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0195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23468.6

申请日:

2013.05.03

公开号:

CN104755038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8/14申请日:20130503|||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8/14; H01R12/00; A61B18/00

主分类号:

A61B18/14

申请人:

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

发明人:

K.达塔

地址:

以色列约克尼姆

优先权:

61/642582 2012.05.04 US; 13/874710 2013.05.01 US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胡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患有心房扑动或其它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导管和方法,该导管包括细长的导管主体,该导管主体具有外壁、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至少一个内腔。此外,该导管具有远侧尖端节段,该远侧尖端节段包括挠性管材,该挠性管材具有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多个内腔。该尖端节段的近侧末端固定地附接至导管主体的远侧末端。该尖端节段还包括镍钛诺管,该镍钛诺管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狭槽,该狭槽使远侧尖端节段使用与用于使可偏转导管在邻近远侧尖端节段的点处偏转相同的牵拉线偏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导管,包括:
具有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的细长的导管主体;
附接至导管主体的远侧末端的远侧尖端,所述远侧末端具有多个设置在远侧尖端上用于诊断或治疗患者的电极;
附接至导管主体的近侧末端的控制手柄;
多个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电引线,每个引线附接至所述多个电极中的一个,每个引线穿过导管主体进入二件式连接器用于将多个电极可操作地并可释放地电耦合至系统以诊断或治疗患者;
其中二件式连接器包括:
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其中所述插头组件能够插入所述插座组件中以将多个电引线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
插头主体;
能够保持多个触点的插头绝缘体;
能够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头主体中的所述插头绝缘体的绝缘体引线;
能够接收所述插头主体的一部分的插头外壳;和
用于容纳连接至所述多个触点的所述多个电引线的缆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绝缘体引线通过多个按扣特征结构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头主体中的所述插头绝缘体,所述多个按扣特征结构被设计成与所述插头主体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头主体包括能够使所述插座组件中的锁定按钮扣件接合及脱离的锁定和释放按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头主体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插头组件中固定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的EEPROM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当所述插头主体上的多个按扣特征结构与所述插头外壳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时,所述插头外壳接收所述插头主体。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应变消除件以创建从所述插头外壳到所述缆线的无创伤过渡。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头绝缘体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键和第二键以要求单向插入所述插头主体中。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触点为插销。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触点为插座触点。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座组件包括:
插座主体;
能够保持多个触点的插座绝缘体;
能够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座主体中的所述插座绝缘体的绝缘体引线;
能够接收所述插座主体的一部分的插座外壳;和
用于容纳连接至所述多个触点的多个电引线的缆线。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绝缘体引线通过多个按扣特征结构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座主体中的所述插座绝缘体,所述多个按扣特征结构被设计成与所述插座主体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座主体包括能够与所述插头组件中的所述锁定和释放按钮扣件接合的锁定按钮扣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座外壳还包括屏蔽以减少电磁干扰(EMI)。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屏蔽是设置在所述插座外壳的内表面上的特殊金属层。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当所述插座主体上的多个按扣特征结构与所述插座外壳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时,所述插座外壳接收所述插座主体。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应变消除件以创建从所述插座外壳到所述缆线的无创伤过渡。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座绝缘体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键和第二键以要求单向插入所述插座主体中。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触点是插销。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触点是插座触点。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插头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其上的键以与所述插座组件中的一个键槽配合,以防止所述插头组件被不正确地插入所述插座组件中。

22.
   用于将具有多个电引线的装置可操作地连接至用于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系统的二件式连接器,其中所述二件式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其中所述插头组件能够插入所述插座组件中以将所述多个电引线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系统。

23.
   根据本文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
插头主体;
能够保持多个触点的插头绝缘体;
能够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头主体中的所述插头绝缘体的绝缘体引线;
能够接收所述插头主体的一部分的插头外壳;和,
用于容纳连接至所述多个触点的所述多个电引线的缆线。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体引线通过多个按扣特征结构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头主体中的所述插头绝缘体,所述多个按扣特征结构被设计成与所述插头主体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主体包括能够使所述插座组件中的锁定按钮扣件接合及脱离的锁定和释放按钮。

26.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主体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插头组件中固定EEPROM的EEPROM凹槽。

27.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插头主体上的多个按扣特征结构与所述插头外壳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时,所述插头外壳接收所述插头主体。

