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或环锭捻线机的钢领与护圈装置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环锭细纱机或环锭捻线机上的钢领与设置在细纱机钢领板上的护圈装置的连接。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上述的一种最简单和可靠的、并容易制造和必要时易于拆卸的连接。
按本发明此任务是这样来解决的,即在护圈装置上设有一接纳钢领的开孔,并且限定此护圈装置开孔地内圆表面和同它互相作用的钢领外圆表面是这样设计的,即对于钢领与护圈之间的相对转动,它们的相互作用的圆周表面是在径向互相受压的。
在此设计的基础上,已能以简单的方法在钢领与护圈之间获得可靠的连接,使它们互相相对地转动而不需要其他措施。通过适当的转动,此连接在必要时能予以拆卸。根据本发明的这种连接的一个推荐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位于通常成圆形的护圈孔内的钢领,其特点是在它的外圆围上至少有两个圆楔,并且护圈孔设有一相应数目的至少基本上成互补的楔形的挖去部分。从而在钢领已被放入护圈装置之后,通过钢领与护圈互相的相对转动,它们的互相作用的圆楔状的表面在径向互相压紧。
一当钢领被放入后,通过钢领与护圈互相的相对转动就建立了连接,其结果可获得一非积极的与积极的配合的结合。由于径向表面压力的结果,在所有旋转方向和轴向上提供一无间隙的力的传递。它在密封方向由于楔的效果而是积极的和非积极的,而在相反的旋转方向则是非积极的。由于自行联锁的非积极配合(摩擦)的结果,所以对释放旋转无需保护措施。此圆楔连接的另一优点还包括无问题的安装和拆卸。
在一有目的的实施例中,钢领具有三个圆楔,护圆孔具有三个楔形的挖去部分。在此情况下,圆楔和挖去部分以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为宜。这种以楔数K=3的圆楔连接还能提供自行对中的优点。
在按本发明的连接的一个推荐的符合目的的实施例中,钢领在其外圆的至少两处上,最好是在三处,通过研磨制成圆楔。护圈孔通过铣切而制成两个、最好是三个切去部分。
藉助在圆周上所分布的圆楔或偏心元件,在钢领与扩圈之间相应地形成了一圆周的爪形啮合效果。
除此之外,关于在钢领与护圈装置之间的圆楔连接能按照在“Special Reprints from Drive Technology”第37卷(1996)第8期中38~40页由E.Wicke所撰写的题为“圆楔连接:一种取代传统的轴—轮毂联接的连接”的论文中所述的方法来设计。
按本发明的连接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护圈装置包括一个护环,它能旋入到一设置在钢领板上的基体上,并在一从基体上扩散的端部上具有一在径向指向内部并围绕着钢领的套环;还在于:设在此套环的内圆周和钢领的外圆周上的是互补的楔形表面以便构成一相互的楔形连接。当护环旋入到基体内时,所述的楔形表面在径向互相压紧。这样的实施例还有可能不用偏心元件或圆楔。
钢领能适当地从径向置入在扩环与基体的一个轴向肩部之间。
【附图说明】
兹根据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说明如下,其中:
图1-环锭细纱机上被接纳在一护圈装置内的一个钢领的局部概略示图;
图2-一个设有圆楔时钢领的示图;
图3-具有对钢领的圆楔进行互补的楔形切去部分的护圈孔的概略示图;
图4-环锭细纱机上一个钢领与一个护圈装置的另一连接实施例的局部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概略地表示环锭细纱机的一个通常被接纳在一设在环锭细纱机的钢领板14上的护圈装置16的圆孔12内的一个钢领10。
根据图2和3特别能看清:在护圈装置16上限定开孔12的内圆表面12’和同它相互作用的钢领10的外圆表面18是这样设计的,即通过钢领10与护圈装置16的相互的相对转动,它们的互相作用的圆周表面12’,18在径向互相压紧。
在图1~3中所示的钢领10与护圈16的这种连接的实施例中,钢领10在通常成圆形的外周上具有一圆楔20,也就是分布在这圆形外周上的三个楔形元件或偏心元件。护圈孔12上设有相应数目的也就是三个楔形挖去部分22,它同钢领10上的圆楔20成互补。这些挖去部分22是这样相应地分布在护圈装置16的内周上,使钢领10能以很小的间隙安装在护圈孔12内。圆楔20或钢领10的楔形挖去部分22以及护圈装置16还进一步设计成:当钢领10被装入护圈装置16后,通过钢领10与护圈装置16互相的相对转动,它们的互相作用的圆楔表面12’,18在径向被互相压紧。
在本实施例中,钢领10在其外周上相互在圆周方向上间隔一距离的三点24上通过磨削而构成圆楔20。
在护圈装置16的通常成圆形的内周表面上的挖去部分22在此情况下是利用一适当直径的铣头26来铣切成的。图4的概略局部图表示细纱机的钢领10与一在细纱机钢领板14上所设的护圈装置的另一可能的连接实施例。在此情况下,护圈装置包括一护环16,它能旋入到一设在钢领板14上的基体28上,并在从基体28扩散的端部上具有一在径向面对内部并围绕着钢领10的套环30。在此情况下,螺旋环16设有一内螺纹29和基体28设有一外螺纹31。
在套环30的内周12’和钢领10的外周18’上设有构成一楔形连接的互补的楔面12”,18’,它们当护环16旋入基体28时被互相压紧。这种设计也可能采用或不采用偏心元件或上面所述的圆楔。
在此情况下,钢领10能在径向置入在护环16与基体28的轴向肩部3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