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基于相位噪声无意调制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雷达发射机系统中锁相式频率合成器的结构,建立锁相式频率合成器产生的相位噪声模型如下:
s(t)=sin(2πfct)+Σm′Δφm′2sin[2π(fc+fm′)t]-Σm′Δφm′2sin[2π(fc-fm′)t]---(7)]]>
其中,s(t)表示加入相位噪声的信号,fc表示原始信号的频率,m′表示调制信号的序号,Δφm′示第m′个调制信号的调相系数,fm′表示第m′个调制信号频率,t表示脉冲宽度;
步骤2:多次计算双谱对角切片特征,得到双谱对角切片样本组成矩阵A1;多次计算双谱反对角切片特征,得到双谱反对角切片样本组成矩阵B1;将双谱对角切片特征矩阵A1和双谱反对角切片特征矩阵B1组成特征矩阵Y=A1B1;]]>
步骤3、用PCA方法对特征矩阵Y进行降维,得到降低维数后的矩阵Z;
步骤4、选择矩阵Z的前50%列的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已知发射机类型的向量机模型,后50%列的样本作为测试样本,根据向量机模型得到能将其正确分类的概率,从而验证建立的向量机模型的分类识别性能;
计算得到某一未知类型发射机的发射信号的矩阵Z,并将其输入已知发射机类型的向量机模型;计算该未知类型发射信号与向量机模型对应的已知发射机类型的相似概率,并根据相似概率判断该发射信号对应的发射机类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噪声无意调制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的建立锁相式频率合成器产生的相位噪声模型公式(7)具体步骤如下:
设原始信号的频率为fc,加入单个相位噪声后信号表示为
s(t)=sin(2πfct+Δφ(t))=sin(2πfct+Δφmsin(2πfmt)) (1)
其中,Δφ(t)表示调制信号,Δφm为调相系数,t为脉冲宽度,fm为调制信号频率;
将上式展开为
s(t)=sin(2πfct)cos(Δφmsin(2πfmt))+cos(2πfct)sin(Δφmsin(2πfmt)) (2)
贝塞尔函数中(3)和(4)的表达式如下:
cos(Δφmsin(2πfmt))=J0(Δφm)+2[J2(Δφm)cos(2πfmt)+J4(Δφm)cos(8πfmt)+…] (3)
sin(Δφmsin(2πfmt))=2[J1(Δφm)sin(2πfmt)+J3(Δφm)sin(6πfmt)+…] (4)
其中,上式中的J0(Δφm)、J1(Δφm)、J2(Δφm)、…、Jn(Δφm)分别表示调相系数为Δφm的0、1、2、…、n阶贝塞尔函数;
贝塞尔函数的近似值为
Δφm<<1,J0(Δφm)≈1,J1(Δφm)≈Δφm2,Jn(Δφm)≈0,n≥2---(5)]]>
将(3)-(5)带入(2),得到
s(t)=sin(2πfct)+Δφm2sin[2π(fc+fm)t]-Δφm2sin[2π(fc-fm)t]---(6)]]>
加入多个相位噪声的信号可表示为
s(t)=sin(2πfct)+Σm′Δφm′2sin[2π(fc+fm′)t]-Σm′Δφm′2sin[2π(fc-fm′)t]---(7)]]>
其中,s(t)表示加入相位噪声的信号,fc表示原始信号的频率,m′表示调制信号的序号,Δφm′示第m′个调制信号的调相系数,fm′表示第m′个调制信号频率,t表示脉冲宽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噪声无意调制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的多次计算双谱对角切片特征得到双谱对角切片样本组成矩阵A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1:将接收到的信号s(t)简记为s,对其进行分段处理,每段取M个数据,共分为P段,对每一段中的数据进行去均值处理:
xi(n′)=si(n′)-1MΣn′=1Msi(n′)---(8)]]>
其中,信号s分段后第i段中的数据表示为si(n),n′=1,2,…M,i=1,2,…P;xi(n′)是第i段去均值后的数据;
步骤2.1.2:计算P段中各段中的三阶累积量函数
