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转变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节能、控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民用领域。利用物质在相转变过程中可以储存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可以高效地进行热能的存储和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在相转变过程中,温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相转变材料还是一种可以自动控温的智能材料。例如,如果系统温度超过相转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相转变材料就发生相转变,吸收系统的能量,维持系统的温度不变;相反,如果系统温度低于相转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相转变材料就发生逆向的相转变,向系统释放能量,维持系统的温度不变。如果直接将相转变材料应用在各种应用系统,则存在结块,组分分离,腐蚀、与系统不相容、传热表面积有限等缺点。因而,在许多应用领域,相转变材料必须先制成胶囊的形式使用。通过优化壳层材料,相转变材料可更好地适应于各种应用领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传热面积。在一些应用领域,希望能制备获得相转变材料胶囊水分散液,以便更好地与其它材料结合在一起。采用通常的胶囊技术,可以制备得到尺寸在微米至毫米的胶囊。虽然这些胶囊可以借助乳化剂的作用分散在水中,形成分散液。这一方法不仅存在工艺步骤较多,壳层材料难调节的缺点,而且由于胶囊尺寸过大,分散液的稳定性很差。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制备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分散液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可直接得到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胶囊尺寸在30nm~500nm之间,胶囊的壳层材料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节,同时该水乳液有很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具有核层和壳层,核层为熔点在10℃~80℃地C10~C28的烷烃,壳层为一种或多种乙烯基单体或多乙烯基单体共聚物,胶囊尺寸为30nm~500nm,胶囊稳定分散在水中,固含量为5wt%~55wt%。
一种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为:
1)将10~50份的相转变材料加入10~200份一种或多种乙烯基单体或多乙烯基单体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
2)将1份乳化剂溶解在100~400份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后,经高剪切场作用后粉碎,制得细乳液;
3)将细乳液移入反应器里,加入水溶性引发剂的水溶液,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另一种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步骤为:
1)将10~50份的相转变材料、10~200份一种或多种乙烯基单体或二(多)乙烯基单体的混和物、油溶性引发剂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1份乳化剂溶解在100~400份水中,形成水溶液;
2)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后,经高剪切场作用后粉碎,制得细乳液;
3)将细乳液移入反应器里,升高反应器内温度进行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工艺简单,制得的胶囊尺寸小,胶乳稳定性好,可直接涂敷于织物纤维、容易与各种建筑材料掺混。
具体实施方式
有机相转变材料胶囊水乳液的制备方法: 将一定量的相转变材料与乙烯基单体、共单体、交联剂混合形成均匀溶液,然后加入乳化剂水溶液,搅拌10分钟后,超声粉碎15分钟,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反应器里,水浴加热保持在反应温度。通N2除氧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1
将5克的切片石蜡(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2
将5克的切片正十八烷(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5克苯乙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3
将10克的切片石蜡(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0克苯乙烯、0.2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4
将10克的液态十六烷(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0克苯乙烯、0.2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5
将10克的切片二十烷(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0克苯乙烯、0.2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克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 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6
将10克的切片十九烷(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0克乙酸乙烯酯、0.2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5克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实施例7
将5克的切片十九烷(相转变材料)加热融化后加入15克苯乙烯、0.2克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2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均匀,形成油溶液;将0.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2克CO-890(乳化剂,百灵威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溶解在70克水中,形成水溶液;将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合,搅拌10分钟后,用宁波科生KS-6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粉碎15分钟(70%输出功率),制得细乳液。将细乳液移入一个装有机械搅拌、冷凝管、N2进口装置及加料口的反应器里,将反应器置于水浴中,水浴温度保持在68℃左右。通N2除氧0.5小时后,加入过硫酸钾的水溶液(0.3克过硫酸钾溶于10克水),引发聚合。聚合完成后,缓慢冷却至室温后出料。
乳液性能 实施例 平均粒径 (nm) 核壳结构储存稳定性 1 250.9 完整 好 2 121.5 完整 好 3 104.5 完整 好 4 89.6 完整 好 5 80.6 完整 好 6 86.4 完整 好 7 97.3 完整 好
其中:核壳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储存稳定性:GB-675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