28.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绝缘体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键和第二键以要求单向插入所述插头主体中。

29.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组件包括:
插座主体;
能够保持多个触点的插座绝缘体;
能够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座主体中的所述插座绝缘体的绝缘体引线;
能够接收所述插座主体的一部分的插座外壳;和
用于容纳连接至所述多个触点的多个电引线的缆线。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体引线通过多个按扣特征结构捕获并保持所述插座主体中的所述插座绝缘体,所述多个按扣特征结构被设计成与所述插座主体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主体包括能够与所述插头组件中的所述锁定和释放按钮扣件接合的锁定按钮扣件。

32.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外壳还包括屏蔽以减少电磁干扰(EMI)。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屏蔽是设置在所述插座外壳的内表面上的特殊金属层。

34.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插座主体上的多个按扣特征结构与所述插座外壳中的多个按扣接收器接合时,所述插座外壳接收所述插座主体。

35.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应变消除件以创建从所述插座外壳到所述缆线的无创伤过渡。

36.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座绝缘体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第一键和第二键以要求单向插入所述插座主体中。

37.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其上的键以与插座组件中的键槽配合,以防止所述插头组件被不正确地插入所述插座组件中。

说明书

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2年5月4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642,582的权益,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诊断和/或治疗心律失常诸如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的导管等装置。具体地,该导管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以提供用于更容易地再利用和再处理导管组件各部分的装置。该导管柄部组件还可用于其它导管,诸如肾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具体地诸如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作为常见和危险的医疗疾病继续存在,尤其对于老年群体。对于具有正常窦性节律的患者,由心房、心室和兴奋传导组织所构成的心脏经电刺激以同步图案化的方式搏动。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脏组织的异常区域不会像具有正常窦性节律的患者那样遵循与正常传导组织相关联的同步搏动周期。相反,心脏组织的异常区域不正常地向邻近组织传导,从而将心动周期打乱为非同步心律。此前已知这种异常传导发生于心脏的各个区域,诸如例如,窦房(SA)结区域中,沿房室(AV)结和希氏束的传导通道或形成心室和心房心腔的壁的心肌组织中。
包括心房心律失常在内的心律失常可以是多子波折返型,其特征在于分散在心房腔室周围并通常自传播的电脉冲的多个异步环。另选地,除多子波折返型外,诸如当心房内孤立的组织区域以快速重复的方式自主搏动(fires)时,心律失常还可具有病灶源。室性心动过速(V-tach或VT)是一种源于某一心室的心动过速或快速心律。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因为它可以导致心室纤颤和猝死。
另一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心房扑动(AFL)。心房扑动是发生在心脏的心房中的异常心律。当心房扑动第一次发生时,其通常与心动过速相关联,且属于超室性心动过速(SVT)的类别。虽然此律动大多数时候发生在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个体中,但其可自发地发生在具有原本正常心脏的人中。其律动通常为不稳定的律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恶化成心房纤颤(AF)。因此,期望对AFL进行治疗。由于心房扑动的折返性质,通常可消融导致心房扑动的回路。此是在电生理实验室中通过导致疤痕组织凸脊来进行,所述疤痕组织凸脊跨越导致心房扑动的回路的路径。如上所述,峡部消融是对典型心房扑动的常见疗法。现今的医师在扑动情形期间使用垂直于组织的尖端电极,并在组织上方拖曳尖端以线性消融,本发明将允许医师使用单个牵拉动作来将尖端电极平行地定位在组织上方。
