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1210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8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8116.6

申请日:

2010.10.25

公开号:

CN101936039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38申请日:20101025|||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8; E04G23/02

主分类号:

E04B1/38

申请人:

刘成建

发明人:

刘成建; 白雪霜

地址: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首图东路5号御景园1号楼12E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田世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它由钢质的凸形件和钢质的凹形件组成,其中凸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新建筑结构连接,所述凸头呈T形,所述T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其中凹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旧建筑结构连接,所述凹穴内的形状与T形凸头对应,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固定水平四个方向位移和刚度,又能使新旧楼沉降垂直方向产生相互滑动的连接装置,以保证新旧楼在差异沉降时不会产生变形,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楼的刚性和抗震烈度,可广泛应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 其特征在于 : 它由 钢质的凸形件 (2) 和钢质的凹形件 (1) 组成 ; 其中凸形件 (2) 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 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 (3) 与新建筑结构 (5) 连接, 所述凸头呈 T 形, 所述 T 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 ; 其中凹 形件 (1) 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 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 (3) 与旧建筑结构 (4) 连接, 所 述凹穴内的形状与 T 形凸头对应, 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 ; 凸形 件 (2) 的凸头与凹形件 (1) 的凹穴为包容式面接触, 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仅可在凸头穿 入凹穴的方向相对滑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相邻两建筑结构 是相邻两混凝土墙体、 支座构件和梁构件、 两立柱构件或圈梁与梁柱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凸形件 (2) 和凹形 件 (1) 的材料是铸钢或高碳钢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凸形件 (2) 的凸头 与凹形件 (1) 的凹穴之间涂有润滑油。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凸形件 (2) 和凹形 件 (1) 的平板座厚度为 20mm ~ 40mm, 长为 300mm ~ 500mm, 宽为 200mm ~ 400m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T 形凸头的横梁厚 度为 30mm ~ 50mm, 长为 200mm ~ 500mm, 宽为 30mm ~ 60mm , T 形凸头的立柱厚度为 50mm ~ 80mm, 高大于凹穴深度。
7: 一种权利要求 1-6 任意一项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一、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 将连接器中的凸形件 (2) 安装在新建筑结构 (5) 上, 用固定螺栓 (3) 将凸形件 (2) 的平板座一端与新建筑结构 (5) 固定为一体 ; 步骤二、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 将连接器中的凹形件 (1) 安装在旧建筑结构 (4) 上, 用固定螺栓 (3) 将凹形件 (1) 的平板座一端与旧建筑结构 (4) 固定为一体 ; 步骤三、 将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进行组装, 连接成完整连接器 ; 步骤四、 在凸形件 (2) 的凸头与凹形件 (1) 的凹穴之间涂入润滑油。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一和步骤二对调或同时进行。

