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032255.6
2014.01.24
CN104810635A
2015.07.29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2/52申请日:20140124|||公开
H01R12/52(2011.01)I; H01R13/40; H01R13/46; H01R43/02
H01R12/5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吴荣发; 陈钧; 孟凡波
215316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999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电路板组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壳体,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片的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两侧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金属件及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插件。
1. 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电路板组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片的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两侧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金属件及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插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与接插件焊接的前部、与前部相对的后部及连接前部与后部的中间部,所述导电片包括设置于前部的第一导电片,所述接插件包括绝缘件及固持于绝缘件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件包括头部及自头部沿两侧延伸的第一臂部,所述头部包括上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露出头部的上壁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及超出头部并设置在一对第一臂部之间以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片焊接的连接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上表面及与之对应的下表面,所述上、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接插件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接插件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并与上表面的第一导电片焊接,另一个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下表面并与下表面的第一导电片焊接。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接插件横向设有一挡壁,所述挡壁与水平面形成收容槽,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所述上、下壳体均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延伸出来的舌部,所述舌部的前端设有插入所述收容槽内的收容部以防止壳体的前端翘起。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设于印刷电路板中间部的第二导电片,所述金属件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锁扣的锁扣部、自锁扣部延伸出来的第二臂部及设置于第二臂部末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导电片焊接。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进一步包括设于印刷电路板中间部的第三导电片,所述壳体舌部靠近主体部的位置设有向内弯折的弹片,所述弹片与第三导电片焊接。7. 一种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设有若干导电片的印刷电路板;提供一对金属件焊接于印刷电路板的两侧;提供一对接插件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各接插件包括绝缘件及固持于绝缘件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件包括头部及自头部沿两侧延伸的第一臂部,所述各接插件上设有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上相应的导电片焊接,所述第一臂部与印刷电路板机械配合;提供一壳体包覆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于壳体上成型一外壳体。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锁扣的锁扣部、自锁扣部延伸出来的第二臂部及设置于第二臂部末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片焊接以使金属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收容部,所述收容部插入接插件的收容槽内以防止壳体的前端翘起。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上壳体对应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组装后用激光对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接缝进行焊接以增加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抗弯强度。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是关于插头连接器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2012年10月31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2760987A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直接将端子安装在舌板的上下表面上,在金属壳体安装到绝缘本体、端子及基板上之后,金属壳体的对接框与舌部上除了第一支持面外的其它三个面相接触固定。 然而这种电子连接器的缺陷在于:舌板上的端子经过多次接插会导致接触性能变差从而影响电性连接,金属壳体与舌板的固定依靠支持面的接触固定,其稳定性欠佳。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插头连接器以改善上述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更加稳固且耐插型的插头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电路板组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壳体,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片的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两侧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金属件及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插件。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与接插件焊接的前部、与前部相对的后部及连接前部与后部的中间部,所述导电片包括设置于前部的第一导电片,所述接插件包括绝缘件及固持于绝缘件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件包括头部及自头部沿两侧延伸的第一臂部,所述头部包括上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露出头部的上壁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及超出头部并设置在一对第一臂部之间以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片焊接的连接部。 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上表面及与之对应的下表面,所述上、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接插件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接插件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并与上表面的第一导电片焊接,另一个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下表面并与下表面的第一导电片焊接。 所述各接插件横向设有一挡壁,所述挡壁与水平面形成收容槽,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所述上、下壳体均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延伸出来的舌部,所述舌部的前端设有插入所述收容槽内的收容部以防止壳体的前端翘起。 所述导电片包括设于印刷电路板中间部的第二导电片,所述金属件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锁扣的锁扣部、自锁扣部延伸出来的第二臂部及设置于第二臂部末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导电片焊接。 所述导电片进一步包括设于印刷电路板中间部的第三导电片,所述壳体舌部靠近主体部的位置设有向内弯折的弹片,所述弹片与第三导电片焊接。 