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评估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90244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814776.6

申请日:

2002.07.23

公开号:

CN1535376A

公开日:

2004.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12; B60R21/26

主分类号:

G01N3/12; B60R21/26

申请人: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安雅之; 胜田信行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1.07.25 JP 223798/200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景刚;李瑞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各种充气器的外壳容器,能够利用一简便方法评估耐压,包括在将水通过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小孔注入充气器壳体、直到充气器壳体内部压力达到作为评估标准的规定压力后通过堵住所述小孔来保持压力,或通过将水注入所述充气器壳体将所述压力增加到规定压力的步骤,从所述充气器壳体排出注入的水的步骤以及干燥所述充气器壳体内部的步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用于各种充气 器的外壳容器,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 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 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 预定值的步骤。
2: 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用于各种充气 器的外壳容器,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 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 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 预定压力的步骤,且还包括将注入的水排出的步骤。
3: 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用于各种充气 器的外壳容器,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 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 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 预定压力的步骤,且还包括将注入的水排出的步骤和干燥充气器壳体内部的 步骤。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其中, 所述注水步骤是通过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所述细孔插装一细管以将水 经由该细管注入来进行的。
5: 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其中, 所述排水步骤是通过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所述细孔插装一细管以将水 从该细管或细孔排出来进行的。
6: 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其中, 所述干燥充气器壳体内部的步骤是通过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所述细孔 插装一细管并向壳体内部输送气体对充气器壳体内部进行干燥来进行的。
7: 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其中, 所述输送于内部的气体是常温空气、加热空气或水蒸汽。
8: 一种充气器制造方法,其中加压介质在高压下充填于充气器壳体中, 作为制造步骤,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 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 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 预定压力的步骤,且还包括将注入的水排出的步骤和干燥充气器壳体内部的 步骤。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器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注入和保持水的步 骤包括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一细孔插装一细管以将水经由该细管注入 的步骤,所述排出注入的水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细孔中插装一细管以从所述细 管或细孔排出水的步骤,而干燥充气器壳体内部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细管将气 体输送入壳体内部以干燥所述内部的步骤。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器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输送入所述内部 的气体是常温空气、加热空气或水蒸汽。

说明书


耐压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在高压下充填诸如惰性气体等加压介质的各种充气器的一种耐压评估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各种充气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车辆等的气囊装置中,装设有其中一气囊利用在高压下充填的惰性气体进行充气的充气器。在此种类型的充气器中,诸如氩、氦等惰性气体在高压下充填于构成外壳容器的充气器壳体中。因此,以防在不测事态下确保乘客的安全,(高压气体保安法)法律规定必须对所有这类产品进行耐压测试,确认其安全性。

    在这种耐压评估方法中,要求施加1.5倍于实际产品中的内部压力的压力来评估其安全性。当充填压力是50至60MPa时,耐压试验要求达到75至90MPa的高压。传统上,作为此种耐压评估方法的一种方法,采用包括将气体充填入充气器壳体并对其进行加压的步骤的方法,或者包括将高粘度的油注入充气器壳体并对其进行加压的步骤的方法。

    然而,在充填高压气体的测试的情况下,用于在高压下充填地装置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如果存在有诸如焊接不良等缺陷,充气器壳体可能会由于其他泄漏猛烈破碎,使得工人可能会受到伤害。

    而且,在注入高粘度油的测试的情况下,虽然测试时的安全性很高,但难以在油排出后清洁和干燥充气器壳体的内部,用于使气囊充气的气体被残留的油污染,且残留的油会对焊接部位产生不良影响。

    还有,优选的是,耐压评估方法不独立于充气器的制造进行而是它包括在充气器的制造过程中。因此,在该种情况下,考虑到整个制造过程,也需要制造过程中的顺畅流程不受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确认充气器安全性的耐压评估方法以及其中耐压评估方法结合于制造过程中的充气器制造方法。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用于各种充气器外壳容器,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预定值的步骤。

    此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用于各种充气器的外壳容器,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预定压力的步骤,且还包括将注入的水排出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种手段,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用于各种充气器的外壳容器,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预定压力的步骤,且还包括将注入的水排出的步骤和干燥充气器壳体内部的步骤。

