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20348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5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44659.5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号:

CN104752654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2/10申请日:20141230|||公开

IPC分类号:

H01M2/10; H01M10/613(2014.01)I

主分类号:

H01M2/10

申请人: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月祥; 林晓红; 袁添识

地址:

21110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159号

优先权:

2013107524287 2013.12.31 CN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组、电路板以及连接端子;其中,电芯组包括:一个梯形部,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的依次连线至少能构成一个梯形;梯形包括:一长底边、一短底边、两个侧边,其中,长底边仅由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构成,短底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侧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电路板、连接端子构成的整体部分位于构成长底边的两个电芯单元之间。本发明的电池包散热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池包,包括:
电池壳体;
电芯组,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中;
电路板,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
连接端子,安装至所述电路板处;
其中,
所述电芯组包括:
一个梯形部,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的中心的依次连线至少能构成一个梯形;
所述梯形包括:
一长底边;
一短底边,其平行于所述长底边;
两个侧边,分别从两侧连接所述长底边和所述短底边;
其中,所述长底边仅由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构成;
所述短底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
所述侧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
所述电路板、所述连接端子构成的整体至少部分位于构成所述长底边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部中最长的所述长底边位于所述电芯组的边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部中仅具有一个所述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包括两个所述梯形部,其中一个所述梯形部中最长的所述长底边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所述梯形部中最长的所述长底边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梯形部中的所述短底边重合在同一条直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为圆柱型锂电电池。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两个所述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7个或者14个所述电芯单元;两个所述梯形部中的梯形均为等腰梯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中的电芯单元关于所述梯形的对称轴镜像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具有一个第一最大投影面,所述电池壳体在所述第一最大投影面中的投影面积大于其在其余平面的投影面积,所述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垂直于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第一最大投影面;所述电芯组具有一个第二最大投影面,所述电芯组在所述第二最大投影面中的投影面积大于其在其余平面的投影面积,所述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垂直于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二最大投影面;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第一最大投影面和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二最大投影面平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
安装导轨,能导向所述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所述电芯单元横截截面图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的数目为2,所述连接端子至少部分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导轨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
安装导轨,能导向所述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所述电芯单元横截截面图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壳体凹槽,至少形成于横截截面图形中心的连线构成所述长底边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的数目为2,至少一个所述壳体凹槽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导轨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平行所述电芯单元横截面的平面内,所述连接端子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凹槽内。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凹槽处设有镂空的散热孔;所述壳体凹槽包括:一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槽底面,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槽底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
安装导轨,能导向所述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所述电芯单元横截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壳体凹槽,至少形成于一个所述梯形部中横截面中心连接构成所述长底边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导轨至少由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构成,所述导向槽在第一方向上前端敞开,后端封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连接端子更接近所述导向槽的后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两个所述导向槽,至少一个所述壳体凹槽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槽之间,且所述导向槽的槽口均朝向所述壳体凹槽的一侧。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
两个安装导轨,能导向所述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所述电芯单元横截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壳体凹槽,至少形成于一个所述梯形部中横截面中心连接构成所述长底边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止挡壳壁,至少部分壁面垂直于第一方向,
其中,宽度最大的一个所述壳体凹槽的前端敞开,后端设置有所述止挡壳壁,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止挡壳壁内。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壳体凹槽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导轨之间,所述安装导轨相对所述壳体凹槽对称设置。

