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9563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10087.2

申请日:

2015.03.12

公开号:

CN104778487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G06K19/06; G06K7/10

主分类号:

G06K19/06

申请人:

广东威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陶醉; 梁毅

地址: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荷光路第一工业区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代理人:

曾少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发送者通过扫描计算机设备上显示的包含用户信息的二维码,生成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给接受者,接受者再在其移动终端上根据该信息生成另一二维码,让远端计算机设备扫描该另一二维码,即可将发送方计算机设备上的用户信息,关联到远端的计算机设备上。本方法充分利用了二维码读写的便捷性以及移动终端在用户间传播信息的便利性,为在缺乏文字输入手段的两个计算机设备间建立用户关系带来了一种新的便捷手段。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用于在对等设备间初次建立某特定用户系统中两个用户间的关系, 所述方法包括:
a.计算机设备A生成二维码;
b.移动终端B识别步骤a中的二维码;
c.移动终端B根据步骤a中的二维码生成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至移动终端C;
d.移动终端C根据接收信息生成另一二维码;
e.计算机设备D识别步骤d中的二维码并执行相应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的码制包括但不限于 Aztec、Maxi Code、QR Code、Data Matrix、Code 16K、Code 49、PDF417、Code One、Ultracode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计算机设备A与所述步骤e中的计算机设备D, 其分别存有所述特定用户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用户的标示信息,且两个用户间并未建立任何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生成的信息包括计算机设备A中所存 有的用户标示信息,或该信息在所述某特定用户系统中等价的对应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生成的另一二维码同样包括计算机设 备A中所存有的用户标示信息,或该信息在所述某特定用户系统中等价的对应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的相应操作,包括在所述某特定用 户系统中建立所述两个不同用户的特定关系,并记录该关系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a中,计算机设备A用于显示所述生成二维码 的界面,其物理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液晶屏幕、等离子屏幕、投影仪等。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e中,计算机设备D对步骤d中的二维码的识 别,通过其自身内嵌或外部联接的一个摄像头来进行。