说明书


一种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连接构件, 特别是一种运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结构中 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 步伐越来越快, 特别是近几年来, 城市的摩登时代已经到来, 高层建筑像雨后春笋, 随处可 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 各个城市中心的土地都开始存在稀缺现象。由于历史的发 展原因, 二十世纪八、 九十年代的建筑大多为五或六层, 砖体或砖混结构, 少数是框架结构, 抗震能力较差, 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居的需求。一般在旧城改造中采取 “大拆大建” 的改造方法, 不但缩短建筑寿命, 还浪费了大量资源, 建筑垃圾无处排放会对土地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 拆迁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采取不拆除旧有建筑进行加层的方法, 能够有效节 能减排, 低碳发展城市, 改善居住环境和品位。 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加层后建筑 结构的安全。
     外套式加层是一种工艺简单的加层方法, 但新旧建筑间的连接是一个技术难题。 若新旧建筑间刚性连接, 则差异沉降会造成结构破坏 ; 若不连接, 则新结构下部柔弱, 抗震 不安全。 这一难题一直未能有效的解决, 致使该加层方式难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正是适应这 一需求而研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 运用于新旧建筑 物加层工程结构中的连接件, 要解决进行加层施工时, 新旧建筑间连接的技术问题 ; 并解决 旧城改造中采取 “大拆大建” 方法所带来的浪费、 污染及相关社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 它由钢质的凸形件 和钢质的凹形件组成 ; 其中凸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 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新 建筑结构连接, 所述凸头呈 T 形, 所述 T 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 ; 其 中凹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 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旧建筑结构连接, 所述凹穴 内的形状与 T 形凸头对应, 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 ; 凸形件的凸 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为包容式面接触, 凸形件和凹形件仅可在凸头穿入凹穴的方向相对滑动 连接。
     所述相邻两建筑结构可以是相邻两混凝土墙体、 支座构件和梁构件、 两立柱构件 或圈梁与梁柱构件。
     所述凸形件和凹形件的材料可以是铸钢或高碳钢材。
     所述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之间可以涂有润滑油。
     所述凸形件和凹形件的平板座厚度可以为 20mm ~ 40mm, 长为 300mm ~ 500mm, 宽为 200mm ~ 400mm。
     所 述 T 形 凸 头 的 横 梁 厚 度 为 30mm ~ 50mm, 长 为 200mm ~ 500mm, 宽 为 30mm ~ 60mm, , T 形凸头的立柱厚度可以为 50mm ~ 80mm, 高大于凹穴深度。
     一种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 : 步骤一、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 将连接器中的凸形件安装在新建筑结构上, 用固 定螺栓将凸形件的平板座一端与新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 ; 步骤二、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 将连接器中的凹形件安装在旧建筑结构上, 用固 定螺栓将凹形件的平板座一端与旧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 ; 步骤三、 将凸形件和凹形件进行组装, 连接成完整连接器 ; 步骤四、 在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之间涂入润滑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 “大拆大建” 方法会带来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及相关社会问题的缺 点, 解决了加层施工中新旧建筑间连接的技术问题。
     由于采用了凸形件和凹形件滑动连接的方式, 本发明在固定水平方向位移和刚度 的同时, 又保证新旧楼在差异沉降时能在沉降垂直方向产生相互滑动, 从而避免了刚性连 接出现差异沉降时带来的结构破坏, 不会产生变形, 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楼的刚性和抗震烈 度。 凸形件和凹形件采用钢质材料, 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之间涂有润滑油, 保证了 连接件的持久耐用, 可广泛应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安装孔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 1 -凹形件、 2 -凸形件、 3 -固定螺栓、 4 -旧建筑结构、 5 -新建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 1、 图 3 所示, 一种新旧建筑物 T 型连接器, 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 结构连接, 它由钢质的凸形件 2 和钢质的凹形件 1 组成 ; 其中凸形件 2 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 凸头, 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 3 与新建筑结构 5 连接, 所述凸头呈 T 形, 所述 T 形凸头从平 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 ; 其中凹形件 1 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 平板座一端 由固定螺栓 3 与旧建筑结构 4 连接, 所述凹穴内的形状与 T 形凸头对应, 所述凹穴从平板座 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 ; 凸形件 2 的凸头与凹形件 1 的凹穴为包容式面接触, 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仅可在凸头穿入凹穴的方向相对滑动连接。
     连接器中的凸形件 2 安装在一建筑结构的圈梁或梁柱交叉点, 凹形件 1 安装在另 一建筑结构柱体上, 两构件固定于两建物的方法根据不同结构采取不同的结构方式用固定 螺栓 3 固定, 固定螺栓 3 的大小、 数量根据大楼具体情况经抗震计算而定。连接器中的各尺寸也是根据大楼高低而定。
     所述相邻两建筑结构是相邻两混凝土墙体、 支座构件和梁构件、 两立柱构件或圈 梁与梁柱构件。
     请参阅图 2、 图 3、 图 4, 连接器为两零件组装而成的。一个零件为凸形件 2, 另一个 零件为凹形件 1, 两凹凸形件间水平四个方向都相互定位, 而垂直上下方向可滑动。所以本 连接器在新旧楼之间连接时, 水平方向起到固定作用, 确保整座大楼的刚度, 而当新旧大楼 沉降不一时不会产生横向变形。
     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的孔位都是根据不同结构而定, 将会有系列产品用于实际结 构中。
     所述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的材料是铸钢或高碳钢材。所述凸形件 2 的凸头与凹形 件 1 的凹穴之间涂有润滑油。
     所述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的平板座厚度为 20mm ~ 40mm, 长为 300mm ~ 500mm, 宽 为 200mm ~ 400mm。
     所 述 T 形 凸 头 的 横 梁 厚 度 为 30mm ~ 50mm, 长 为 200mm ~ 500mm, 宽 为 30mm ~ 60mm, , T 形凸头的立柱厚度可以为 50mm ~ 80mm, 高大于凹穴深度。
     本发明的具体施工过程 : 步骤一、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 将连接器中的凸形件 2 安装在一建筑结构上, 用 固定螺栓 3 将凸形件 2 的平板座一端与一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 ; 步骤二、 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 将连接器中的凹形件 1 安装在另一建筑结构上, 用固定螺栓 3 将凹形件 1 的平板座一端与另一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 ; 步骤三、 将凸形件 2 和凹形件 1 进行组装, 连接成完整连接器 ; 步骤四、 在凸形件 2 的凸头与凹形件 1 的凹穴之间涂入润滑油。
     连接器安装在新旧楼之间的位置。不同的高度须选择不同规格的连接器, 安装位 置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结构, 不同的基础而定。 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而定构件的安 装数量和规格。
     步骤一和步骤二可以对调或同时进行。