说明书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存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至少56V以上输出电压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无线电动工具的动力来源一直是制约无线电动工具发展的主要环节,以往的电池包往往仅具有30V以下的输出电压,它们在驱动大功率的电动工具时,往往会造成动力不足续航能力差的问题。现在尚没有一种输出电压超过30V且结构安全合理的电池包以及适用于该电池包的充电器和电动工具。而且现有的电池包的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电池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包,包括:
电池壳体;
电芯组,其设置在电池壳体中;
电路板,与电芯组电连接;
连接端子,安装至电路板处;
其中,
电芯组包括:
一个梯形部,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的依次连线至少能构成一个梯形;
梯形包括:
一长底边;
一短底边,其平行于长底边;
两个侧边,分别从两侧连接长底边和短底边;
其中,长底边仅由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构成;
短底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
侧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
电路板、连接端子构成的整体至少部分位于构成长底边的两个电芯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梯形部中最长的长底边位于电芯组的边缘。
进一步地,梯形部中仅具有一个梯形。
进一步地,电芯组包括两个梯形部,其中一个梯形部中最长的长底边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梯形部中最长的长底边的长度。
进一步地,两个梯形部中的短底边重合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电芯单元为圆柱型锂电电池。
进一步地,电池包包括两个电芯组,电芯组包括:7个或者14个电芯单元;两个梯形部中的梯形均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电芯组中的电芯单元关于梯形的对称轴镜像设置。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具有一个第一最大投影面,电池壳体在第一最大投影面中的投影面积大于其在其余平面的投影面积,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垂直于电池壳体的第一最大投影面;电芯组具有一个第二最大投影面,电芯组在第二最大投影面中的投影面积大于其在其余平面的投影面积,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垂直于电芯组的第二最大投影面;电池壳体的第一最大投影面和电芯组的第二最大投影面平行。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包括:
安装导轨,能导向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电芯单元横截截面图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进一步地,安装导轨的数目为2,连接端子至少部分设置在两个安装导轨之间。
或者,电池壳体包括:
安装导轨,能导向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电芯单元横截截面图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壳体凹槽,至少形成于横截截面图形中心的连线构成长底边的两个电芯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安装导轨的数目为2,至少一个壳体凹槽设置在两个安装导轨之间。
进一步地,在平行电芯单元横截面的平面内,连接端子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凹槽内。
进一步地,壳体凹槽处设有镂空的散热孔;壳体凹槽包括:一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槽底面,散热孔设置于槽底面。
或者,电池壳体包括:
安装导轨,能导向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电芯单元横截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壳体凹槽,至少形成于一个梯形部中横截面中心连接构成长底边的两个电芯单元之间,
其中,一个安装导轨至少由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构成,导向槽在第一方向上前端敞开,后端封闭;在第一方向上,连接端子更接近导向槽的后端。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包括:两个导向槽,至少一个壳体凹槽设置在两个导向槽之间,且导向槽的槽口均朝向壳体凹槽的一侧。
或者,电池壳体包括:
两个安装导轨,能导向电池包至少沿垂直于电芯单元横截面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用电器,
壳体凹槽,至少形成于一个梯形部中横截面中心连接构成长底边的两个电芯单元之间,
止挡壳壁,至少部分壁面垂直于第一方向,
其中,宽度最大的一个壳体凹槽的前端敞开,后端设置有止挡壳壁,连接端子设置在止挡壳壁内。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壳体凹槽设置在两个安装导轨之间,安装导轨相对壳体凹槽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电池包内的电芯单元的排列形式中具有梯形部,该梯形部的存在尽可能的使得每个电芯单元都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进而保证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电池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电池包的另一方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的电池包的部分内视立体图,其中电池包的电池壳体部分被隐藏;
