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93905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4219.6

申请日:

2003.09.01

公开号:

CN1493762A

公开日:

2004.05.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1.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H9/16

主分类号:

E04H9/16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发明人:

祁建城; 王政; 王海涛; 李明贤; 刘志国; 韩浩; 崔向东

地址:

300161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宏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局更合理、使用更安全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病室、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相邻,相邻墙壁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百叶风口,病房外新风通过空调器、进风风机、中效过滤器、送风通道分别于病室、缓冲风淋间顶部送风风口送入病室和缓冲风淋间,新风再经可调节百叶风口导入独立卫生间,病室、独立卫生间分别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其分别连接排风风机、排风通道。本发明负压梯度设计合理,保证了空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的定向流动,在缓冲间内设置了风淋装置,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包括病室、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其特征是,所述 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相邻,相邻墙壁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百叶风口,病房外新风 通过空调器、进风风机、中效过滤器、送风通道分别于所述病室、缓冲风淋间顶部 送风风口送入病室和缓冲风淋间,送入缓冲风淋间的新风再经缓冲风淋间与独立卫 生间相邻墙壁下方的可调节百叶风口导入独立卫生间,所述病室、独立卫生间分别 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其分别连接排风风机、排风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是,所述的病室设置了电磁卡 控制的门禁装置,所述门禁装置包括电磁锁和读卡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通道的进风口 设置有带粗滤的百叶风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是,所述的排风通道的排风口 设置有自垂百叶的风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调器将新鲜空气 制冷或加热后送入病房。

说明书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固定设施,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负压隔离病房。

                             背景技术

    WHO关于SARS医院感染的控制指南明确提出:应优先采用大门关闭的负压病房隔离SARS病人。在SARS疫情发生前,负压隔离病房在我国一直未得到重视,故至今尚未建立负压隔离病房标准。SARS疫情发生后,负压隔离病房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了小型负压隔离病房,国内有些医院也在现有病房基础上改造了一些负压隔离病房。以上负压病房虽采用了负压隔离技术,但病房内未考虑设置缓冲间,这样在人员或设备进出病房时很容易发生污染空气外溢导致污染环境;有些医院将数间病房组成一隔离病区,以走廊作为公共缓冲间,这样存在各间病房内的病毒会在公共缓冲间内混合,甲病房的病毒有可能带入乙病房,从而易导致发生交叉感染,另外公共缓冲间内的“半污染”空气对医护人员不利。

    国外已建立了负压隔离病房的规范或标准,如澳大利亚国家传染病控制常务委员会1999年发布了《医院隔离病房分类和设计指南》。国外将负压隔离病房分为病室、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间三个区域,同时建议病室的负压值为-30Pa,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间的负压值同为-15Pa,只有一级负压梯度。相对缓冲间而言,由于病人常进出卫生间且卫生间可能存放病人的废弃物,卫生间内空气污染程度较缓冲间高。由于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间处于同一负压水平,卫生间的污染空气会流向缓冲间,从而对医护人员不利,同时缓冲间内未设置空气处理装置,也很可能发生缓冲间内的“半污染”空气外溢和发生交叉感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更合理、使用更安全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

    本发明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病室、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所述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相邻,相邻墙壁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百叶风口,进风通道一端设置于所述缓冲风淋间顶壁上方的侧壁,另一端依次连接空调器、进风风机、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分别于所述病室、缓冲风淋间顶部设置有送风风口,病房外新风通过空调器、进风风机、中效过滤器、送风通道分别于所述病室、缓冲风淋间顶部送风风口送入病室和缓冲风淋间,送入缓冲风淋间的新风再经缓冲风淋间与独立卫生间相邻墙壁下方的可调节百叶风口导入独立卫生间,所述病室对应病床床头的侧壁下方、独立卫生间顶部分别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其分别连接排风风机、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另一端分别设置于病房顶壁上方的侧壁。

    所述的病室设置了电磁卡控制的门禁装置,所述门禁装置包括电磁锁和读卡器。所述的进风通道于缓冲风淋间顶壁上方的侧壁一端设置有带粗滤地百叶风口。所述的排风通道分别于独立卫生间顶壁上方及病室顶壁上方的侧壁一端设置有自垂百叶风口。所述的空调器将新鲜空气制冷或加热后送入病房。

