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砌块及混凝土砌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抗震、抗辐射、改善渗漏等多
功能于一体的混凝土砌块及混凝土砌体。
背景技术
建筑的本质是追求安全为首位,对目前墙体结构而言,所有的砌块或砖的连接都
是平面粘贴,而且墙体与柱子之间也采用砂浆粘贴。墙体这样的结构形式只能抵御中、强度
等级地震。在强烈地震的情况下,砌体松散、砌块抛出为普遍现象,成为致伤、致死的首要原
因。
世界上自保温的原理多釆用轻质材料填充节能,即有火灾隐患又影响砌体耐火极
限。我司发明专利ZL201210138137.4,及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200330.1,采用空气节能原
理,通过三维封闭空气实现节能目的。
建筑的本质其次是追求建筑物的舒适性。体现舒适性的关键原理是墙体抗辐射能
力。我国最典型的土胚房和土砖房就是最好的案例。外、中、内三层互相交错的节能板块及
壁的设计,将放射线多次分散于水平方向,从而降低室内射线浓度。
“用之者舒”是产品生产商永恒的追求。我司经四年榫式连接自保温砌块应用的经
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增加工程效力,在原实用新型专利
ZL201220200330.1基础上升级调整。为保护公司权益特申请此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效果好的,重量轻却能够提高安全性的混凝土砌块及混
凝土砌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砌块,包括两个臂部和一个肋部,两个
臂部平行设置,两个臂部之间通过肋部连接;每个臂部横向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纵向延伸的
凹槽。
上述的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的肋部两端分别设有U型凹槽。
上述的混凝土砌块中,所述的臂部中间设有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半盲腔。
一种混凝土砌体,所述的混凝土砌体由上述的混凝土砌块沿三维方向砌筑而成。
上述的混凝土砌体中,所述的混凝土砌体,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两混凝土砌块的两
臂部分别对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混凝土砌块对齐式排列,形成中央孔;混凝土砌块通过
反转砌筑法在臂部半盲腔开口处经砂浆挤压流动形成磨榫封闭半盲腔,使之成为盲腔。
上述的混凝土砌体中,所述混凝土砌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框架柱;框架柱朝向混凝
土砌体侧设有植筋,植筋伸入混凝土砌体一侧的U型槽内,在U型槽能充填砂浆形成竖直方
向延伸的芯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块增加了空洞率,既节省材料,又使单位砌块的重量下
降,方便工人砌筑,节省体能,减轻了建筑物负载;
2. 本实用新型只设有一个肋部,便于单手操控;
3.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两侧连接框架柱,框架柱上设有植筋,植筋伸入砌体
两侧的U型槽,通过砂浆充填形成连接砌体与柱子的芯柱,使墙体在强烈地震时不致抛出,
减小了内墙倒塌伤人或致命的危险,有效提升建筑物安全性;同時解决了墙体与框架柱结
合部开裂渗水的质量问题;
4.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在内、外温差的推动下,墙体内部空气得以循环,形
成砌体内呼吸功能,使砌体得到永久式自我养护,从而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达
到永久节能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块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块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连接框架柱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块包括两个臂部1和一个肋部2,两个臂部1
平行设置,两个臂部1之间通过肋部2连接。每个臂部2横向方向的两端部设有纵向延伸的凹
槽5,每个臂部1中间设有一个沿纵向延伸半盲腔3。肋部2两侧分别设有U型凹槽4。本实用新
型中,横向方向为:A—B,纵向方向为:C—D,竖直方向为:E—F。
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臂部1中间设有一个沿竖直方向(E-F方向)延伸的半盲腔3。
通过半盲腔3的设计砌筑时通过砂浆向上流动形成7的磨榫,使砌体沿纵向(C-D方向)更为
稳定提升抗剪力并实现对半盲腔3的三维封闭。与扞EPS板等轻质材料填充相比,具有节能
效果成倍增加而且永久可靠,无火灾隐患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凝土砌块由保温集料和骨料制成,二者通过水泥为粘接剂,
加入高分子高劲度乳液和水,经半干搅拌后,高压成型。其中所述保温集料主要为陶粒和粉
煤灰或炉渣。所述骨料主要为碎石、砂、固体废物。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高分子高劲
度乳液为有机化学提取物。
所述陶粒为本司发明的轻质高强陶粒, 1、容重300—350kg/m3。2、筒装抗压>
1.5MPa.。3、圆球形。4、直径5—8mm。
所述的水泥符合GB175,GB1344,GB12958的要求。粉煤灰符合JGJ28的要求。砂符合
JGJ52的要求。工业废砂符合GB/T14685的要求。采矿碎屑符合GB/T14685的要求。
在优选情况下:所述陶粒的含量为40~80kg,砂350~400g,碎石300~350kg,炉渣
20~250kg,水泥100~120kg,高分子乳液1~1.5kg,水适量。采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混凝土
配方,可使混凝土砌体即节能又承载更轻质。作为自承重砌块,抗压>10MPa,容重<1200kg/
m3,传热系数<1.25W/m2·K.导热系数<0.30W/m·K。作为非承重砌块,抗压>5.0MPa,容重<
1000kg/m3,传热系数<1.00W/m2·K.导热系数<0.25W/m·K。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通过采用砂浆将本实用新型砌块翻转沿三
维方向砌筑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两混凝土砌块的两臂部1分
别对接;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混凝土砌块对齐式排列,形成中央孔7;混凝土砌块通过反转
砌筑法在臂部半盲腔开口处经砂浆挤压流动形成磨榫8封闭半盲腔,使之成为盲腔。
如图5所示,所述混凝土砌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框架柱6;框架柱6朝向混凝土砌体侧
设有植筋61,植筋61伸入混凝土砌体一侧的U型槽内,在U型槽能充填砂浆形成竖直方向延
伸的芯柱9。每个混凝土砌块臂部两端的凹槽5通过砂浆连接形成沿竖直方向(E-F方向)贯
穿混凝土砌体的十字榫10,增强了C-D方向上的抗剪力。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砌块砌筑而成的混凝土砌体能够有效节能。每个臂
部1中的半盲腔3经磨榫8的封闭形成盲腔在A-B方向平行排列与砌体中央孔7在同一个方向
交错排列形成多层次交错排列的封闭空气板块,高效、安全节能。与EPS板相比,封闭空气导
热系数0.023W/m·K。而EPS板导热系数0.045W/m·K。釆用空气节能既安全又环保。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的中央孔7上、下对齐,混凝土砌块肋部2
无砂浆充实,在砌体的中心形成空气小循环,我们称之内呼吸功能,使传统的墙的两面,升
级为四个面,降低了内面与中心部温差,使室内墙体不易回潮。中央孔7便于过管、线。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砌体在横向(A~B方向),纵向(C~D方向)的三维榫式连接呈
两排并列结构,这种结构更能有效防止新砌墙体的滑动更能有效提高砌体的抗震能力,经
检测砌体间的抗剪力=0.2MPa。通过湖南科技大学抗震模拟试验可抵抗8级地震。