之间,用于支撑座椅主体以便使其在座椅的纵向方向上自由滑动。

    座椅滑动装置11具有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下导轨12沿纵向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上,下导轨12引导并支撑上导轨13以便使其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上导轨13安装在座椅主体的侧面。此外,根据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将导轨12设置成使其处于埋置在地毯14的凹槽部14a中的状态。座椅滑动装置11由轻合金如铝压铸件、镁合金或类似物按照挤压成型。在这种情况下,座椅滑动装置11可以是硬合成树脂模制品。

    如图2和5所示,下导轨12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12a、形成在主体部12a中双侧部12b和12b的外前端内侧的滑动件承受部12c和12c以及通过由双侧部12b和12b的前端侧向内弯曲而延伸从而构成开口部12e的一对左右上侧部12d和12d。

    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12f形成在主体部12a底部的双侧内。在这种情况下,主体部12a的底部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此外,突出部12j和12j垂直形成在双侧部12b和12b的外侧,在上下突出部和12j和12j之间形成的锁定孔锁定机构的锁闩32插入锁定孔中并与锁定孔结合,设置互锁件33以便不与地毯14中的凹槽部14a相互干扰。

    如图2和5所示,上导轨13具有成大体朝下的C形以便装配在下导轨12内部的主体部13a、形成在主体部13a中双侧部13b和13b的外上部的滑动件承受部13c和13c以及由主体13的上壁13d和13d中心向上伸出的并且由下导轨12的上侧部12d和12d开口部12e向上伸出的垂直壁13e。在这种情况下,在上导轨13和下导轨12之间设置对应锁定机构的锁闩32和互锁件33。

    如图2所示,在下导轨12的主体部12a开口部12e侧面形成第一钩状部15,在主体部12a的双侧部12b和12b分别形成第二钩状部17和17。通过使上侧部12d和12d的开口部12e前端部向内弯而沿开口部12e形成第一钩状部15。此外,在下导轨12的双侧部12b和12b上端和一对左右上侧部12d和12d之间的连接部附近形成精整件安装部21和21以便使其斜向上伸出,精整件23和23安装在精整件安装部21上。

    精整件23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其内侧形成软唇部23a。此外,在精整件23的后表面侧部内形成精整件接合部23b,精整件接合部23b与精整件安装部21接合,由此使唇部23a与由开口部12e向上伸出的垂直壁13e形成接触,将下导轨12的上侧部12d和12d开口部12e遮护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将端盖23c和23c安装在精整件23的前后端(参照图5)。

    如图2所示,在上导轨13的主体部13a中形成下壁13f,在不存在滚动件27、锁定机构和其它部件的位置形成下部13f。下壁13f的左右侧向下弯。

    分别在上导轨13的主体部13a上壁13d和13d中形成与下导轨12的第一钩状部15和15接合的第一接合部18和18。在第一接合部18和18中沿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纵向形成突出部18a和18a,形成突出部18a和18a以便伸出到第一钩状部15和15的侧面。

    形成与第一钩状部15和15接合的第一接合部18和18以便与在上导轨13双侧部13b和13b外上部形成的滑动件承受部13c和13c一侧重合。

    分别在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双侧部13b和13b前端侧形成在与下导轨12中第二钩状部17和17接合的第二接合部19和19。通过在上导轨13主体部13a下壁13f的左右两侧和主体部13a双侧部13b和13b的下端向外弯的弯曲部形成第二接合部19和19。

    滑动件25插入在下导轨12的滑动件承受部12c和12c与上导轨13的滑动件承受部13c和13c之间,滚动件27插入在下导轨12主体部12a的下部内的阶状部12f和12f与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上壁13d和13d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标号27c表示滚动件轴。

    形成滚动件27的双侧部27a和27a以便使其具有大于中心部27b的直径,滚动件的双侧部27a和27a安装在下导轨12主体部下部的阶状部12f和12f上,由此可以在具有小直径的中心部27b和下导轨12主体部12a的下部之间确保形成宽的间隙。此外,在将下导轨12通过螺栓31固定到地板表面上时,螺栓31的头部31a不会与滚动件27发生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口部12侧面的下导轨12每个上侧部12d和12d中形成能使螺栓31头部31a穿过其中的圆弧状部12g,由此通过螺栓方便地固定下导轨12。

    此外,设置滚动件27的双侧部27a和27a外端以便滑动接触或靠近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双侧部13b和13b。如果拉伸载荷施加在上导轨13的垂直壁13e上,可以防止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双侧部13b和13b向内弯曲。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剥离载荷由垂直方向施加在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上,首先第一钩状部15和15以及设置在两导轨12和13之间的第一接合部18和18接合,如果上导轨13由于第一钩状部15和15与第一接合部18和18之间接合状态下的变形而被拉向上,则第二钩状部17和17与第二接合部19和19接合,由此可以获得暂时防剥离功能。