    本发明耐压评估方法的应用范围在经受耐压评估的充气器壳体不用作产品的情形和其用作产品的情形之间是不同的。亦即,在充气器壳体不用作产品的情况下,仅只注入水和保持水的步骤就足够了。另外,考虑到再使用,将水排出的步骤加可加到上述方法。然而,在充气器壳体用作产品的情况下,需要最后干燥充气器壳体的内部,干燥步骤还要加到上述方法中。

    此外,作为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又一种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气器制造方法,其中加压介质在高压下充填于充气器壳体中,作为制造步骤,包括将水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细孔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内部压力达到评估标准的预定压力、保持紧密密封的充气器壳体的步骤,或者包括在将水注入充气器壳体的同时将充气器壳体内部的压力增加到所述预定压力的步骤,且还包括将注入的水排出的步骤和干燥充气器壳体内部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耐压评估方法和充气器制造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包括氮气、氧气以及诸如氩、氦和氖等惰性气体的加压介质在高压下进行充填的充气器。具体而言,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充气器,比如用于驾驶员侧的气囊充气器、用于乘客侧的气囊充气器、用于侧向碰撞的气囊充气器、用于幕帘式气囊的充气器、用于膝垫的充气器、用于充气式安全带的充气器、用于管状构架系统的充气器以及用于预张紧的充气器。

    当应用本发明的耐压评估方法以及其中耐压评估方法结合于制造过程中的充气器制造方法时,可以解决气体或油用作耐压评估方法时产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的解释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充气器

    12充气器壳体

    40细孔

    50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图1是沿其中充填有高压加压介质的用于幕帘式气囊的充气器10或用于侧向碰撞的气囊充气器10的纵向剖面视图。

    首先,将说明作为进行耐压评估后的成品的充气器10。充气器壳体12在其一端具有一孔口部14,其在另一端封闭,且包括一种惰性气体的加压介质在约60MPa的压力下充填在内部空间16中。充气器壳体12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圆形横截面,且孔口14也是圆形的。

    充气器壳体12通过锻造或旋压而几乎是封闭的,而未封闭一细孔40,该细孔是加压介质的充填孔并设置在充气器的一端。在扩散器部分20连接于充气器壳体12之后,与细孔40具有相同直径的未示出的密封销插装于细孔40中。于是,加压介质从细孔40与密封销之间的间隙充填,而充气器壳体12在密封销部分处进行焊接以便完全封闭。

    扩散器部分20通过焊接固定在充气器壳体的孔口部分14一侧的连接部位18处。扩散器部分20具有一由扩散器壳体28形成的外壳,其具有多个排气孔22,用于在触发时将流出孔口部分14的加压介质排出,且其还设置有一用金属丝网制成的过滤器24,用以从其内侧覆盖多个排气孔。从而,加压介质总是经由过滤器24从排气孔22排出。

    充气器壳体12的孔口部分14由一安装于扩散器部分20的可破裂盘19封闭,且在触发前,充气器壳体12的内部空间16气密地保持在高压下。同时,排气孔22没有封闭并与外部大气连通。

    包含点火药的用作可破裂盘19的破裂装置的点火器26设置于扩散器部分20中。该点火器26固定于扩散器壳体28中并安装于扩散器部分20,且其通过弯折扩散器壳体28的端部29进行固定。附图标记30是用于给点火器26通电的导电销,附图标记31是密封圈,而由虚线表示的附图标记32表示用于在安装一车辆时连接于供电装置的连接器。

    在此种充气器10的制造过程中,通常,在充气器壳体12与扩散器部分20在连接部位18处进行焊接后,在安装点火器26之前进行耐压评估方法。

    首先,从设置在充气器壳体12上的细孔40注入水,直到充气器壳体12的内部压力达到作为评估标准(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约60MPa*1.5=约90MPa)的预定压力。

    在注入水时,一由不锈钢、铝等制成的细管形细管50从细孔40插入充气器壳体12中,且然后,在细管50处进行注入。优选地是,此时所用的水是纯净的。可以使用自来水、离子交换水等。