图4所示为图1所示电池包内的电芯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的一个电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每个电芯组中包含14个电芯单元的一种排列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中的一个电芯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7所示电芯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电芯组的排列方式截面结构示意图,该电芯单元呈现圆周排列;
图10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电芯组的排列方式截面结构示意图,该电芯单元上下左右对齐排列;
图1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电芯组的排列方式截面结构示意图,该电芯单元左右对齐上下错位排列;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包含10个电芯单元的电芯组的优选排列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包含14个电芯单元的电芯组的另一优选排列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包含10个电芯单元的电芯组的优选排列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包含20个电芯单元的电芯组的优选排列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包含20个电芯单元的电芯组的另一优选排列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电池包1包括:电芯组10、电池壳体20,它们是电池包1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芯组10为电池包1中存储电能的电能容器,其可以通过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存储或输出电能,作为优选,电芯组10通过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的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实现存储和输出电能。
电芯组10在被充电时存储电能,电芯组10在连接到诸如电动工具等用电器时能够将其存储的电能提供给用电器。
电芯组10可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电能容器,这里所指的整体,是指用于实现电能和化学能转换的物质封装在同一容器内。
在图2所示的电池包1中,电芯组10包括:多个相同的封装有能产生电能的化合物的容器装置。其中这样一个容器装置称为电芯单元11。每个电芯单元11均能提供一定的电能,并具有可物理连接的正负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芯单元11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圆柱型锂电电池,其标称电压为4V。
如图4所示,电芯单元11通过一定的固定支架12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并通过接线组件13将各个电芯单元11连接起来,使它们组成的电芯组10作为一个具有总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池装置。
如图3所示,电池壳体20至少用于容纳电芯组10,其内部形成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电芯单元11、固定支架12和接线组件13。处于保护内部结构以及使用户不会轻易的直接触摸到电芯组10带电的部分,电池壳体20内部形成的容纳空间是相对封闭的。
如图3所示,电池包1还包括:电路板30和连接端子40。
电路板30用于承载对相应的控制电路和控制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30的数目可以根据具体电池包1功能的需要进行配置。另外,电路板30上的控制元件在进行控制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连接端子40一般由导电材料制成,用于使电池包1内部部件与外部构成物理连接以传输电能或信号。
由于连接端子40往往处于带电状态。为了保证安全,连接端子40全部设置在电池包1的电池壳体20的内部,连接端子40安装在电路板30上;电池壳体20设有端子接口201,使充电器或者用电器的端子通过插入端子接口201从而与连接端子40构成物理连接从而利用它们导电的材料属性传输电能或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池包1输出的电压值较大时,比如超过50V,由于连接端子40为电池包1输出电压的实体机构,作为输出正极和负极的两个连接端子40的电压差即为电池包1输出的电压,那么在较大的电压下,需要保证连接端子距离用户一定距离才能保证安全体。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端子40距离电芯壳体20外表面的距离来保证安全,因为一般而言,用户即使在无意中接触到端子接口201附近的电芯壳体20的外表面时会受到电芯壳体20止挡。所以适当设置连接端子40距离电芯壳体20外表面的距离能够有效的保证安全性。
经过试验,对于50V以及100V范围内的输出的电压而言,保证连接端子40与电池壳体20外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7mm,即可保证连接端子40不会对触摸电池壳体20的用户造成电击伤害。
当然,考虑到电池包1本身的尺寸,连接端子40也不会无限制的远离电池壳体20的外表面。作为优选,该距离在大于等于7mm小于等于10mm这个范围内是较为合适。