本发明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更加稳固且耐插型的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设有若干导电片的印刷电路板; 提供一对金属件焊接于印刷电路板的两侧; 提供一对接插件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各接插件包括绝缘件及固持于绝缘件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件包括头部及自头部沿两侧延伸的第一臂部,所述各接插件上设有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上相应的导电片焊接,所述第一臂部与印刷电路板机械配合; 提供一壳体包覆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 于壳体上成型一外壳体。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金属件包括与对接连接器锁扣的锁扣部、自锁扣部延伸出来的第二臂部及设置于第二臂部末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片焊接以使金属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 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收容部,所述收容部插入接插件的收容槽内以防止壳体的前端翘起。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上壳体对应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组装后用激光对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接缝进行焊接以增加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抗弯强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插头连接器设置与电路板焊接的接插部使得插头连接器耐插拔,壳体上设置与电路板的导电片焊接弹片使得壳体与电路板之间的结构稳固,插头连接器的抗弯强度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中电路板组件与壳体的分解图。 图6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100电路板组件1壳体2上壳体21下壳体22主体部23舌部24收容部25弹片26突块27开口28线缆3绝缘壳体31芯线32外壳体4印刷电路板5上表面51下表面52前部53后部54中间部55定位孔56金属件6锁扣部61第二臂部62焊接部63接插件7绝缘件71导电端子72接触部721连接部722头部73第一臂部74上壁75挡壁76收容槽77定位柱78安装孔791安装柱792导电片8第一导电片81第二导电片82第三导电片83第四导电片84理线块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揭示一种插头连接器100,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电路板组件1、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1的壳体2、自壳体2尾部延伸出来的线缆3及成型于壳体2与线缆3上的外壳体4,所述电路板组件1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片8的印刷电路板5、安装于印刷电路板5两侧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的金属件6及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5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的接插件7,本实施例中金属件6相当于电源端子。 如图5所示,壳体2包括上壳体21及与上壳体21配合的下壳体22,所述上壳体21、下壳体22包括均主体部23及自主体部23延伸出来的舌部24,所述舌部24的前端设有一收容部25,该收容部25为一倾斜设置的倒角。所述舌部24靠近主体部23的位置设有一对向内弯折的弹片26,所述上壳体21的侧面设有突块27,所述下壳体22设有与所述突块27配合卡持的开口28。 线缆3包括绝缘壳体31及收容于绝缘壳体31内的若干芯线32,所述芯线32之间用理线块9将芯线32彼此分开固定。 印刷电路板5包括上表面51及与之对应的下表面52,所述印刷电路板5包括与接插件7焊接的前部53、与前部53相对的后部54及连接前部53与后部54的中间部55,所述中间部55的尺寸小于后部54的尺寸,所述导电片8包括设置于印刷电路板5前部53的第一导电片81、设置于中间部55的第二导电片82和第三导电片83以及设置于后部54的第四导电片84,所述壳体2上的弹片26与第三导电片83焊接,所述线缆3的芯线32与第四导电片84焊接。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上表面51及下表面52均进一步设有定位孔56,印刷电路板5下表面52的前部53、后部54及中间部55上也均设有若干导电片8。 金属件6为结构相同的一对,印刷电路板5的两侧中间部55各设置一个该金属件6,所述金属件6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形成电性连接,其包括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锁扣的锁扣部61、自锁扣部61延伸出来的第二臂部62及设置于第二臂部62末端的焊接部63,所述焊接部63由第二臂部62在竖直面上垂直于第二臂部62延伸,延伸的部分弯折至水平面形成焊接部63,所述焊接部63与印刷电路板5上的第二导电片82焊接。 接插件7包括一对,其中一个接插件7安装于印刷电路板5的上表面51与上表面51上的第一导电片81焊接,另一个安装于印刷电路板5的下表面52与下表面52上的第一导电片81焊接,所述接插件7包括绝缘件71及固持于绝缘件7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72,所述绝缘件71包括头部73及自头部73沿两侧延伸的第一臂部74,所述接插件7第一臂部74的长度大于金属件6第二臂部62的长度。所述头部73包括一上壁75,所述导电端子72包括露出头部73的上壁75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接触的接触部721及超出头部73并设置在一对第一臂部74之间以与印刷电路板5上的第一导电片81焊接的连接部722。所述一对接插件7的头部73构成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的对接部,如此,插头连接器100的对接界面厚度趋于窄薄,节省了空间,同时一对接插件7上的导电端子72对称设置,使得插头连接器100可正向或反向插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中。所述接插件7横向设有一挡壁76,所述挡壁76与水平面形成一收容槽77,如图6及图7所示,壳体2舌部24上的收容部25插入所述收容槽77内以防止壳体2的前端翘起。 所述头部73设有与印刷电路板5上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78。所述安装到印刷电路板5上表面51的接插件7进一步包括一安装孔791及安装柱792,所述安装到印刷电路板5下表面52的接插件7也包括一安装孔791及安装柱792,安装到上表面51的接插件7与安装到下表面52的接插件7通过安装孔791与安装柱792配合,使得一对接插件7之间固定。 本发明揭示一种插头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首先提供一印刷电路板5,将线缆3的芯线32与印刷电路板5后部54上的第四导电片84焊接,线缆3也可在电路板组件1组装完成后再焊接。 提供一对金属件6,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两侧各焊接一个该金属件6,将金属件6置于印刷电路板5侧面的中间部55处,此时焊接部63与印刷电路板5上的第二导电片82接触,将焊接部63与第二导电片82焊接固定。 提供一对接插件7,所述印刷电路板5的上表面51及下表面52各安装一个该接插件7,接插件7上的定位柱78插入印刷电路板5前部53的定位孔56中定位,第一臂部74包覆第二臂部62且与印刷电路板5机械配合,将接插件7上的导电端子72的连接部722与印刷电路板5前部53的第一导电片81焊接,所述金属件6的锁扣部61露出接插件7的头部73以便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上表面51的接插件7安装好后,下表面52的接插件7安装时将上表面51的接插件7的安装孔791与下表面52接插件7的安装柱792对齐配合,将上表面51接插件7的安装柱792与下表面52接插件7的安装孔791对齐配合,使得一对接插件7之间固定。 提供一壳体2,包覆安装于印刷电路板5上,上壳体21、下壳体22舌部24上的收容部25插入接插件7头部73的收容槽77内以防止壳体2的前端翘起,所述上壳体21的侧面的突块27与下壳体22的开口28配合卡持,将壳体2上的弹片26与印刷电路板5上的第二导电片82焊接,所述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组装后用激光对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之间的接缝进行焊接以增加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抗弯强度。 最后于壳体2上成型一外壳体4。 所述壳体2通过突块27与开口28卡持配合将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组装在一起,壳体2舌部24上的收容部25插入接插件7的收容槽77内,壳体2上的弹片26与印刷电路板5焊接,最后上壳体21下壳体22之间用激光缝合,如此多重设置,使得整个插头连接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壳体2不易变形,其抗弯强度大大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插头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头连接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电路板组件及包覆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壳体,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设有若干导电片的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两侧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金属件及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前端用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插件。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