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5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752A21申请号201410429273822申请日20140820A61K36/9066200601A61P1/0020060171申请人商西丹地址25260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健康街306号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7楼72发明人商西丹赵新华54发明名称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炒白术6份、人参9份、茯苓15份、姜半夏15份、苏梗15份、陈皮8份、柴胡10份、郁金12份、枳壳15份、炒白芍10份、白花。
2、蛇舌草30份、炙甘草4份、黄连5份、吴茱萸3份,具有健脾和中、降逆顺气、导滞清热的功效,治疗胃下垂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服用安全方便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52ACN104189752A1/1页21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炒白术6份、人参9份、茯苓15份、姜半夏15份、苏梗15份、陈皮8份、柴胡10份、郁金12份、枳壳15份、炒白芍1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炙甘草4份、黄连5份、吴茱萸3份。权利要求书CN104189752A1。
3、/3页3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的病症。中医认为胃下垂是由于年老体弱、长期饮食不节、过度劳倦、情志内伤,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并可见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症状,腹胀可于餐后、站立过久和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减轻。0003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在本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在标为胃气停滞、生湿化热。临床上采用健脾和中、降逆顺气、导滞清热的治法,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4、题是提供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服治疗胃下垂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0006炒白术6份、人参9份、茯苓15份、姜半夏15份、苏梗15份、陈皮8份、柴胡10份、郁金12份、枳壳15份、炒白芍1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炙甘草4份、黄连5份、吴茱萸3份。0007本发明可以制成中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优选汤剂。0008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总药材八倍重量的水,煎煮二小时,取煎液;第二次加总药材五倍重量的水,煎煮一小时;将两次滤液混合,热封袋中,100高温灭菌,每袋200ML。
5、。0009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0010本发明药物机理如下0011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止汗安胎。0012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0013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宁心安神。0014姜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0015苏梗味辛甘,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宽胸利膈,顺气安胎。0016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0017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0018郁金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0019枳壳味。
6、辛苦,性凉;归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0020炒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0021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0022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胃肺经;和中缓急,润肺止咳,调和诸药。0023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说明书CN104189752A2/3页40024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胃经;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0025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26一、临床试验00271、临床资料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两年间,随机选取1859岁的胃下垂患者100例,其。
7、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病程长短不等。0028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00293、疗效评定标准0030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连线以上,0031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连线以上;0032差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并且X线钡餐造影检查胃小弯角切迹仍在髂嵴连线以下。00334、治疗结果治疗组经过30天的治疗后,优78例,良17例,差5例,总有效率95。0034二、典型病例0035例一徐某,男,25岁。胃下垂病史半年余,来诊时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
8、4CM,现胃脘胀痛,稍食即饱胀并有下坠感,平卧可减轻,嗳气则舒,嘈杂反酸,口干粘腻。舌红苔黄腻,脉弦。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30天,患者胃脘胀满及食后饱胀感消失,饮食增加,随访半年,未再出现上述症状。0036例二李某,女,55岁,患者患胃下垂5年余,证见食后即吐,上腹部胀满疼痛,饭后加重,神疲乏力,食量少,失眠,多方治疗无效。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70天,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出现上述症状。0037例三韩某,女,34岁,患者半月前因心情不好出现乏力纳呆,脘腹痞满,头晕,胸闷,嗳气稍舒,经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诊为轻度胃下垂。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20天,患者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出现上述症状,再次行。
9、X线钡餐检查,胃小弯角切迹位于髂嵴连线上2CM。0038本发明有如下优点00391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0040具有健脾和中、降逆顺气、导滞清热的功效。00412本发明不仅对胃下垂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该病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00423本发明组方严谨、科学,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服用安全方便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004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0044实施例0045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0046炒白术6份、人参9份、茯苓15份、姜半夏15份、苏梗15份、陈皮8份、柴胡10份、说明书CN104189752A3/3页5郁金12份、枳壳15份、炒白芍1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炙甘草4份、黄连5份、吴茱萸3份。0047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总药材八倍重量的水,煎煮二小时,取煎液;第二次加总药材五倍重量的水,煎煮一小时;将两次滤液混合,热封袋中,100高温灭菌,每袋200ML。说明书CN10418975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