对于电池包1而言,由于每个电芯单元11所能提供的电压值是相对固定的,为了实现使电池包1具有超过50V的输出电压值,电芯组10中必然包含相当数目的电芯单元11。
假设电池包1需要输出56V的电压,每个电芯单元11能提供4V的电压,则电芯组10至少需要14节电芯单元11,这是在所有电芯单元11串联的情况下。
在为了提供更多的电能容量的时候,电芯单元11数目会大于14节,比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电芯单元11首先并联构成一个组合,然后14个这样的组合串联在一起,此时电芯组10包括28个电芯单元11。电芯单元11无论在充电和放电时其都会产生热量,所以在设置电芯单元11时须要考虑散热的问题。
如果单独的电芯单元11在其周边是没有其余的电芯单元11时,其热量能及时散发出去,但是在实际设计中,电池包1应当具有相应的尺寸,并不能使所有电芯单元11都只沿它们的长度方向重复设置。所以一般而言,都是使一些电芯单元11首尾对齐的排布成一个结构,然后根据需要在电芯单元11的长度方向上重复这些结构。
假设电池包1内电芯单元11的总数目为14,电池包1在平行于电芯单元1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能接受的设计尺寸大于等于两个电芯单元11的长度。那么,可以首先将7个电芯单元11排布为一个结构,然后在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这个结构即可实现。如图6所示,28个电芯单元11被分为两组601和602,图7为其中一组601。
按照这样的设计构思,在一个电芯单元11的周围往往设置有其他的电芯单元11。
如图10所示,如果将电芯单元101整齐排列的话,当电芯单元101的数目大于9时,就会出现一个被其他电芯单元101完全环绕的电芯单元101。这样该电芯单元101的热量将难以散发,热量的集聚容易引发危险。
如图11所示,即使将每行电芯单元111相对错开一定位置,仍不可避免的出现被完全环绕的电芯单元111。
当然,如图9所示,使电芯单元91离散的排布,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电池包的电池壳体以及固定支架均是难以设计且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本发明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在于,使电芯组10至少具有一个梯形部,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电芯单元11,多个电芯单元11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的依次连接至少能构成一个梯形;梯形包括:一长底边;一短底边,其平行于长底边;两个侧边,分别从两侧连接长底边和短底边。
其中,长底边仅由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构成;短底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侧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
为了清楚的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以下概念进行诠释。
梯形部,是指由若个电芯单元11组成的组合,它是电芯组10的一部分。只要若干个电芯单元11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能组成一个本发明中所定义的梯形,就认为它们的组合为一个梯形部,需要说明的,一个电芯单元11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的梯形部,也就说一个电芯单元11可能与不同电芯单元11分别组成不同的梯形部。
电芯单元11的横截截面图形,是指一个垂直于电芯单元11长度的截面(横截截面图形)截取电芯单元11后电芯单元11外轮廓所成的平面形状。图5所示,L表示电芯单元11的长度方向,阴影表示一个横截面,S表示截面图形
中心,一个参考点,可以是电芯单元11的横截截面图形的几何中心,如图5中所示的O点。
梯形,是指由在同一平面内的电芯单元11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依次连线所获的一个具有两个平行边,两个不平行边的四边形。
长底边,指梯形中两个平行边中较长的一个。
短底边,指梯形中两个平行边中较短的一个。
侧边,指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中的任意一个。
依照这样的方案,参照图12至图16所示,即使排布超过9个的电芯单元121(或131、141、151、161)也不会出现完全被包围的电芯单元121(或131、141、151、161)。
图1所示实施例电池包1的输出电压为56V,其电芯组10包括:28个电芯单元11,该方案将它们分为沿电芯单元11长度方向分开设置且完全相同的两组101和102,其中每一组均具有14个电芯单元。
一组里的14个电芯单元11可以按照图7、图8实现其排列方案。
参照图7、图8所示,电芯单元11首先排列成三行,第一行4个,第二行6个,第三行4个;从整体来说,由第一行两端的两个电芯单元11之间的距离最大,第二行次之,第三行最小,整个构成一个由第一行向第三行收缩的外形趋势。
在该排列中,一共具有两个梯形部103和104,它们分别由第二行的电芯单元11与两侧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电芯单元组成。
梯形部103和104均分别只具有一个梯形T1和T2,即梯形T1和T2的侧边上只连接有两个电芯单元11(电芯单元11的横街截面图形的中心,为了简洁的叙述,以下所述的连接电芯单元11均是该含义),这样的好处在于,组成梯形T1和T2底边的电芯单元距离外侧距离相比近容易散热。
因为,在连接成底边的电芯单元121离边缘过远时,如图16所示,位于底边的电芯单元161的热量也很难散发出去。
另外,如图16,在一个梯形部具有多个梯形T5、T6时,应当使梯形部中最长的长底边位于所述电芯组的边缘。
如图15所示,其梯形T3的长底边短于位于梯形T4的长底边,这样一来,梯形T4长底边所连接的电芯单元151能够散热的空间减少。为了更好的散热应当设置成图16所示的方式,使长底边最长的梯形T5的长底边位于边缘处,而较小的梯形T6的长底边位于它的内侧。
换言之,在形成梯形部时,最好使长底边连接的电芯单元之间的空间是从内至外逐渐增大的。
