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02250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6004.0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号:

CN104081983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704|||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9/10; A01G23/04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南京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建胜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元化路8号南大科学园创新创业学院楼408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郭晓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防护桶育苗:采用可降解防护桶育苗;(2)植物幼苗机械化移栽和防护:将防护桶和植物幼苗利用机械化装置进行整体移栽。本发明所述方法大大提高了植物在荒漠地区的成活率,提高了苗木质量,实现了苗木的标准化,保障苗木安全运输,而且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成本,成为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未来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方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防护桶育苗:防护桶为一上端开口的桶体,在其内部装填配方营养土,所述的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桶体的上端口的距离为2~10 cm,将装好营养土的防护桶排列好后,将植物种子播种到配方营养土中或将植物枝条扦插入配方营养土中,当为植物种子播种时,还需要在播种完成后在配方营养土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配方营养土,然后进行日常的水、肥、病虫害管理和控制,培育植物幼苗;
(2)植物幼苗机械化移栽和防护:首先将步骤(1)培育得到的植物幼苗和防护桶整体包装后运输到需要治疗的荒漠地区,然后,利用种植机械先挖坑,然后将防护桶连同植物幼苗整体植入荒漠地区的土壤中,在荒漠植物种植机械无法实施的地点,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其中,防护桶埋入土壤的深度为20~35 cm,地上高度为5~15 cm,最后将防护桶周围的土壤压实,进行荒漠地区植物种植移栽的日常管理,所述的防护桶对移栽后的幼苗形成1-3年的根茎防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桶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碳酸钙,细沙,可降解生物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桶为一柱形圆桶,柱形圆桶的侧壁为双层中空壁,双层中空壁的内部形成空气层,且柱形圆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桶为一单层防护桶,其包括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侧壁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内径均由上端口向底部逐渐缩小形成喇叭状结构,且上部套筒套设在下部种植桶的桶壁上,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在1/3~2/3高度处的内径与下部种植桶的上端口的外径相同,此外,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营养土为沙漠沙、矿质营养、粘土、草炭土、保水剂、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猪、羊、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为至少具有以下条件中的一种的地区:距离地表层0~2 cm处的温度≥ 50 ℃;风沙较大;小动物危害严重。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荒漠、荒地和黄土高坡。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沙漠、戈壁和石漠化地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梭梭属植物、胡杨、樟子松、红柳、杨树、榆树、沙枣、沙拐枣、沙棘、柠条、花棒、白刺、沙柳、青杨中的任一种。