当由窦房结产生的正常电脉冲被起源于心房和肺静脉的紊乱电脉冲淹没从而使不规则的脉冲传导到心室时,发生心房纤颤。不规则心跳产生并且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周,或甚至数年。心房纤颤(AF)通常为慢性病症,其导致通常因中风而引起的死亡风险的小幅增加。风险随着年龄而增加。在超过80岁的人中,约有8%具有一定数量的AF。心房纤颤通常是无症状的,而且其自身通常不是危及生命的,但其可引起心悸、虚弱、昏厥、胸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风的风险在AF期间增加,因为血液可在收缩不良的心房和左心耳中郁积并形成血块。对AF的第一道治疗为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可使心率放慢或使心律恢复到正常。另外,患有AF的人通常被赋予抗凝血剂以保护其免于中风风险。使用此类抗凝血剂伴随其自身带有的内出血风险。对于一些患者,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并且他们的AF被视为药物难治的,即,使用标准的药物介入是无法医治的。也可使用同步化电复律来将AF转换成正常心率。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通过导管消融来治疗AF患者。然而,此类消融并不是对于所有患者都是成功的。因此,需要具有针对此类患者的替代疗法。外科消融是一个选择,但也具有传统上与外科手术相关联的附加风险。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标测心脏组织的电特性,特别是心内膜和心脏体积,并通过应用能量选择性消融心脏组织。这样的消融可停止或改变不需要的电信号从心脏的一个部分传播到另一个部分。消融方法通过形成非传导的消融灶来破坏不需要的电通路。已经为形成消融灶公开了不同能量递送形态,并包括使用微波、激光和更常见的射频能量沿心脏组织壁建立传导阻滞。在两步过程中,即标测然后消融,心脏内某点的电活性通常是通过将导管推进到心脏中感知和测量的,该导管包括一个或多个电传感器(或电极)并在多个点采集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以选择执行消融的心内膜目标区域。
电极导管已经普遍用于医疗实践多年。它们用于刺激并且标测心脏中的电活动并用于消融异常电活动的部位。使用时,将电极导管插入主静脉或动脉例如股动脉,随后导入所关注的心脏的腔室中。典型的消融术涉及将其远侧末端处具有尖端电极的导管插入心脏腔室内。一般贴在患者皮肤上或使用位于心脏内或心脏附近的第二导管来提供参考电极。将RF(射频)电流施加到消融导管的尖端电极,电流流经将其围绕的介质,即血液和组织,流向参考电极。电流分布取决于相比于血液与组织接触的电极表面的量,血液比组织具有更高的传导性。由于组织的电阻出现组织加热。充分加热该组织引起心脏组织中的细胞破损,从而导致在心脏组织中形成非导电的消融灶。在该过程期间,由于从被加热的组织到电极本身的传导,同样可出现电极加热。如果电极温度变得足够高,可能超过60摄氏度,则可在电极表面上形成脱水血蛋白的薄透明涂层。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则该脱水层可变得越来越厚,导致在电极表面上发生血液凝结。由于脱水生物材料具有比心内膜组织更高的电阻,所以电能流入组织的阻抗也会增加。如果阻抗充分地增加,则出现阻抗上升,并且必须将导管从体内移除并清理尖端电极。
标测和消融术中使用的电生理导管通常连接至电解剖标测系统,诸如得自强生公司的三维标测(Carto 3?)系统。电解剖标测系统与标测导管一起使用,以确定心脏中心内膜组织的解剖结构,以及该组织上出现的可经消融治疗前述心律失常的神经纤维、神经结和神经束的位置。美国专利7,860,553公开一种此类导管,该导管连接至电解剖标测和/或消融系统,该探头经由合适的配合连接器连接至适配器,该适配器继而经由另一个配合连接器连接至控制台。该探头包括传感器和探头微电路,该探头微电路储存传感器校准数据。适配器包括用于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适配器包括其自身的微电路,该微电路储存关于该信号处理电路的校准数据。在适配器中的微控制器基于得自两个微电路的数据计算组合的校准数据。在控制台中的信号分析电路接收经处理的信号,并使用探头适配器提供的组合的校准数据分析该信号。美国专利申请2008/0306380公开另一种此类导管和系统,其中具有屏蔽的探头适配器用于将诸如导管等探头连接至诸如电解剖标测系统等控制台。
用于标测和消融心脏组织的电生理导管的柄部包含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将导管远侧末端附近的尖端电极或环形电极的信号转变成可发送至此类电解剖标测系统(诸如得自强生公司的三维标测(Carto 3?)系统)和/或射频发生器/消融系统的数字信号。柄部和此类系统之间的电连接是必要的。该电连接通常是由“凹/凸”式针孔式连接器诸如雷德尔(Redel?)型连接器或其它此类连接器来实现的。