    此外,如果剥离载荷由垂直方向施加,第一钩状部15和15与第一接合部18和18的突出部18a和18a彼此接合,由此即使施加在很大的剥离载荷时也可以简单而且安全地获得理想状态的剥离预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间歇地或可以连续地提供突出部18a和18a以作为长凸出物。

    图4显示了本发明座椅滑动装置11与不具有接合部18和18以及不具有突出部18a和18a的普通座椅滑动装置相比较的剥离载荷和位移之间的应力曲线。通过比较本发明座椅滑动装置11的应力曲线P1和普通座椅滑动装置的应力曲线P2,已知本发明的座椅滑动装置11可以承受比普通座椅滑动装置高出剥离载荷H的剥离载荷。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和7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下导轨的分解斜视图。在这种情况下,与图2至5中相应的部件采用相同标号。

    座椅滑动装置11具有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下导轨12沿车体地板表面1纵向延伸,下导轨12引导并支撑上导轨13以便使其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上导轨13安装并固定在座椅主体的侧面。下导轨12通过螺栓31或类似物固着在车体地板表面1上。

    由轻合金如铝压铸件、镁合金或类似物的挤压成型品构成座椅滑动装置11的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在这种情况下,座椅滑动装置11的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可以是硬合成树脂模制品。

    如图6和7所示,下导轨12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12a、以及由主体部12a双侧部的前端向内延伸从而构成开口部12e的一对左右凸缘。此外,滑动件承受部12c、12c形成在主体部12a上侧角部的内表面上,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m形成在主体部12a下部的两侧内。此外,内弯钩状部15形成在下导轨12凸缘12n的前端,第二钩状部17形成在主体部12a的两侧部。

    接着,如图6所示,上导轨13具有由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以便装配在下导轨12中的主体部13a以及由主体部13a上壁13d中心向上伸出并向上延伸穿过下导轨12开口部12b的垂直壁13e。

    此外,分别承受滑动件25的滑动件承受部13c设置在上壁13d内。此外,安装在滑动件承受部13c上的滑动件25与下导轨12的滑动件承受部12m细胞膜保持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个滑动件承受部12m以便与水平方向大体成直线,并且能在横向滑动而补偿尺寸误差。

    此外,由上壁13d的滑动件承受部13c在靠近垂直壁13e侧面的位置形成第一接合部18以便使其向上伸出,当向上的载荷施加在上导轨13上时,第一接合部18与在下导轨12的凸缘12c前端的第一钩状部15接合。第二接合部19设置在上导轨13的双侧,并且接合部19与下导轨12的第二钩状部17接合。

    滚动件轴27c安装在设置在上导轨13主体部13a前后端侧的轴孔13m内,使得上导轨13可以平滑地在下导轨12上滑动,滚动件27转动安装在滚动件轴27c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滚动件轴15的一端形成细花键部15a,将细花键部15a在压力作用下插入到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轴孔13m内。此外,在图7中,标号30表示是用于阻挡设置在下导轨12前面或后面的上导轨13的止动件轴。

    一对由合成树脂模制品构成的左右精整件23安装在下导轨12主体部12a的上表面上,也就是凸缘12n上,覆盖精整件23前后端的端盖23c分别固定在下导轨12的前后端侧。分别形成精整件安装部21以便由下导轨12上部的左右角部向上伸出,分别形成在一对左右精整件23后表面侧部的精整件接合部23b与左右精整件安装部21接合。

    此外,与下导轨12凸缘12n的前端接合的接合部21d分别形成在左右精整件23的相对侧。形成接合部21d,以便使其由唇部21a的底部端侧向下伸出,并使其形状与凸缘12n前端的接合部25的曲线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将下导轨12的开口部12b设置得很窄,以便防止外来物如灰尘、残渣或类似物由外部进入,形成用于穿过螺栓31的大直径部12I以便使其对应螺栓31的安装部。此外,彼此相对的唇部23a设置在一对左右精整件23的内边缘部,但是可以省去唇部23a。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可以任意改进和改变座椅滑动装置的形状、结构和类似相应部,可以考虑包括上述导轨形状和材料的各种改良实施例。

座椅滑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座椅滑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座椅滑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座椅滑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座椅滑动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第一钩状部形成在伸长下导轨主体部的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第二钩状部形成在主体部双侧部的下部。与伸长导轨的第一钩状部接合的第一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的上壁内。突出部形成在第一接合部上以便使其伸出到第一钩状部的侧面。与伸长下导轨的第二钩状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前端侧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