说明书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荒漠地区的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属于林业和荒漠化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的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治理荒漠化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沙漠中最缺的是水,而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解决水体流失的最佳办法,同时植物能防风固沙,是根治荒漠化的最有效途径。然而,植物在幼苗发育阶段、成苗生长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受生长环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种植在野外环境的植物,受气候、虫害、地表因素的影响,以及人工干预不及时、管理方法不当等,都会造成植物的夭折,降低其保存率,不能发挥植株应该发挥的绿化作用。如何解决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的存活率是问题关键,需要通过一种有效手段来避免高温、流沙、病虫害对植物的伤害,提高存活率。
现行荒漠植物育苗主要是采用田间育苗方法,苗木大小、长短参差不齐,起苗时主根被折断,带病虫等,缺乏高质量、标准化苗木,不仅影响了成活率、也不利于种植机械化,而采用营养钵育苗的,营养钵仅仅只起到育苗的载体作用,移栽时营养钵会去掉或随植物根而掩埋在种植坑里而完成了使命;现行无灌溉条件下的防护套和管件防护技术,仅是在荒漠野外先移栽植物幼苗后再套防护套或管件,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也不能带有营养土为幼苗供应养分促进生长,且防护装置和幼苗是分开运输,这会导致成本增加;同时荒漠野外采用直播植物种子再套防护套或管件,成活率低,仅为40~50%。也就是说现在的荒漠治理过程中,育苗过程、移栽过程、防护过程不是有机联系的,不仅苗木质量难以保障,移栽机械化也难以实现,效率和效果难以保障。因此,如何实现育苗、移栽和防护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荒漠植物苗木质量、提升种植保存率并利于种植机械化的实施成为推进大规模荒漠化治理的关键因素,否则治理荒漠化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增强聚酰胺的稳定性、改善聚酰胺的抗黄变性的聚酰胺用热氧化稳定添加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防护桶育苗:防护桶为一上端开口的桶体,在其内部装填配方营养土,所述的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桶体的上端口的距离为2~10 cm,将装好营养土的防护桶排列好后,将植物种子播种到配方营养土中或将植物枝条扦插入配方营养土中(播种或扦插的位置最好为配方营养土的中心位置),当为植物种子播种时,还需要在播种完成后在配方营养土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配方营养土,然后进行日常的水、肥、病虫害管理和控制,培育植物幼苗;
(2)植物幼苗机械化移栽和防护:首先将步骤(1)培育得到的植物幼苗和防护桶整体包装后运输到需要治疗的荒漠地区,然后,利用种植机械(所述种植机械为市售,如便携式植树挖坑机)先挖坑,然后将防护桶连同植物幼苗整体植入荒漠地区的土壤中,在荒漠植物种植机械无法实施的地点,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其中,防护桶埋入土壤的深度为20~35 cm,地上高度为5~15 cm,最后将防护桶周围的土壤压实,进行荒漠地区植物种植移栽的日常管理,所述的防护桶对移栽后的幼苗形成1-3年的根茎防护。
进一步,所述的防护桶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碳酸钙,细沙,可降解生物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且所述的防护桶为一柱形圆桶,柱形圆桶的侧壁为双层中空壁,双层中空壁的内部形成空气层,且柱形圆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主要用于育苗出圃时幼苗个体较小的植物。
或者,所述的防护桶为一单层防护桶,其包括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侧壁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内径均由上端口向底部逐渐缩小形成喇叭状结构,且上部套筒套设在下部种植桶的桶壁上,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在1/3~2/3高度处的内径与下部种植桶的上端口的外径相同,此外,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主要用于育苗时出圃时幼苗个体较大的植物。
更进一步,所述的配方营养土为沙漠沙、矿质营养、粘土、草炭土、保水剂、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猪、羊、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此外,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为至少具有以下条件中的一种的地区:距离地表层0~2 cm处的温度≥ 50 ℃;风沙较大;小动物危害严重。
或者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荒漠、荒地和黄土高坡。
又或者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沙漠、戈壁和石漠化地区。
而所述的植物为梭梭属植物、胡杨、樟子松、红柳、杨树、榆树、沙枣、沙拐枣、沙棘、柠条、花棒、白刺、沙柳、青杨等植物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防护桶,实现了在设施条件下荒漠植物育苗、机械化移栽和移栽后的有效防护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荒漠植物苗木的质量,实现了苗木的标准化,保障苗木安全运输;而且利于荒漠植物种植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实现荒漠种植不受季节的限制;此外,还可以为通过携带营养土以及保水剂为幼苗在荒漠条件下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生长。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综合地、有效地提升荒漠植物在荒漠严酷条件下的存活率,使植物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不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就能存活;成活率和保存率比现行无灌溉条件下的防护套和管件防护技术还要高出20~30%。这些都将成为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未来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上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单层防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填充配方营养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填充配方营养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填充配方营养土后排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育苗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育苗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育苗后移栽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单层防护桶育苗后移栽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柱形圆桶           11、双层中空壁       12、柱形圆桶的底部
