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废渣的回收利用,确切地说是用电解锰渣灰加工锰硅肥。 在冶金工业中,特别是电解锰、二氧化锰、硫酸锰等制品生产中要排放出大量的渣灰。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锰品与渣灰的重量比一般在1∶4~8。仅我国年排渣量就在50万吨以上,这些渣灰,经压滤后自然堆放在各处,对环境污染度较高。且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经分析,其PH值为6.8~7.3,富含锰、硅、锌、氮等元素,铅、铬、汞、镉等重金属含量皆低于国家允许值,渣灰质地均细,结构松脆,滞水与粘结性强,是一多种元素的化学型集合体。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理渣灰的资料报道和治理实例,仅在七十年代湖南、四川等地曾有过直接施用于农田的偿试,但因受锰灰特性的制约,作物与土地易发生急性积累中毒,使锰渣灰至今堆积成山,给企业的三废治理造成沉重负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锰渣灰的回收利用与治理方法,并将渣加工成肥料,既解决了渣灰对环境的污染,又使其变废为宝,为农业生产服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首先,将含水量15-35%电解锰渣灰粗粉碎,然后根据渣灰的不同属性,通过土壤、作物、自然环境等综合分析,进行配方。根据配方要求,在一定比例的渣灰中加入有机物质、无机盐类和作物生长调节剂等,边加入边搅拌,混匀后造粒成形即得成品肥。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方法生产的产品,其固形物的组成为(重量%):渣灰45-95%,有机物质0-20%,无机盐类5-30%,调节剂0-5%。
有机物可以是动物排泄物,植物秸杆,饼肥,泥炭等可以施入土壤的有机物质。
无机盐类可以是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
根据土壤、作物品种的不同需求可以取舍有机物质和调节剂的加入。在钙质土壤中为避免锰、铁等元素在施入土壤时被迅速氧化固定,在配方中加一定比例的有机物质,它能吸收锰、铁等元素,并在以后逐渐释放出来,以矫治土壤、作物的缺素状况,提高产量。
本发明地应用,可使锰矿制品排放的渣灰完全得到处理与转化,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回收了渣灰中尚存的多种有益元素,并作用于农业生产,以矫治钙质土壤环境中作物因缺锰等所造成的低产症。水稻施用锰硅肥后,平均株高增5.31cm,穗长增1.5cm,单穗粒增5.15粒,实粒增5.56粒,千粒重提高0.2-0.5克,亩产净增86.6kg。小麦施用锰硅肥后,单产188.89kg/亩比对照149.41kg/亩,净增39.48kg/亩。在其它作物中的施用增产率在7-20%。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简单,设备投资少,锰硅肥生产属环境治理项目,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既为企业创收,又减少农业投入,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介绍。
实例一:
将含水量20%的700kg的渣灰经粉碎机粗粉碎后,投入配料罐中,再加入100kg泥炭,100kg尿素,100kg过磷酸钙和10kg硫酸亚铁,边加边搅拌,混匀后调节水份至15%。输入造粒机造粒得成品975kg。该配方的锰硅肥适宜于石灰性土壤种植花生时施用。石灰性土壤普遍缺乏锰、铁等元素,在此将硫酸亚铁加入到锰渣中予以补充,花生是对锰较敏感的作物,缺锰会造成“花叶低产症”。施用表明,施用量50kg/亩,亩增花生30kg,单增率15%以上。
实例二:
将含水量30%的500kg渣灰脱水后再粗碎,投入配料罐中,再加入150kg的尿素,250kg过磷酸钙,氯化钾100kg和硫酸铜10kg,搅匀后调节水份至15%,经造粒得935kg锰硅肥。该肥在种植小麦的钙质土壤中施用,单施50kg/亩,增产28kg,增产率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