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金属表面处理的新工艺方法。 过去在解决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等一些井下设备的防腐蚀,防冲击、防崩砸、防潮湿的问题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金属表面镀锡青铜,镀硬铬;
2、金属表面镀乳白铬,镀硬铬;
3、金属表面镀锌磷化MZI复合防腐层工艺;
4、金属表面采用锌铜合金镀底层,镀硬铬,氧化处理,喷涂有机物工艺;
5、金属表面采用化学沉积镀镍合金及表面喷涂工艺;
6、金属表面采用镀锌镍合金,镀锌绿色鈍化工艺;
7、金属表面镶不锈钢薄套工艺。
以上所述各种工艺在“煤炭科学技术”杂志,八八年第六、九期均有介绍。总观以上七种工艺方法都存在一定不足。
1、成本高,以镀锡青铜,镀硬铬为例,10μm层厚1.2元/cm2左右。
2、均不能提高金属的基体硬度,属于覆盖层防腐保护。
3、多数为阴极性镀层,当砸伤镀层后,容易生锈起皮。
4、工艺复杂,成本高,以镶不锈钢薄套为例,需利用旋压技术,而且不锈钢较贵。
5、表面喷涂的有机物不耐磨及水泡。
为了弥补上述各种工艺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方法,此工艺方法是一种复合性新工艺,它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金属表面的防腐蚀,防冲击、崩撞等侵害。
本发明工艺的技术特点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金属表面进行化学热处理氮化,硬度HV≥450,深度0.1~0.3mm,然后镀锌镍合金,含镍量8~13%,层厚8~15μm并进行钝化处理。
利用本发明新工艺处理的金属及其表面较之单纯氮化处理与单纯进行镀锌镍合金处理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优点是:
1、金属基体硬度高,耐磨,不怕崩砸和冲击,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2、锌镍合金为阳极性保护耐腐蚀镀层。
3、复合处理层的耐腐蚀效果大大提高。
4、复合处理层的成本较现有几种技术相比降低20%。
5、复合处理层工艺方法简单,不需要专用设备。
本发明的最大用途是应用在既需要防腐蚀、防潮湿,还需要有很强的抗冲击、崩砸的设备的表面处理中。
说明书附图1:复合处理防腐新工艺的工艺方框图。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一实施例:
产品机械加工成型后,首先在气体氮化生产中进行氮化处理450~600℃,保温15~20h,然后在空气或水中急冷,消除非氮化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最后镀锌镍合金,进行钝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