13、植物根系伸出孔    2、单层防护桶        21、上部套筒
22、下部种植桶        23、下部种植桶的底部  3、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为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选择实验地点,即选在植物移栽的荒漠区域,荒漠地区地表高温、风沙和小动物啃食等威胁是妨碍植株幼苗保存率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有的区域因阳光直射导致地表层0~2 cm的温度很高,因此实验地点宜选择阳光直射的地区,且受风沙影响较大的地方。
在本实施例中,
一、实施地点:
选取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为沙漠绿化示范区,该地域为极端严酷的荒漠生境,夏季地表温度常常高达60℃以上;苗圃基地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市郊区。
二、实施规模:
500支扦插的红柳幼苗;500株播种的甘草幼苗。
三、实施时间:
2013年3月份。
四、扦插用植物枝条的选择以及播种用种子的准备:
选择带有幼芽健壮、无病虫害、长40 cm左右、粗1-2cm的红柳枝条为红柳扦插用枝条,并将枝条放在水池中浸泡2~3天即可扦插,为了提高成活率,扦插前可用生根粉100 mg/kg浸泡5~6 h;甘草种子先精选,播种前将种子浸入60 ℃的温水中并不停地搅动,待水温下降后将种子捞出浸泡在清水中,直到膨胀,捞出沥干即可播种。
五、准备防护桶:
针对甘草,选择柱形圆桶1,柱形圆桶的侧壁为双层中空壁11,双层中空壁11的内部形成空气层,且柱形圆桶的底部12以及侧壁11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13(如图1和图2所示)。且所述的柱形圆桶1的内径为5cm,总高度为40cm,侧壁11的壁厚为0.4 cm。
向柱形圆桶1内填充适宜甘草生长的配方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的配方为用沙漠沙、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羊粪按体积比配成,比例为:沙漠沙︰蛭石︰珍珠岩︰腐熟羊粪=5︰1.5︰1.5︰4),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柱形圆桶1的上端口的距离为5 cm(如图7所示);然后将填满配方营养土的柱形圆桶1在设施条件下一排一排整齐放置好(如图9所示)。
而针对红柳:选用单层防护桶2(如图6所示),其包括上部套筒21和下部种植桶22,且所述的上部套筒21和下部种植桶22的侧壁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的上部套筒21和下部种植桶22的内径均由上端口向底部逐渐缩小形成喇叭状结构,且上部套筒21套设在下部种植桶22的桶壁上,且所述的上部套筒21在1/3~2/3高度处的内径与下部种植桶22的上端口的外径相同,此外,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23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13。
且在本实施例中,下部种植桶22的上端口的外径为6 cm,下部种植桶的底部23外径为4.5 cm,总高度为25 cm,侧壁厚0.2 cm,而上部套筒21的上端口的内径为7 cm,下端口的内径为5.5 cm,总高度为30 cm,侧壁后为0.2 cm(如图3和图4所示)。
向下部种植桶22内填充适宜红柳生长的配方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的配方为用沙漠沙、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羊粪按体积比配成,比例为:沙漠沙︰蛭石︰珍珠岩︰腐熟羊粪=5︰1.5︰1.5︰2);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下部种植桶22的上端口的距离为5 cm(如图5所示);然后将填满配方营养土的下部种植桶22在设施条件下一排一排整齐放置好(如图8所示)。
六、扦插和播种:
将甘草种子播种到柱形圆桶1中的配方营养土中的中心位置,每个柱形圆桶1播种2-3粒甘草种子,然后,在播种完成后在配方营养土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配方营养土,待出苗后每个柱形圆桶1保留1~2株幼苗(如图10所示);
将红柳枝条扦插入单层防护桶2中配方营养土的中心位置,植深10~20 cm,每个单层防护桶2中扦插一根(如图11所示)。
根据红柳和甘草幼苗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正常水、肥、病虫害管理和控制,培育红柳和甘草。
七、出圃和运输:
9月底,待甘草幼苗培育好后(如图10所示),将柱形圆桶1和甘草幼苗一起打包运输到需治理的腾格里沙漠基地;或将所述的单层防护桶2和红柳幼苗一起插入所述的上部套筒21(如图6所示),然后打包运输到需治理的荒漠基地。
八:移栽:
利用便携式植树挖坑机Y1型(曲阜利丰农机有限公司制造)先挖坑,然后将防护桶连同植物幼苗整体植入坑中,在种植机械无法实施的地点,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其中,防护桶埋入土壤的深度为20~35 cm,地上高度为5~15 cm,最后将防护桶周围的土壤压实(如图12、13所示),进行荒漠地区植物种植移栽的日常管理,所述的防护桶对移栽后的幼苗形成1-3年的根茎整体完整性防护。
九、实验结果:
从10月份至今,每隔约2~4个月记录甘草和红柳植株存活率状况,见表1。
表1:红柳和甘草的存活率调查表                                                
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栽培的植物的成活率达到了97%以上,本发明通过防护桶,实现了在设施条件下荒漠植物育苗、机械化移栽和移栽后的有效防护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荒漠植物苗木的质量,实现了苗木的标准化,保障苗木安全运输;而且利于荒漠植物种植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实现荒漠种植不受季节的限制;此外,还可以为通过携带营养土以及保水剂为幼苗在荒漠条件下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生长。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综合地、有效地提升荒漠植物在荒漠严酷条件下的存活率,使植物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不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就能存活;成活率和保存率比现行无灌溉条件下的防护套和管件防护技术还要高出20~30%。这些都将成为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未来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方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198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1983A21申请号201410316004022申请日20140704A01G1/00200601A01G9/10200601A01G23/0420060171申请人南京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002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元化路8号南大科学园创新创业学院楼40872发明人彭建胜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代理人董建林郭晓敏54发明名称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