主要地,这些类型的导管通常是以仅单次使用的装置出售的,这是由于除了考虑到装置中的某些电子电路可能在再处理过程中遭到损坏并使得此类装置在后续再利用中可靠性降低,还考虑到为再利用对装置进行合理清洁和消毒的能力。
人们越来越期望再利用电生理导管和/或其部件。可期望导管将具有有利于此种再利用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二件式连接器的具有分离式柄部的导管,该二件式连接器有利于导管组件的一部分的再利用。通常置于装置的操作员控制的柄部的电子电路已被移动至二件式连接器,使得电子电路可与操作员控制的柄部分开,便于再处理。另外,用于分离式柄部设计的二件式连接器有利于各种电子部件在连接器的各部分中的放置,以用于再处理导管的柔性设计、各种部件的再利用、EMI屏蔽和其它用途。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设计为每次使用提供键槽设计和锁止机构,以将各件固定到一起并确保正确的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与附图结合考虑的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部件的分解透视图,该部件包括二件式连接器的插头端口组件。
图2是部件的分解透视图,该部件包括二件式连接器的插座组件。
图3是附接至本发明的二件式连接器的插头组件的导管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插头组件通过线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示出和所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式柄部的导管,即,本应驻留在先前导管设计的可操作柄部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印刷电路板(PCB)和相关联的电子器件移动到驻留在二件式连接器的一部分。图1描述插头组件20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该插头组件是二件式连接器的第一部分。插头组件20包括插头绝缘体22。触点插入并保持在插头绝缘体22中,其被设计成保持插销触点或插座触点,使得插头绝缘体22具有两性。插头绝缘体具有足够的纵向长度,使得触点不会突出越过插头绝缘体22的正面。另外,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键23和在相对侧的第二键(未示出),使得插头绝缘体被加工有键槽以用于单向插入后述的插头主体26。绝缘体引线24被设计成通过两个按扣特征结构25a和25b来捕获和保持插头绝缘体22。插头主体26是从插头组件20到插座组件40的主要接口。当按扣特征结构25a和25b被接收在按扣接收器27a和27b(图4中示出,且设置在27a对侧)中时,插头绝缘体22和绝缘体引线24保持在插头主体26中的适当位置。插头主体26还包含锁定和释放按钮28和按扣特征结构。锁定和释放按钮28接合并脱离插头组件20和插座组件40之间的锁定机构。主体26中的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凹槽33有利于EEPROM在插头组件中的放置和固定。当插头主体26的按扣特征结构29a和29b(未显示)与插头外壳30中的按扣接收器31a和31b(未显示但设置在31a对侧)接合时,插头外壳30捕获插头主体26。插头外壳30是插头组件20的主要部件,当插头组件20连接至插座组件40时,其对用户是可见的。应变消除件32用于创建一个从插头外壳30到缆线15和缆线绝缘16(图3和图4所示)的过渡。图1中所示的应变消除件是缆线应变消除件。导管变异体与连接器侧的相同,并比导管侧的小。
图2示出本发明的插座组件40的分解透视图。插座绝缘体42设计来同时保持插销触点或插座触点,使其为两性的。触点通过绝缘体引线44插入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为插座绝缘体42沿其纵向轴线比其配对的插头绝缘体22更短,所以触点总是突出越过正面。另外,具有不同尺寸的第一键43和在相对侧的第二键(未示出),使得插头绝缘体被加工有键槽以用于单向插入后述的插座外壳部件。当按扣特征结构45a和45b在按扣接收器49a(示出)和49b(未示出)中接合时,绝缘体引线44被设计成捕获并保持插座绝缘体42。插座组件中的绝缘体引线44可与插头组件中的绝缘体引线24基本上相同或与插头组件中的绝缘体引线24相同,以减少部件计数,尽管这并非必要。插座主体48是从插头组件20到插座组件40的接口的外部部分。按扣特征结构50a(示出)和50b(未示出)由驻留在插座外壳46中的另一组按扣接收器47a和47b接收。插座主体48还包括锁定按钮扣件特征结构52,该锁定按钮扣件特征结构在接合期间保持按钮,并完成插头和插座组件间的锁定。当插头组件20连接至插座组件40时,插座外壳46捕获插座主体且为示出的插座组件40的主要部件。插座外壳46还包含必要的磁屏蔽,以减少或消除来自典型EP导管实验室环境或其它医院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其它电路和电线的外部电磁干扰(EMI)。尽管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已知屏蔽,但磁屏蔽优选地由特殊金属构成。应变消除件54确保插座外壳46和缆线15之间的平滑过渡。该端部管理到连接器接口的绞编引线。