    关于细孔40与细管50直径之间的关系,当细孔40直径是3mm时,可以使用外径为1.5至2mm的细管。此外,在注入水时,优选地是,将细管50插入直至其顶端部位于用“a”表示的位置附近(在靠近细孔40的位置),且然后进行注入。

    在将水注入而达到预定压力后,将细管50取下,而充气器壳体在被树脂等密封封闭的情况下保持一分钟左右,并对充气器壳体12的耐压性进行评估。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充气器壳体12的体积以及水的注入量事先确定内部压力是否达到预定压力。

    此外,可采用作为另一种方法的下述方法。在水以上述方式注入直到充气器壳体12的内部注满水后,注入便停止且将细管50抽出。接着,在其顶端处配设有具有一通孔的弹性模制体的细管50受压使得通孔位于细孔40处之后,再次开始水的注入。而且,在另外设置于细管50的应力表证实获得预定压力后时,充气器壳体12以其现状保持一分钟左右。

    接着,所注入的水被排出。此时,优选的是,在除去密封以将细管50从细孔40再次插入之后从细管50或细孔40(细孔40与细管50之间的间隙)将水排出。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包括将细管50插入使得其顶端部达到用“b”表示的位置附近(靠近易破裂盘19的位置)并将水从细管50机械地排出的步骤的方法,包括从细管50充填一定压力下的气体并从细孔40排出水的步骤的方法,以及包括从细孔40充填一定压力下的气体并从细管50排出水的步骤的方法等。

    接着,在进行填充加压介质的下一个步骤的准备时,充气器壳体12的内部通过在其中输送气体进行干燥。当输送气体时,优选的是通过细管50输送常温气体、加热空气或水蒸汽以进行干燥。而且,可以按照需要,在一烘箱等中进行加热和干燥。

    这样,耐压评估在充气器10的制造过程中进行,而只有评估合格了的充气器壳体被传送到下一步骤。因此,进行诸如点火器26等其他部件的装配以获得作为最终产品的充气器10。

    实例

    下面将在一实例的基础上详细解释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例。

    实例1

    在图1所示的充气器10的制造过程中,充气器壳体12的耐压评估以下述方法进行。顺带说明,在图1所示的充气器壳体12的细节如下:

    充气器壳体12的材质:铁基合金

    充气器壳体12的厚度:2mm

    充气器壳体的体积:100ml

    充气器壳体的外径:30mm

    细孔40的直径:3mm

    细管50的外径:2mm

    用于细管50的材质:不锈钢

    在充气器壳体12与扩散器部分20通过电阻焊接(或者凸焊、激光焊)在连接部位18处连接后,细管50在安装点火器26前的阶段插入到细孔40中使得其顶端位于以“a”表示的位置处。

    其后,自来水从细管50注入,注入在充气器壳体充满时停止,而自来水在一种状态下进一步注入使得在其顶端处配设有(具有孔直径为3mm的通孔的)橡胶制圆形弹性体的细管50受推压而使所述通孔和细孔40彼此靠接。而且,另外设置于细管50的压力表指示大约90MPa时,充气器壳体在保持压力的同时保持一分钟,且确认充气器壳体12的承受压力满足法律所要求的水平。

    接着,密封被去掉,将细管50插入直到其顶端到达此时由“b”指示的位置,而自来水通过抽吸机械地排出。

    随后,在常温空气(20℃)于所述顶端保持于“b”指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以大约1000cm3/分钟的速率从细管50输送大约二分钟后,细管50被抽出而充气器壳体进一步在100℃温度的烘箱中以其现状滞留约10分钟。

    其后,惰性气体从细孔40注入直到达到预定压力(60MPa)且其被密封。最后,诸如点火器26、连接器32等所需部件装接于充气器壳体,从而获得充气器10。

耐压评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耐压评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耐压评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耐压评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压评估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充气器壳体的耐压评估方法,所述充气器壳体构成各种充气器的外壳容器,能够利用一简便方法评估耐压,包括在将水通过设置在充气器壳体上的小孔注入充气器壳体、直到充气器壳体内部压力达到作为评估标准的规定压力后通过堵住所述小孔来保持压力,或通过将水注入所述充气器壳体将所述压力增加到规定压力的步骤,从所述充气器壳体排出注入的水的步骤以及干燥所述充气器壳体内部的步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