2、防护桶育苗采用可降解防护桶育苗;(2)植物幼苗机械化移栽和防护将防护桶和植物幼苗利用机械化装置进行整体移栽。本发明所述方法大大提高了植物在荒漠地区的成活率,提高了苗木质量,实现了苗木的标准化,保障苗木安全运输,而且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成本,成为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未来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方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1983ACN104081983A1/1页21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3、防护桶育苗防护桶为一上端开口的桶体,在其内部装填配方营养土,所述的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桶体的上端口的距离为210CM,将装好营养土的防护桶排列好后,将植物种子播种到配方营养土中或将植物枝条扦插入配方营养土中,当为植物种子播种时,还需要在播种完成后在配方营养土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配方营养土,然后进行日常的水、肥、病虫害管理和控制,培育植物幼苗;(2)植物幼苗机械化移栽和防护首先将步骤(1)培育得到的植物幼苗和防护桶整体包装后运输到需要治疗的荒漠地区,然后,利用种植机械先挖坑,然后将防护桶连同植物幼苗整体植入荒漠地区的土壤中,在荒漠植物种植机械无法实施的地点,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其中,防护桶埋入土壤的。

4、深度为2035CM,地上高度为515CM,最后将防护桶周围的土壤压实,进行荒漠地区植物种植移栽的日常管理,所述的防护桶对移栽后的幼苗形成13年的根茎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桶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碳酸钙,细沙,可降解生物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桶为一柱形圆桶,柱形圆桶的侧壁为双层中空壁,双层中空壁的内部形成空气层,且柱形圆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

5、2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桶为一单层防护桶,其包括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侧壁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内径均由上端口向底部逐渐缩小形成喇叭状结构,且上部套筒套设在下部种植桶的桶壁上,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在1/32/3高度处的内径与下部种植桶的上端口的外径相同,此外,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营养土为沙漠沙、矿质营养、粘土、草炭土、保水剂、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猪、羊、牛粪中的一种。

6、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为至少具有以下条件中的一种的地区距离地表层02CM处的温度50;风沙较大;小动物危害严重。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荒漠、荒地和黄土高坡。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沙漠、戈壁和石漠化地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梭梭属植物、胡杨、樟子松、红柳。

7、、杨树、榆树、沙枣、沙拐枣、沙棘、柠条、花棒、白刺、沙柳、青杨中的任一种。权利要求书CN104081983A1/5页3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荒漠地区的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属于林业和荒漠化防治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中国的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治理荒漠化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0003沙漠中最缺的是水,而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解决水。

8、体流失的最佳办法,同时植物能防风固沙,是根治荒漠化的最有效途径。然而,植物在幼苗发育阶段、成苗生长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受生长环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种植在野外环境的植物,受气候、虫害、地表因素的影响,以及人工干预不及时、管理方法不当等,都会造成植物的夭折,降低其保存率,不能发挥植株应该发挥的绿化作用。如何解决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的存活率是问题关键,需要通过一种有效手段来避免高温、流沙、病虫害对植物的伤害,提高存活率。0004现行荒漠植物育苗主要是采用田间育苗方法,苗木大小、长短参差不齐,起苗时主根被折断,带病虫等,缺乏高质量、标准化苗木,不仅影响了成活率、也不利于种植机械化,而采用营养钵育苗的,营养。

9、钵仅仅只起到育苗的载体作用,移栽时营养钵会去掉或随植物根而掩埋在种植坑里而完成了使命;现行无灌溉条件下的防护套和管件防护技术,仅是在荒漠野外先移栽植物幼苗后再套防护套或管件,很难实现机械化操作,也不能带有营养土为幼苗供应养分促进生长,且防护装置和幼苗是分开运输,这会导致成本增加;同时荒漠野外采用直播植物种子再套防护套或管件,成活率低,仅为4050。也就是说现在的荒漠治理过程中,育苗过程、移栽过程、防护过程不是有机联系的,不仅苗木质量难以保障,移栽机械化也难以实现,效率和效果难以保障。因此,如何实现育苗、移栽和防护有机结合,有效提高荒漠植物苗木质量、提升种植保存率并利于种植机械化的实施成为推进大。

10、规模荒漠化治理的关键因素,否则治理荒漠化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增强聚酰胺的稳定性、改善聚酰胺的抗黄变性的聚酰胺用热氧化稳定添加剂。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育苗、机械化移栽和幼苗防护结合的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防护桶育苗防护桶为一上端开口的桶体,在其内部装填配方营养土,所述的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桶体的上端口的距离为210CM,将装好营养土的防护桶排列好后,将植物种子播种到配方营养土中或将植物枝条扦插入配方营养土中(播种或扦插的位置最好说明书CN104081983A2/5页4为配方营养土的中。