9.
  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记录有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意一 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说明书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智能设备及二维码应用领域,特别地,涉及到一种通过二维码读写,在特定的计算 机设备上建立用户间的初步关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芯片计算能力的提高及能耗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传统大屏幕设备嵌入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拥有 典型的操作系统及主要的I/O接口,还能联网进行通信。特别地,这些智能设备现在能安装各种信息应用, 如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企业协作软件等等,使得设备适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
但与传统的计算机使用场景不同,很多大屏幕设备,如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户外互动LED广告屏 幕等,无法配备典型的键盘与鼠标进行操作,而只能借助于遥控设备。然而,固定按键的传统遥控器已经 无法满足对无限组合的功能设定的需求,特别地,进行文字的输入非常困难,极易造成疲劳,人机交互体 验很差。
可行的一种输入方式,是采用遥控器的一个常用替代技术,即在用户所携带的智能手机上安装虚拟遥 控器应用来实现。但是这种方法,首先需要安装应用,非常不便。再者,模拟遥控器应用也无法做到对被 控设备输入框的再现,仍然只能模拟方向键操作,并没有带来多大的输入效率提高。
进一步地,对于在原生于桌面现移植于智能电视等设备的图形操作系统,出现了利用智能手机或改进 的遥控器的所谓空鼠装置,这种遥控设备通过手持遥控装置进行角度摆动的方式来改变智能电视上的红外 感应点,从而模拟鼠标的移动。这种遥控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用户在没有依托的立体空间里进行精确的稳 定操作以选中界面元素,容易出现感应点的抖动,极易造成用户的疲劳。
在这些输入技术的条件下,在智能电视上使用诸如视频通话等应用,进行非文字类的视频或语音交流, 其体验已经可以被接受,但在需要精确文本信息输入以进行交互的情况下,如查找并添加好友等需要多步 骤、多次输入文字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不便。
对于上文提到的查找并添加好友功能,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语音识别加点选的方式来进行输入 辅助。但语音识别技术在不同方言情况下仍然存在很大误差,且在很多的嘈杂的使用场合,背景音无法被 隔离,效果很差。
由此可见,对于在大屏幕智能设备上使用即时通信类的应用,其使用中的一大阻碍就是难以通过设备 本身的输入途径来完成用户关系的建立,如查找、添加好友等。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就是尽量减少大屏幕 设备本身的文字输入,转而使用与这些设备相匹配的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移动终端来完成。进一步地,还 要减少用户在这些终端上的信息输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旨在充分利用二维码读写的 便捷性以及移动终端在用户间传播信息的便利性,为在缺乏文字输入手段的两个计算机设备间建立登录于 其上的两个用户之间的关系带来一种新的手段。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计算机设备A生成二维码;
b.移动终端B识别步骤a中的二维码;
c.移动终端B根据步骤a中的二维码生成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至移动终端C;
d.移动终端C根据接收信息生成另一二维码;
e.计算机设备D识别步骤d中的二维码并执行相应操作。
所述方法中,所述二维码的码制包括但不限于Aztec、Maxi Code、QR Code、Data Matrix、Code 16K、 Code 49、PDF417、Code One、Ultracode等。
所述步骤a中计算机设备A与所述步骤e中的计算机设备D,其分别存有所述特定用户系统中的两个 不同用户的标示信息,且两个用户间并未建立任何关系。
所述步骤c中,所述生成的信息包括计算机设备A中所存有的用户标示信息,或该信息在所述某特定 用户系统中等价的对应信息。所述步骤d中,所述生成的另一二维码同样包括计算机设备A中所存有的用 户标示信息,或该信息在所述某特定用户系统中等价的对应信息。
所述步骤e中,所述的相应操作,包括在所述某特定用户系统中建立所述两个不同用户的特定关系, 并记录该关系信息。
所述步骤a中,计算机设备A用于显示所述生成二维码的界面,其物理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液晶屏幕、 等离子屏幕、投影仪等。所述步骤e中,计算机设备D对步骤d中的二维码的识别,通过其自身内嵌或外 部联接的一个摄像头来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需要用户在其执行步骤中进行任何的文字输入即可完成用户关系的传播及建 立。特别地,本方法还有两个主要优点,首先,发送者对己方用户关系的发布可以是广播的;其次,用户 关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是非实时的,即发送者通过移动终端所转发至接受者的用户有关信息,可以长期保存, 等待接受者在便益的条件下才反扫至其所有的远端设备中。
综合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便捷、实用,节约了智能电视等大屏幕设备在通信应用的使用过程中的 输入步骤,具有很强的先进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送者扫码并发送与接受者接受并反扫码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状态与信息传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 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公开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01计算机设备A生成二维码;
102移动终端B识别步骤101中的二维码;
103.移动终端B根据步骤101中的二维码生成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至移动终端C;
104移动终端C根据接收信息生成另一二维码;
105计算机设备D识别步骤104中的二维码并执行相应操作。
图1所示流程的实际场景,可以由图2所示的发送者扫码并发送与接受者接受并反扫码的示意情况来 举例说明。
首先如101所示,计算机设备生成二维码。然后,如201所示,发送者在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幕前, 用其所拥有的移动终端扫描屏幕中央所显示的二维码,并如102所示识别出该二维码。接着如202所示, 发送者通过203所示的互联网的应用层协议,将扫码之后得到的,根据步骤101中的二维码生成的信息, 发送给接受者204。最后,如205所示的接受者将其所持有的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二维码对准其所处周边的 如20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的摄像头。该摄像头扫描得到信息后,执行用户关系的有关的信息处理工作。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图1所示的步骤及图2所示的用户操作,可以由图3进行解释。
其中,计算机设备3a通过301所示从网络中的用户系统数据库3e中得到发送方的用户信息。然后, 通过302所示的二维码扫描过程,将所述用户信息传递给移动终端3b。然后,可选地,移动终端3b通过 303所示将302所示得到的信息向用户系统数据库3e进行查询,并通过304所示得到301所示的信息的对 应信息。
接着,移动终端3b通过305所示将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3c。然后,可选地,移动终端3c通 过306所示将305所示得到的信息向用户系统数据库3e进行查询,并通过307所示得到305所示的信息 的对应信息。
最后,计算机设备3d通过308所示扫描移动终端3c上的二维码,得到从305所示传递过来的远端用 户信息,并结合自身所存的己方用户信息,通过309所示向用户系统数据库3e中写入。
通过上述图示结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很好地做到了不需要用户在其执行步骤中进行任何 的文字输入即可完成用户关系的传播及建立。因此兼具实用性与先进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执行利用各种计算机 实现的操作的程序命令。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单独地或者组合地包括程序命令、文件数据和数据结构。 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记录的程序命令是针对本发明特别设计和形成的,或者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已经知道的和已经使用的。
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的磁介质以及为了存储和执行程序命令而 特别形成的诸如ROM、RAM和闪存的硬件设备。该程序命令的示例包括可以由计算机利用翻译器执行的 高级语言代码以及由编译器形成的机器语言代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 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关系建立方法。发送者通过扫描计算机设备上显示的包含用户信息的二维码,生成信息并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给接受者,接受者再在其移动终端上根据该信息生成另一二维码,让远端计算机设备扫描该另一二维码,即可将发送方计算机设备上的用户信息,关联到远端的计算机设备上。本方法充分利用了二维码读写的便捷性以及移动终端在用户间传播信息的便利性,为在缺乏文字输入手段的两个计算机设备间建立用户关系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