因为以上原因形成图8所示的方案,另外在该方案中,包括两个梯形部103和104,梯形部103中长底边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梯形部104中长底边的长度,且梯形T1和T2均为等腰梯形且梯形的对称轴重合,所有电芯单元11在横截面的排布是关于它们对称轴构成镜像对称。
一大一小两个梯形T1和T2的好处在于使电芯单元11构成整体的外形是适于握持的,而其中较大的梯形T1形成空间可以容纳部分电路板30和连接端子40构成的整体。
对称设计是使电池壳体20和相应的固定支架12便于设计和制造。
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为了使电池壳体20适于以上介绍的电芯组10,电池壳体20具有一个第一最大投影面A,电池壳体20在第一最大投影面A中的投影面积大于其他平面的投影面积,且该第一最大投影面A垂直于电芯单元11的横截面S,也即是电池壳体20的长度方向M(电池包1的长度方向)也沿着电芯单元11的长度方向L。参照图6,电芯组10也具有一个第二最大投影面B,电芯组10在该第二最大投影面B中的投影面积大于其他平面的投影面积,且该电芯组10的第二最大投影面B与电芯单元11的横截面S也相互垂直。优选的,电池壳体20的第一最大投影面A与电芯组10的第二最大投影面B相互平行,也即是说电芯组10的排列方向与电池壳体20的长度方向M相互平行。
电路板30与电芯组1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芯单元11的充放电。连接端子40安装至电路板30处,用于与外界的充电器或者用电器构成电连接,从而通过充电器给电池包1进行充电或者给用电器供电工作。电路板30和连接端子40构成的整体至少部分位于构成梯形部12长底边121的两个电芯单元11之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0和连接端子40构成的整体中的连接端子40部分伸入到构成梯形长底边121的两个电芯单元11之间,这样当电池包1插入到充电器和用电器上时,该连接端子40能够方便的与充电器或者用电器电连接。优选的,连接端子40与电池壳体20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7mm,这样能够符合安规,而且能够保护连接端子40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电池包1能够方便的安装于充电器或者用电器上,在电池壳体20上还包括两个安装导轨21和至少一个壳体凹槽22,而连接端子40部分设置在两个安装导轨21之间。该安装导轨21能够导向电池包1沿着垂直于电芯单元11横截面S的第一方向结合至充电器或者用电器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与电池壳体20的长度方向M以及圆柱形的电芯单元11的长度方向L均相互平行。
具体的,安装导轨21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11构成,导向槽211沿第一方向上的前端敞开,后端封闭。而连接端子40相对的更靠近导向槽211的后端,且位于两个导向槽211之间,这样当电池包1从前端至后端安装至充电器或者用电器上时,能够在后端安装好后,连接端子40才能够与充电器或者用电器导通,进一步的保证了电池包1的安全性能。
壳体凹槽22在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凹陷,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池包1的长度方向,用于与充电器或者用电器上的对应结构匹配。具体的,壳体凹槽22形成于构成梯形部12长底边121的两个电芯单元11之间,且该壳体凹槽22位于两个安装导轨21之间,也即是说两个安装导轨21对应的两个导向槽211位于壳体凹槽2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导向槽211的槽口相对设置并均朝向壳体凹槽22的一侧。在平行电芯单元11横截面S的平面内,连接端子40在壳体凹槽22的深度方向上还部分位于壳体凹槽22内,从而方便与充电器和用电器实现电连接。具体的,壳体凹槽22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槽底面221,在该槽底面221上还设有多个镂空的散热孔222,该散热孔222用于对电池壳体20内部的电芯组10进行散热,保证电池包1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对于电芯组10内具有两个梯形部12时,对应的其电池壳体20上也形成两个壳体凹槽22、23,但是这时,其中一个宽度最大的壳体凹槽22设置在两个安装导轨21之间,且两个安装导轨21相对壳体凹槽22对称设置,也即是说导向槽211仅仅形成于宽度最大的壳体凹槽22的两侧即可,该壳体凹槽22的前端敞开,后端设置一止挡壳壁223使得后端封闭,该止挡壳壁223的壁面垂直于第一方向,且连接端子40形成于该止挡壳壁223内;而另外一个壳体凹槽23的两侧则不再设置安装导轨2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电池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池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池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池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包.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壳体、电芯组、电路板以及连接端子;其中,电芯组包括:一个梯形部,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的依次连线至少能构成一个梯形;梯形包括:一长底边、一短底边、两个侧边,其中,长底边仅由相邻的两个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构成,短底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的横截截面图形的中心,侧边至少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芯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