11、心位置),当为植物种子播种时,还需要在播种完成后在配方营养土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配方营养土,然后进行日常的水、肥、病虫害管理和控制,培育植物幼苗;(2)植物幼苗机械化移栽和防护首先将步骤(1)培育得到的植物幼苗和防护桶整体包装后运输到需要治疗的荒漠地区,然后,利用种植机械(所述种植机械为市售,如便携式植树挖坑机)先挖坑,然后将防护桶连同植物幼苗整体植入荒漠地区的土壤中,在荒漠植物种植机械无法实施的地点,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其中,防护桶埋入土壤的深度为2035CM,地上高度为515CM,最后将防护桶周围的土壤压实,进行荒漠地区植物种植移栽的日常管理,所述的防护桶对移栽后的幼苗形成13年的根茎防护。0。

12、007进一步,所述的防护桶的材料为可降解材料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碳酸钙,细沙,可降解生物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0008且所述的防护桶为一柱形圆桶,柱形圆桶的侧壁为双层中空壁,双层中空壁的内部形成空气层,且柱形圆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主要用于育苗出圃时幼苗个体较小的植物。0009或者,所述的防护桶为一单层防护桶,其包括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侧壁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的上部套筒和下部种植桶的内径均由上端口向底部逐渐缩小形成喇叭状结构,且上部套筒套设在下部种植桶的桶壁上,且所述的上部套筒在1/32/3高度处的内径与下部种植桶的上端。

13、口的外径相同,此外,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主要用于育苗时出圃时幼苗个体较大的植物。0010更进一步,所述的配方营养土为沙漠沙、矿质营养、粘土、草炭土、保水剂、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猪、羊、牛粪中的一种或多种。0011此外,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为至少具有以下条件中的一种的地区距离地表层02CM处的温度50;风沙较大;小动物危害严重。0012或者步骤(2)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荒漠、荒地和黄土高坡。0013又或者所述的荒漠地区包括沙漠、戈壁和石漠化地区。0014而所述的植物为梭梭属植物、胡杨、樟子松、红柳、杨树、榆树、沙枣、沙拐枣、沙棘、柠条、花棒、白刺、沙柳、青杨。

14、等植物中的任一种。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防护桶,实现了在设施条件下荒漠植物育苗、机械化移栽和移栽后的有效防护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荒漠植物苗木的质量,实现了苗木的标准化,保障苗木安全运输;而且利于荒漠植物种植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实现荒漠种植不受季节的限制;此外,还可以为通过携带营养土以及保水剂为幼苗在荒漠条件下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生长。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综合地、有效地提升荒漠植物在荒漠严酷条件下的存活率,使植物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不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就能存活;成活率和保存率比现行无灌溉条件下的防护套和管件防护技术还要高出2030。这些都将成为治理荒漠化和。

15、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未来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方案。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81983A3/5页5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上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单层防护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填充配方营养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填充配方营养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填充配方营养土后排放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育苗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

16、发明所述的下部种植桶育苗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柱形圆桶育苗后移栽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单层防护桶育苗后移栽后的状态示意图。0017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1、柱形圆桶11、双层中空壁12、柱形圆桶的底部13、植物根系伸出孔2、单层防护桶21、上部套筒22、下部种植桶23、下部种植桶的底部3、土壤。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为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0019选择实验地点,即选在植物移栽的荒漠区域,荒漠地区地表高温、风沙和小动物啃食等威胁是妨碍植株幼苗保存率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有的区域因阳光直射导致地表层02CM的温度很高,因此实验地点宜选择阳光直射的地区,且。

17、受风沙影响较大的地方。0020在本实施例中,一、实施地点选取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为沙漠绿化示范区,该地域为极端严酷的荒漠生境,夏季地表温度常常高达60以上;苗圃基地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市郊区。0021二、实施规模500支扦插的红柳幼苗;500株播种的甘草幼苗。0022三、实施时间2013年3月份。0023四、扦插用植物枝条的选择以及播种用种子的准备选择带有幼芽健壮、无病虫害、长40CM左右、粗12CM的红柳枝条为红柳扦插用枝条,并将枝条放在水池中浸泡23天即可扦插,为了提高成活率,扦插前可用生根粉100MG/KG浸泡56H;甘草种子先精选,播种前将种子浸入60的温水中并不停地搅动,待水温下降。