    本发明的负压隔离病房采用了二级负压梯度,即病室的负压值为-45Pa,独立卫生间的负压值为-30Pa,缓冲风淋间的负压值为-15Pa,相邻隔间的负压梯度为15Pa,且在缓冲风淋间内设置了风淋装置,形成一道“风淋墙”,通过高效过滤的高速气流吹袭附着在医护人员防护服上的尘埃,并可通过空气内循环实现空气自净,从而将普通缓冲间的功能增强为缓冲加风淋的功能。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负压隔离病的有益效果是负压梯度设计合理,保证了空气从“清洁区”向“污染区”的定向流动,在缓冲间内设置了风淋装置,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负压隔离病房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送排风系统结构和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磁卡控制的门锁门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病室3分别与独立卫生间18和缓冲风淋间13相邻,独立卫生间18和缓冲风淋间13相邻,如图2所示,相邻墙壁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百叶风口26,进风通道36一端设置于所述缓冲风淋间13顶壁上方的侧壁,进风通道36于缓冲风淋间顶壁上方的侧壁一端设置有带粗滤的百叶风口32,另一端依次连接空调器24、进风风机25、送风通道37,送风通道37于病室3顶部设置有送风风口28、缓冲风淋间13顶部设置有送风风口31,病室3对应病床床头的侧壁下方设置有高效过滤器7,其连接排风风机29、排风通道6,排风通道6于病室顶壁上方的侧壁一端设置有自垂百叶风口30,独立卫生间18顶部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3,其连接排风风机21、排风通道35,排风通道35于病室顶壁上方的侧壁一端设置有自垂百叶风口20。

    采用控制下的通风技术,使排风量大于进风量,从而实现负压要求。本负压隔离病房的进排风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如图2所示。进风风机箱25将室外新风通过带粗滤的百叶风口32送入空调器24,新风在空调器内制冷或加热后经进风风机箱25和中效过滤器27送入病室3和缓冲风淋间13,进风系统为分支结构,一部分新风通过百叶风口28送入病室3,一部分新风通过百叶风口31送入缓冲风淋间13。病室3内的污染空气在排风风机箱29内的风机作用下经高效空气过滤器7过滤后通过风道6和自垂百叶风口30排向室外。病室的新风从顶棚前部中央送入,排风系统从病床床头下方经高效过滤器7排风,上进下排,从而实现空气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定向流动。卫生间18和缓冲风淋间13合用1套排风系统,卫生间18内的污染空气在排风风机箱21内的排风风机作用下,经高效空气过滤器23过滤后通过过渡接口22、风机箱21和自垂百叶风口20排向病房外。缓冲风淋间13的新风从顶棚中央的百叶风口31送入,通过其与卫生间18隔墙右下方的百叶风口25导入卫生间18,排风系统从卫生间18顶棚后上方经高效过滤器23将空气排出,通过上进—下导入—上排实现了空气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定向流动。通过调整百叶风口25的闭合程度,可调节卫生间18与缓冲间13的负压梯度。

    合理控制进、排风量及调整百叶风口25的闭合程度,如将病室的排风量控制在500m3/h,独立卫生间的排风量控制在250m3/h,病室的送风量控制在400m3/h,缓冲间的送风量控制在200m3/h,调整百叶风口25的闭合程度,直至独立卫生间18与缓冲风淋间13的负压梯度达到要求,可建立负压隔离病房的负压及负压梯度。本负压隔离病房采用了二级负压梯度,即病室的负压值为-45Pa,独立卫生间的负压值为-30Pa,缓冲风淋间的负压值为-15Pa,相邻隔间的负压梯度为15Pa。

    为限制传染病员随便进出病房及防止无关人员进出病房,本负压隔离病房设置了电磁卡控制的门禁装置,如图3所示,主要由电磁锁33和读卡器34组成,通过读卡器34控制电磁锁33电流的通、断实现门12的开、锁。

    本负压隔离病房,如图1所示,由病室3、独立卫生间18和缓冲风淋间13组成。病室内放置了病床5、床头柜4、药物和食品传递窗10及书桌9、电视柜8,病室内的污染空气经高效空气过滤器7过滤后通过风道6排向室外,从而防止污染环境。独立卫生间内放置了沐浴房15、洗手池16、坐便器17及废弃物传递窗19。缓冲风淋间内设置了洗手池14、风淋装置11。风淋装置形成了一道风淋墙,其将缓冲风淋间内的空气通过风机吸入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通过风嘴高速吹出,用于吹袭附着在医护人员身上的尘埃。缓冲风淋间13设置了一道通向外部的单开门12,其与病室3设置了一道单开门2,独立卫生间18与病室3设置了一道单开门1。

    为进一步保护医护人员工作安全,可在病室3内安装中央监控摄相头及中央心电信号线、体温测量信号线的接口,医护人员在办公室内即可较全面掌握病房内病员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出病房次数,降低感染概率。为进一步提高病房的人性化设计水平,可在病室3安装电话、可视电话接口、有线电视接口及背景音乐系统,使环境更加舒适、温馨,使病员保持乐观,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局更合理、使用更安全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病室、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独立卫生间和缓冲风淋间相邻,相邻墙壁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百叶风口,病房外新风通过空调器、进风风机、中效过滤器、送风通道分别于病室、缓冲风淋间顶部送风风口送入病室和缓冲风淋间,新风再经可调节百叶风口导入独立卫生间,病室、独立卫生间分别设置有高效过滤器,其分别连接排风风机、排风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