τ1,τ2为函数的变量:
令τ1=τ2=τ时,三阶累积量为
cxi(τ,τ)=1MΣn′=p1p2xi(n′)xi(n′+τ)xi(n′+τ)---(9)]]>
其中,p1=max(1,1-τ),p2=min(M,M-τ),
表示τ1=τ2=τ时各段的三阶累积量;
步骤2.1.3:.对各段的三阶累积量取均值,
cx(τ,τ)=1PΣi=1Pcxi(τ,τ)---(10)]]>
cx(τ,τ)表示τ1=τ2=τ时各段的三阶累积量的均值;
步骤2.1.4:对cx(τ,τ)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双谱对角切片;
步骤2.1.5:有噪声时,仿真一次得到一个双谱对角切片样本aj,仿真N次得到N个双谱对角切片,将N个双谱对角切片样本组成矩阵A1=[a1Ta2T……aNT],将A1记为双谱对角切片特征矩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噪声无意调制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的多次计算双谱反对角切片特征得到双谱反对角切片样本组成矩阵B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2.1:对s进行分段处理,每段取M个数据,共分为P段,对每一段中的数据进行去均值处理如下;
xi(n′)=si(n′)-1MΣn′=1Msi(n′)---(11)]]>
步骤2.2.2:计算三阶累积量
令τ1=-τ2=τ,三阶累积量为
cxi(τ,-τ)=1MΣn′=p3p4xi(n′)xi(n′+τ)xi(n′-τ)---(12)]]>
其中,p3=max(1,1-τ,1+τ),p4=min(M,M-τ,M+τ),
表示τ1=-τ2=τ时各段的三阶累积量;
步骤2.2.3:各段的三阶累积量取均值
cx(τ,-τ)=1PΣi=1Pcxi(τ,-τ)---(13)]]>
cx(τ,-τ)表示τ1=-τ2=τ时各段的三阶累积量的均值;
步骤2.2.4:对cx(τ,-τ)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双谱反对角切片;
步骤2.2.5:有噪声时,仿真一次得到一个双谱反对角切片样本bj,仿真N次得到N个双谱反对角切片样本,将N个双谱反对角切片样本组成矩阵B1=[b1Tb2T……bNT],将B1记为双谱反对角切片特征矩阵。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噪声无意调制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
Y=A1B1=y11,y12...y1Ny21,y22...y2N...yr1,yr2...yrN]]>
Y的每一列为一个观察样本y=(y1k,y2k,…,yrk)T为r维随机矢量,k∈[1,N],每一行代表一维数据;
步骤3.1:计算样本矩阵Y每一行的均值,分别记为E[y1]、…、E[yr],并对矩阵中每个观察样本y做如下处理:
y=y-E[y]=(y1k-E[y1],…,yrk-E[yr])T (14)
去均值后的样本矩阵记为Y′;
步骤3.2:计算去均值后的样本矩阵Y′的协方差矩阵:
![]()
其中,cov(·)表示求协方差;
步骤3.3:计算协方差矩阵Cy的特征值λu及相应特征向量qu,其中u=1,2,…,r;
步骤3.4:将特征值λu按降序排列,计算前g个较大特征值对整体信息保存的完整程度,即累积贡献率η(g);当累积贡献率η(g)大于预设率值时,选择此时对应的g,执行步骤3.5;
η(g)=Σk=1gλk/Σk=1rλk---(16)]]>
步骤3.5:利用取得的前g个较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变换矩阵Q′:
Q′=[q1,q2,…,qg],g<r (17)
步骤3.6:通过(18)计算前g个主成分,得到降低维数的矩阵Z;
Z=(Q′)TY (18)。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相位噪声无意调制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4所述的预设率值为85%,即累积贡献率η大于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