上述二件式连接器被设计成仅以一个方向接合。这是通过在视觉上将插头组件上的不同的偏心和位于中心的键29与插座组件上的相关键槽51对准来实现的。这些不同的偏心和位于中心的键和键槽分别是插头主体26和插座主体48的部件。对准后,两个半件被推挤到一起,直到插头组件位于插座组件中,并听到可听到的滴答声表示锁定和释放按钮28已与按钮扣件特征结构52接合。二件式连接器现在被锁定到一起。要使其脱离,使用者压下锁定和释放按钮放开手掌,然后两个半件就解锁了。
插头组件的前述部件可由多种类型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诸如聚碳酸酯、聚氨酯和其它能够在注塑中使用的热塑性材料。
图3示出本发明的具有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的平面图。导管10具有细长的导管主体11,该导管主体设置在操作员控制的柄部14和设置有诊断和/或治疗电极的远侧尖端12之间。导管主体11包括具有单个轴向或中心管腔的细长管状构造。该导管主体为柔性的,即,可弯曲的,但基本上不可沿其长度压缩。该导管主体可为任何合适的构造,并且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目前优选的构造包括由聚氨酯或PEBAX制成的外壁。外壁还可包括嵌入的不锈钢编织网等,以增加导管主体的扭转刚度,使得当旋转控制手柄时,导管的中间节段将以对应的方式旋转。
导管主体的外径并非关键,但优选地为不超过约8弗伦奇,更优选地7弗伦奇。同样,外壁的厚度并非关键,但足够薄使得中心管腔可容纳牵拉构件(例如,牵拉线),引线和任何其它期望的电线、缆线或诸如冲洗管材等管材。如果需要,外壁的内表面带有刚性管衬里,以提供改善的扭转稳定性。
控制手柄和可转向节段之间延伸的部件穿过导管主体的中心管腔。这些部件包括用于远侧尖端12上的末端圆形电极和该尖端圆形电极近侧的环形电极的引出线、用于输送流体至远侧节段(可选的)的冲洗管材、用于远侧节段(可选的)中运载的位点位置传感器的缆线、用于导致近侧和远侧偏折的牵拉线(多个牵拉线)和用以感测远侧尖端节段处温度的一对热电偶线。
在中间节段的远侧末端的是远侧尖端节段,该远侧尖端节段包括尖端圆形和前述多个管腔、镍钛诺管、牵拉线和到尖端和可选环形电极的导电线。
电极由生物相容性材料构造,包括生物相容性金属合金。合适的生物相容性金属合金包括选自不锈钢合金、贵金属合金和/或其组合的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尖端电极是由合金构造的壳体,其包含约80重量%的钯和约20重量%的铂。在一个另选实施例中,壳体是由合金构造的,其包含约90重量%的铂和约10重量%的铱。可通过深冲制造过程形成壳体,所述过程产生足够薄但坚实的壳体壁,所述壳体壁适于抓握、穿过患者的身体传送、和标测和消融术期间的组织接触。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壳体壁具有范围在约0.003in和0.010in之间,优选在约0.003in和0.004in之间,更优选约0.0035in的大致均匀厚度。虽然深冲法很适合于制造具有足够薄的壁的壳体,但是应当理解,也可使用其他方法,诸如钻孔和/或浇铸/模塑。
操作者使用控制手柄14来控制导管10在患者体内的位置。控制手柄14可具有设置于其上的在本领域熟知的各种机构,用于偏转导管10的远侧尖端12或用于改变环在远侧尖端的半径。在图3中,远侧尖端示出为具有环形结构,然而在本领域中已知并使用各种远侧尖端结构。
电缆线15将电极和生物传感器(或其它位置感测装置)以及任何压力感测装置连接至插头组件20,为电信号通过细长的导管主体11中的导电引线通过柄部14从远侧尖端行进到插头组件20到插座组件40并最终到电解剖和/消融或其它系统提供一条途径。
图4是本具有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相关线路的插头组件20的横截面示意图。将来自远侧尖端中的电元件的引线以及来自任何消融系统的电力运载至远侧尖端中的消融电极的电布线15进入应变消除件32,并且各个引线连接至布置在插头组件20的插头绝缘体22中的多个插销56。EEPROM 58被放置于图1中所示的插头主体26中的EEPROM凹槽33中。EEPROM用于存储各种具体的导管信息,诸如生物传感器校准信息和导管识别信息等。插头外壳30用作上述用途,并通过按扣特征结构连接至插头主体26。电引线39和49经由焊料连接件38连接至EEPROM,经由EEPROM连接至两个插销56,向插座组件40并最终向用于标测和/或消融的控制台提供电连接件。可以看出,任何数量的电引线可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插销56,此类引线的另一端连接至各种部件,诸如EEPROM、PCB(如果需要)、远侧尖端12中的诊断电极、远侧尖端12中的消融电极、远侧尖端12中的磁位置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远侧尖端12中的压力感测机构和诸如用于记录心内心电图(ECG)的微电极、阻抗测量和用于温度测量的微热敏电阻等微元件等。可连接的元件的数量仅受插销56的数量的限制。