18、后将种子捞出浸泡在清水中,直到膨胀,捞出沥干即可播种。0024五、准备防护桶针对甘草,选择柱形圆桶1,柱形圆桶的侧壁为双层中空壁11,双层中空壁11的内部形成空气层,且柱形圆桶的底部12以及侧壁11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13(如图1和图2所示)。且所述的柱形圆桶1的内径为5CM,总高度为40CM,侧壁11的壁厚为04CM。说明书CN104081983A4/5页60025向柱形圆桶1内填充适宜甘草生长的配方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的配方为用沙漠沙、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羊粪按体积比配成,比例为沙漠沙蛭石珍珠岩腐熟羊粪515154),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柱形圆桶1的上端口的距离为5CM(如图7所示);。

19、然后将填满配方营养土的柱形圆桶1在设施条件下一排一排整齐放置好(如图9所示)。0026而针对红柳选用单层防护桶2(如图6所示),其包括上部套筒21和下部种植桶22,且所述的上部套筒21和下部种植桶22的侧壁均为单层结构,所述的上部套筒21和下部种植桶22的内径均由上端口向底部逐渐缩小形成喇叭状结构,且上部套筒21套设在下部种植桶22的桶壁上,且所述的上部套筒21在1/32/3高度处的内径与下部种植桶22的上端口的外径相同,此外,所述的下部种植桶的底部23以及侧壁下部均设置有植物根系伸出孔13。0027且在本实施例中,下部种植桶22的上端口的外径为6CM,下部种植桶的底部23外径为45CM,总高。

20、度为25CM,侧壁厚02CM,而上部套筒21的上端口的内径为7CM,下端口的内径为55CM,总高度为30CM,侧壁后为02CM(如图3和图4所示)。0028向下部种植桶22内填充适宜红柳生长的配方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的配方为用沙漠沙、蛭石、珍珠岩和腐熟羊粪按体积比配成,比例为沙漠沙蛭石珍珠岩腐熟羊粪515152);配方营养土的上表面距下部种植桶22的上端口的距离为5CM(如图5所示);然后将填满配方营养土的下部种植桶22在设施条件下一排一排整齐放置好(如图8所示)。0029六、扦插和播种将甘草种子播种到柱形圆桶1中的配方营养土中的中心位置,每个柱形圆桶1播种23粒甘草种子,然后,在播种完成后在。

21、配方营养土的表面再覆盖上一层配方营养土,待出苗后每个柱形圆桶1保留12株幼苗(如图10所示);将红柳枝条扦插入单层防护桶2中配方营养土的中心位置,植深1020CM,每个单层防护桶2中扦插一根(如图11所示)。0030根据红柳和甘草幼苗的生长发育需求,进行正常水、肥、病虫害管理和控制,培育红柳和甘草。0031七、出圃和运输9月底,待甘草幼苗培育好后(如图10所示),将柱形圆桶1和甘草幼苗一起打包运输到需治理的腾格里沙漠基地;或将所述的单层防护桶2和红柳幼苗一起插入所述的上部套筒21(如图6所示),然后打包运输到需治理的荒漠基地。0032八移栽利用便携式植树挖坑机Y1型曲阜利丰农机有限公司制造先挖。

22、坑,然后将防护桶连同植物幼苗整体植入坑中,在种植机械无法实施的地点,采用人工方式种植,其中,防护桶埋入土壤的深度为2035CM,地上高度为515CM,最后将防护桶周围的土壤压实(如图12、13所示),进行荒漠地区植物种植移栽的日常管理,所述的防护桶对移栽后的幼苗形成13年的根茎整体完整性防护。0033九、实验结果从10月份至今,每隔约24个月记录甘草和红柳植株存活率状况,见表1。说明书CN104081983A5/5页70034表1红柳和甘草的存活率调查表由表1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栽培的植物的成活率达到了97以上,本发明通过防护桶,实现了在设施条件下荒漠植物育苗、机械化移栽和移栽后的有效防护的有。

23、机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荒漠植物苗木的质量,实现了苗木的标准化,保障苗木安全运输;而且利于荒漠植物种植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实现荒漠种植不受季节的限制;此外,还可以为通过携带营养土以及保水剂为幼苗在荒漠条件下提供养分和水分,促进生长。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综合地、有效地提升荒漠植物在荒漠严酷条件下的存活率,使植物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不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就能存活;成活率和保存率比现行无灌溉条件下的防护套和管件防护技术还要高出2030。这些都将成为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未来治理荒漠化和实现产业化的最佳方案。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81983A1/4页8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81983A2/4页9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81983A3/4页10图9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81983A104/4页11图12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081983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