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6039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6039ACN101936039A21申请号201010518116622申请日20101025E04B1/38200601E04G23/0220060171申请人刘成建地址100021北京市朝阳区首图东路5号御景园1号楼12E72发明人刘成建白雪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004代理人朱丽岩田世瑢54发明名称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它由钢质的凸形件和钢质的凹形件组成,其中凸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

2、,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新建筑结构连接,所述凸头呈T形,所述T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其中凹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旧建筑结构连接,所述凹穴内的形状与T形凸头对应,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固定水平四个方向位移和刚度,又能使新旧楼沉降垂直方向产生相互滑动的连接装置,以保证新旧楼在差异沉降时不会产生变形,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楼的刚性和抗震烈度,可广泛应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中。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1936039A1/1页21一种新旧建筑物。

3、T型连接器,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它由钢质的凸形件(2)和钢质的凹形件(1)组成;其中凸形件(2)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3)与新建筑结构(5)连接,所述凸头呈T形,所述T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其中凹形件(1)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3)与旧建筑结构(4)连接,所述凹穴内的形状与T形凸头对应,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凸形件(2)的凸头与凹形件(1)的凹穴为包容式面接触,凸形件(2)和凹形件(1)仅可在凸头穿入凹穴的方向相对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

4、邻两建筑结构是相邻两混凝土墙体、支座构件和梁构件、两立柱构件或圈梁与梁柱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件(2)和凹形件(1)的材料是铸钢或高碳钢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件(2)的凸头与凹形件(1)的凹穴之间涂有润滑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件(2)和凹形件(1)的平板座厚度为20MM40MM,长为300MM500MM,宽为200MM4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凸头的横梁厚度为30MM50MM,长为200MM500MM,宽为30MM。

5、60MM,T形凸头的立柱厚度为50MM80MM,高大于凹穴深度。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将连接器中的凸形件(2)安装在新建筑结构(5)上,用固定螺栓(3)将凸形件(2)的平板座一端与新建筑结构(5)固定为一体;步骤二、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将连接器中的凹形件(1)安装在旧建筑结构(4)上,用固定螺栓(3)将凹形件(1)的平板座一端与旧建筑结构(4)固定为一体;步骤三、将凸形件(2)和凹形件(1)进行组装,连接成完整连接器;步骤四、在凸形件(2)的凸头与凹形件(1)的凹穴之间涂入润滑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6、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对调或同时进行。权利要求书CN101936039A1/3页3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连接构件,特别是一种运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结构中的连接件。背景技术0002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的摩登时代已经到来,高层建筑像雨后春笋,随处可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各个城市中心的土地都开始存在稀缺现象。由于历史的发展原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大多为五或六层,砖体或砖混结构,少数是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较差,不能适应。

7、现代城市发展和人居的需求。一般在旧城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不但缩短建筑寿命,还浪费了大量资源,建筑垃圾无处排放会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拆迁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采取不拆除旧有建筑进行加层的方法,能够有效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城市,改善居住环境和品位。但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加层后建筑结构的安全。0003外套式加层是一种工艺简单的加层方法,但新旧建筑间的连接是一个技术难题。若新旧建筑间刚性连接,则差异沉降会造成结构破坏;若不连接,则新结构下部柔弱,抗震不安全。这一难题一直未能有效的解决,致使该加层方式难于推广应用,本发明正是适应这一需求而研发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

8、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及其施工方法,运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结构中的连接件,要解决进行加层施工时,新旧建筑间连接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旧城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方法所带来的浪费、污染及相关社会问题。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它由钢质的凸形件和钢质的凹形件组成;其中凸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新建筑结构连接,所述凸头呈T形,所述T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其中凹形件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与旧建筑结构连接,所述凹穴内的形状与T形凸头对应,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

9、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为包容式面接触,凸形件和凹形件仅可在凸头穿入凹穴的方向相对滑动连接。0006所述相邻两建筑结构可以是相邻两混凝土墙体、支座构件和梁构件、两立柱构件或圈梁与梁柱构件。0007所述凸形件和凹形件的材料可以是铸钢或高碳钢材。0008所述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之间可以涂有润滑油。0009所述凸形件和凹形件的平板座厚度可以为20MM40MM,长为300MM500MM,宽说明书CN101936039A2/3页4为200MM400MM。0010所述T形凸头的横梁厚度为30MM50MM,长为200MM500MM,宽为30MM60MM,T形凸头的立柱厚度可以为50。