然后,插头绝缘体22中的插销56向插座绝缘体42中的配对连接器(未示出)提供电连接。这些配对的连接器将电信号传输至位于缆线(未示出)中的电引线,然后将信号发送至包含用于消融和/或诊断术中的控制电路的控制台。如果期望印刷电路板在不直接附接至导管的位置中容纳某些电路,则印刷电路板还可设置在插座组件40中。
操作员,诸如介入心脏病专家或电生理专家,通过患者的血管系统插入本发明的导管,使得导管的远侧末端进入患者心脏的腔室。操作员推进导管,使得导管的远侧尖端在期望的位置或多个位置处与心内膜组织接合。导管通常在其近侧末端处由合适的连接器连接到控制台。控制台包括射频(RF)发生器,该射频发生器经由导管提供高频率电能量,用于在远侧尖端接合的位置处消融心脏中的组织,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另选地,导管和系统可被配置成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技术来进行消融,诸如冷冻消融、超声消融或通过使用微波能的消融。
控制台还可使用磁位置感测以确定患者心脏内侧远侧末端的位点坐标。为此,控制台中的驱动电路驱动场发生器在患者体内生成磁场。通常,场发生器包括线圈,所述线圈被置于处于患者外部的已知位置处的患者躯干下方。这些线圈在包括心脏的预定义工作容积中产生磁场。导管(图2中所示)的远侧末端内的磁场传感器产生响应于这些磁场的电信号。信号处理器处理这些信号,以确定远侧末端的位点坐标,通常包括位置坐标和取向坐标两者。此种位置感测方法实施于上述三维标测(CARTO)系统中并且详细描述于美国专利5,391,199、6,690,963、6,484,118、6,239,724、6,618,612和6,332,089、PCT专利公开WO 96/05768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2/0065455 A1、2003/0120150 A1和2004/0068178 A1中,所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皆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系统中的处理器通常包括通用计算机,具有用于接收来自导管的信号并控制控制台的其它部件的合适的前端和接口电路。处理器可在软件内编程,以执行本文所述功能。软件可例如通过网络以电子形式下载到控制台,或其可提供在有形介质上,诸如光学、磁性或电子存储介质。另选地,可通过专用或可编程的数字硬件部件实现处理器36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基于从导管和系统的其它部件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器驱动显示器以赋予操作者关于患者体内的远侧末端位置以及关于进行中的手术的状态信息和指导的视觉反馈。
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来呈现前述描述。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会了解,在不有意背离本发明的原则、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践所述结构中的更改和变化。在这一方面,可以理解在使用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的次序可以颠倒,即,插座组件而非插头组件可附接(固定地或可释放地)至导管柄部14。另外,按扣特征结构和接收器的位置可以颠倒,锁定和释放按钮与锁定扣件亦可。此外,电磁干扰(EMI)屏蔽可放置在插座主体、插头外壳和/或插头主体中,而非仅放置在插座外壳中。
因此,以上描述不应视为仅与附图中所描述并示出的精确结构有关,而应视为符合具有最全面的和合理的范围的以下权利要求书并作为以下权利要求书的支持。

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用于分离式柄部组件的二件式连接器的导管.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患有心房扑动或其它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导管和方法,该导管包括细长的导管主体,该导管主体具有外壁、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至少一个内腔。此外,该导管具有远侧尖端节段,该远侧尖端节段包括挠性管材,该挠性管材具有近侧末端和远侧末端以及延伸穿过其的多个内腔。该尖端节段的近侧末端固定地附接至导管主体的远侧末端。该尖端节段还包括镍钛诺管,该镍钛诺管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狭槽,该狭槽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