10、MM80MM,高大于凹穴深度。0011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的施工方法步骤一、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将连接器中的凸形件安装在新建筑结构上,用固定螺栓将凸形件的平板座一端与新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步骤二、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将连接器中的凹形件安装在旧建筑结构上,用固定螺栓将凹形件的平板座一端与旧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步骤三、将凸形件和凹形件进行组装,连接成完整连接器;步骤四、在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之间涂入润滑油。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大拆大建”方法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相关社会问题的缺点,解决了加层施工中新旧建筑间连接的技术问题。0。

11、013由于采用了凸形件和凹形件滑动连接的方式,本发明在固定水平方向位移和刚度的同时,又保证新旧楼在差异沉降时能在沉降垂直方向产生相互滑动,从而避免了刚性连接出现差异沉降时带来的结构破坏,不会产生变形,能有效提高整座大楼的刚性和抗震烈度。凸形件和凹形件采用钢质材料,凸形件的凸头与凹形件的凹穴之间涂有润滑油,保证了连接件的持久耐用,可广泛应用于新旧建筑物加层工程中。附图说明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侧视示意图。0017图3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俯视示意图。0018图4是本发明的安装孔位结构示意图。0019附图标记。

12、1凹形件、2凸形件、3固定螺栓、4旧建筑结构、5新建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0020实施例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新旧建筑物T型连接器,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建筑结构连接,它由钢质的凸形件2和钢质的凹形件1组成;其中凸形件2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凸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3与新建筑结构5连接,所述凸头呈T形,所述T形凸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其中凹形件1为一个连有平板座的凹穴,平板座一端由固定螺栓3与旧建筑结构4连接,所述凹穴内的形状与T形凸头对应,所述凹穴从平板座中央延伸出来并与之连为一体;凸形件2的凸头与凹形件1的凹穴为包容式面接触,凸形件2和凹形件1仅可在凸头穿入凹穴的方向相对滑动连接。

13、。0021连接器中的凸形件2安装在一建筑结构的圈梁或梁柱交叉点,凹形件1安装在另一建筑结构柱体上,两构件固定于两建物的方法根据不同结构采取不同的结构方式用固定螺栓3固定,固定螺栓3的大小、数量根据大楼具体情况经抗震计算而定。连接器中的各尺说明书CN101936039A3/3页5寸也是根据大楼高低而定。0022所述相邻两建筑结构是相邻两混凝土墙体、支座构件和梁构件、两立柱构件或圈梁与梁柱构件。0023请参阅图2、图3、图4,连接器为两零件组装而成的。一个零件为凸形件2,另一个零件为凹形件1,两凹凸形件间水平四个方向都相互定位,而垂直上下方向可滑动。所以本连接器在新旧楼之间连接时,水平方向起到固定。

14、作用,确保整座大楼的刚度,而当新旧大楼沉降不一时不会产生横向变形。0024凸形件2和凹形件1的孔位都是根据不同结构而定,将会有系列产品用于实际结构中。0025所述凸形件2和凹形件1的材料是铸钢或高碳钢材。所述凸形件2的凸头与凹形件1的凹穴之间涂有润滑油。0026所述凸形件2和凹形件1的平板座厚度为20MM40MM,长为300MM500MM,宽为200MM400MM。0027所述T形凸头的横梁厚度为30MM50MM,长为200MM500MM,宽为30MM60MM,T形凸头的立柱厚度可以为50MM80MM,高大于凹穴深度。0028本发明的具体施工过程步骤一、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将连接器中的凸。

15、形件2安装在一建筑结构上,用固定螺栓3将凸形件2的平板座一端与一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步骤二、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孔位,将连接器中的凹形件1安装在另一建筑结构上,用固定螺栓3将凹形件1的平板座一端与另一建筑结构固定为一体;步骤三、将凸形件2和凹形件1进行组装,连接成完整连接器;步骤四、在凸形件2的凸头与凹形件1的凹穴之间涂入润滑油。0029连接器安装在新旧楼之间的位置。不同的高度须选择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安装位置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基础而定。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而定构件的安装数量和规格。0030步骤一和步骤二可以对调或同时进行。说明书CN101936039A1/4页6说明书附图CN101936039A2/4页7说明书附图CN101936039A3/4页8说明书附图CN101936039A4/4页9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